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賠光兩百萬,返鄉創業建立「多肉王國」,如今月入萬元忙還債!

2021-02-19 紅皎陽設施農業技術促進服務平臺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每個家庭都會選擇一些盆栽綠植點綴空間,平時只要澆澆水,松鬆土就能茁壯成長,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對它卻無暇顧及,很難養活,但有一種生命力頑強,一周澆一次水,基本不用管的多肉植物,它多樣奇特的品種,乖巧可愛的外表、豐富多彩的顏色以及皮實易養的特性受到眾多家庭女性的喜愛。花卉市場買來幾盆多肉,深深地吸引了喜歡攝影的黃小軍的著迷,他還發現了一個掙錢的商機。

你知道這盆多肉多錢嗎?

這位在城裡打拼十多年的農村小夥,經歷了創業失敗,欠下200多萬的外債,看到甚是好看的多肉盆栽,得知多肉一盆的價格在15-100元不等情況下,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經過詳細了解了行情和前景後,獨自一人回到老家打造自己的「多肉王國」。

黃小軍的「多肉王國」

回到家黃小軍先將自己的10多畝田地改建成了溫室大棚,這還在村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受到了村裡人白眼和嘲笑,成了村裡人眼中的"傻子",好不容易跳出農門,去城裡會有更好的發展,又回到這窮山僻壤之地,黃小軍卻堅持不達目標堅決不回頭。

黃小軍的培育棚

黃小軍用父母僅存的5萬元籌建了8個設施大棚,棚裡擺放著10萬盆多肉,品種達到了70多種,以市場上流行為主,有景天科、獨尾草科(原百合科)和番杏科等。黃小軍說如何養好多肉,他不僅專門聘請了專業的技術人員,自己也會在閒暇時間和「肉友」討論,解決多肉種植過程的生長瓶頸,有時會為了一個多肉品種的病害防治,通宵達旦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翻看多肉植物生長的書籍。

一個大棚擺滿了多肉

黃小軍在經營多肉植物中發現,不同品種在養護上有很大的差異,例如景天科多肉比較喜歡陽光,光照不足會徒長,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需要人工補光,要想顏色鮮豔,採用波段精準的雷射植物補光燈,只有雷射光譜才有的紅光(660nm)和藍光(450nm)配比,這種品種喜歡乾燥,一定要少澆水等。但獨尾草科剛好相反,由於根系發達,吸水比較多,要多澆水,但對光照的需要不是很大,以玉露來說,僅需散射光即可。

雷射補光中 的多肉

光照充足的多肉,長勢會更明顯

長期在城裡生活的黃小軍非常熟悉網絡銷售,在網上開了自己的小店,由於他本身喜歡攝影,給不同多肉拍出來不同清新的肉肉照,在網上帶了不小的訂單,每月光網絡就能為他帶來4-5萬的收入。黃小軍說,不同的多肉,身價大不同。從幾塊錢的普通貨到幾千元的高等貨,起初在種植前還擔心不好賣,做了持久戰的準備,除了在網上銷售,本地的好多花卉市場也主動找上門,想幫忙代銷。

黃小軍說多肉很容易活,掰下一片葉子,放在花盆中過不了幾日就能生根變成一棵小多肉,長高再進行移栽,在黃小軍的8個大棚裡,有育苗棚、培育棚和不同品種棚,多肉生長季節以春秋為主,每年能出貨四次,一個大棚每年輕鬆賺取10多萬,面對如此快的成功,黃小軍在高興之餘保留著一絲的冷靜,他的大棚也有些村裡年紀大老年人幫忙,等冬天過後,擴大種植面積,讓村裡外出打工的,跟他一起來種植,形成一個大的多肉種植基地,帶領大家共同致富。各位網友們認為多肉種植有前景嗎?歡迎留言交流。【想聽更多百姓故事,點擊右上方關注我】

病害防治還是預防為主,藥物治療為輔。

諮詢熱線:13991316520

關注紅皎陽設施農業技術促進平臺微信:  

相關焦點

  • 雲南21部門聯合發文支持返鄉入鄉創業 大學生畢業3年內返鄉創業最...
    雲南21部門聯合發文支持返鄉入鄉創業 大學生畢業3年內返鄉創業最高補貼3萬元 返鄉入鄉創業者將迎重大利好!
  • 返鄉創業續輝煌 鄉村振興添力量——平頂山市返鄉創業工作紀實...
    截至目前,該縣返鄉創業2.9萬人,累計創辦經營主體2.8萬個,其中農民工返鄉創辦企業5435家、專業合作社等經濟組織1089個、個體工商戶2.2萬戶,累計帶動就業10.3萬人,全縣返鄉創業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該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返鄉創業工作,出臺了24條支持返鄉創業硬核舉措。
  • 綠葉對根的情誼 | 聽河南企業家李宏偉講述返鄉入鄉創業故事
    ,形成要素聚鄉、產業下鄉、人才入鄉和能人留鄉的良好互動局面,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返鄉入鄉創業製造業產業集群,湧現了一批返鄉創業優秀企業。今年,我省汝州市、平輿縣、光山縣、鹿邑縣等4個返鄉創業試點縣(市)案例和原陽縣、平輿縣、虞城縣等3個返鄉創業企業案例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返鄉入鄉創業高質量發展——返鄉入鄉創業典型案例彙編》,我省平輿縣返鄉入鄉創業企業家李宏偉在全國「雙創」活動周上作典型發言。
  • 創辦養殖場與多肉基地 宿遷90後海歸返鄉創業帶領鄉親奔小康
    先把星美人、千佛手、吉娃蓮這些品種清理一下,明天給客戶送去……」8月25日上午,在宿豫區關廟鎮卓水河社區多肉基地大棚裡,一名年輕人正在指揮工人管理多肉植物。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位90後海歸,放棄大城市優厚工作,返鄉創業,先後創辦養殖場與多肉基地,還招引外資到社區扶貧車間辦廠,在農村不僅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還帶領鄉親共同奔向小康。   1991年出生的趙宇航,是宿豫區關廟鎮人。
  • 李怡龍:返鄉創業吹號人
    李怡龍介紹,他的基地除了常年提供沉香、黃花梨、楠木等經濟苗木,還引進培育了樹葡萄、釋迦果、神秘果等南方果苗新品種,今年前4個月的總交易額已略超去年同期。永春「90後」小夥李怡龍,大學畢業後返鄉種植沉香。他牽頭成立永春永發沉香農業專業合作社,並幫助困難鄉親創業就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他還參與籌建「青年紅色築夢雙創基地」,為返鄉創業青年搭建平臺、提供便利。
  • 河北平鄉:返鄉青年搭建「多肉王國」領鄉親脫貧致富
    河北平鄉:返鄉青年搭建「多肉王國」領鄉親脫貧致富 2020-07-17 18:12:11 姚友諒 攝   中新網邢臺7月17日電 (張鵬翔 楊英聰)「這幾天村裡幾個鄉親也想租地種多肉,俺有種植經驗,正好可以帶帶他們,大家一起致富唄。」河北省平鄉縣油召鄉後田莊村依萌多肉種植基地負責人張朝磊高興地說。  張朝磊出生於1988年,瘦瘦高高的個子,渾身帶著一股樸實幹練的勁頭。
  • 青神縣返鄉創業者黃濤榮獲「四川省返鄉下鄉創業明星」榮譽稱號
    近日,青神縣濤哥哥農牧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黃濤被四川省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四川省返鄉下鄉創業明星」榮譽稱號。2003年,黃濤響應政府號召,返鄉創業建起一座奶牛場。「濤哥哥」發展過程中,縣人社局始終積極聯繫,主動上門宣傳就業創業政策,邀請專家巡診,協助落實創業資金,組織參加創業成果展,積極選樹先進典型,推薦參加省、市創業明星評選等。如今,黃濤創建的青神縣濤哥哥農牧有限公司和奶牛養殖第一牧場擁有牧草基地5000畝,存欄奶牛可達2000頭,直營奶店100多家,吸納本地農戶就業務工113人。
  • 甘當返鄉創業的「冤大頭」
    山莊經理李林告訴記者,進入春暖花開的5月,山莊再次清理整治當地的馬屯河,為遊客和當地村民創造更加優美的環境。    40多歲的李林,在大連市內打拼20多年,為帶動鄉親增收脫貧致富,他放棄城市優越工作和生活條件,於2015年返鄉創業,在家鄉王山頭村西大山開發家鄉旅遊業,建起萬畝的「大連墨盤珉琚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山莊」。
  • 小店經濟點亮農民工返鄉創業新生活
    重慶興德順五金店老闆黃厚順最近很忙。趕著小店經濟風口,他正在將店裡產品品類擴大,從過去的家用鍋具轉為鍋碗瓢盆等多品類供貨,同時將網店的產品起批量調整,由起批100件調整到10件,適合小店進貨需求。 黃厚順是重慶返鄉農民工創業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重慶全市創辦返鄉創業經濟實體已累計達到38萬戶,吸納就業人員172萬人。
  • 靠一部手機一臺電腦,返鄉創業走出了新天地,月入10萬!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想著如何去賺錢,在今天網際網路時代,直播和短視頻無疑是今年最大的一個創業賺錢風口。這個時代最好的地方在於,就是有很多不用非得走到大城市裡去創業賺錢的途徑,比如可以在農村就能創業。很多人正是出於這樣的一些想法,回到了廣闊的農村準備一展才華。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時代靠一部手機一臺電腦拉上一條網線,實現月入10萬加的事實。
  • 武漢市巾幗大宣講活動走進東西湖區,她建起「多肉王國」帶動30名...
    楚天都市報7月16日訊(記者李月媛 實習生丁鍾夏 通訊員閔瑾潔)7月14日下午3點,武漢市巾幗大宣講在東西湖區柏泉街「先進·婦女微家」舉辦。武漢市三八紅旗手標兵、武漢市婦聯執委彭先進通過直播,分享了自己建起「多肉王國」,帶動30名姐妹脫貧的故事。
  • 尹曉波:返鄉創業「鳳還巢」 扶貧路上譜華章
    龍江縣堅持圍繞加快新時期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廣大返鄉創業人才帶領村集體利用智慧發展特色農業。龍江縣現有返鄉創業人才151人,頭站鎮北華村村民尹曉波就是其中一員,他用勤勞的雙手和堅定的信念,開啟創業之路發展特色種植業,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
  • 最美大學畢業生丨「85後」海歸返鄉創業3年,網上賣裝飾畫一年賣出...
    王林林說:「老鄔的學習力非常強,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成功打造了2款暢銷的新產品。」決定創業後,鄔國園對宿遷市場進行了大量而周密的市場調研,發現宿遷裝飾畫的市場前景廣闊,但卻沒有大的貨源地,主要靠從浙江進貨,為此,他先後到浙江金華、義烏等地實地考察裝飾畫貨源問題。大師作品也能「飛入尋常百姓家」「只有成功,沒有退路,只有汗水,沒有委屈。」
  • 58同鎮聯合清華發布《縣域創業報告》:年輕人是創業主力軍 返鄉...
    本文轉自【人民網-財經頻道】;人民網北京6月16日電 近日,58同鎮聯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縣域治理研究中心、社會與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縣域創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收集全國27個省份2563個縣域創業者及其創業企業的調研問卷,刻畫縣域創業者整體畫像及創業企業整體特徵
  • 徽縣:大學生返鄉創業 艾草成致富「金葉」
    大學生返鄉創業 艾草成致富「金葉」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高瓊走進甘肅青泥嶺艾製品有限公司,陣陣艾草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工人們忙著收購艾葉、打制艾絨、封裝艾條……好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今年26歲的李歡是徽縣伏家鎮中壩村人,2016年畢業於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在北京做養生行業的表哥需要大量艾製品初級產品,想到自己家鄉漫山遍野的野生艾草卻不能為老百姓增收致富,學過食品藥品學專業的李歡心動了,他果斷放棄了當白領拿高薪的機會,決定回鄉創業。
  • 鄭仁軍:返鄉創業建苗圃圓「老闆夢」
    華龍網訊(通訊員 薛根柱)「當了10多年的打工仔,如今返鄉過把『老闆癮』,你別笑我,這可是我多年來的一個夙願。」日前,在黔江區正陽街道群力社區2組一片苗圃基地裡,老闆鄭仁軍正在指揮10多個留守婦女撒樹種、覆蓋地膜。
  • 畢節金沙:引領成功人士返鄉創業 調整結構鞏固脫貧成效
    金沙縣通過「親緣、地緣、歷史淵源」、「築巢引鳳」、「引鳳築巢」等多種方式,積極搭橋梁、建平臺,創環境、築良巢,強服務、出政策,引導300多名金沙籍外出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務工人員在辣椒基地摘辣椒眾福生態農場由雙堰社區返鄉成功人士王定禹於2018年初投資400萬元建設,王定禹告訴記者:「自己19歲起就在外地務工經商,看到家鄉太落後,所以就想把這種先進的發展理念和種植技術帶回家鄉來發展,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同時又為父老鄉親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
  • 返鄉創業帶動廉江鄉村振興
    在橙鄉廉江,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青年選擇返鄉創業,帶動人才、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向農村匯聚。他們在城市學習了本領、積累了知識,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希望紮根家鄉,帶動老鄉們一起發展、一起致富,為家鄉的鄉村振興注入了內生動力。
  • 浙江常山:「常雁回歸」助青年返鄉創業
    2017年,受常山縣「常雁回歸」工程的召喚,官文景在常山縣委組織部、團常山縣委、縣人社局等多部門推動下,創立了常山縣第一家大學生創業園。而創業園的開啟,又吸引了常山在外青年的回歸。目前,創業園已吸引42家企業入駐,全年銷售額超2.1億元,帶動102人創業就業。  同樣,1996年出生的鄒黃河在大學畢業後也回到家鄉常山縣,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為常山農特產品「帶貨」。
  • 大學生加盟「月入6萬」奶茶店被騙,賠光父母所有買房錢!
    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也看到了商機,他們想著既然奶茶這麼受歡迎,那麼他們也可以創業,開一家奶茶店。95後的小王在重慶念大學,大三的時候他去實習過程中和老闆吵了一架,於是他就想著乾脆自己加盟一個餐飲品牌創業,做老闆也不用受其他人的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