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3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如果跟你提「慢性腎臟病」,你可能覺得有點陌生,如果跟你說「尿毒症」,你可能就覺得耳熟能詳。其實慢性腎臟病最終結局是終末期腎病,也就是所謂的「尿毒症」,每年需要花費約10萬元左右醫療費用,是社會和家庭的重要負擔。
(圖片來自網絡)
由於慢性腎臟病知曉率低,早期症狀不明顯或不典型,「難於」發現,首次就診時約25%的患者已到達尿毒症,所以早期發現和治療慢性腎臟病至關重要。那麼慢性腎臟病有沒有自查方法呢?
有!
有以下任何一種症狀,
一定要去醫院檢查有無腎臟疾病:
1.尿泡沫增多
正常情況下,小便裡面應該是沒有泡沫的,或者有泡沫,但靜止後可以消失,如果在靜止後仍不能消失,大多考慮有蛋白尿,蛋白尿是慢性腎臟疾病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病因可以是原發性腎臟疾病,如腎小球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或是腎病症候群可能性大,可以通過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明確尿蛋白的多少來判斷。
2.血尿
血尿根據能否被肉眼發現,可以分為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生活中能夠讓我們自查的就是肉眼血尿了,可以表現為淡粉色、茶色、醬油色、鮮紅色,大多與泌尿系統疾病有關,但也不排除假性血尿,比如藥物或食物引起的紅色尿,那是屬於正常現象,去除誘因後尿色可以恢復正常。
(圖片來自網絡)
3.夜尿增多
正常人夜間排尿一般≤2次,尿量為300~400ml,約佔到24小時總尿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白天的尿量與夜間尿量的比值逐漸縮小,到六十歲的時候,這個比值在一比一。如果說夜間的尿量超過白天總尿量的一半就稱為夜尿增多。夜尿增多也是腎功能不全的症狀之一,所以也需要被重視。
4.水腫
水腫可以表現為局部或全身水腫。輕度的水腫可以通過雙眼皮變單眼皮,或者短期內腳變大,鞋子穿不下等來判斷。如果水腫比較明顯的,一般腳踝或者小腿脛前部壓之可有凹陷。
以上只是腎臟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也是生活中最容易能夠自查的,當然腎臟疾病的臨床症狀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無症狀性腎臟病,即患者本身存在腎臟疾病,但沒有任何症狀,這些患者主要是通過體檢發現,所以定期體檢也是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原標題:《慢性腎臟病如何自查》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