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是我們普通人家最尋常的食物,卻是最能撫慰人心的食物。從黃帝時代,中國人就有了吃粥的傳統,到現在各色的粥,或甜或鹹或鮮,讓人慾罷不能。
明代醫家李時珍,十分推崇用粥來養生,其中收錄了50多種具有食療效果的粥譜,我們在月子中的產婦,需要補益身體,尤其是補氣血、促進乳汁分泌,除了傳統的湯湯水水的藥膳之外,一些有補益功能的藥粥,也是極好的。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五種有補益作用的粥譜,希望媽媽們吃了奶水變多,氣色變好。
點擊播放 GIF 1.4M
一、養心補血粥:紅豆紅棗桂圓蓮子粥
食材:紅小豆一把,大紅棗6個,桂圓肉一小把,蓮子(去芯)一把,大米適量
做法:各種食材洗淨,將紅小豆提前泡發,然後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煲1個小時左右,或者將食材和水放入電飯煲中,啟動煲粥程序即可。
功效:這道粥的主要功效就是養心補血,對於產後失血比較多的媽媽來說,尤為適用,桂圓紅棗有很好的補血作用,而蓮子紅豆能安神入心,也可以加入一些紅糖,增加風味的同時也能夠補益身體,早上或者晚上都可以當做主食來食用。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用了桂圓肉,儘量桂圓不要帶皮煮,可能味道比較大,有的產婦不喜歡。
二、清肝明目粥:綠豆銀耳粥
食材:綠豆一把,銀耳半朵,大米適量
做法:綠豆和銀耳洗淨泡發,銀耳泡發後撕成小朵,大米洗淨,然後砂鍋內放入大米、綠豆和銀耳,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熬40分鐘銀耳粥變粘稠,關火稍微涼涼,吃之前加入適量蜂蜜
功效:這道綠豆銀耳粥,非常適合現在的節氣,天比較熱的時候,人容易上火煩躁,尤其是剛生產完的媽媽們,可能之前的生活被小生命的到來所打破,各種不適應的同時容易有抑鬱、肝鬱不舒等情況,喝點綠豆銀耳粥也有助於改善心情抑鬱的狀況。
三、健脾養胃粥:茯苓小米粥
食材:茯苓15克,小米適量
做法:從藥店買回來的茯苓,洗乾淨以後,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水和小米同煮,大火燒開後小火熬30分鐘即可,食用時可以加入適量紅糖,也可以不加
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有利水滲溼、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小米性涼、味甘鹹,有健脾和胃、補中益腎的功效,二者同時煮粥,有非常好的健脾和胃的功效。很多媽媽在月子裡為了乳汁充足,吃了很多比如豬蹄、排骨、烏雞等不太容易消化的食物,導致胃脘脹滿,脾胃不是很舒服,這時候茯苓小米粥就能派上很大的用場了。有這種情況的媽媽們不妨一試。
四、潤肺美白粥:百合花生薏米粥
食材:幹百合一小把,花生、薏米、大米適量
做法:食材洗淨以後,將花生和薏米浸泡1個小時左右,然後砂鍋中放入適量水加入百合、花生、薏米和大米同煮,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1個小時左右,涼涼後即可食用。
功效:百合潤肺生津,薏仁清熱利溼,花生養胃,合在一起,能起到清熱利溼、健脾和胃、潤肺美白的作用,現在進入立秋節氣,秋老虎雖說還在,但是也有點秋燥的感覺了,百合花生薏米粥,可以放入哺乳媽媽的常用食譜中。
五、補腎益氣粥:核桃黑芝麻枸杞粥
食材:核桃3個,黑芝麻適量,枸杞10顆左右,黑米適量
做法:這道粥譜十分的簡單,因為芝麻核桃都是乾果,直接黑米枸杞粥熬好撒入就可以,晾到適口就可以吃了。
功效:這道粥的主要功效就是補腎益氣,生完寶寶後腰膝酸軟、腎虛、脫髮的媽媽可以長期食用,補益作用十分的顯著。
粥,雖然平淡無奇,但是各種食材的變換加減卻能有不同的風味和不同的作用,坐月子如果吃膩了各種湯湯水水,不妨來一碗順口的粥慰藉心靈吧!
催乳大師一直在你身邊
推薦:天熱沒胃口導致奶量減少?這六款美味粥品不妨一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