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雲上青鼎楊旭平」,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享受」雲上青鼎·輕輕一噴,年輕十歲!「的頂級護膚之旅。
雲上青鼎
2017年中國美容健康產業高科技示範基地(唯一國家級)
2017年中國科技創新最佳發明成果獎!
️2018年中國大健康產業示範單位
️2018年中國健康管理十佳非常領導者
一、「酸」
表明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不足。比如平時缺乏鍛鍊的人群,劇烈運動以後,四肢肌肉就會有酸的感覺,這是由於運動過程中,消耗氣血比較多,造成了短暫的氣血不足。也有人常常肩部或腰部發酸,這是由於長期處於某種姿勢,影響了氣血的流通,平時需要多做一些運動。
二、「麻」
表明氣能過來,而血過不來。比如有些人生氣之後手指、嘴唇等末梢也會發麻,中醫認為這是由於怒則氣上,氣的運行速度超過了血液,導致多氣少血,而出現麻的表現。
三、「脹」
表明氣很足。雖然氣很充足,但不能正常循環。中醫認為,思則氣結,或結於腹部,或結於頭部,出現肚子脹、頭脹、手指發脹等症狀。想要避免脹,就要少思慮,遇事多和朋友交流傾訴、適當發洩。腹脹的人,可多做深呼吸,揉揉肚子;頭脹的人可以輕輕敲打頭部以緩解症狀。既然不通暢,那就要「動」起來,哪裡通,「動」哪裡。
四、「痛」
中醫認為「不通則痛,通則不痛」,可見痛和氣血不通、血瘀有密切關係。一般感覺發展到「痛」了,就說明問題比較嚴重了,見於急性創傷或者慢性疾病(年深日久的慢慢加重的了)。
五、「木」
麻得厲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氣都過不來了。說明感覺都已經消退了,神經血管都有一定壓迫或者病變,感受器或者傳導通路已經有問題了。
六、「癢」
表明氣和血正在過來,傷口癒合的時候都會發癢——西方醫學的解釋是在傷口恢復的過程中表皮細胞會刺激癢神經受器,產生「癢」的感覺。
中醫講傷口回復氣血慢慢充盈脈管血管,但是氣血會受阻,受到一定的阻力,產生「癢」的感覺。(這個阻力可能是脈管空虛裡面生的「風」,也可能是「溼」和淤阻,在被氣血推動的時候會產生「癢」的感覺)。
再來了解一下「疼」與「痛」
01 、「疼」
這是我們最常遇到的一種不適感覺。那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它與「痛」又有什麼不同呢?中國人造字都是有所出處的,咱們從字解意。
我們先來看看結構。疼,外面是一個病字邊,裡邊是一個冬。怎麼理解呢?中國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每個字裡,都有深刻的含意。冬,一定和冬天、寒冷有關,而病字旁,代表病就出在寒上。《黃帝內經》是這麼解釋的:「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靈樞經·刺節真邪》」那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寒超過了熱,而導致了骨頭疼肉緊枯。這種感覺可以用「寒風刺骨」這個成語來形容。因此,可以理解為,由過寒引起的身體不適之感覺。
中醫有「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療法。因此,對於疼,我們通常的做法,就是要避免受寒,同時如果受寒而引起的不適,要用熱來解決。比如熱敷、按摩通暢氣血——使局部回溫。
02、「痛」
痛,是病字邊,裡邊是一個甬字。「甬」,路也。因此它說明「痛」是由於路被堵住了引起的。那這個路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理解為經絡,以及一切與之相關的血管、淋巴等各種管道。像很多女孩子都有痛經的問題,那這部分,大都是由於受寒涼,導致經絡堵住,經血下行不暢。
那解決的方法,就是要通把路打通。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就是這個道理。打通的方式也自然是得讓局部溫暖開或者「活動」開才成。
—End—
雲上青鼎基底細胞系列:基底細胞激活修復液,基底細胞活化精華液,基底細胞離子抗衰液,純橄欖油手工皂!為你的美麗保駕護航~
中國雲上青鼎誠招全國銷售代理:
美麗·健康熱線: 021-5999-1160;歡迎諮詢!
關注公眾號號:雲上青鼎(ysqdvip)
關注訂閱號:雲上青鼎楊旭平(gh_20464f0ec205)
關注服務號:上海淼德(shanghaimiaode)
關注服務號:雲上青鼎液態整形(yunshangqingding)
請點擊閱讀原文,可登陸雲上青鼎官方商城,更多美麗,更多精彩。
底部右下角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