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究竟是補的什麼?用這種中藥,可以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

2020-12-23 靈素閣

「氣」這個概念在中醫中經常被提到,那麼「氣」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氣」對於西醫而言就是能夠保衛機體、使得機體正常運轉的必備物致,而在提及人體的一個抵抗力的時候,其實也往往是跟「氣」相關的。想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從中醫角度而言,補氣必不可少,那麼哪味中藥在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呢?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山藥。

為什麼山藥可以同時起到補肺、補脾、補腎的效果呢?

其實這就是由於山藥本身的藥性偏於溫和,歸屬肺、脾、腎三髒,同時具有平補肺、脾、腎的效果。

那麼它主要用於哪些病症呢?

第一就是當脾胃虛弱的時候可以使用,脾胃虛弱的主要表現就是經常出現腹瀉、腹痛,吃得少、胃口差,整體的營養狀況偏差,嚴重的表現為面黃肌瘦。特別是對於一些經常吃甜食或者挑食的小孩來說,脾胃虛弱是非常常見的,所以這個時候利用山藥來平補脾臟就能有很好的效果,常見的有山藥粥,山藥煲雞等等都是廣受人們喜歡的。

第二是用於肺虛導致的咳嗽、肺部不適等,這種咳嗽其實也是跟我們的體質相關,這種體虛咳嗽容易出現的人群,其實就是經常體虛感冒、抵抗力差、難以抵禦風邪人群,所以經常有一種乏力疲憊感,一遇風就有出現不舒服的情況,這時候利用山藥也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用山藥泡水或者是泡茶,同時也可以用來煲粥。

第三用於腎氣不足,經常出現腰膝酸軟、疲憊乏力、夜尿頻多等情況,比如在秋冬換季的時候就開始使用山藥養腎陰,可以幫助抵禦寒冬。加上山藥還能起到補中益氣的效果,所以對於經常出現的腰膝酸軟、腎氣不足導致的夜尿繁多等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由於春天是肝所主的季節,主升發,如果這時候出現了肝旺乘脾的情況的話,勢必會加重脾臟的虛損,所以中醫強調「先安未受邪之地」,在春天尤其注意對脾臟的呵護,所以使用山藥煲湯、煮粥以補脾氣、強健脾臟功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而在現在的這個時間段(夏季),也是比較適合食用山藥的季節,夏季多溼,而溼氣的調理從脾腎入手往往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這個時候多吃點山藥,也是蠻好的。畢竟,山藥能夠補脾氣、補腎氣,也能補肺氣,一石三鳥,豈不快哉!

【本文由「熊貓營養課堂」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彥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焦點

  • 補氣是提高免疫力最快方法,一味中藥就能夠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我們甚至可以把人看成是一口氣,這個氣從胎兒就開始了,它旺盛人就強大,它枯萎人就萎靡。人的任何狀態都與氣有關,免疫力也是一樣,很多人想要提高免疫而不能夠,其實可以通過補氣來進行,並且中醫認為,補氣是最快提高免疫力的方法之一。那麼具體該怎麼補氣呢?補氣有補元氣、補脾氣、補肺氣、補心氣、補腎氣之分。
  • 補氣是提高免疫力好方法,一種食物,可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
    很多經常吃中藥或者了解中藥的朋友都會知道,在藥方中常見到茯苓、白朮、人參、黨參之類的藥。但是這些藥真的和普通的藥一樣常用嗎?是的,其實他們比普通的感冒藥更常用而且功效也是更好一些,其實這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給身體補充氣。
  • 補心氣、補元氣、補脾氣、補肺氣,補氣是提高免疫力最快的方法
    補氣有補元氣、補脾氣、補肺氣、補心氣、補腎氣之分。肺主氣,主一身五臟六腑之氣;中焦脾胃受納水谷,脾氣健運,氣血得以化生,故氣虛多與肺、脾二髒相關。那麼具體該怎麼補氣呢?1、補元氣黨參、人參、黃芪、山藥、白朮發高燒、做手術、生孩子、長期用抗生素等,這種情況的患者都是元氣大傷,這個時候可以服用大補元氣的人參,可以吃人參的含片,可以泡人參茶喝,都能使身體早日復原,但用人參的時候,宜多喝水,這樣會吸收好,不易上火。
  • 4味藥,補脾氣、補肺氣、補腎氣,輕鬆改善氣虛體質,提高免疫力
    據說是以前的宮廷食療秘方,常喝這種特製的湯能滋潤肌膚、除皺紋,還可以防治老年斑,讓皮膚變得嬌嫩,像玉石一樣潔淨。但事實上真正的保元湯,並不是什麼駐顏養生湯。是出自醫家「張熟地」所寫的《景嶽全書》,由黃芪、人參、甘草、肉桂組成。看上去簡單得很。張景嶽先師畢生名言就是「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於是乎,「保元湯」的作用便是補氣,主要體現在補脾氣、補肺氣、補腎氣三個方面,字面上理解,就是保住真陽。
  • 一個4味藥的神奇配方,能補脾氣、補肺氣、補腎氣,輕鬆改善氣虛體質
    據說,常喝這種特製的湯能滋潤肌膚、除皺紋,還可以防治老年斑,讓皮膚變得嬌嫩,像玉石一樣潔淨。當年慈禧太后最喜歡喝此湯來美容養顏、防老抗衰。但真正的保元湯,並不是什麼駐顏養生湯。張景嶽先師必生名言就是「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於是乎,「保元湯」的作用便是補氣,主要體現在補脾氣、補肺氣、補腎氣三個方面,字面上理解,就是保住真陽。中醫的五臟理論很實在,腎主骨,骨問題要找到腎去,肝主筋,脾主肌肉,筋膜跟肌肉出了問題,要調肝脾。
  • 補氣是「提高免疫力」最快方法,一味中藥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增強「肺動力」,遠離肺病
    陰盲:補肺益脾氣,補腎益氣山藥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藥用歷史。早在漢代,中國第一部醫藥專著神農本曹靖就含有山藥。山藥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療產品,質量上乘,價格低廉,深受人們喜愛。《神農本草經》載:山藥味甘溫,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山藥色白入肺,味甘歸脾,液濃益腎,能滋潤血脈,固澀氣化,寧嗽定喘,強志育神,性平可以常服多服。
  • 肺氣不足的人容易畏寒怕冷,如何補肺氣讓身體少生病呢?
    這種不分氣溫的畏寒怕冷,就是肺部的氣十分虧虛的症狀。 人體裡的氣主要由肺部來主管,一旦肺氣不足,人的呼吸會顯得無力,也會變得很懶散不想說話,倦怠沒有力氣,氣息變得急促,容易患感冒,由小病引發其他大病。所以補肺氣尤為重要,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種補肺氣的方法!
  • 肺氣不足的人,不妨試試四種補肺氣方法,肺氣足了身體少生病!
    這種不分氣溫的畏寒怕冷,就是肺部的氣十分虧虛的症狀。人體裡的氣主要由肺部來主管,一旦肺氣不足,人的呼吸會顯得無力,也會變得很懶散不想說話,倦怠沒有力氣,氣息變得急促,容易患感冒,由小病引發其他大病。所以補肺氣尤為重要,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種補肺氣的方法!
  • 【健康】肺氣不足的人,不妨試試四種補肺氣方法,肺氣足了身體少生病!
    這種不分氣溫的畏寒怕冷,就是肺部的氣十分虧虛的症狀。 人體裡的氣主要由肺部來主管,一旦肺氣不足,人的呼吸會顯得無力,也會變得很懶散不想說話,倦怠沒有力氣,氣息變得急促,容易患感冒,由小病引發其他大病。 所以補肺氣尤為重要,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種補肺氣的方法!
  • 肺氣不足的人,不妨試試4種補肺氣方法,肺氣足了身體少生病
    這種不分氣溫的畏寒怕冷,就是肺部的氣十分虧虛的症狀。人體裡的氣主要由肺部來主管,一旦肺氣不足,人的呼吸會顯得無力,也會變得很懶散不想說話,倦怠沒有力氣,氣息變得急促,容易患感冒,由小病引發其他大病。所以補肺氣尤為重要,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種補肺氣的方法:這是一種比較好的補氣方式,而且副作用極小。
  • 肺氣不足的人,不妨試試4種補肺氣方法,肺氣足了身體少生病!
    這種不分氣溫的畏寒怕冷,就是肺部的氣十分虧虛的症狀。人體裡的氣主要由肺部來主管,一旦肺氣不足,人的呼吸會顯得無力,也會變得很懶散不想說話,倦怠沒有力氣,氣息變得急促,容易患感冒,由小病引發其他大病。所以補肺氣尤為重要,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種補肺氣的方法!
  • 肺氣不足的人,不妨試試四種補肺氣方法,肺氣足了少生病!
    這種不分氣溫的畏寒怕冷,就是肺部的氣十分虧虛的症狀。人體裡的氣主要由肺部來主管,一旦肺氣不足,人的呼吸會顯得無力,也會變得很懶散不想說話,倦怠沒有力氣,氣息變得急促,容易患感冒,由小病引發其他大病。所以補肺氣尤為重要,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種補肺氣的方法!
  • 專家提醒: 冬季到來前,補好五臟之「氣」!
    肝氣疏洩、心氣運血、脾氣升清、肺氣宣降、腎氣藏精,如果某一個臟腑之氣虛弱,其功能也會相應變弱,身體則會變差。因此,嚴冬到來前,補好體內的「陽氣」,對冬季養生很重要。那麼,心、肝、脾、肺、腎這五「氣」,我們該如何補?喝炙甘草茶補心氣。
  • 補肺氣,就是給自己穿了個皮膚風衣..
    🌿補肺氣,就是把全身防禦機制升個級其實身體對外邪,是有防禦機制的,最外層的防禦機制叫衛氣,主要是指肺氣,肺主皮毛,最外層的防禦就靠它。外邪總會有的,風寒暑溼燥火、病毒、細菌……從來不曾減少,還偶爾會升級成超級病毒、超級細菌什麼的。
  • 冬季補五氣,養生更有益!
    喝炙甘草茶補心氣。將炙甘草放入保溫杯中用沸水衝泡,早起空腹、晚上睡前各飲一次。由於茯苓有健脾安神的功效,常吃此粥,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脾氣具有化水谷為精微,化水飲為津液,並轉輸到全身的作用,使臟腑、經絡等組織得到充分營養。
  • 恢復免疫力的方法: 補氣!
    氣究竟是怎樣的物質呢?我們知道五臟六腑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器官。但一個活著的人,與一個死去的人,體內的臟腑實體其實並沒有根本的不同。那麼生與死的關鍵在哪裡呢?用生活中煮飯的例子,可以很清楚地說明臟腑與氣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把米洗好,水加好,放在鍋裡,過上3天的時間,米也不會熟。
  • 嚴冬到來前,幾招助你補好五臟氣!
    調理肝氣的方法:辨證後,每天用15克黃芪泡水代茶飲,20天為一個療程。艾灸太衝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間的凹陷處)補肝氣,每天艾灸20分鐘。老年人或上班族可常備一味補心氣的中藥——炙甘草。具體方法是:將炙甘草放入保溫杯中用沸水衝泡,早起空腹、晚上睡前各飲一次。     常按陰陵泉補脾氣    中醫認為脾氣具有化水谷為精微,化水飲為津液,並轉輸到全身的作用,使臟腑、經絡等組織得到充分營養。
  • 喝TA補肝,揉TA補肺……想要冬不病,補好這五臟氣!
    調理方法肝氣不足者,每天用15克黃芪泡水代茶飲,20天為一個療程。艾灸太衝穴也可補肝氣,每天艾灸20分鐘即可。老年人或上班族可將炙甘草放入保溫杯中用沸水衝泡,早起空腹、晚上睡前各飲一次。常按陰陵泉補脾氣中醫認為,脾氣具有化水谷為精微,化水飲為津液,並轉輸到全身的作用,使臟腑、經絡等組織得到充分營養。
  • 快速恢復免疫力的方法——補氣!
    、補脾氣、補肺氣、補心氣、補腎氣之分。發高燒、做手術、生孩子、長期用抗生素、放化療等,這種情況的患者都是元氣大傷,腎氣久虧,這個時候可以服用大補元氣的人參,可以吃人參的含片,可以泡人參茶喝,都能使身體早日復原,但用人參的時候,宜多喝水,這樣會吸收好,不易上火。
  • 補腎氣食品,你吃對了嗎
    現在社會,需要補氣的人不少。經常熬夜的人需要補,壓力大的人需要補,小孩發育緩慢的小孩需要補,老年人需要補………補氣食品有很多,黃芪、山藥、黑木耳、板慄、枸杞、菟絲子、鹿茸、葡萄等等。補腎氣比較強也比較平常的要數黃芪和人參,但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藥力強,起效快,但要注意好份量,吃不對,好藥也要辦壞事。下面主要說幾種。黃芪粉一次吃多少克?黃芪粉一次食用3到5克比較好,一天可以食用2到3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