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最讓人有面子的事情是什麼?當然是花費巨資買一輛普桑了,那時候至少都是落地20萬起!相當於如今的100多萬,一輛車頂上市區一套房!
如今風雲變幻,當年的奢侈品已經成為了一種回憶,就算具有情懷的人想弄一輛老桑塔納開開,二手市場遍地都是,萬把塊錢就能開回家!
這種老物件的貶值速度是相當驚人的,因為時代在發展,過去流行的東西到現在已經過時。但和汽車或者大部分電子產品不同的是,一些我們過去常見的老物件,你可能根本看不上它。但在收藏家的手中,卻能發現它們驚人的收藏價值......
1、四大平面收藏(郵票、酒標、煙標、火花)
四大平面收藏是廉價但又升值迅速的種類,郵票自不必多說,在剛結束的嘉德拍賣中。一枚《全國山河一片紅》拍出了115萬元的高價,而一套80枚「庚申年猴票」更是拍出166.7萬元人民幣的天價!而像是清代發行的《大龍郵票》,張張過千萬。1953年發行的《藍軍票》,全套海、陸、空價格超過300萬!如此高昂的價格,使得郵票種類在收藏品中十分穩步的增長。
除了郵票,酒標收藏在國內熱度不高,但煙標和火花收藏亮點頗多。一枚印有張學良畫像的「少帥牌」、標註紅色「918」字母的煙標市價高達15萬元!一枚民國時期的「推車牌」火花市價超過1000元,而19世紀早期的火花,低於3萬元不賣!空煙盒和火柴盒收藏價值都如此的誇張!
2、連環畫老書報
今年2月份安徽舉辦的連環畫交流會上,廣西的藏友林先生收藏的兩本名為《胸懷朝陽戰烈火》的連環畫,最終被一位藏友以11萬元的高價收入囊中!而他當年購買這兩本連環畫的價錢也才2毛錢!這僅僅是民藏交易的價格。在2016年的西泠春拍中,全套上海美人版《三國演義》拍得41.4萬元的高價,是非原稿中的最高價格。如果有幸珍藏到原稿,那更是天價,如程十髮的一部連環畫原稿《召樹屯和喃諾娜》,拍賣價格達到了誇張的1100萬元!
除了連環畫,老書報也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古代書籍自不必多說,只要保存完好,都是藏家喜愛的種類。而現代書籍當中,尤以早期的如1950年代的科普、文學、雜誌類作品為佳,就算是普通印刷品也能賣上好幾百元!而老報紙收藏更講究特殊的時代意義,如曾經一位藏友收藏了一份1949年10月1日開國日的《人民日報》,售價高達1萬元!各種知名報紙的創刊號都具備很高的收藏價值,家裡如果也有的,可不要當廢紙給賣了......
3、電子機械產品
和江詩丹頓、梵克雅寶、格拉芙這些奢侈品牌比起來,國產手錶也不逞多讓。中國的手錶出現較晚,到1927年上海才出現第一家進口表殼廠。真正國產的第一款手錶,是於1955年天津手錶廠生產的,這就是海鷗手錶的前身。隨後上海、北京等地相繼成立手錶廠。當年要是擁有一塊國產手錶,絕對是「炫富」的極佳方式。到了90年代,這些老手錶在二手市場也才幾十元一件。如今,這些手錶件件收藏價值都達到了上千元。而像「304空軍專用表」如今市價超過10萬,「上海114軍表SS2型」市價超過50萬!如此特殊品種還有很多,相信老手錶的熱度會持續增長的。
當年電子產品匱乏,很多家庭永遠的第一款電子產品就是收音機了!如今老收音機也進入了收藏行列。價值方面,當然越是年代久遠的產品價值越高。像是老款的牡丹、上海等品牌,如今都有了數百元的身價。特殊年代的比如「紅燈」、「紅星」、「工農兵」售價好幾千的比比皆是。一些製作精良的比如"熊貓802「、」熊貓303「更是達到了上萬元。個別品相完美的能達數十萬,你還記得當年圍在一起聽收音機的日子嗎?
收藏品的價值看年代,更要看品相和版本,學會區分鑑定版別是收藏的基礎。翻翻家裡的老物件,看看它們是否和上述的一樣吧,財富是留給用心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