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歡迎轉載,無需授權申請。但務必註明出自一期一會和食研究中心,並保留本文內二維碼
天氣越來越冷了,北方城市早已開啟了集中供暖。而冬天最治癒的料理莫過於「鍋」(日式火鍋)、「御田」(關東煮)和「焼き肉」(日式烤肉)了。關於烤肉,作者曾寫過《除卻和牛不食肉》的文章,但那篇文章是以介紹和牛為主,切入點是肉,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日式燒肉的醬汁。
忽然好想吃烤肉
烤是人類掌握了用火之後最先學會的料理手段,世界各地都有出名的烤肉料理。比如巴西、韓國、蒙古等。而東亞地區中、日、韓(朝)各有自己風格獨特的燒肉料理。中國的烤肉風格主要源自於新疆地區,雖然東北三省和四川省的烤串也很出名,但還是以新疆風格為主導。韓國是亞洲地區的烤肉大國,其特點為以厚重的醬料對肉進行深度的醃漬,因此烤好的肉甚至無需再蘸調味品,可以直接品嘗。而日式燒肉的風格則明顯不同,日本崇尚口味食材的本味,傳統的和食料理也多為清淡、質樸。烤肉亦是如此,正宗的日式燒肉在裝盤之前往往幾乎不經調味的,最多是在裝盤的時候,撒上少許鹽和胡椒,或者稍微刷上一層調和的醬汁。而真正的調味是在烤熟(半熟)之後,蘸著鹽或醬汁來品嘗,當然純和風的還有山葵+醬油的組合。
日式燒肉通常不經任何調味直接烤
日式燒肉在烤好之後,主要分為三種形式的調味。
首先是鹽,越是品級高的肉,調味往往越簡單,頂級的黑毛和牛(不論品牌)肉,最美好的品嘗方法就是蘸一點點巖鹽和胡椒。高級料理店也有乾脆以巖板作為容器,把烤好的肉在巖板上放一下即可。選擇鹽味時,淋上幾滴「ライム」(青檸)汁,風味更佳。
鹽是最能帶出肉本身的美味的調味
然後是山葵泥與醬油,山葵泥+醬油是最基礎的和風味道。壽司、刺身最常見的調味,也是作者個人最喜歡的調味。當選擇了和風調味時,需要注意的是,肉千萬不可烤至全熟,五分熟已經算老了,三分熟最佳。下面我們由五郎叔為我們演示一下純和風日式燒肉的正確打開方式,大家掌聲歡迎。
與其說是烤肉,不如說是輕熟的刺身
除了鹽味與和風之外,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醬汁了。日式燒肉的醬汁有烤前塗刷的和烤好後蘸食的兩種。
烤前塗刷的並不常用到,很多燒肉屋是不預先調味的,而且即便調味,很多也是簡單地撒上點鹽和胡椒,並不刷醬汁,比如這樣的。
簡單的鹽胡椒
即使用到醬汁,也只是在裝盤之前薄薄地刷上一層,而絕不會長時間地醃漬遮掩了肉的本來味道。比如這樣的。
不深度醃漬是日式燒肉與韓式烤肉最根本的區別
而我們要討論的是在肉烤好後,作為調味的蘸料。每家店都會有獨特的醬汁,給人總體的味覺印象好象都差不多,但仔細品嘗的話,還是風味各異的。
日式燒肉的醬汁稱為「焼き肉の垂れ」。店用使用的醬汁多為自調。而家庭使用的,往往是從超市、便利店中購買的成品醬汁。無論是自調,還是工業生產的成品,它們大體的味覺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以醬油、味醂、砂糖、日本酒為主導,然後細節上的調配會有區別。我們先來看幾種超市販售的醬汁配方。
敘々苑
在日本非常知名的燒肉店「敘々苑」的醬汁,但是這款醬汁的網評並不是那麼好,顧客反應這醬汁用於店中的高級肉效果尚可,但與平時超市購買的一般品質的肉搭配,可能還不如300円(約合18元)一瓶的醬汁更搭。口味有些過於偏甜了。
「敘々苑」的配方:醬油、砂糖、味醂、芝麻油、大蒜、芝麻、黑胡椒、胺基酸(取自大豆,包含小麥)。
從配方來看,這醬汁是平凡了一些。除了醬油、砂糖、味醂的基本味覺取向,沒有加入水果成份,胺基酸溶液是用於提鮮的,和味精的作用差不多。由此看來網評還是很客觀的,只能用於高品級的肉,這蘸料的應用範圍是窄了一些。
人形町 今半焼肉たれ
位於東京人形町的一家非常知名的壽喜燒店「人形町 今半」的燒肉醬汁,但網評同樣很差。說是雖然使用了傳統本味醂,看得出用心,而且很下本,用於品質高的肉還好,但與便宜的肉相性不合。但用於家用,並不是經常能吃到高品級的肉的,這醬汁的存在意義有些雞肋。
「人形町 今半」的配方:醬油、砂糖、本味醂(真正的高級品,可以參考作者寫過的《日本調味料——味醂篇》)、大蒜、芝麻油、清酒、生薑、白芝麻、蜂蜜、(照片太模糊,有一味看不清)、胺基酸。
從配料表看,這醬汁材料十足,還用到了傳統本味醂。但據說與廉價的肉並不合。如果只能應用於高級肉的話,與「敘々苑」的情況一樣,應用範圍太窄。
山口ごま本舗
這款醬汁出自山口縣的知名芝麻油製造商「山口ごま本舗」,加入了大量的果蔬風味,但網評也很一般,說這醬汁好象與烤肉並不是很搭。
「胡麻と玉蔥の肉垂れ」的配方:本釀造醬油(關於醬油可以參考作者寫過的《日本調味料——醬油篇》)、砂糖、洋蔥、(有一味看不清)、豆板醬、大蒜、味噌、韓式辣醬、芝麻、中國甜麵醬、蘋果、菠蘿、(シンジャー作者也不知道是啥)、芝麻油、芒果、木瓜、香蕉、胺基酸。
配料非常複雜,加入了大量了水果、蔬菜、蜂蜜並不是什麼問題。但韓式辣醬、中國甜麵醬、豆板醬也摻進來,有點術士鍊金的感覺。所網評說,這款醬,作為烤肉的醬汁,味道很怪,並不理想。但用於肉炒蔬菜味道非常出色,屬於天賦點點偏了的。
日本食研
這是「日本食研」在臉書上推薦的一款醬汁,名為「にんにく×にんにく」(大蒜×大蒜)。網評還可以,認為是一款性價比與應用面都比較合適的醬汁。
「焼き肉の垂れ大蒜×大蒜」的配方:醬油、砂糖、大蒜、釀造醋(關於日本醋可以參考作者之前寫的《日本調味料——醋篇》)、植物油(沒寫是哪種)、食鹽、酵母淬取液、增稠劑(人工澱粉、黃原膠)、胺基酸(原材料取於:小麥、大豆、蘋果)
這個就是比較標準化和燒肉醬汁的配料了,實際上算不上高級品,但各方面都中規中矩。與「敘々苑」和「今半」相比,對於廉價肉也能很好地搭配。雖然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但平均表現都還不錯,網評大體是這言論。
鳥寛
製造商「鳥寛」官網主頁上的推薦品,名為「鳥寛手作り焼肉のタレ 特選黒ラベル」。從名字看,亮點在於「手作り」(手工製作)。而這款醬汁的確也賣了個手工的價位,但被網評為以這個價格而言,性價比極低。
「鳥寛手作り焼肉のタレ」的配方:醬油、砂糖、味醂、大蒜、芝麻油、清酒、(只能看清一個生字,好象是生薑)、蜂蜜、食鹽、香料(沒註明是什麼香料)、胺基酸(原料看不清)。從樣品圖片看,裡面還有芝麻,但配料表裡沒寫。
以配方來看的確沒有什麼特別地方,或者說這配方也太標準化了,也沒有加入什麼果蔬,單純地手工工藝並不能讓顧客買帳。難怪網評性價比奇低呢,配方毫無亮點是其最大的敗筆。
モランボン
一款以無化學添加為賣點的醬汁,各大超市的精肉區都有它的身影,品牌名為「ジャン」(就是醬的意思)。此款好評率較高。
「ジャン」的配方:(這個字也太小了,照片又不是很清楚,基本看不清,作者就撿看得見的寫吧)特選大豆醬油、砂糖、味醂、芝麻油、日本酒、芝麻、大蒜、蔥、蘋果、辣椒、胡椒、梨、生薑、(其它的實在看不清了)。
以可見的配料來看,這款醬汁水果風味恰到好處,蔥、姜、蒜三葷一樣不少,味道與烤肉很搭。所以網評普遍較多好評,主要是價格也非常合理。而且這是取樣的幾種中,唯一一款無化學添加的醬汁。
創味食品
「創味食品」深受蕎麥麵店追捧的蕎麥麵汁而聞名的製造商,這款燒肉醬汁是新推出的,一上市就炙手可熱。難得的100%好評的烤肉醬汁。甚至有人誇張地說其為驚世駭俗的顛覆美味。我們下面看看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専門店の味 焼き肉の垂れ」的配方為:糖類(果糖葡萄糖、糖液糖、砂糖)、大蒜、醬油、蛋白加水分解物、洋蔥、植物油脂、蘋果醬、豆豉醬、發酵調味料(不知道是啥)、味噌、生薑、釀造醋、畜肉淬取物、藥念醬(一種韓國的調味料)、芝麻、香味油(什麼鬼?)、鰹魚淬取物、胺基酸、酸味料(沒寫是什麼)、焦糖色素、抗氧化劑(維他命C)。
從配料表來看,到是能找到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比如畜肉淬取物、鰹魚淬取物,還有韓國的那個什麼藥念醬。也許就是這些獨特的東西,合理地搭配出了網評中的驚世駭俗的美味吧?
以上幾款是超市販售的知名烤肉醬汁。因為是量販品,需要較長的保質期,所以多數會加入一些防腐添加劑(當然也有無添加的)。而店內自調的醬汁不需要長保持期,所以基本都不含添加劑。
自調醬汁通常會加入一些魚貝出汁,或以牛骨、牛肉的邊角碎料熬煮的湯。味道會比工業生產的成品醬汁更美妙一些。而我們在看了這麼多配方之後,自己也可以嘗試了調製日式燒肉的醬汁了。下面我們就來總結一下:
基本元素
醬油、味醂、砂糖、日本酒、芝麻油、白芝麻、大蒜
上述這些材料主導了日式燒肉醬汁的基本味道,而要調出更美味,更有個性的醬汁,還需要一些輔助的元素。
輔助元素
日本醋、味噌、蜂蜜、胡椒、辣椒、果蔬汁(醬)、魚貝出汁、牛骨(碎肉)高湯、蔥、姜、洋蔥、其它醬料(中國的豆板醬、豆豉醬、甜麵醬、韓國的辣醬、藥念醬等)
上述輔助元素不是全都要加進去,而是根據自己的好惡酌情搭配。
雖然我們知道了配方材料,但並不清楚其配比的比率,所以真要調出「驚世駭俗的美味」,還要反覆嘗試,不斷摸索。
關注一期一會和食研究所,獲取最專業最全面的日料相關知識
喜歡本文請分享至朋友圈
長按二維碼關注一期一會和食研究所
複製並用瀏覽器打開以下連結可查看本平臺幾乎全部文章
https://mp.weixin.qq.com/mp/homepage?__biz=MzAwOTc5MDYxOA==&hid=1&sn=d85fb87f39ae2b5dd0b3cd53ad846b5e&scene=18&uin=&key=&devicetype=Windows+7&version=6206021b&lang=zh_CN&ascene=7&winzoo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