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灸感,你知道嗎?

2021-02-12 昊美國際

 導讀:經常做艾灸的的朋友,會經常出現一些感覺,比如說,艾灸灸著灸著,突然感覺、腳心發熱、或者是小腿發脹、或者是手臂發麻等等一些症狀,但,您可以知道,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這些感覺。其實就是我們經常所提到的灸感……

什麼是灸感?

灸感,是被施灸時自我所感知的熱、風、涼、寒、麻、脹、酸、沉、痛等經氣反映的現象稱之為灸感。灸感的發生是在艾火物理與藥理的雙重作用下,使體內的經氣被艾火激發和推動,經氣在運行的過程中與病灶的邪氣相搏,和邪氣外瀉而引發的一系列灸感現象,這些現象是艾火循環和經氣與病氣自身真實存在的體現。灸感的發生與否直接會關係到灸療效果的好壞。 


 

灸感的引發

引發灸感的存在和出現,必然受到環境,手法,病理,時間,個體等諸種條件和因素所影響。

著灸時必須使熱力均衡持續,並達到一定的作用量,方能出現灸感與感傳過程的各項基本規律。如使艾熱中斷,則已經出現的感應也就有減弱、退縮而至消失。

一般地則是剌激越強,時間愈長,剌激次數愈多,則感傳愈易出現。但有時也見有剌激的強度並不大,時間不太長,也能出現循經感傳,在感傳遲緩難以出現時,雖加強剌激,感傳也是十分遲緩或難以發生。

個體素質的不同,這對灸感有著十分明顯的關係。在正常人之中,灸感因人而異,因而才有「經絡敏感人」之說。個體因素的不同,也有明顯的區別。

如:同一性別,相等的年齡與相同的病症,在同一時間內用統一方式進行灸治,甲患者的各種傳感則是十分良好,而乙患者則是及其遲鈍或是難以發生。

在溫暖安靜的環境裡,同時皮膚溼潤,思想集中,則灸感較易發生,而感傳速度也較快。反之,在寒冷,喧鬧,皮膚乾燥,同時和別人交淡思想分散時,則灸感多遲鈍或不能被感知,而速度也較慢。

灸感與病程的長短及病史的輕重有一定的關係,病輕者灸感相應性也就增強和出現;病重久者則各種灸感自然就會遲鈍與減弱。

操作者技法熟練、認真耐心與急躁生疏、草率和懷疑,也是影響灸感與灸效的一個重要因素。


灸感的分類

 

灸感所表達出來的熱、風、涼、寒、麻、脹、酸、沉、痛等現象,根據不同階段時間施灸所表達出的不同作用可分三類:

第一類艾火循經:溫熱是施灸時第一階段出現的動態灸感,是艾火自動循經促使氣血升溫、循環運行的良性反應。因為火屬於動性,有走竄的功能,所以艾火循經所表現出的溫熱灸感也是動態的、多樣性的,具有透熱、傳熱、擴熱三種形態。

透熱,艾火的溫熱之氣會沿肌體的表層向深層穿透,具有灸前透後、灸後透前的作用;傳熱,艾火的溫熱之氣會沿一定的經絡或方向遠端傳遞,具有灸上傳下、灸下傳上的作用;擴熱,艾火的溫熱之氣會沿身體的一點向周圍擴散,有灸一點擴一片的作用。

這三種溫熱形態的灸感出現,客人會感到溫暖舒適,病感減輕。

第二類正邪相搏:艾火循經:麻、脹、酸、沉、痛是施灸時第二階段出現的靜態灸感,是體內正氣與邪氣作鬥爭的正常反應。當艾火循經出現溫熱灸感時,會激發促使體內的氣血運行。

遇到病灶的邪氣時就會發生激烈的鬥爭,造成經脈、筋肉等組織緊張,致使氣血循環發生波動,從而會在病灶或病灶所屬的經絡出現麻、脹、酸、沉、痛的靜態灸感。這種灸感的出現,表明了體內正氣的生成和邪氣相鬥爭的開始。

第三類邪氣外出:風、涼、寒是施灸時第三階段出現的動態灸感,是體內正氣強而邪氣弱,邪氣被排出體外的良性反應。當艾火持續不斷的燻灼相應的穴位,就會使氣血加速循環而增強正氣。

將病灶或所屬經絡裡的病邪之氣排洩出去。會在相應的部位出現一絲絲寒涼的風氣陣陣的排除。表明了體內的正氣開始將邪氣排出體外。

     

灸感的類型

一、透熱艾灸時,灸熱從施灸點處的皮膚表面向身體內部穿透,有時候會直達臟器。如灸中脘時,能感覺整個胃部暖暖的。

二、散熱艾灸時,灸熱以灸點為中心,向周圍擴散。如灸關元時,能感覺熱量不僅往裡走,還會向腰兩側擴散。

三、傳熱艾灸時,灸熱以灸點開始循經絡向遠部傳導,甚至直達病灶。如灸八髎穴時,熱量一直傳到大腿根,甚至到腳底。

四、施灸部位不熱或微熱,遠離施灸部位感覺很熱。這種灸感一般出現於沿途經絡,如灸小腸經上的肩部幾個穴時,能感覺手臂、背部有熱。

五、表面不熱或微熱,皮膚下深組織,甚至胸腹腔臟器很熱。如灸腎俞穴,能感覺腹部腎臟處熱熱的。

六、施灸時,施灸點或者遠離灸點的部位產生非熱感。如酸,麻,脹,痛,重,冷,癢等感覺。如灸三陰交穴,腳底會發冷,仿佛有風吹過,有絲絲的涼氣在腳趾間遊走,這種就是排寒。又如灸湧泉穴時,腳尾趾有點麻的感覺。

七、施灸部位產生的熱,脹,痛等感覺發生深透遠傳,所到之處病症隨之緩解。風溼,肩周炎患者這種感覺最常見,艾灸時能將痛處迅速解除。

一:一般初次艾灸的人,灸感不是很強,如果某些人有灸感,那麼就表示他有可能是一個經絡敏感的人。

二:有的人灸感不明顯,但是總希望自己儘快有灸感。在這裡我要說,灸感不能強求,一般灸感是在治療的過程中慢慢體現的,經絡敏感的,幾天後就有灸感,而經絡遲鈍的,有幾個月,甚至半年,一年都體會不到灸感,但是不等於沒有灸感就沒有效果。

三:體會不到灸感的人往往在治療疾病的時候,當您感覺到了灸感來臨,疾病的有效率馬上就有提升。

四:有的人有了灸感,也感覺到了疾病有了進一步好轉,但是返病的程度也會加劇,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

以下都是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

Or微信搜索昊美國際


弘揚艾·傳遞艾·締造艾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灸感?
    網友凌飛在《初學艾灸,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丨無為灸》底下留言:一直對「灸處不燙」有疑問,離遠點就不燙了呀,求指教,謝謝
  • 什麼是灸感?灸感有哪些分類?
    我也在網上也有人總結艾灸後的30種,50種,100種反應,多數是和灸感混談。搞清楚艾灸後反應的成因,對我們理解艾灸原理有很大幫助,同時也可以知道要如何正確應對。常見於使用隨身灸或懸灸時火頭離皮膚太近。由於體內寒溼較重,灸的過程中你不會感覺到燙,但灸完就已經出事了。所以初學者剛開始艾灸時,要先保守一些。用隨身灸最好使用隔熱墊,或者隔著衣服,墊著毛巾慢慢的灸。用懸灸適當加大火頭距離。
  • 艾灸中「灸感」到底是什麼?
    灸感指的是被施灸時自我所感知的熱、風、涼、寒、麻、脹、酸、沉、痛等經氣反映的現象稱之為灸感。灸感的發生與否直接會關係到灸療效果的好壞。這種灸感只是一個自我感覺,有些人敏感些,能覺察到,有些人遲鈍些,覺察不到。艾灸灸感的強弱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人體經絡的阻塞程度。
  • 灸感、排毒、暈灸與處理
    灸感是人們在做艾灸時自我所感知的一種氣的變化。這種氣的變化根據不同的體質可以表現為:酸、麻、脹、痛、癢、冷、熱、風、寒、涼十種灸感。這些灸感出現時是多樣化的,有時象蟻爬,有時像流水,有時象冷風吹,有時忽隱忽現。根據這灸感的不同變化,可以總結為在施灸過程中的不同時期所表現的三種不同效果。
  • 艾灸有無灸感,效果有所差別;那怎樣艾灸才能有灸感?
    灸感主要是代表經絡是否敏感,有的艾友剛剛艾灸就有很強烈的灸感,有的呢,艾灸很久了,也沒有灸感,這樣的艾友多數屬於經絡遲鈍型。但是也會有灸感和你自己的體會,起碼局部灼熱也是灸感的一個範疇。要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化解堅冰,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艾灸,等到經絡通了,灸感就來了。你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就是:艾灸的時候,肯定是火頭下面的皮膚不感覺熱,而是肚子裡面深的地方熱!或者是灸肚子的時候,背上熱呢?或者灸大腿的時候,腳板熱呢?
  • 艾灸灸感講解!
    灸感的發生是在艾火物理與藥理的雙重作用下,使體內的經氣被艾火激發和推動,經氣在運行的過程中與病灶的邪氣相搏,和邪氣外瀉而引發的一系列灸感現象。灸感指的是被施灸時自我所感知的熱、風、涼、寒、麻、脹、酸、沉、痛等經氣反映的現象稱之為灸感。艾灸灸感相當重要,掌握你身體的灸感部位,那艾灸效果將會事半功倍!
  • 說「灸」:這幾種灸法你是否知道?
    如大家所見,這裡說的分類不是大家所常見的,說到分類,首先想到的便是灸法的普遍分類,像是什麼艾炷灸、艾條灸、溫針灸等。這三大類中也分有好多分支,如艾炷灸中又分有直接灸(瘢痕灸/無瘢痕灸)、間接灸(隔姜、隔附子、隔鹽等等),艾條灸中也有小的分類,像是溫和灸和雀啄灸,這是從灸的手法上進行的分類。不管是哪種分類,所研究的一般都是灸的作用,做過灸的基本都知道一點灸的作用。像是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溼散寒、溫補中氣、回陽固脫消瘀散結等作用。
  • 奇特的「灸感」造就灸法的「奇異功效」
    《小兒反覆高熱,艾灸快速解決》《每一次排病後,身體都變得更通透》《這個夏天,用這一招改善體質》《冬病夏治不是人人皆宜,大眾健康雜誌教你冬病夏治的5種療法》《警告:祛溼請注意這幾點,尤其要少吃水果》傳統針灸療法所包含的治療手段很多,有針刺、艾灸、拔火罐、刺絡放血等,它們的共同特性就是「刺激於外、調節於內」
  • 麻葉灸學問多,這些你知道嗎?
    在《串雅外編》、《千金要方》均有記載,主治瘡瘍、痔瘡等。  【功效】  有解毒消腫、化痰散結、止咳定喘的作用。  【適應症】  麻葉灸主要適用於治療瘰癧、瘡瘍、痔瘡等。  【施灸準備】  大麻的葉和花,火柴,線香,鑷子,灰盒,甲紫等。
  • 水灸養生,你知道多少?
    美業頭條微信號:skymytt每天上午10點與您精彩分享美業·養生·健康·經營第一手資訊,歡迎分享,傳播愛,關注美業頭條,掌握美業第一資訊,資訊有你更精彩水灸是在水對人體的影響和針灸的治病原理基礎上發展開來,一方面:利用水的壓力和熱力結合中藥的有效成分通過泡浴的方式,再利用最短的經絡路徑,直達病變部位,不經過五臟六腑,從而對身體沒有任何毒副作用。另一方面:水灸療法刺激全身及局部穴位可有效疏通全身及局部經脈,起到活血通絡、祛寒除溼、消腫止疼、軟堅散結、調和氣血、濡養筋骨的目的。御道水灸養生系列:四款任你挑!
  • 灸感不夠好,試試雀啄&蒼龜探穴
    點藍字關注,回復「8」領取今天學習好禮艾灸手法用得好,灸感能提升,艾灸效果也更好
  • 葛洪青蒿灸主要用途是什麼 青蒿灸價格怎麼樣
    於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新鮮項目出爐,比如說葛洪青蒿灸抑菌液就是其中備受關注的一個。葛洪青蒿灸抑菌液效果怎麼樣,葛洪青蒿灸抑菌液推廣 威hem0901葛洪青蒿灸是什麼說到青蒿,老一輩的人都將其稱之為神草,不管大病小病都拿來喝一喝或者敷上一敷,包治百病。所以說葛洪青蒿灸抑菌液是一款自帶流量的產品,不需要太多的解釋大家就都知道它好,推廣起來可以說毫不費力。
  • 間接灸的幾種常用艾灸方法 你都用過嗎?
    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是間接灸中使用最多最常用的三種灸法,相信做艾灸的您一定聽說過,那您都用過嗎?都有什麼功效,您知道嗎?間接灸是目前大眾常用的艾灸養生之法,又稱為隔物灸。就是在艾條和皮膚之間隔上其它物品而艾灸的一種方法。相隔所用的物品可以是生薑(又被稱為隔姜灸)、大蒜(又被稱為隔蒜灸)、食鹽(又被稱為隔鹽灸),也可以是其它物品。
  • 90%的人艾灸是在烤肉,想要感受神奇的灸感,只需要4點就能做到
    今天我們詳細聊一下,艾灸時到底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才是灸對了,才可以灸出來效果。艾灸操作正確應該是一種什麼感覺我們都知道一句話:灸之要,氣至而有效。艾灸有效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氣至」,那麼什麼是氣至呢?其實就是灸感的產生。
  • 灸眼、灸胸、灸菊花……古法艾灸太野了!
    想灸哪裡灸哪裡但對於許多996的打工人來說,去店裡做艾灸,無論從時間還是金錢上,都太奢侈了。家庭艾灸儀應運而生。這種小盒子內置燃燒的艾柱,不僅能控制火候,還能調節有煙和無煙。配合各種綁帶,讓你自助艾灸不求人,想灸哪裡灸哪裡。
  • 什麼是月美灸溫暖貼?
    在了解月美灸之前,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灸、艾灸以及熱灸貼。灸灸有兩個特點:一是發熱,二是穴位,是中華民族早期使用的一種治病方法,最具有安全、方便、無副作用的特點。熱灸貼又名暖灸貼,在市場上逐漸流行的一種可代替傳統灸療的產品。特點是發熱時間長(十二小時左右),操作極其簡便。在一定程度上可治療緩解症狀。
  • 不要亂灸「神闕」,洩你的元氣,減你的壽命
    有的點不在經絡穴位圖上,但它癢、疼、脹、麻,它就正好是你該灸的地方。如何感受、判斷不同的灸感?癢、跳動、冒風的灸感,是堵得不厲害。針扎一樣的刺痛,是堵得厲害。要灸到不疼,而且要邊灸邊揉。出現傳導也是熱敏點。透熱、吸熱是最普通的灸感。未必要灸到熱傳感消失,但要灸到飽和。
  • 「三伏灸」之——艾灸篇
    什麼是灸感?答:灸之要,氣至而有效。灸感是在做艾灸時患者自我所感知的一種氣的變化。各種各樣,甚至千奇百怪,奇妙無比。不是親身感受,很難體會其中奧妙。第一種是灸火循經:多表現為透熱、擴熱、傳熱三種熱感現象,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活推動循環起來了;比如灸足三裡時熱氣會向下傳感到小腿。第二種是正邪相搏:多表現為酸、麻、脹、痛、癢的灸感,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發自動與病灶的邪氣相搏鬥。最常見的是風氣大的患者發癢,溼氣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氣。
  • 中醫艾灸用灸盒和直接灸效果一樣嗎
    大家都把「養生」掛在嘴巴,冬天不少人三不五時拿起艾灸自己燻一頓,或者在美容院、保健中心美容、沐足後順便灸一下,卻不知邁入了多少誤區。你知道嗎?艾灸使用的不同艾條、手法甚至有煙無煙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若選錯還有可能起負面效果。灸療是中醫學中最古老的療法之一。
  • 艾條可以天天灸嗎,可攜式艾條溫灸盒哪種好
    有艾灸經驗的朋友都知道,艾條是需要堅持才會有效果的,那麼艾條天天就合適嗎?是用手持艾條艾灸還是用艾灸器艾灸?哪個效果更好?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聊這方面的知識。艾條可以天天灸嗎?艾條能不能天天灸主要是跟個人的身體素質有關係,還跟調理的疾病或者部位有關係,比如身體素質比較差的朋友剛開始可以隔天艾灸一下,等適應之後就可以天天艾灸,另外調理慢性病的情況下需要天天艾灸,情況得到改善之後就可以隔天艾灸或者一周艾灸幾次,所以是否天天就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艾灸使用什麼樣的艾條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