世界腎臟病日:慢性腎臟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2020-12-23 騰訊網

世界腎臟病日

慢性腎臟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高達10.8%,且致殘致死率增速位居慢病之首,而知曉率僅為12.5%。《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要求「全方位幹預健康影響因素、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為中國慢性腎臟病防治指明了方向,慢性腎臟病可以通過早期預防、早期診治得到控制,延緩終末期腎病的進展。

為踐行健康中國行動意見,扭轉「以治為主、重治輕防」防治思路,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健康戰略,加快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今年3月12日迎來主題為「人人可享、處處可及—從預防到診治」的第15屆世界腎臟病日。

一、改善腎臟健康,需要做什麼?

1.保持健康、合理運動;

2.控制血糖;

3.監測血壓;

4.健康飲食、保持體重;

5.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

6.戒菸;

7.不隨意服用非處方藥物;

8.如果您有一個或多個高危因素,定期檢查腎功能和尿常規;

遵循8項黃金法則,降低患上腎臟病的風險

二、哪些情況需警惕腎臟病?

1.浮腫:多以顏面部及雙下肢水腫起病,嚴重者可見全身指凹性水腫。

2.尿量改變:正常人尿量為每天1-2L,腎功能損傷時,部分患者可出現尿量減少或夜尿增多。

3.尿中泡沫增多:尿蛋白增多時,可表現為尿中泡沫增多的現象。

4.血壓升高:多數腎臟病患者,可伴有腎性高血壓,因此監測血壓情況十分重要。

5.腰痛:腰部腎區持續性的疼痛不適,也需重視。

因個體差異,可能每個人表現的症狀不盡相同,有些早期腎臟病患者僅僅睏倦、乏力等不適,而常常被忽視,延誤治療時機,因此當機體出現不同於往常的變化時,均要及時就診、篩查。

三、腎臟替代療法—血液淨化治療

近年來,慢性腎臟病患病人數過億,而需要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終末期腎病患者有一百五十多萬,並以每年新增12-15萬的趨勢持續上升。另外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以來,隨著對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入及對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病理報告中提到患者腎小球囊腔內可見蛋白性滲出物,腎小管上皮變性、脫落,微血栓及灶性纖維化[1],在治療中,及時開展血液淨化等腎臟替代治療得到專家認可。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通知》中指出,「血液淨化治療能清除炎症因子,阻斷『細胞因子風暴』,從而減輕炎症反應對機體的損傷,重症患者可選擇連續性腎替代治療」。[1]特殊血液淨化技術應用於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專家共識中提出,除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外,血液灌流(HP)、連續性血漿濾過吸附(CPFA)、血漿置換(TPE)(包括雙重血漿置換)、血漿透析濾過(PDF)、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DPMAS)等血液淨化技術也陸續被應用於重症COVID-19患者的治療。[2]

目前臨床常用的血液淨化治療方式有如下幾類:

1.血液透析

2.血液濾過

3.血液透析濾過

4.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目前常用的治療模式包括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透析(CVVHD)、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透析濾過(CVVHDF)、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和緩慢持續超濾(SCUF)。

5.單純超濾

6.血漿置換

7.血漿吸附

8.血液灌流

世界腎臟病日,我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擁有腎臟的健康,全力以赴的提高大眾認識,督促全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感到不適及時就醫,發現疾病更要有正確的態度對待疾病、做到與腎臟病共生存。

[1]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通知,[EB/OL],2020.03.03

[2]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特殊血液淨化技術應用於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專家共識,[EB/OL]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

(內科第一黨支部:腎內科 錢宏利 崔迎霞)

王建凱/統籌 黃敏/編輯 楊禕/排版

相關焦點

  • 慢性腎臟病如何自查
    如果跟你提「慢性腎臟病」,你可能覺得有點陌生,如果跟你說「尿毒症」,你可能就覺得耳熟能詳。
  • 兒童慢性腎病和泌尿結石 這「一靜一動」的兩種腎臟泌尿系統疾病在...
    據統計,目前我國18歲以下青少年中,大約有200萬慢性腎臟病患者,每年新發的尿毒症兒童有2000-3000人。「青少年的慢性腎臟病或尿毒症,往往是有先天基礎的。比如有些患兒有先天的腎臟發育不良或尿路畸形、遺傳性腎臟疾病,還有一些原發性腎病症候群、急性腎損傷、紫癜性腎炎等,後期都可能發展為尿毒症。
  • 活性維生素D,老人、孩子、女性、慢性腎臟病人都需要
    活性維生素D在慢性腎臟病治療中被廣泛應用我國慢性腎病約有1.2億人,其中高達9成以上的慢性腎病患者維生素D不足[1]。腎功能減退後,許多人的治療大多集中在降肌酐,其實,腎功能減退後出現的高血壓、貧血和鈣磷代謝障礙等,不但反過來加重腎功能惡化的速度,而且還引起心血管疾病。據統計,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腎臟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 僅10%的慢性腎病患者知道自己患病 出現這六大預警信號需及時就醫
    腎臟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之後,又一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12月12日,江蘇省醫院協會血液淨化中心分會2020學術年會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南京腎臟病論壇在南京圓滿閉幕。慢性腎臟病現狀不容樂觀隨著人口老齡化,慢性腎臟病已經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人患病率高達10.8%,住院患者中由高血壓和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臟病佔比已高達48%,遠遠高於腎小球腎炎佔比,每年新發腎衰患者超過200萬人。
  • 什麼是慢性腎臟病?如何對其進行「分階段」或「一體化」治療?
    周遜 腎內科主任在談論慢性腎臟病(CKD)治療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CKD究竟是什麼樣的一類疾病。腎友遇到的腎病可能是IgA腎病、膜性腎病、狼瘡性腎炎及糖尿病腎病,其實它們都屬於慢性腎臟病(CKD),其它還有很多腎臟疾病,如微小病變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膜增殖性腎炎、過敏性紫癜性腎炎、高血壓性腎損害、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藥物性間質性腎炎、B肝病毒相關腎炎,以及慢性腎衰竭與尿毒症等等都屬於慢性腎臟病(CKD)範疇。
  • 如何科學認識:腎臟與腎臟疾病?
    如果被明確為慢性腎臟病(非急性腎損傷),腎臟其實就像坐上了一列奔跑的火車,只要是時間夠長,終點站就是尿毒症,而怎樣去延緩到站時間?能否成功制動?成了醫生和患者最關心的問題。
  • 回顧2019ASN美國腎臟周 | 慢性腎臟病已然可怕,莫讓高鉀「傷口撒鹽...
    2019年美國腎臟病學會年會——美國腎臟周(ASN Kidney Week 2019)於2019年11月5日在美國華盛頓隆重舉行,這是國際上規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的腎臟病學術盛會之一。高鉀血症作為最危險、危害最大和最需要密切關注的電解質紊亂,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地臨床醫生和科研人員的重視。
  • 拜耳Finerenone用於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
    2020年10月26日,拜耳公司在美國腎臟病學會2020年腎臟周期間召開全球媒體溝通會,介紹和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病的危害,以及在研藥物Finerenone最新發布的FIDELIO-DKD III期臨床研究結果。
  • 睡眠不足6小時很傷腎,健康的腎臟需要良好的睡眠!
    慢性腎臟病(CKD)是世界範圍內的主要健康問題,有觀察性研究表明,睡眠時間短和睡眠質量差與慢性腎臟病發生率增加有關。然而,由於多種可能的混雜因素,因此難以闡明睡眠與慢性腎臟病之間關係的確切性質。有許多研究發現睡眠行為與心血管疾病和腎臟功能有關,但很少有研究睡眠時間長短對腎功能的損害。
  • 降糖藥治療慢性腎臟病!美國FDA授予勃林格/禮來SGLT2抑制劑...
    2020年03月13日/生物谷BIOON/--禮來-勃林格殷格翰糖尿病聯盟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SGLT2抑制劑類降糖藥Jardiance(中文商品名:歐唐靜®,通用名:empagliflozin,恩格列淨)快速通道資格(Fast Track designation,FTD),用於伴有慢性腎臟病
  •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成為「中國腎臟病大數據協作網」平臺合作單位
    9月20日上午,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與(南方醫院)國家腎臟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舉行「中國腎臟病大數據協作網」平臺籤約儀式,該醫院成為「中國腎臟病大數據協作網」平臺合作單位的醫療機構。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慢性腎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器官衰竭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侯凡凡說,這次雙方攜手合作,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將成為協作網的核心合作單位之一,我們將給予更多的指導,雙方共同努力,一起為健康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腎內科成功舉辦慢性腎臟病和血液淨化規範化管理...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肆虐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醫務工作者勇於奉獻,成為了最美逆行者。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開業六周年之際,為提高慢性腎臟病和血液淨化規範化管理,腎內科在11月14-16日成功舉辦了3場繼教會,線上總觀看量1萬餘人次,300餘人持續在線,獲得了廣泛好評。
  • 腎病「寫」在臉上,患者出現這6個表現之一,說明腎臟病得不輕!
    我們說,不少疾病會「寫」在臉上。同樣,腎病也可能「寫」在臉上,即患有腎病的人,往往在臉上會有相應表現。如果能識別出來,或可早點發現與治療,從而避免腎病進一步發展並出現嚴重後果。當患者的臉上出現如下六個表現之一時,說明咱們的腎臟「病」得不輕,應儘快去腎病專科看醫生。
  • 慢性腎臟病相關性瘙癢(CKD-aP)突破性藥物!外周κ阿片受體(KOR...
    近日,該公司宣布,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Korsuva(CR845,difelikefalin)注射液的新藥申請(NDA),用於治療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度至重度瘙癢。此前,FDA已授予Korsuva治療該適應症的突破性藥物資格(BTD)。Cara Therapeutics已要求FDA對NDA進行優先審查,如果獲準,其審查周期將比常規審查縮短4個月。
  • 慢性腎臟疾病合併高血壓,這樣降血壓更合理
    慢性腎臟疾病與高血壓是互為因果的兩種疾病,高血壓可加重腎臟損害,慢性腎臟疾病也可引起血壓升高。那麼,慢性腎臟疾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如何安全降血壓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腎臟具有多項生理功能,在維持內環境穩定方面佔據重要地位。
  • 慢性腎臟病,究竟該如何低蛋白飲食?
    那麼,為什麼慢性腎臟病需要低蛋白飲食呢?  而低蛋白飲食則可以通過降低腎小球內壓和減少含氮代謝廢物,減輕高濾過的程度,減輕腎臟負荷,因而緩解慢性腎臟病進展的作用。  同時,限制蛋白攝入能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20%~50%的蛋白尿,蛋白質攝入減少與蛋白尿減少之間呈線性關係,而蛋白尿本身可以引起腎小管凋亡及足細胞再生受損導致腎小管萎縮和腎功能進行性惡化。
  • 【先進報導】用心守護腎臟健康的「女超人」 ——市勞模陳楠
    【先進報導】用心守護腎臟健康的「女超人」 ——市勞模陳楠 2020-07-06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注心血管病和腎臟病的相互影響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高危季節。專家提示,因腎臟疾病常常與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相伴相生」,心血管病患者尤其需要關注腎臟健康,腎臟病患者也需警惕心血管病風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腎內科主任蔡建芳介紹,心腎疾病「相伴相生」,一是因為它們有許多共同的致病機制和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二是因為心腎疾病之間相互影響、互為因果。他介紹,從心血管疾病對腎臟的影響來說,臨床上急性心衰的患者中高達30%合併急性腎損傷、冠脈造影的患者中5%至10%會發生急性腎損傷。
  • 慢性腎臟病除了限鹽、限制蛋白質外,為何還要低磷飲食?如何做到?
    這與人口老齡化、能夠引起腎損害的疾病(特別是糖尿病)的發病率升高以及透析治療的普及有關。 治療ESRD患者的費用也在增長,這對於全球特別是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問題。 隨之而來腎臟病患者飲食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