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這個概念在中醫中經常被提到,那麼「氣」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氣」對於西醫而言就是能夠保衛機體、使得機體正常運轉的必備物致,而在提及人體的一個抵抗力的時候,其實也往往是跟「氣」相關的。想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從中醫角度而言,補氣必不可少,那麼哪味中藥在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呢?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山藥。
為什麼山藥可以同時起到補肺、補脾、補腎的效果呢?
其實這就是由於山藥本身的藥性偏於溫和,歸屬肺、脾、腎三髒,同時具有平補肺、脾、腎的效果。
那麼它主要用於哪些病症呢?
第一就是當脾胃虛弱的時候可以使用,脾胃虛弱的主要表現就是經常出現腹瀉、腹痛,吃得少、胃口差,整體的營養狀況偏差,嚴重的表現為面黃肌瘦。特別是對於一些經常吃甜食或者挑食的小孩來說,脾胃虛弱是非常常見的,所以這個時候利用山藥來平補脾臟就能有很好的效果,常見的有山藥粥,山藥煲雞等等都是廣受人們喜歡的。
第二是用於肺虛導致的咳嗽、肺部不適等,這種咳嗽其實也是跟我們的體質相關,這種體虛咳嗽容易出現的人群,其實就是經常體虛感冒、抵抗力差、難以抵禦風邪人群,所以經常有一種乏力疲憊感,一遇風就有出現不舒服的情況,這時候利用山藥也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用山藥泡水或者是泡茶,同時也可以用來煲粥。
第三用於腎氣不足,經常出現腰膝酸軟、疲憊乏力、夜尿頻多等情況,比如在秋冬換季的時候就開始使用山藥養腎陰,可以幫助抵禦寒冬。加上山藥還能起到補中益氣的效果,所以對於經常出現的腰膝酸軟、腎氣不足導致的夜尿繁多等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由於春天是肝所主的季節,主升發,如果這時候出現了肝旺乘脾的情況的話,勢必會加重脾臟的虛損,所以中醫強調「先安未受邪之地」,在春天尤其注意對脾臟的呵護,所以使用山藥煲湯、煮粥以補脾氣、強健脾臟功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而在現在的這個時間段(夏季),也是比較適合食用山藥的季節,夏季多溼,而溼氣的調理從脾腎入手往往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這個時候多吃點山藥,也是蠻好的。畢竟,山藥能夠補脾氣、補腎氣,也能補肺氣,一石三鳥,豈不快哉!
【本文由「熊貓營養課堂」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彥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