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提問:鵝的飲水量是飼料的多少倍?有何依據?
說起這個問題,對於我這個與鵝打交道17年的人來說,感覺就問題本身毫無意義。既然說到鵝的飲水量,不妨就聊一聊鵝的飲水問題。
鵝是水禽,自然是離不開水的,而且鵝在吃食的時候有一個特別顯著的習慣,就是邊吃邊飲水,當然,大部分的動物都有這個習慣,包括人類也是一樣,但鵝更為明顯。特別是在吃粉料的時候,這個行為就更加明顯了,往往是吃幾口,就喝些水。與鵝同屬雁形目鴨科的天鵝這一習慣更為明顯,所以,許多公園裡利用天鵝的這一習性製造了天鵝餵魚的假象,也有用鵝來餵魚的,其實都是一個道理,假象而已。
為什麼說是假象呢?
其實就是鵝在吃食時,嘴上會沾上料,因為鵝有邊吃邊喝的習慣,所以,當鵝將嘴伸進魚塘裡喝水時,嘴上的料就掉進了水裡,成了魚的餌料,久而久之,魚在鵝喝水的地方形成了條件反射,只要鵝嘴一到水邊,魚就會湊過來,讓人感覺是鵝在餵魚。
了解了以上的知識,那麼我們是否理解了水對鵝的重要性呢?
一、鵝離開水的危害。
在說到鵝離開水危害前,先來了解一下,鵝的營養構成,鵝的營養主要由能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和水分構成。而水分佔到鵝的體重的70%。水對鵝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當水進入鵝體後,便成了一切物質的溶劑,參與鵝體的物質代謝,緩衝體液的突然變化,幫助調節溫度。
那麼,鵝的水分從哪裡來呢?毫無疑問,當然最主要的來源是飲水了。據專業人士研究測定,鵝吃1克飼料需要喝3.7毫升水,也就是說,鵝吃1克飼料需要喝約3.7克水。在15度左右時,鵝平均每天要飲水1000毫升,相當於1000克水。
鵝缺水能造成哪些危害呢?
雛鵝會因脫水死亡,當長時間斷水後,突然供水時,小鵝還會引起「水中毒」死亡。在夏季炎熱的天氣下,更容易出現中暑現象。
對於青年鵝來說,肯定會影響其正常的生長與身體發育。
而對於種鵝來說,水量不充足,或長期缺水,會影響種鵝的產蛋量。
二、該如何保障鵝不斷水呢?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自己做的自動飲水槽,這樣可以保證鵝在24小時都不會斷水。
材料準備:一根4米長加厚的110公分粗的塑料管、一個彎頭、一個堵頭,一個三通水龍頭,一根連接皮管、一個自動控水浮子、一個2000斤水的大塑料桶。
製作步驟:
在110管子上用鋼卷儘量出兩條相離7公分的平行線,用信號筆標記;
沿標記線將管子切開,兩頭各留出10公分長不要切,從兩頭向中間也各1.25米的距離留出10公分不要切。
用開孔器在堵頭開一個與自動控水筏一樣粗的小孔,將自動控水筏安裝到上面。
用膠在堵頭和彎管內壁上均勻的塗一下,分別安裝在管子的兩端。
皮管一頭連在三通水筏上,另一頭連在自動控水浮球上。
三通與大桶相連。
最後提醒大家,切槽子切下來的塑料片千萬不要丟了,還有其他的用處,它在每天清理水槽時能發揮很大的作用的,看下圖就明白了。
有了這樣一個自動飲水槽,就不要擔心鵝缺水的問題了。
結束語:養殖這個行業,需要重點關注的是您所養殖的對象的習性,只有了解它們的習性,適應它們的習性特點,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更好、更快的達到預期的養殖目的。就向這個問題一樣,在鵝的養殖中,重點是放在日常管理上,而非研究此類的問題,實在是沒有太大的意義。
聊聊三農的人和事,分享種養殖的實踐經驗,歡迎關注@我和我的小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