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一家被可樂耽誤的廣告公司

2021-02-17 首席品牌官


可口可樂被公認為「一家被可樂耽誤了的廣告公司」,其傳播策略中的品牌、文化、情懷及商戰策略被用戶和商學院奉為經典。

百年來,人類已經無法阻止可口可樂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了,我們把它暢飲在口,穿在身上,印在包上,寫在本子封面上,畫在手機殼上…

時至今日,可口可樂早已將自身打造成一個超級文化符號,一個具有溫度的有人格化屬性的文化符號,並以各種博眼球的方式站在時尚與潮流的頂端,俘獲全球億萬死忠粉。

這樣一個超級符號是如何建立的?

哈維爾•桑切斯•拉米拉斯的《情感驅動》一書裡,可口可樂前全球營銷副總裁哈維爾將用5條經驗告訴你其中秘訣。

縱觀可口可樂的營銷,以跨界為主,橫向擴展非常廣,以快時尚產品為主要的品類選擇。這些產品的消費特點是消費決策易受他人影響,所以很容易引起一波網紅帶貨潮流。

而可口可樂一貫擅長的街拍宣傳,都是歐美年輕人,他們將街頭的潮流文化注入到可口可樂本身的文化中,對全球所有喜歡可口可樂的人形成一種強勢的文化輸出和影響。

你可以看到可口可樂通過品牌紅白的視覺化呈現,將「分享」「快樂」「歡聚」的情感帶入到這些產品中,想方設法地潛入你的生活不停地給你洗腦:「我是潮流符號、我是文化符號、我還是生活符號!」

形成今天的局面,這得益於可口可樂強大的營銷宣傳能力。

哈維爾作為可口可樂前全球營銷副總裁,20年間帶領可口可樂開展過數次標誌性的品牌營銷活動。

他在《情感驅動》一書中首次進行了「內部人士視野」的系統總結,5條經驗揭秘可口可樂打造超級文化符號的核心法則:

營銷「如何」發揮效用,以及「為何」能夠發揮效用?

有一些人,雖然靠營銷謀生,但其實根本不知道該怎樣回答上述這兩個問題。

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對這兩個問題的見解,但鮮少有人對營銷有深層次的了解。

大眾普遍認為營銷是一門要徵求意見的學科,而其他學科則要用事實說話。真的不是這樣!營銷也是要用事實說話的。

弄明白上面提到的兩個問題,是制訂合理的營銷方案和營銷計劃的必要條件。

營銷方案投入的資金有一半不會帶來任何回報,這並沒什麼,但問題在於我們不知道哪一半是有回報的。如何識別出有效用的那一半,使其變得更高效,同時找出無效用的那一半,將其剔出我們的營銷計劃?

而這就要從我們「三個大腦」說起:

人類不只有一個大腦(不過我們一直被灌輸的知識是人類只有一個大腦),大腦的數量是在我們這個物種的進化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

第一個也是最原始的「反射性」大腦。這個大腦讓我們在看到危險的時候撒腿就跑,在感到燙的時候抽回雙手,在飢餓的時候進食,在口渴的時候喝水。

除了人類以外,地球上的其他動物大多也有這樣一個大腦。它不但能夠讓我們存活足夠長的時間來繁殖,還具備機械行動的能力,只要我們將某些動作重複足夠多的次數,比如沿街行走或是駕駛汽車。

第二個是「情感」大腦。相對於爬行動物來說,哺乳動物的後代在能夠自給自足之前,需要父母高強度和持續性的投入。

這一特點是在哺乳動物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其目的是確保子孫後代在獲得生存能力並將遺傳物質傳給下一代之前,能夠得到父母的悉心照料。

這個大腦異常強大,在特殊情況下,人類大腦產生的情感依戀會超越最原始的自衛本能,從而使得保留遺傳物質,也就是我們傳給孩子的物質,變得比我們自身的存在還重要。

第三個則是進化賜予我們的最後一樣禮物——「理性」大腦。這個大腦不但擅長邏輯總結和複雜推理,還讓我們擁有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它負責設計埃皮道魯斯圓形劇場,提出相對論,還有製造波音747飛機等。這個大腦是人類獨有的。

這三個大腦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複雜程度超過了許多人的想像。理解三者的運作方式和它們相互壓制、相互影響的機制是優質營銷的必要條件。許多人認為我們是用理性大腦來做決定的。其實不然,我們的行動主要是由情感來驅動的。

只有讓顧客真正愛上你的品牌,你才能把產品賣出去。

傳播必須以感情為基礎,並直接對話顧客的內心世界。而品牌必須時刻準備抓住機遇,保持在最新媒體上的曝光率。

可口可樂就是在人們的大腦裡創建cookies,讓他們愛上我們的品牌。與年輕人對話,讓他們產生初戀的感覺並將這段戀愛關係發展下去。

很多時候,人們不會為一個產品花很多錢,但會心甘情願地為一種體驗買單。

品牌選擇和情感大腦來對話,接觸過幾次後,情感大腦就會得出結論,不過大腦的「理性」區域並不願意為一件不會帶來任何實際好處的東西多支付將近100倍的費用,但是「情感」大腦會使出渾身解數來說服理性大腦,比如說它堅實耐用、經久不衰,或是物超所值……雖然需要一點兒耐心,但最終理性大腦一定會讓步。

奧秘就在於:愛上品牌和愛上一個人,原理是一樣的。

事實上,品牌是某種產品本身攜帶的能夠激發欲望的感覺和情感。一個品牌並不等同於一個商標的名字,它是我們通過營銷賦予某種產品的「價值」。

優質營銷要圍繞產品建立感覺和情感,創建出品牌,而商標名、VI和設計都是我們識別品牌的途徑。其實擁有了一個品牌,就擁有了將人們的欲望變現的機制。

高效營銷總是選擇與情感大腦對話。大腦這部分區域並不在乎愛情故事的源頭究竟是人類、寵物、一本好書的幾頁內容、一部迪士尼動畫片、一輛車、一瓶汽水,還是一瓶洗滌劑。大腦裡的神奇機制能夠讓產品升華,超越提供這些產品和服務的理性初衷。

一旦人們愛上某些品牌,不斷為了這些品牌支付額外的費用,反射性大腦就會漸漸取得支配地位。從此以後,只要去超市,就會像開啟了自動駕駛儀一樣,徑直選購自己偏好的那些品牌,全不理會其他競爭產品如何。我們稱這樣的人為品牌的忠實消費者。

而導演了上述過程的,正是營銷。

許多人以為營銷總監的工作就是提高企業的價值曲線,增強受眾對品牌價值的認知,但這種觀點有其局限性,因為提升價值和創造價值是一樣重要的。所有品牌總監(或總經理)的首要目標都應是盡職盡責地增加淨收入。

優質營銷能夠通過讓人們愛上品牌而使產品獲得價值增值,之所以為傳播、創新和設計投入大量資源,就是要提高品牌的價值認知並產生正收益。

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獲取自己創造的價值,就不會從營銷投資中得到回報。企業往往會為探索價值增值產生投入大把的時間和資源,但為獲取價值而投入的精力常常遠少於實際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價值增值也就容易隨風飄逝。

給管理者做報告的時候,若讓他們給價值和價格各下一個合適的定義,答案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簡單明了扼要切題的寥寥無幾。沒有合適的定義,我們就不可能正確利用這些變量。

正確的定義是:

「價值」是在某個時間、某種場合,某個人願意為一樣產品或服務付出的金額。

「價格」是製造商(或供應商)為交易他們的產品和服務而要求的金額。

重要的內容讀兩遍。

人們會對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做出評估,並且這個價值將根據個人情況和外部因素的變化而波動。

一杯冰可樂對一個在烈日下行走,手裡又沒有水的人來說,價值堪稱天文數字。但是在這個人喝下一升水之後,同樣的可樂對他來說,價值就是零或接近於零。

在營銷領域,「價值」這個詞是個人的、主觀的、有形的。當價格等於或低於代表價值的金額時,交易就會發生。

數年以前,計算不同物品的公允價值還比較容易,因為它們大多能夠被簡化為工時(想一想食物、武器、陶器等物品)。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種成本加利潤的估算法,至今仍被我們沿用在許多無差異的簡單商品上。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確定物品的公允價值已經變得相當複雜(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香料,或是一位著名藝術家的作品,都屬於難以估值的品類)。當價值開始受制於供求規律,成本加利潤的方法也就不再百試百靈了。

如今,就連對公允價值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都不容易,原因是產品已經變得相當複雜,它們所代表的技術和工藝的時間積澱在很多情況下都超出了我們的理解範疇。

一部手機的真實價值是什麼?一部好萊塢電影的真實價值又是什麼?乘坐法國航空公司的一架空客330,從巴黎飛往紐約的旅程呢?

在不能用成本加利潤的估算法衡量物品的公允價值時,我們就會根據自己的直覺,利用以下三種基本方法予以定位:

1. 競爭價值,其假設是一切無差異,比如在同樣的季節裡,同樣是飛往紐約的航班,由法國航空公司承運的旅程和由達美航空公司承運的旅程在成本上相差無幾。

2. 比較價值,其假設是從巴黎前往紐約的旅費與從倫敦前往華盛頓的旅費並無差異。

3. 替代價值,其假設是從巴黎到紐約的旅程,乘飛機的費用高於乘火車和輪船的費用。當前兩種價值沒法比較的時候,我們就會比較替代價值。

當你打造的產品確實具有唯一性、差異性和特殊性的時候,大腦就很難再運用上述價值定位方法了,於是可以用來計算公允價值的客觀方法就只剩下「價格」比較了。

如此一來,制定更高價格,從而獲得更高利潤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就像我們之前講過的,這是壟斷環境中的必然現象,而我們可以通過營銷在人們的內心創造出一種類似於壟斷的環境。

當人們愛上一個品牌理念的時候,相關的產品就會變得具有唯一性、差異性和特殊性,這恰恰就是愛的本質。

在營銷行業,這是未來將至的最大變化,沒有之一,而且它會產生戲劇性的影響。

昨天,營銷還是一項費用支出,因為你需要資金來製作營銷素材,再廣而告之並調研實施結果;

明天,這一切都將改變,營銷會成為資產負債表上的一項投資。你圍繞自己的品牌製作的素材和打造的服務將會有人欣然付費。

這些素材和服務將發揮雙重作用:一是提升你的品牌形象;二是創造收入,實現投資回報。你的營銷計劃的核心內容將不再是費用支出的優先次序,而是投資、現金流和回報,它們也不再是年度計劃,而是多年計劃。

戰略聯盟將取代廣告贊助,付費體驗營銷將取代樣品,公司自己的頻道和場地將壓倒付費媒體,營銷部門經理要麼成為商務經理,要麼被淘汰。

有那麼幾家公司的DNA裡已經帶有創收型營銷的理念,其中迪士尼就是最好的例子。你帶著孩子去了迪士尼樂園,為門票、酒店和食物付費,其間你的孩子愛上了小飛俠、灰姑娘、印第安公主等人物角色,於是在出口處,你還要為紀念品付費。

沒過幾個月,你帶孩子去看了一場迪士尼電影,為電影票付費,其間你的孩子愛上了冰雪女王艾莎,於是你又要為電影的音樂原聲帶付費,可能還要為一些授權產品(一件T恤衫或是一個杯子)付費。

當你的孩子看迪士尼頻道的時候,迪士尼公司會向他們的廣告主收取費用,並且通過售賣迪士尼產品(包括迪士尼即將上映的大片)賺取收入。只要你路過牛津街,就肯定會光顧迪士尼的店鋪並為孩子購買一些禮物。

迪士尼本來可以像大多數電影製片人那樣選擇一種更為傳統的營銷方式,但他們卻選擇了一種不同的模式,把營銷做到了消費者願意為其付費的水平。

你或許認為迪士尼是個極端案例,其實不然,採取這種做法的公司有很多,而且科學技術的進步還在加速這個進程。

例如紅牛,紅牛所做的其實就是把付費媒體晾在了一旁,轉而選擇創收型營銷模式,結果把行業其他競爭對手都甩在了幾光年以外的地方。

耐克已經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開放了耐克小鎮,也就是付費體驗的旗艦店,那裡有量身定製的運動鞋或個性化的高爾夫球桿—經過專業人士的全面分析,能夠適應客戶特有的揮桿模式。

你可以參觀一下喜力啤酒、健力士黑啤、嘉士伯啤酒分別位於荷蘭、愛爾蘭和哥本哈根的工廠。這些都是創收型營銷的案例,把工廠作為展示品牌真實性的殿堂,結果吸引了數百萬人為體驗欣然付費。

在拉丁美洲,有200多萬個家庭擁有售賣小食品和飲品的小店,每一個都是其所在社區整體結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口可樂冒出了幫助這些店主推銷商品的天才想法,於是自費購買了冰櫃、貨架、銷售網點宣傳材料、廣告牌等各種東西,讓這些小店搖身一變,成了可口可樂的實體店。

就這樣,可口可樂以每個店鋪幾百美元的成本,為自己創建了一大批的不動產,使其成為數十億人每天互動、體驗和購物的地方。假設換成專賣店形式,投資金額要高出數倍。這就是創收型營銷的極致。

營銷實戰中,綜合的要求往往更高,但是由於可以藉此總結出一套清晰的想法和理念,所以值得付出一番努力。希望你能夠牢記這10個關鍵,將其活用於應對營銷問題的解決方案:

① 營銷只是一種手段,它要實現的是更大的目標。

營銷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有助於實現企業的目標。

營銷就是要讓你比競爭對手更經常性地將更多的東西,以更高的價格賣給更多的人。具體的做法是讓人們愛上我們的產品,先創造價值,然後再獲取價值。

② 愛上品牌和人與人之間彼此相愛的原理是一模一樣的。

優秀的傳播要與大腦的感性區域對話。別忘了,人們願意為情感支付額外的費用。

明確你的品牌代表什麼以及你想與誰對話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不要讓你的品牌老化,一定要讓你的納新速度快過競爭對手。在對話之前要仔細聆聽。與人們保持理智的對話,確保你的品牌有一個清晰的觀點。在傳播中要避免隨機性。

③ 靈活利用媒體和數據。

今天的選擇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要多得多,因此機遇也多得多。今天,付費媒體還是一塊大蛋糕,但是明天,你自己的媒體渠道和你打造社交網絡的能力會變得更為重要。要懂得利用程序化打造競爭優勢。未雨綢繆,高瞻遠矚,有備無患。

④ 注意細節。

消費者會注意細節。優秀設計對優質營銷來說十分重要,非凡設計對非凡營銷來說必不可少。設計不僅關乎形狀和功能,還包括音樂、氣味和構造。設計決定了你的品牌的整體面貌。

⑤ 承擔風險,勇往直前。

人們會愛上那些敢作敢為的人。不要把創新當作其他部門的任務。創新是你更新品牌承諾的方式。

不過,你還是要時刻留意品牌的本質及其代表的意義。永遠不要損害那種一致性,對愛最具侵蝕作用的莫過於隨機行為。

⑥ 善於利用調研。

要了解調研的原則,正確地提出問題,理智地分析答案。不要滿足於停留在表面,否則你的營銷終會流於膚淺。在得出一個結論之前,多問自己「為什麼」。要由表及裡地觀察人。投入一些時間,測評營銷活動的效果。多做有用功,對無用功堅決說不。

⑦ 一定要不斷調整你的價格,使之與品牌的價值認知相符。

記住,價值是人們願意為你的品牌支付的費用,而價格是你要求的費用。只創造價值而不獲取價值完全是對資源和精力的浪費。

⑧ 以能夠創造經常性收入的活動為目標。

不要選擇曇花一現式的宣傳素材和活動,否則你很可能要在第二年從頭來過。這樣不僅讓人苦不堪言,也不利於建立穩固的用戶群。

⑨ 要成為營銷工廠的領導者,不要成為裁縫鋪的管理者。

要有組織性,並確保組織裡每個涉足營銷的人都角色清晰,責任明確。要重新設計你的營銷流程,使其可信、快速和高效。永遠不要讓你的組織被未來打個措手不及。營銷需要預見性。一定要儲備足量、可靠的營銷素材。

還要記住,你的團隊並不受限於部門組織架構,而是可以超越其上,將外部資源也囊括進來。

⑩ 高效的營銷策劃需要付出理性的努力。

全世界所有營銷總監的主要工作都不外乎以下內容:尋求具有優勢的品牌組合;在完成上一步後,立即著手,爭取可供投入的資源,創造價值和獲取價值。也就是用投入營銷活動的資金創造出穩定的回報,這點請牢記。

營銷投資要放到最後,在它之前還有一長串的內容,比如產品質量、銷售支持、分銷渠道、VI和設計等。若是反其道而行之,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毫無疑問,營銷將成為一門更加精確的科學。我們將能更加精準地預測行為,計劃和方案也將更為高效。

除此以外,營銷還將變得更為複雜精妙。隨著營銷的日益完善、日益擺脫對侵擾模式的依賴,它將擁有創造收入的能力。

不過,讓人們愛上品牌這一原則始終不變。

最近微信又改版了,公眾號閱讀頁面頂部,出現了「常讀欄」。同時,頭圖被弱化,訂閱號封面都變成了小圖。簡單來說,就是頭條變「次條」,特別影響閱讀體驗。


但「星標」公眾號,能以往常的大圖封面展示。為了能正常顯示大圖封面,特意做了一個小教程,只要 3 步,星標首席品牌官,就可以恢復以前的閱讀習慣。


首席品牌官(ID:pinpaimima)創立於2013年,系「CMO價值營銷自媒體聯盟」發起機構、「2017年度公關傳播行業最具影響力原創自媒體」。

目前已同步入駐:頭條號、一點號、新浪號、網易號、搜狐號、大魚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臺。

網際網路+品牌營銷互動交流、學習平臺。

提供營銷方法論、品牌案例、專業課程和服務。

投稿、內容合作,請聯繫QQ:45973714

相關焦點

  • 可口可樂:「我」並不擅長做可樂,只是一家賣「汽水」的廣告公司
    與其說可口可樂是一家飲料巨頭,還不如說他是一家傳奇的廣告公司,他擅長的並不是做可樂,而是利用廣告控制人心。可口可樂把廣告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前任總裁伍德拉夫說過「可口可樂99.6%都是碳酸糖漿和水,我們不進行廣告宣傳,那還會有誰喝它呢?」100多年來可口可樂都遵循著同一個信條,成功在於廣告。從誕生起他就不惜成本地做廣告。
  • 英禁播一可口可樂廣告:誤導觀眾減肥輕而易舉
    被禁播的這則廣告使觀眾誤以為減掉卡路裡非常輕鬆。美聯社  【美聯社紐約7月18日電 】英國當局禁播了一則可口可樂電視廣告,稱原因是這則廣告會使觀眾誤以為燃燒掉可樂中的卡路裡是輕而易舉的。  這則已在美國播出的廣告稱,遛狗、跳舞和大笑等各種活動會使一份軟飲料中的「140大卡熱量輕鬆地」燃燒掉。  但管理英國廣告業的廣告標準局說,這則廣告未充分闡明必須將這些活動結合在一起才能燃燒掉140大卡熱量。  該機構指出,一些投訴的觀眾以為,只需進行其中一種活動就可以了。  可口可樂公司的代表並未立即給予回應。
  • 廣告不投了!可口可樂等90多家企業抵制臉書
    廣告不投了!可口可樂等90多家企業抵制,臉書市值蒸發558億美元!扎克伯格終於扛不住了  導讀:隔夜美股收盤,Facebook跌超8%。起因是,當地時間周五,在「停止利用仇恨盈利」運動的號召下,包括聯合利華在內的近百家企業、組織先後宣布停止投放在美國的社交媒體廣告。
  • 關於可樂的歷史(一)可口可樂——轉字 小黑盒
    他們到當時可口可樂公司的老闆阿薩·坎德勒的辦公室,提出一個創新的商業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樂公司售給他們糖漿,他們自己投資生產的公司及售賣點,將糖漿兌水、裝瓶、出售,按可口可樂公司的要求生產及品質保證。坎德勒在1899年以1美元的價格售出這種飲料第一個裝配特別許可經營權。可口可樂公司允許他們利用可口可樂的商標,做廣告,這個特別的裝瓶系統,從此產生可口可樂的工廠遍地開花。
  • 可口可樂賣咖啡了,廣告還挺真實
    他就是可樂巨頭——可口可樂公司。在最近新出的海外廣告片中,可口可樂用第一視角將我們代入了真實的疲憊場景中,藉此來營銷其新品——咖啡可樂。其實在去年,可口可樂就以51億美元收購了全球第二大咖啡連鎖店Costa。昆西說,收購Costa是進入不斷擴大的全球咖啡市場的必要途徑。當時網友調侃的可口可樂咖啡,現在已經成了可口可樂公司的重大市場戰略,可口可樂打算於2019年底在全球25個市場銷售可口可樂咖啡。
  • 可樂戰爭: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百年恩仇
    1926年,就在可口可樂公司第一次採用廣播廣告向全美國展示這種魔性飲料的魅力時,它日後的對手百事可樂已經宣告破產三年了。故事要從三十六年前說起。赫魯雪夫品嘗百事可樂。早在1927年,那時百事可樂正處於第一次、第二次破產的低谷中,可口可樂便已悄然登陸上海。相傳可口可樂第一個中文譯名為「蝌蝌啃蠟」,次年才通過懸賞徵集到了可口可樂這一廣告界公認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1949年共和國成立,可口可樂隨著美國軍方的撤退而離開了中國大陸,直到中美建交之後的1978年才重返中國大陸,成為港澳之外第一家進入大陸的西方公司。三年之後,百事公司與中國政府籤約進駐。
  • 可口可樂2020聖誕廣告,人在囧途!
    文案君(MrCopywriter) 本文為文案君合作專欄:授權來源:廣告熱搜榜(id:resouad) 可口可樂2020如期赴約,在聖誕節來臨之際,新出一支暖心廣告!
  • 百事可樂「腳踩」可口可樂,地表最強碰瓷廣告?
    這已經是百事可樂「第999次」黑可口可樂了。如果你關注過百事可樂的廣告,你會發現,這些年百事可樂的廣告差不多就專注於一件事情:黑可口可樂。今天我們翻出了歷屆黑可口可樂中最有趣短片之一,和大家一起看看當年讓吃瓜群眾們津津樂道的碰瓷大戲。
  • 中金公司:可口可樂與其百年紅色帝國
    可口可樂成立伊始便採用大規模品牌營銷的宣傳模式,在廣告費用投入上從不吝嗇。1892年可口可樂營銷預算為1.1萬美元;1901年該預算便超過了10萬美元,當年含稅收入接近100萬美元,廣告費用率達10%以上;1911年營銷預算首次超過100萬美元。至2019年,可口可樂在全球廣告支出為42.5億美元,廣告費用率維持在11.4%的水平。
  • 可口可樂的「頭疼」發家史
    在正式成為可口可樂之後,可口可樂公司保留了這一「優良傳統」。可口可樂開創了簡潔明快現代廣告的風格,當時的廣告主要媒介是報紙,廣告內容基本就是複製了產品的說明書,讓人看了就頭疼,而可口可樂則採用了簡單精煉的廣告詞,使人一眼便能看完並且記住產品特點:清涼、甘甜…… 可口可樂還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廣告形式五花八門,海報、車身廣告、牆體廣告、傳單…… 可口可樂公司的宣傳理念便是:讓全世界每個人每天都能看見可口可樂的標誌
  • 可口可樂最新創意廣告,滿分!
    最近,可口可樂發布了一條廣告就突發奇想的以 「吵架」 為創意試圖重新建立人與人溝通的橋梁不用字幕,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怒火↓↓↓短片最後,可口可樂表達了自己的主張Everything's better when we're open(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成為錯的一方)
  • 可口可樂你究竟是賣可樂還是賣包裝?
    最初的可樂原料中包含古柯葉(Co-ca)和熱帶可樂樹籽(Cola),而且彭伯頓和他的合伙人羅賓遜考慮到兩個大寫的C會使廣告更加醒目,於是便有了這個日後家喻戶曉的名稱。據可口可樂公司統計,到二戰結束時美國大兵共喝掉100多億瓶可樂!
  • 可口可樂暫停全球社交媒體廣告 將暫停1個月時間
    可口可樂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飲料,平時大家都有喝可口可樂,有多種類口味的飲品。然而,你知道嗎?現在可口可樂暫停全球社交媒體廣告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據了解,可口可樂廣告至少會暫停一個月時間。可口可樂是個知名的蘇打水飲料品牌,家口必備的飲料之一,而且,可口可樂推出了很多種不同口味的飲料。不過,現在可口可樂暫停全球社交媒體廣告了,可口可樂表明,並不是要加入臉書的行動,只是暫停廣告1個月時間。26日,跨國企業可口可樂公司宣布,至少一個月內將暫停在臉書、推特等全球社交媒體平臺上投放廣告,希望平臺更注重責任。
  • 廣告不投了!可口可樂等90多家企業抵制 臉書怎麼了
    多家公司暫停投放社交媒體廣告聯合利華公司的聲明稱:「鑑於我們的責任以及美國國內兩極對立的氣氛,我們決定至少到今年年底前,我們將不在美國的社交媒體新聞平臺臉書、Instagram和推特上投放品牌廣告」,「當前繼續在這些平臺上做廣告不會為人們和社會增加價值」。
  • 可口可樂在日本推出桃子味可樂,評價兩極
    1 月 22 日,可口可樂在日本推出了一款桃子味可樂。儘管可口可樂公司旗下的芬達有水蜜桃口味,但桃子味可樂還是全球首次。據日本可口可樂稱,每年 1 月到 3 月初是日本桃子味道碳酸飲料的銷售旺季。日本是繼美國、中國之後可口可樂公司全球第三大市場。可口可樂日本 CMO Khalil Younes 曾透露, 2016 年可口可樂在日本共推出了 100 種新品飲料,新品數量之多位居全球第一,「日本消費者對流行的敏感度非常高,有推出新品後立刻嘗試的傾向。」
  • 可口可樂,換LOGO了!
    設計師 Jure Tovrljan 改造了12個品牌LOGO周一我們報導了多家知名企業將自己的品牌LOGO臨時「隔離」開來希望為宣傳有效防止病毒傳播做出幫助3月21日麥當勞在社交媒體上更新LOGO將大家所熟悉的
  • 可口可樂100周歲了
    可口可樂於1886年面世,但在此後的十幾年裡,起初先是被放在汽水機裡按杯出售,後來為了方便人們攜帶與儲存,可口可樂公司推出了瓶裝可樂,卻也只是最普通的直筒玻璃瓶。但直筒玻璃瓶的設計過於簡單,缺乏個性,又容易被山寨,可口可樂公司認為得有一款新包裝才行。1915年,可口可樂瓶裝公司向全美的玻璃製造公司立下徵集令—要求一款「在黑暗中僅憑觸覺即能辨認,甚至摔碎在地也能一眼識別」的獨特包裝。
  • 【行業熱聞】可口可樂聖誕廣告,超暖心,超催淚!
    可口可樂,賣的從來都不是飲料,而是感覺,是抽象概念。 可口可樂通過廣告將品牌與讓人快樂的概念聯繫在一起。 特別是每一年的聖誕廣告,都會讓消費者充滿期待。
  • 可口可樂公司「熱飲家族」擴容
    小食代留意到,自今年10月起,可口可樂公司就陸續推出了多款冬季熱飲,包括可口可樂生薑+、COSTA咖世家英式紅茶拿鐵奶茶飲料、COSTA咖世家醇正拿鐵咖啡飲料、美汁源桂香暖梨果味飲料、美汁源蜜沁柚子果味飲料等。其中,可口可樂生薑+是可口可樂公司全球第一款可加熱飲用的汽水。 不難發現,可口可樂公司正在持續加碼「熱飲」市場。
  • 可口可樂將停投廣告 為期至少持續1個月
    可口可樂公司是美國的一家飲料生產商,旗下的可口可樂和雪碧,都是目前為止,仍舊比較受歡迎的碳酸飲料,不過就在前幾天,該公司執行長正式宣布,表明可口可樂將停投廣告,為期至少持續1個月的時間,具體原因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