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醫美市場有望在破萬億,微整佔主導增長?

2020-10-30 莊帥

曾經的我們,或許只需咬咬牙豪置一瓶貴婦面霜,就可以掌握「青春密碼」,但是如今,如果你的臉上沒挨過兩針水光、肉毒,沒有吃過熱瑪吉假探頭的苦,不僅是「都市麗人」失格,恐怕連進名媛群拼單都夠不到準入門檻。

哪怕你沒有嘗試過,也總在刷到微博病毒式投放的醫美廣告,各大博主三天兩頭就開的「醫美團」,或是小紅書首頁的醫美推薦時,有那麼一剎那動過心。

全球醫美市場進入穩步增長階段,2017年市場規模為1258億美元,預計2018-2022年複合增速為7.2%。

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為1220億元,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以及醫美接受度和滲透率提升等驅動,預計仍將維持約24.2%的高增長。

到2021年,中國有望超越美國,成為醫美第一大市場。其中,微整形市場玻尿酸和肉毒素填充位列最受歡迎醫美項目,引領微整市場快速增長,2018-2023年年複合增速為26.3%。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共有3.7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包含「醫美、醫療美容」,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醫美相關企業。其中,有限責任公司佔比約為49%,個體工商戶佔比約為45%。

微整形市場正興,玻尿酸和肉毒素注射類項目佔據主要地位

非手術類微創醫療美容項目及輕醫美項目,因安全性高,風險較低,創傷小等因素,更容易為國內消費者所接受,因此,市場接受度和復購率都較高。近年來,非手術類醫美表現突出,市場收入和增速均顯著提升。

微整形增速高於整形全行業,注射類項目受熱捧

近五年行業規模快速增長,5年CAGR超30%,未來三年或進入行業調整期。

輕醫美趨勢明顯,非手術類醫美佔比提升。

注射類項目市場規模約佔行業總體近六成,其中玻尿酸最受歡迎。

用戶畫像年輕化,產品價格透明化,醫美市場規範化

大眾化趨勢利好中低價位產品。隨著醫美行業規模持續擴大,醫美市場逐漸呈現出向年輕群體和較低線城市滲透的特徵。

價格戰是大眾市場重塑的第一階段,將有助於行貨佔比提升。

疊加國家對玻尿酸行業監管趨嚴,利於水貨假貨市場萎縮。

玻尿酸:HA填充護膚功能各有千秋,發力玻尿酸應用新場景

玻尿酸醫美應用場景不斷創新,產品不止於玻尿酸填充

從應用場景而言,市面上玻尿酸主要用於注射填充及水光針。

注射填充類玻尿酸主要用於除皺及填充等輪廓外形改變的愛美訴求。

水光針的主要功效則是補水保溼。水光針美容與傳統注填充玻尿酸相比,更應定義為一種注射類的護膚療法。但維持效果較為有限,一般一個療程3次,1-3個月注射一次。

注射填充類玻尿酸和水光針類玻尿酸的功效區別主要是分子大小與交聯度程度不同導致的。

產品迭代升級,複合玻尿酸產品打造玻尿酸新市場

(1) 突破傳統玻尿酸產品周期短特點,長效玻尿酸可維持5-10年

愛美客旗下寶尼達產品,作為長效玻尿酸,含有PVA微球成分,相比短效玻尿酸,PVA微球能夠繼續刺激膠原蛋白生長,即使在玻尿酸降解的情況下,能夠延續填充效果,因此定位高端,且對專業醫師手法要求甚高。

寶尼達市場規模測算,假設寶尼達人均年使用支數2025/2030/2040年分別為1/2/3支,對應愛美客寶尼達在寶尼達類產品中市佔率分別為30%/25%/20%,單價分別為2500/1800/1000(以出廠價計算),寶尼達營收規模分別為2.6/7.9/10.6億元。

(2)「嗨體」首創玻尿酸應用新場景,實現國內首款實現頸紋修復產品

「嗨體」作為國內首款實現頸紋修復的產品,含有包括非交聯的透明質酸、3種胺基酸(脯氨酸、丙氨酸、甘氨酸)、L-肌肽和維生素B2等多種皮膚營養成分,它能夠直接作用與真皮層,原位補充透明質酸,提升成纖維細胞膠原分泌能力,提升膠原纖維合成能力,讓皮膚恢復光滑、緊緻,富有彈性。

愛美客「嗨體熊貓針」於2020年6月進行新品發布,主要針對淚溝黑眼圈,成分上採用和嗨體頸紋相同的成分,技術上,採用「低滲透調節技術」,以提升產品的充盈效果,增強凝膠穩定性和粘稠度。

嗨體市場規模測算,假設嗨體人均年使用支數2025/2030/2040年分別為2/3/3支,對應愛美客嗨體在嗨體類產品中市佔率分別為100%/100%/60%(當前市場上仍無競品,中期可獨享市場),單價分別為350/300/250(以出廠價計算),嗨體針營收規模分別為13.2/44.4/58.5億元。

(3) 高頻次輕醫美新風潮,華熙生物水光針受熱捧

華熙生物旗下水光針系列產品在市場上享有較好口碑。

在產品迭代方面,華熙生物抓住水光針上升風口不斷推出新品。潤致Aqua娃娃針為華熙生物推出的最新一款具有HEC高效交聯技術的產品,交聯度為0.6,理論上其降解所需時間較非交聯玻尿酸水光更長,可以促進膠原纖維的生成,並通過網格化鎖水及修復皮膚張力的作用,讓肌膚實現「補水+緊緻+平紋」三效合一。

瘦臉+除皺,肉毒素市場大有可為

消滅靜態紋,拒絕大方臉

肉毒毒素應用於局部除皺,使用頻次較高。肉毒毒素是革蘭染色陽性厭氧芽胞肉毒桿菌在繁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毒性蛋白質,具有較強的神經毒性。

整體市場空間65億,水貨假貨佔比70%-80%。

對標發展較為成熟美國肉毒素市場,我國肉毒素潛在市場規模達400億。

市場格局有望改變:正品僅3家獲批,水貨市場韓流肉毒素風行

放眼海外,保妥適在全球市場表現矚目,韓國市場本土品牌較為強勢。

我國肉毒素審批流程複雜,周期長達8-10年,目前國內僅三家(其中一家為本土)獲批。

目前CFDA僅批准三種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分別為國產的「衡力」、美國進口的「保妥適BOTOX」、英國益普生公司生產的「麗舒妥Dysport」。

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展開肉毒相關的研究,在我國最早自主研發出肉毒素,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生產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的國家。

肉毒素正品市場保妥適後來居上,水貨市場由韓國品牌主導:衡力由於彌散性和使用效果和保妥適存在差距,在保妥適進入中國市場後,市場份額被超越。

肉毒素臨床試驗企業較多,華熙生物和愛美客有望之後獲審批改變市場格局

目前國內有華熙生物、愛美客、四環製藥等多個企業與國外肉毒素廠家合作,在國內開展「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臨床試驗,多個產品已經進行到試驗的第3期階段或已完成臨床試驗。

把握抗衰項目風口,埋線產品助力線雕提拉

膠原蛋白線提拉肌膚,線雕開啟抗衰新概念

線雕技術是指在皮膚內植入特殊的美容線,刺激皮膚增生膠原蛋白,從而達到改善皮膚鬆弛狀態的目的。

從不可吸收到可吸收,線雕經歷四代技術。線雕的構想是觀察到外科縫合線可誘髮膠原蛋白增生而來,其技術來源於傳統的埋線提升。

線雕發展歷程可以用不可吸收到可吸收來總結,其風險等級也越來越小,從有切口、需手術、具有一定感染風險的美容技術,到一項成熟、易恢復、副作用小的醫美項目,被越來越多求美者所接受。

我國現有線雕市場5億元以下,對標國外存在10倍以上空間。

2019年美國非手術類面部提升項目33.4萬例,同比持平,市場規模9.2億美元,在人群中的滲透率為0.1%,考慮到我國市場人群較美國消費人群更年輕化,對非手術面部提升需求較手術面部提升需求更高,假設我國市場在成熟狀態下非手術面部提升市場可達美國市場的100%,則年實施案例數為99.4萬例,以平均單價10000元計整體市場規模達142億元。

美客緊戀為首款藥監局批准埋線產品,瞄準線雕細分賽道

目前國內線雕市場所用線材多採用手術縫合線,國產的恒生線、韓國的美迪塑和美國的鈴鐺線等較為流行。

面部埋植線所適用III類手術器械註冊審批時間耗時一年半以上。

愛美客的聚對二氧環己酮面埋植線(緊戀)為國內首款取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的面部埋植線產品。

該埋線產品未來有望搭配其它非手術注射項目綜合性解決肌膚衰老問題,從而完善肌膚從抗皺補水到緊緻的全方位需求。

在研儲備:各家玻尿酸研發持續投入,其他醫美品類加速拓展

愛美客發力研發,研發費用率最高,但呈下降趨勢,主要受益於收入大幅上升,增速大於研發費用增速。

截至2020年6月30日,華熙生物已申請專利230項,其中發明專利192項,已獲得授權專利74項,含中國發明專利39項,國外發明專利4項。

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0年上半年研發費用達到5970.8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9.42%。

公司研發人員達到302人,佔公司總人數比例為17.24%,其中博士4人,研究生122人,共佔比41.72%,本科以上學歷佔比77.48%。

昊海生科昊海生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進行新技術和產品開發,以及核心技術的轉化。

2020年上半年,昊海生科的研發費用為5,657.3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25.39萬元,增幅為10.24%。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53%增長到本期的11.41%。

昊海生科具有線性無顆粒特徵的第三代玻尿酸產品「海魅」,已於2020年3月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註冊,並於2020年8月正式上市。

公司旗下加強型水光針也已進入註冊檢驗階段,線性精密交聯水光針則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

公司的研發人員達到274人,佔公司總人數佔比為19.97%。其中,博士18人,碩士72人,佔研發人員比例為32.85%。本科以上學歷佔比81.39%。

愛美客的研發集中在醫療美容領域,以市場及臨床需求為導向確定研發項目,目前有5個醫療美容產品在研項目。

愛美客2019年的研發費用為4,856.3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488.59萬元,增幅為44.20%。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共擁有員工315人,其中研發及技術人員72人,佔員工總數22.86%,研發及生產技術人員涵蓋生物工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製藥工程等專業,具有豐富的行業研發經驗。

就當前而言,華熙生物和昊海生科針劑類總產能較愛美客更多。三者皆提出了擴產能方案,其中華熙生物的針劑類產能布局最為豐富。

投資建議

華熙生物為全球玻尿酸原料龍頭企業,並以透明質酸為主線延伸上下遊布局,醫美板塊產品線豐富,填充玻尿酸+水光針優勢明顯,繼續重點推薦!

愛美客專注於醫美領域,透明質酸產品線不僅有純玻尿酸產品,在複合玻尿酸領域爆款嗨體打造玻尿酸應用新場景,長效玻尿酸突破傳統填充HA維持時間,且積極布局埋線和童顏針,近年來增速和規模大幅提升;

昊海生科深耕醫療業務,醫美渠道可與其他業務起到一定協同作用,渠道基礎更好,也有更多產品線布局,建議關注愛美客、昊海生科。

醫美這種事,就像出軌一樣,只有0次和無數次。即使是打針這種輕量級美容,一旦嘗試過,就會讓你看到自己身上越來越多的缺陷——臉太寬、內雙不自然、額頭上出現抬頭紋……為什麼說一入醫美深似海,因為人們的變美之心永遠不會死。

一位心理醫生在對整容人群所做的專項研究中表示,「有一些是完美主義者,過分關注外貌細節,他們站在鏡子前,看到的和別人不一樣,他們只會注意很少被人注意到的眉間的皺紋、法令紋的褶皺……尤其是年輕女性,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長皺紋的擔憂。我對整容沒什麼偏見,只要滿足合適時機、合適場合、合適人選,但目前這一切有點失控了。」

年輕人們爭先恐後地湧入醫美,名人效應是一部分,當你感覺名人、富人以及那些出現在雜誌上年輕又漂亮的臉似乎都在打針,甚至有明星開始樂於承認自己的微整,誰不覺得誘惑?微整是階級躍遷的一條隱秘捷徑。

不過,不動刀的注射型美容或許只是動刀整容的前兆,一旦嘗到了甜頭,誰還能在變美的路上剎住車呢?

這時候又不禁想到日本女演員樹木希林對於外貌發表的一番言論,「這皺紋是我好不容易長出來的,不顯示出來太可惜了。」

只是當別人當面對你說

「你頸紋好深」的時候,

你真的能夠做到如此雲淡風輕嗎?

註:本文內容主要摘自安信證券研究所研報,中外行業研究整理推送

相關焦點

  • 醫美行業深度:全球醫美市場有望在2020年破萬億,微整佔主導增長
    要聞 醫美行業深度:全球醫美市場有望在2020年破萬億,微整佔主導增長 2019年6月10日 17:45:56 智通財經網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
  • 醫美微整正當時,聚焦玻尿酸+肉毒素+線雕有多火?
    醫美市場滲透率全面提升,規模不斷擴大,微整形憑其相對安全、傷口小、恢復期短的優點受到愛美者的追捧。2018年中國微整形市場規模達1028億元,2022年預計可達2197億元。本系列報告二已充分探討了華熙生物、昊海生科及愛美客這三家我國玻尿酸填充行業市場份額居前的國產企業在填充類玻尿酸產品中的各項優勢。本報告將著重討論這三家公司傳統玻尿酸填充以外的創新複合玻尿酸產品(如「嗨體」,長效玻尿酸及水光針等),以及其在肉毒素和線雕等其他輕醫美微整領域的布局。
  • 更美2020醫美白皮書: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達1975億元
    【TechWeb】12月29日消息,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儘管今年遭遇疫情衝擊,中國純醫美市場規模仍達1975億元,佔比全球17%,有望成為世界醫美第一大國。
  • 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發展現狀及營銷模式分析 機構營銷費用佔比高
    愛美是人的天性,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顏值經濟」迎來爆發性增長,催生醫美行業的高速發展。2019年全球和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分別達到4539億元和1769億元,中國市場增速高於全球。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用戶規模達到1120萬人,用戶規模快速擴張。中國醫美機構的營銷方式包括傳統廣告,網際網路平臺以及機構導流等三大類。
  • 中國醫美70年:千億盛宴爆發
    美、韓之後,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醫美行業下一個發展重心醫療美容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源於英國,而後相繼興盛於美國、韓國。中國醫美市場起步於建國後,發展初期以公立醫院整形科為主。2014年開始,伴隨著「網際網路+」的浪潮,新氧、更美、悅美等一批網際網路醫美平臺迅速擴張,中國醫美行業迎來爆發,有望成為全球醫美行業發展的下一個重心。圖 1.
  • 更美APP2020醫美白皮書:中國醫美市場規模1975億元
    12月29日,國內領先的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儘管今年遭遇疫情衝擊,中國純醫美市場規模仍達1975億元,佔比全球17%,有望成為世界醫美第一大國。
  • 「輕醫美」將成醫美市場發展趨勢
    原標題:「輕醫美」將成醫美市場發展趨勢   1月14日,A股醫美概念股朗姿股份股價跌停,愛美客和華熙生物也大跌;2020年12月28日在港上市的瑞麗醫美繼續破發
  • 中國醫美行業的「前世今生」
    美、韓之後,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醫美行業下一個發展重心醫療美容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源於英國,而後相繼興盛於美國、韓國。中國醫美市場起步於建國後,發展初期以公立醫院整形科為主。2014年開始,伴隨著「網際網路+」的浪潮,新氧、更美、悅美等一批網際網路醫美平臺迅速擴張,中國醫美行業迎來爆發,有望成為全球醫美行業發展的下一個重心。
  • 更美APP2020醫美白皮書:中國醫美市場規模1975億元,國產護膚品牌崛起
    12月29日,國內領先的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儘管今年遭遇疫情衝擊,中國純醫美市場規模仍達1975億元,佔比全球17%,有望成為世界醫美第一大國。後疫情時代醫美線上化態勢明朗,網際網路醫美平臺表現出對行業的重要作用,醫美產業向機構線上化+服務智能化+產業科技化「三化一體」發展。
  • 更美APP2020醫美白皮書:中國醫美市場規模1975億元,熱瑪吉近三倍劇增
    12月29日,國內領先的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儘管今年遭遇疫情衝擊,中國純醫美市場規模仍達1975億元,佔比全球17%,有望成為世界醫美第一大國。
  • 醫美機構良莠不齊,事故頻發,千億元醫美市場...
    國海證券研報顯示,「黑醫美」盛行,在於合法醫美機構嚴重供不應求。根據艾瑞諮詢《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其中醫院類醫美機構佔比為29.1%,門診部類醫美機構佔比為32.9%,診所類醫美機構佔比為38%。
  • 愛美客:一隻醫美行業龍頭股,毛利率堪比茅臺
    從身邊的朋友和同事也能很明顯的感受到人們對微美整形或輕醫美整形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據新氧大數據調研,2018年中國大眾消費者對醫美持正面態度,其中36.9%的人願意微整,24.3%的人持有欣賞態度, 同時相較於2015年,消費者對於醫美的態度更為輕鬆。
  • ...三星主導2020年可摺疊手機市場!面板出貨增長454%;NEG跳電事件...
    【增長】同比增近50%!四季度全球OLED面板銷售額將創歷史新高;三星主導2020年可摺疊手機市場!面板出貨增長454%;NEG跳電事件衝擊!2021年Q1大尺寸面板價格將維持高檔
  • 2020年更美APP 雙11醫美消費節,年輕用戶偏愛輕醫美
    11月12日,國內領先的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了2020雙11醫美消費節榜單。據榜單顯示,今年雙十一更美app站內成交金額較去年增長280%,支付訂單數同比去年增長398%,直播全網曝光高達三千萬次。
  • 新氧在「11.11醫美狂歡節」期間用技術夯實醫美消費主場地位
    作為行業內首家上市的醫美平臺,新氧二季度財報已經顯示出了市場虹吸效應——截至2020年6月30日,新氧Q2總收入為3.282億元,同比增長15.2%;同期新氧APP平均月活躍用戶達到677萬,同比增長173.7%;付費醫療機構數3735家,同比增長18.3%。換句話說,與市場上其他醫美APP的慘澹相比,新氧已經獲得了龍頭紅利。
  • 解碼華東醫藥醫美發展戰略:布局全球高端產業鏈 抓住中國市場高...
    盯上全球市場華東醫藥在醫美領域的布局要追溯至2013年,華東寧波醫藥有限公司拿下了韓國LG公司伊婉品牌玻尿酸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權。在華東醫藥運作下,伊婉玻尿酸品牌2018-2019年蟬聯中國市場玻尿酸銷售規模和銷售金額的第一名。
  • 新氧科技金星:今年醫美線上市場增長12%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12月19日,在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說,受疫情影響,今年中國醫美市場線上規模增長約12.2%。過去幾年,中國醫美市場年均增長速度在兩位數。
  • 2020-2026年中國醫美移動應用(APP)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報告
    女性是醫美市場的主要客群。從全球醫美市場的經驗來看,**年全球醫美市場男女消費者佔比分別為 18%/82%。而女性醫美消費者中,18~30 歲/30~40 歲/40~50 歲的女性各佔 58%/28%/8%,合計至 94%,構成了全球醫美市場的主力消費力量。而我國龐大的女性人口基數可為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提供廣袤土壤。
  • 鋰電池行業2020年全年業績有望增長 六股熱
    鋰電池行業2020年全年業績有望增長 32家公司獲機構密集調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銷量數據顯示,2020年10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16.0萬輛,同比增長113.17%,環比9月份增長15.94%,10月月度銷售佔比6.22%,銷量連續四個月同比增長。
  • 堡獅龍千金韓國整形身亡 千億元醫美市場行業問題為何屢禁不止?
    國海證券研報顯示,「黑醫美」盛行,在於合法醫美機構嚴重供不應求。根據艾瑞諮詢《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其中醫院類醫美機構佔比為29.1%,門診部類醫美機構佔比為32.9%,診所類醫美機構佔比為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