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尚品 非遺好禮|中國結:中國人的生活情結

2020-12-06 文化尚品

從古至今,國人心中都有一種強烈的家國情懷。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在中國大地上閃爍光芒。家國情懷,在中華民族的心中是永遠堅守的精神。一繩一結來代表中國人的情結,中國紅中國結。

中國結,是我國傳統技藝結繩技藝作品,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中國結的應用非常廣泛,大到古代的宮廷殿宇之中,小到牆上的壁畫擺件、服裝配扣都有中國結的影子。中國結代表著中國人的精神,也代表著中國人的生活情結。

京東文化尚品官方旗艦店有售

繩結是我國傳統技藝,早在原始社會人類開始用繩子結扣記事,隨著探索研究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繩結應用範圍逐漸廣泛。人們開始用文字記事,但對於當時一些大型的祭祀活動還是通過繩結記錄的。後來,繩結技藝漸漸地走進人們服飾、家居裝飾上,成為手工藝術中一朵奇葩。

繩結從古至今都是吉祥如意的象徵,代表著生活中最美好的夙願。古時候,成親有同心結寓意永結同心,喬遷有「吉結」寓意吉祥安定。繩結在生活中可以代表著幸福穩定,同樣在擺件和服裝配飾上也是點睛之筆。

文化尚品 非遺好禮|結藝中國結

中國結 孔雀開屏

結繩技藝,每一線每一結都帶著中國文化,那一抹抹中國紅正是喜氣祥和的代表。中國結,中國人的生活情結。悠悠華夏,千千中國結。

文化尚品 非遺好禮

相關焦點

  • 文化尚品 好物推薦|絲繩系情結,結扣中國心
    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中國結就是結藝技藝下最美的藝術品,一根紅繩指尖纏繞,千千情結顯現一顆中國心。中國結的特點就是以一根繩從頭至尾編結而成,再根據最終的形狀意而命名。除此之外還與其他代表吉祥的圖案集合在一起形成造型獨特、富含文化底蘊,表示吉祥如意的中國傳統裝飾物品。
  • 文化尚品 非遺|葫蘆載乾坤,又承非遺技
    葫蘆載乾坤,小小的葫蘆之中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早在古代,葫蘆就遇見了傳統技藝,將繪畫繪製葫蘆表面之上成為火繪葫蘆。這種在葫蘆上繪製圖案的傳統技藝又稱燙畫、火筆畫,現代統稱烙畫葫蘆。龐昌山老師烙畫葫蘆作品 福在眼前葫蘆本是自然生,烙畫其身色澤成。技法精湛畫中現,既載乾坤又融靈。
  • 長春非遺傳承人為中國結注入中國風受熱捧
    長春非遺傳承人為中國結注入中國風受熱捧 發布時間:2020-12-16 11:57: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孫博妍)「這款中國結的主體是雙錢結
  • 非遺傳承人張國慶的繩編情結:傳承幸福中國結 編織祥和中國年
    生活之中見非遺編織技藝有實用「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北宋詞人張先的名作《千千歲》即能表明,「結」在中國古代就具有特殊意義。其實這樣的理解是狹義的,廣義的中國結,包含花、鳥、龍、魚、鞋等許多不同形狀,還有雙錢結、紐扣結、琵琶結、十字結、吉祥結等多種結式,繩子也不一定要用大紅色編織,它代表著團結幸福平安,又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張國慶解釋道。張國慶的繩編作品《雙魚》。
  • 走進「結」文化與中國結
    "結"一直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之所以具有這樣的重要性,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她的實用性。這可以從許多史料和傳統習俗中見出端倪。如:結繩記事、古人將衣帶打結從而將衣服系牢、用穿繩打結的方法將玉佩和印鑑佩掛在衣服上、用作婦女裝飾、表達相愛的情愫等等。
  • 山東非遺傳人「花樣忙年」 讓傳統文化浸潤「中國年」
    中國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的「繩結記事」,歷經上千年的演變和發展,逐漸與現代人生活相結合。 趙曉 攝(新春走基層)山東非遺傳人「花樣忙年」 讓傳統文化浸潤「中國年」中新網濟南1月15日電 題:山東非遺傳人「花樣忙年」 讓傳統文化浸潤「中國年」作者 趙曉象徵「與人為善」的扇型中國結、代表年年有餘的魚型掛飾……
  • 文化尚品 秋日薦|一條絲巾,訴盡東方之韻
    試想一下,如果絲巾融合傳統文化以及藝術瑰寶,那會一種什麼樣的魅力呢?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敦煌莫高窟作為我國三大石窟之一,其中的壁畫成為我國藝術珍寶。壁畫色彩豐富,內容結構完整,屬於世界文化遺產。藝術來源於生活,當壁畫藝術走進現代生活並與服飾融合,綻放出無盡的東方色彩。每一件服飾都可以觸碰絲綢之路的文化,可以領悟大漠敦煌的風採。
  • 千千結千千意——解讀中國結的寓意
    ——歌曲《好運來》中國結,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裝飾藝術形式,它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是一種中國民間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美好寓意對於「結」中國人也有自己獨到的理解,「結」寓意著團圓、美滿。「結」還與「吉」諧音,讓人聯想到吉祥如意,所以人們就更加認為「繩結」是吉祥的象徵,能夠給人帶來好的運氣了。
  • 「中國文化符號之3」千千中國結——東方文化的巧妙神韻
    自然濃鬱的生活氣息以及吉祥漂亮的中國結,既為主人祈福來年的平安富貴,同時也體現著主人不同的個性與審美觀念。別看這小小的中國結,它還是近年來國際時尚潮流的重要元素。北京奧運和中國聯通對中國結的全新銓釋,象徵著團結和平的中國結給愛好和平的人們捎去友誼和希望。中國結就像中國的書畫、雕刻、陶瓷、菜餚一樣,深受各國朋友的喜愛。
  • 攜手Whoo後和銀泰 起承文化帶非遺回歸生活
    ,是非遺文化結合時尚彩妝和新零售的一次全新嘗試。作為堅持中國非遺文化傳承和創新的社會企業,起承文化先後推出了一系列非遺保護代表項目,比如「鬧傳統」「藝外之禮」「物品是連接生活需求與文化審美最直接的紐帶之一,藉助非遺文創可以最直接提升非遺手工藝的「親民」屬性。
  • 中國結|芯似雙絲網,中有繩繩結—既是藝術品,也是文化情懷
    風自東方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國結,這個縈繞在世界華人心頭、流動在世界華人血液之中的情結,是高山大海無法隔絕、任何強大的力量也不能分割的一種剪不斷、撕不開、推不走、拂不去的情愫。它將與華人的生命同在,與世界同在。
  • 文化尚品 好物有禮|絲巾:秋也要夏的感覺,讓你的四季都百搭
    文化尚品 小荷才露尖尖角 真絲長絲巾 京東文化尚品官方旗艦店有售文化尚品真絲長絲巾——小荷才露尖尖角,材質選取桑蠶絲,手感細膩光滑。京東文化尚品官方旗艦店有售絲巾,是女性最佳的服裝配飾文化尚品小荷才露尖尖角真絲長絲巾,結合自然將荷與錦鯉元素融入其中,絲縷之間,尺寸之方,不經意的搭配卻有自然之美,將自然融入時尚,讓時尚顯現自然。捕捉夏天,讓你的四季都白搭。文化尚品 好物有禮
  • 香港非遺辦事處館長伍志和:非遺文化源於生活 饋於生活
    坐落於荃灣的三棟屋博物館,是香港一座法定古蹟,除了能反映客家堂橫屋的建築特色,還記載著陳氏族群在此生活的點滴。「我們選擇三棟屋作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是因為這裡匯聚了香港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精髓,是一個理想的非遺教育推廣基地。」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伍志和說。「三棟屋作為一個非遺項目,保留著客家的傳統文化。
  • 剪紙迎春進校園 非遺文化潤童心
    12月31日,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學邀請剪紙文化非遺傳承人左丹江走進課堂,與同學們一起剪紙迎新春,在趣味中感悟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剪紙課堂。實習記者 施夢羽 攝「要仔細觀察畫紙的細節,小心箭刀尖尖,慢慢給小牛的眼睛部位剪出彎彎的月牙兒……對對對,就是這樣,寶寶們真棒!」
  • 愛上內蒙古丨 非遺文化繩結技藝裡的「民族情懷」
    作品主要來源於遊牧民族生活中的日常實用,比如馬龍套,馬鞭,固定蒙古包的綁繩,蒙古服的扣子等。2018年《結繩技藝》確定為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和大眾對於「中國結」的關注,科爾沁繩編又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
  • 中國結,慶新年
    2020年12月30日,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編結傳承人魏明慧,在鎮北堡西部影城的一間土坯房裡,一邊編織著火紅的中國結,一邊笑著說。上下翻飛的線繩,在她手裡慢慢成型。這些彩色的線繩緊緊纏在一起,組成一個中國結,用「吉祥如意」的寓意,表達著魏明慧對於新年的美好祝願。冬日的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照在彩色的線繩上,紅的更紅,黃的更燦。這間小小的土坯房,因為滿屋燦爛的色彩,看上去喜慶祥和。
  • 一進門看見中國結好嗎 中國結不能亂掛
    中國結是中國千百年來一種很受人們喜歡的工藝品,是大紅色的,非常的喜慶,很多人會將中國結掛在家中,使家裡的風水更旺。但是掛中國結是很有講究的,不是亂掛就能起到風水效果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進門看見中國結好嗎,中國結不能亂掛,掛中國結的禁忌方位,一起來看看吧。
  • 尚品宅配國潮文化大課,前故宮「網紅院長」單霽翔談文創
    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必須深入研究人們不斷變化的生活,並深挖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質,凝練出獨特的原創元素與人們的生活進行對接,這樣的文創產品人們才願意帶回家。  ——單霽翔  10月22日,由尚品宅配主辦的「讓年輕人愛上中國風——國潮文化大課」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隆重舉行。
  •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上線 在雲端開啟「黃河寶藏」之旅
    用數字科技點亮非遺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黃河之禮」,我省推進文旅深度融合迎來新突破。12月22日,由省文化和旅遊廳、騰訊文旅聯合打造的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在禹州舉行上線儀式。大家動動手指便可以在雲端開啟「黃河寶藏」之旅,暢遊我省沿黃地區的非遺世界。
  • 文化尚品 樂享好物|您有一份民族風的高級定製,請籤收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傳統技藝從古至今顯現著不一樣的價值,刺繡這種最最古老的手工技藝也在時尚界綻放出現代元素的光彩。每個民族、每個地域都有自己代表繡種,種類豐富,韻味不同。手中一針一線繡出最具代表性的圖案樣式,顯現著中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