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就算不死,也無法抵擋秦軍的腳步!這些因素早就註定了結局

2020-12-14 騰訊網

李牧,戰國四名將之首,一生未嘗敗績。史書記載把李牧塑造成趙國賴以支撐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的說法。

那麼,李牧如果不死,真的能救趙國於危亡嗎?

首先,我們不否認李牧作為一代名將的功績和本事,特別是在「趙破匈奴之戰」中,他以純步兵軍團全殲匈奴騎兵兵團,創造了幾乎神話一樣的戰績,不說前無古人,在我所知的後代歷史中,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近乎神話的戰績。

而他在與戰國末期所向披靡的秦軍作戰,也未嘗一敗。可見,他作為一名將領是多麼的彪悍。但,他真的能撐得起經過長平一戰而被屠殺55萬青壯年的趙國嗎?要說清楚這件事,我們必須先來了解下戰爭的過程。

公元229年,秦王派三路大軍出徵滅趙,王翦作為中路軍,親帶主力,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和李牧所帶領的老弱病殘相對峙。北路軍由羌槐帶領,南路軍由楊端和經河內下朝歌破邯鄲。於是使用秦朝王牌,郭開。郭開造謠李牧和司馬尚要投降秦軍,趙王遷一聽急眼了!立馬派自己家族人員趙蔥去接李牧的班,最後李牧因此被冤殺,三個月後趙國滅亡,這是李牧之死的經過。

那麼,要是趙王遷不殺他,他能保住趙國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你們聽我慢慢道來,首先,其實在這當口,趙國面對的最大的敵人不是秦軍,而是饑荒。趙國此時連年徵戰,本來種田的人就少,加上代地地震,流民四起,就算秦軍不來,用不了多久,趙國就會自己倒下。此時的李牧還在跟王翦對峙,如果不用反間計,軍糧不至,假以時日,軍心潰散,也難逃一劫。

我們又假設,齊國拼盡全力,給趙國運糧送糧,王翦只要不動,李牧根本不敢回防邯鄲,羌槐和楊瑞和面對無兵可守的邯鄲城那也是手到擒來。到時候回兵夾擊李牧,李牧在沒有外援,內無糧草的情況下也是必死無疑。如果李牧回軍,那面對後有王翦追兵,前有羌槐楊瑞和三路秦軍的情況下也是一個結果。

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李牧被冤殺,總比看著自己國家國破山河得好。您說是不是?

本文由朝學悟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王翦用反間計除掉李牧,李牧若不死,趙國的結局能改變嗎?
    李牧是戰國四大名將,李牧打敗匈奴不假,可那時匈奴不是冒頓單于時的匈奴,戰力還一般。打敗秦軍不假,秦將恆齮不是名將。這樣的話,李牧被王翦用反間計所殺,就不管趙王是否英明還是昏聵,就算李牧後面是英明的始皇一樣會被高明的對手用反間計除掉,這就是李牧與王翦智商差距所致。趙王為了維護自己權勢地位而致趙國國家利益與不顧,因此他和李牧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秦國的反間計其實並不奏效,就如同長平之戰時用反間計迫使趙王用趙括換廉頗一樣。
  • 如果李牧不被趙悼襄王的寵臣郭開害死,他能夠阻擋秦軍滅趙嗎?
    李牧,戰國四大名將之一,那在中國是大名鼎鼎,無論是戰國秦漢時期,還是現在。筆者記得曾經買過一本孫子兵法36計,其中舉的一個戰例就是,李牧全殲十幾萬匈奴騎兵。從歷史上看,李牧的戰績也是非常輝煌的,在戰國晚期,也是數一數二的名將,那問題就來了,如果李牧不被郭開害死,他能夠阻擋秦軍滅趙嗎?
  • 秦攻趙國,李牧被反間而死,若李牧不死,能抵擋住秦軍嗎
    李牧一開始在趙國北方抵禦匈奴,取得了不俗的戰果,一度讓匈奴不敢與趙國為敵。公元前244年, 趙國高層發生變動,廉頗不滿樂乘代替自己,便領兵將樂乘打跑,廉頗也帶領部下逃到了魏國。趙國一時之間沒有可用之才,李牧成為了朝中的重臣。
  • 長平之戰以後,趙國虛弱不堪,為何趙王還要殺掉良將李牧?
    但是事與願違,在此後的40多年裡,秦軍在針對趙國的進攻當中,多次失敗,損兵折將。而阻擋秦軍快速滅趙的關鍵人物,就是當時趙國的邊關將領-李牧。 更別提他在趙國北方邊境駐守期間,連續擊敗匈奴和東胡,讓這些套馬的漢子不敢南下,遠遁塞外。
  • 大秦賦大結局:李牧沒死於郭開之手,回到邯鄲,以怪異姿勢自殺
    倡後和趙遷見形勢危急,便從邊境迎回李牧,令他為主將,以司馬尚為副將,引趙國傾國之兵禦敵。李牧引軍去後,倡後有些氣餒,就命郭開召秦使頓弱進宮相見,想以十城的代價換取秦軍退兵。頓弱卻稱趙國若不投降,秦軍是絕不會收兵的。春平君聞訊趕往宮中,在宮門口遇見郭開。春平君怒斥郭開賣國投降,兩人爭吵不止。倡後聽到爭吵聲,出宮查看,向春平君聲言召頓弱入宮是自己的主意。
  • 廉頗逃走李牧被殺,白起自殺王翦被奪權,名將的結局預示著國運
    但大家最難受的不是將軍戰死沙場,而是被小人陷害而死,將軍從來不怕死戰死,怕的是死的糊裡糊塗,怕的是死在自己人手裡。李牧死,趙國亡,趙王怎麼就能那麼糊塗,殺了李牧呢,這明擺著是自毀長城呀,但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面,如果你讀一讀歷史,你會發現這段故事並沒有那麼簡單,李牧從某種程度上講死的並不冤。
  • 盤點戰神李牧平生的五大戰役(牧粉必看!)
    於是有的學者便將「趙得上谷三十六縣」的戰績算到李牧的頭上,此處存在爭議,文章不做具體討論。大敗桓齮公元前229年,秦將桓齮攻趙,趙使扈輒為將,桓齮陣斬扈輒,全殲趙軍十萬人。趙國全境轟動!趙王遷只好啟用駐守雁門、防備匈奴的李牧。
  • 《權力的遊戲》——龍媽的死是早就註定的結果
    《權力的遊戲》——龍媽的死是早就註定的結果《權力的遊戲》這部經典之作距開播已經九年了,距離最後一季的播出也有一年多了,這期間無數次想要打開視頻一睹為快,卻被各種原因耽誤,最近終於閒下來了,一口氣刷完了八季,劇情真的對得起跌宕起伏這四個字。
  • 趙國自斷臂膀,嬴政用極小的代價,輕鬆解決名將李牧
    嬴政在進攻趙國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他就是名將李牧。即使是秦國派出了戰神王翦,也沒能在李牧面前佔到多少便宜。 對於嬴政而言,趙國是他人生中忘不掉的一段記憶。 出生在趙國的嬴政,年少時期的那一段生活經歷,絕對稱不上美好。
  • 抗戰劇摻雜偶像劇風格,太過兒戲,停播早就的結局,早就註定了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抗戰劇摻雜偶像劇風格,太過兒戲,停播早就的結局,早就註定了高偉光、張雲龍等人主演《亮劍3》被強制停播了,從開播之處,就是罵聲一片,停播也是早就註定的結局。說起亮劍,我們就不得不提起李幼斌主演的《亮劍》。
  • 《大秦賦》之王翦:戰功不輸白起,最終是什麼結局?
    而在廉頗之後,李牧無疑成為趙國君主最為依靠的名將了。至於筆者今天要說的王翦,則可以稱之為白起之後的秦國第一名將。一定程度上,王翦在戰國末期所立下的戰功,甚至完全可以和白起相提並論。那麼,問題來了,在秦滅六國之戰中,王翦到底立下了哪些戰功,最終的結局又是什麼呢?
  • 當校園題材的動漫,加上科幻因素,讓人無法抵擋
    而這些科幻的因素,卻並有佔據故事的重點。而是將科幻,超自然現象的部分,儘量淡化,以日常,以及眾多角色的人際關係,作為重點,講述故事。有趣的是,這類題材的動漫作品,往往質量都非常不錯,有一種讓人無法抵擋的魅力,也適合一個人,沉下心來慢慢的享受。或者說,這類動漫作品,有點文藝範兒。那關於這類題材的動漫,都有什麼好作品呢?
  • 歷史上最恐怖的封號,獲封之人無一善終,至今連專家都不敢提起
    (三)李牧 和白起一樣,李牧也是一名用兵機變百出的常勝將軍。 靠著早先擊敗匈奴的名聲,李牧充當了趙國末期的軍事屏障。 更形象的說,李牧完全是趙國的救火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