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擊 「關注」,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此年,隨著西點在國內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著自己在家製作蛋糕。一說起蛋糕,就不得不提一下「戚風蛋糕」,一種基礎的蛋糕品種,也是一種傳統的經典蛋糕,更是西點蛋糕製作「裡程碑」式的永恆。現在市面上的很多蛋糕品種,都是直接或間接來源於戚風蛋糕,也有很多蛋糕是在戚風蛋糕的理論基礎之上發展而來,也算是對戚風蛋糕的傳承與發揚。隨著現代新式中空模具的橫空出世,一些改良版的戚風蛋糕應運而生,也使人們漸漸忘卻了曾經的經典,傳統戚風蛋糕。正所謂:「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如雪紡綢般細膩
人們剛開始接觸戚風蛋糕,可能首先對它的名字提出質疑,這麼柔情似水的蛋糕品種,怎麼起了這麼個粗獷的名字,也有很多人讀錯,誤讀成「威風」蛋糕。其實,戚風蛋糕是音譯詞,是由「Chiffon Cake」音譯而來,原意是「雪紡綢」蛋糕。就是如雪紡綢般細膩質地的蛋糕,單是聽這名字,都會令人遐思神往。這曾經還是絕對的商業機密,直到很多年之後,配方才公布於世,讓這款最神秘的經典蛋糕得以廣見天日,成為了億萬人的盤中餐。
你確定是戚風,而不是「氣瘋」?
戚風蛋糕雖然是一種基礎的蛋糕品種,製作難度不是太大;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出問題最多的蛋糕。你確定是戚風,而不是「氣瘋」?就有很多人被戚風蛋糕差點氣瘋了。蛋白打發不起來、蛋黃糊不細膩、翻拌過程中消泡、開裂、陷底、塌腰、回縮、中空、起發不到位、口感不細膩……也有很多人曾經為之著迷,買了烤箱,烤完一個戚風蛋糕之後,徹底被氣瘋,近乎於「歇斯底裡」,再也不願意多看烤箱一眼,「老死不相往來」!今天,就是給朋友們解決這些常見問題的。致敬經典,戚風蛋糕詳細攻略,打發調糊烘烤常見問題一站式詳解。
傳統戚風蛋糕(8寸)
用料:雞蛋5個、細砂糖30克(加入蛋黃)+60克(打發蛋白)、玉米油40克、純牛奶40克、蛋糕粉85克
烘焙:上下火170度,置烤箱中層,烘烤約60分鐘
說明:為了方便朋友們查找問題,在製作過程中分為前後兩段,前段講述製作過程,後段講述問題所在、關鍵原理。
前期準備
1、選用中等大小、個頭均勻的雞蛋5個,清洗一下外皮,用紙巾擦乾表面水分。準備深打蛋盆與廣口蛋糕糊盆各1個,用分蛋器分離蛋清與蛋黃。把蛋清置於打蛋盆內,蛋黃放入廣口盆內。
雞蛋最佳打發溫度為20度左右,這也是有人主張把雞蛋從冰箱內取出後,室溫回溫一下。個人認為,這大可不必,直接從冰箱拿出後,清洗就能打發。反而,冰箱內的低溫雞蛋,打發出來的蛋白,穩定度更均衡。重點強調一下:打蛋盆一定清潔乾燥,沒有一點水、油,蛋清內沒有混入一點蛋黃,這點要切記,這決定了蛋白能否打發起來。
蛋黃乳化
2、用手工打蛋器把蛋黃攪打成均勻細膩的蛋黃糊,稱取細砂糖30克,下入蛋黃糊內。
有人說蛋白打發是重中之重,是核心技術,是關鍵點。其實,真正的理論支持全在蛋黃乳化這一關。蛋黃因為富含卵磷脂與核酸,同時具有水溶性與脂溶性的雙重特點,藉助於蛋黃的「水脂雙溶性」,把脂溶性的玉米油與水溶性的牛奶結合成細膩的蛋奶油糊,稱為蛋黃乳化。切記蛋黃糊的下入順序為:細砂糖、玉米油、純牛奶、蛋糕粉。先下入細砂糖,藉助於細砂糖的電解質特性,吸收掉蛋黃裡面多餘的水分,這樣調配出來的蛋黃糊才會細膩如脂。
3、稱取玉米油40克,倒入攪打均勻的蛋黃糊內,用手工打蛋器再次攪打均勻。
這有點類似於製作沙拉醬的原理,蛋黃裡面脂溶性成分通過攪打,與玉米油完美結合在一起,形成均質的蛋油糊。攪打好的蛋油糊應該為細膩、金黃、光亮的誘人色澤與質感才行。
4、純牛奶40克,「少量多次」倒入蛋油糊內,一邊倒入、一邊攪打,形成均勻細膩的蛋油奶糊。
純牛奶切記不能一次全部下入,容易出現「油水分離」。本來細膩細脂的蛋油糊,倒入大量牛奶後,就會出現「油水分離」,類似於稀粥一樣,再怎麼攪打也無法形成均勻細膩的蛋黃糊。所以,調入純牛奶時一定要切記,是「少量多次」下入,一邊倒入、一邊攪打均勻。
5、稱取蛋糕粉85克,用細面篩篩入蛋黃糊內。先用手工打蛋器採用畫「Z」字形的方式,攪打均勻;再用矽膠鏟藉助於盆沿,把裡面稀疏的蛋糕粉小顆粒抹勻,分散開來。最後,形成均勻細膩、顏色金黃的蛋粉糊。
可能很多人對於用細面篩篩入蛋糕粉不屑一顧,認為這是多此一舉,其實,這決定了蛋糕細膩的質地。篩入的蛋糕粉容易攪打均勻,極大地縮短了攪拌時間,這樣避免了在攪打過程中蛋糕粉起筋,影響蛋糕質地。萬一有殘存的硬物,面篩也是最後一關。麵粉下入之後,切記不能用畫圓的方式攪打,容易使蛋糕粉起筋,而出現開裂、陷底、塌腰、回縮、中空、起發不到位、口感不細膩等情況出現。而採用畫「Z」字形的方式攪拌,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蛋糕粉起筋。
6、攪拌好的蛋粉糊應該呈現出均勻細膩、色澤金黃、質地絲滑、沒有小蛋糕粉顆粒為標準。把處理好的蛋粉糊先暫時擱置,準備打發蛋白。
蛋白打發
7、把細砂糖60克平均分成三等份。用電動打蛋器攪打蛋清數秒,這時蛋清表面出現密集的圓泡,如同魚眼,又叫「魚眼泡」狀態,加入三分之一的細砂糖。
打發蛋白除了打發盆內沒有一點水、油、蛋黃之外,細砂糖還要分三次下入,一次全部下入也會影響蛋白打發。電動打蛋器有好多檔位,打發蛋白用哪個檔位?要用中速(3檔)打發,這樣打發出來的蛋白質地才會細膩,做出來的蛋糕想不絲滑都難。
8、繼續打發,蛋清越來越濃稠,呈現出「粗糙泡沫」狀態,再加入三分之一的細砂糖,繼續打發。
蛋白打發的原理就是藉助於電動打蛋器高速旋轉,通過細砂糖的輔助,裹入空氣,是純物理的起發方式,所以也是最健康的起發方式,這也是人們喜歡自己在家製作戚風蛋糕的原因。
9、隨著進一步打發,蛋白進一步濃稠,被電動打蛋器牽拉出呈同心圓排列的環路,又稱為「同心圓環路」狀態,加入最後三分之一的細砂糖。
隨著打發的進程,裹入越來越多的空氣,蛋白密度越來越濃稠,蛋白也從最初的液態,打發為有一定硬度的固度,感覺就像是變了個魔術。
10、隨著蛋白的進一步打發,這時提起打蛋器,會牽拉出粗壯、高大的三角形尖角,但是,硬度較差,質地柔軟,瞬間就向一側傾倒,這時就達到了「溼性發泡」狀態。如果是中空的戚風蛋糕模具,達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如果製作傳統的戚風蛋糕,還要進一步打發。提起打蛋器,這時會牽拉出矮小、挺拔的直立三角形尖角,有一定硬度,堅挺聳立,這就達到了「乾性發泡」狀態。蛋白就打發好了,要停止打發。再繼續打發,容易打發過度,變成了「豆腐渣」狀態,就無力回天了。
蛋糕糊翻拌
11、先盛取約三分之一的打發蛋白,放入蛋粉糊內,用矽膠鏟採用從底部向上翻大圈的方式,翻拌均勻。
蛋糕糊的翻拌是重中之重,這決定了戚風蛋糕細膩的質地與絲滑的口感。這步主要就是防止打發好的蛋白消泡,手法就是採用從底部向上翻拌。先下入三分之一,把這一小部分打發蛋白與蛋粉糊翻拌均勻,哪怕有小部分消泡,也不會影響大局,剩餘的三分之二蛋白就容易翻拌了。
12、再把剩餘的三分之二打發蛋白倒入蛋粉糊內,相同的手法,翻拌成均勻細膩、質地均質、色澤淺黃、沒有蛋白圓塊的蛋糕糊。
蛋糕烘焙
13、提前預熱烤箱。選用活底8寸圓形模具,把調配好的蛋糕糊從高處,居高臨下倒入模具,把模具在桌面震蕩數下,把裡面的大泡震出,準備烘焙。
戚風蛋糕絕對不能用防粘的蛋糕模具烘焙,戚風蛋糕的起發就是藉助於普通蛋糕模具粗糙的內壁,如同「爬山虎」攀援式起發。從高處居高臨下倒入蛋糕糊是為了去除蛋糕糊裡面的氣泡,防止出現蛋糕內部氣洞。在桌面震蕩,也是為了震出蛋糕糊內部的氣泡,防止出現大塊中空。
14、把蛋糕模具置烤箱中層,上下火170度,烘烤約60分鐘,最後15分鐘要嚴密觀察,防止烤糊變黑。
如果最後30分鐘,上色過快,或者表現出現開裂等情況,可以適當調低上火溫度10-20度,或者在蛋糕表面,加蓋一層錫紙。時間到了之後,用一根牙籤扎進蛋糕內部深層,牙籤表面沒有殘帶的蛋糕糊,就說明蛋糕烤熟了。
15、伴隨著一聲清脆的響聲,滿層子的濃香四溢,沁人心脾、心曠神怡,蛋糕就烤好了。提前準備一個烤架或烤盤上面放烤網,把戚風蛋糕取出後,要立即倒扣在烤架或烤網上面,室溫自然放涼。
戚風蛋糕是純物理打發,原理就是藉助於打發的蛋白,在烘烤過程中釋放出密集的空氣,形成均質細膩的質地。剛出烤箱的蛋糕,細嫩脆弱,倒扣之後,藉助於戚風蛋糕本身的重力,放涼後蛋糕才能定型。如果不倒扣,熱氣散出之後,蛋糕就會凹陷,出現塌陷、陷腰、凹底等情況,形成「火山口」外形。
享用蛋糕
16、室溫自然放涼的蛋糕,用脫模器先沿著模具,環形脫模,用手從底部把蛋糕連同活底一起取出。再用一把蛋糕刀具,緊貼活底,把蛋糕底部切開,蛋糕完整脫模。如果第二天食用,室溫較高,建議裝入保鮮袋,放冰箱冷藏。如果不是夏季,也可以室溫保存,但是,一定要裝入保鮮袋存放,儘快食用完畢。
特別是家中有孩子上學或者大人上班,晚上把戚風蛋糕做好,第二天早上就不用再做早餐了,一塊戚風蛋糕,一杯熱牛奶,是最愜意不過的幸福時光。懷念永恆,戚風蛋糕常見問題詳細攻略,打發調糊烘焙一站式詳解。朋友們,您們在製作戚風蛋糕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惑或難題,不妨在下面留言區評論,一起解決吧。朋友們還有哪些製作戚風蛋糕的心得,也不妨把您最寶貴的經驗與朋友們一起分享。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區積極留言,「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您寶貴的經驗正是朋友們最需要的。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我,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歡迎您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