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戰國四名將之首,一生未嘗敗績。史書記載把李牧塑造成趙國賴以支撐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的說法。
那麼,李牧如果不死,真的能救趙國於危亡嗎?
首先,我們不否認李牧作為一代名將的功績和本事,特別是在「趙破匈奴之戰」中,他以純步兵軍團全殲匈奴騎兵兵團,創造了幾乎神話一樣的戰績,不說前無古人,在我所知的後代歷史中,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近乎神話的戰績。
而他在與戰國末期所向披靡的秦軍作戰,也未嘗一敗。可見,他作為一名將領是多麼的彪悍。但,他真的能撐得起經過長平一戰而被屠殺55萬青壯年的趙國嗎?要說清楚這件事,我們必須先來了解下戰爭的過程。
公元229年,秦王派三路大軍出徵滅趙,王翦作為中路軍,親帶主力,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和李牧所帶領的老弱病殘相對峙。北路軍由羌槐帶領,南路軍由楊端和經河內下朝歌破邯鄲。於是使用秦朝王牌,郭開。郭開造謠李牧和司馬尚要投降秦軍,趙王遷一聽急眼了!立馬派自己家族人員趙蔥去接李牧的班,最後李牧因此被冤殺,三個月後趙國滅亡,這是李牧之死的經過。
那麼,要是趙王遷不殺他,他能保住趙國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你們聽我慢慢道來,首先,其實在這當口,趙國面對的最大的敵人不是秦軍,而是饑荒。趙國此時連年徵戰,本來種田的人就少,加上代地地震,流民四起,就算秦軍不來,用不了多久,趙國就會自己倒下。此時的李牧還在跟王翦對峙,如果不用反間計,軍糧不至,假以時日,軍心潰散,也難逃一劫。
我們又假設,齊國拼盡全力,給趙國運糧送糧,王翦只要不動,李牧根本不敢回防邯鄲,羌槐和楊瑞和面對無兵可守的邯鄲城那也是手到擒來。到時候回兵夾擊李牧,李牧在沒有外援,內無糧草的情況下也是必死無疑。如果李牧回軍,那面對後有王翦追兵,前有羌槐楊瑞和三路秦軍的情況下也是一個結果。
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李牧被冤殺,總比看著自己國家國破山河得好。您說是不是?
本文由朝學悟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