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流機場行李可視化轉盤投用 乘客可看行李分揀全過程

2021-01-09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訊(呂俊明 記者 殷航)5月17日,記者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獲悉,經過有序籌備與施工,機場在國際廳4個進港行李提取轉盤安裝的雙向可視系統,經調試並驗收後,完全符合使用條件,於今上午10:00正式投用,並對旅客開放。它的投用,讓進港變得更加方便與快捷。

據了解,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通航的國際(地區),特別是國際洲際航線,存在著航距遠,旅客乘坐時間長的情況。針對旅客到達成都機場時所攜帶的物品多並沉重,進港流程環節較多的特點,往往旅客在到達行李轉盤等待提取行李時,卻不知道自己行李目前的狀況,行李到了哪裡,什麼時間能領取到行李等問題。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短板,確保旅客在旅行的最後一站有安全感,舒心愉快地結束旅行,成都機場經前期反覆論證及實地查看,並與國航西南地服公司、川航地服公司及機場地服公司商定,先在國際廳進港區域的4個行李轉盤安裝雙向可視系統,並於今上午10:00正式投用並對旅客開放。

據介紹,該系統安裝在T1航站樓國際廳到達處的4個提取行李轉盤處,在4個轉盤的內外分別安裝了8個高清顯示屏、16個高清監控攝像頭,從而實現了行李轉盤前後臺區域監控畫面的互通,也就是行李搬運工作人員的行李分揀區域監控畫面實時引至前臺的旅客行李提取區域,旅客提取區域監控畫面實時引至後臺行李分揀區域,可以讓旅客更加直觀地觀看到行李搬運工作人員進行行李分揀的全過程,進一步提升了旅客等待行李的安全感和獲得感;同時也可以讓搬運工作人員可以實時了解前臺旅客等待情況,便於更加合理地調配搬運工作人員、設備保障數量,提升資源的利作率和行李運輸效率。

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啟用後,預計平均每天將為約53個進港航班的8000名到達旅客提供行李可視化服務,標誌著成都機場向人性化、智能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是成都機場本著「急旅客所需、想旅客所想」的服務理念,是完善機場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的具體體現。據悉,下一步,成都機場將在T1航站樓和T2航站樓的國內進港到達處的行李提取轉盤,全部實現雙向可視化操作,該系統建設方案目前正在加緊籌備中,據了解,該系統由成都機場相關部門自行研製開發的。

相關焦點

  • 常州機場推出「陽光轉盤」 現場直播行李狀態
    中國江蘇網4月19日訊 「行李怎麼還沒有出來?」「我的行李箱有沒有輕拿輕放?」在等待行李時,每位乘客或多或少都產生過這樣的疑問。記者17日從常州機場獲悉,當日起常州機場推出「陽光轉盤」服務,旅客可即時看到自己的行李運輸「直播」,第一時間了解自己行李的運行狀態,以往的種種擔心和焦慮也將隨之消失。所謂「陽光轉盤」服務,主要是在行李分揀區域安裝了攝像頭,在行李轉盤區域加裝了大屏顯示器,將旅客的行李運輸和操作現場展現在旅客面前,接受旅客的監督。
  • 三亞機場T1航站樓行李分揀轉盤順利完成改造升級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通訊員:陳植):近日,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三亞機場」)T1航站樓A島行李分揀轉盤改造項目順利完工並投入使用。據悉,三亞機場T1航站樓A島原有行李分揀轉盤為鏈條驅動式轉盤,隨著三亞機場近年航班和客流量持續增長,該系統分揀轉盤構件損耗速度加快,近期三亞機場對該分揀轉盤進行改造,現升級為皮帶摩擦驅動式轉盤,改造項目於2019年10月10日啟動,2019年10月21日完工投入使用,新改造升級的行李分揀轉盤系統將有效降低行李分揀故障率,極大增加了行李運輸承載率。
  •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監控行李裝卸 搬運過程可見提取行李精確到分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行李分揀監控系統上線,旅客通過行李轉盤上的多媒體大屏,看到行李的實時狀態。房天翔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行李分揀監控系統上線,旅客通過行李轉盤上的多媒體大屏,看到行李的實時狀態。航班落地後,旅客在機場等待提取行李時,經常有這樣的疑問。今天,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行李分揀監控系統正式上線,實時監控行李運輸情況,旅客通過行李轉盤上的多媒體大屏,看到行李被搬到傳送帶上,直至送到自己眼前。
  • 黑科技RFID——看深圳機場如何實現行李全流程追蹤
    這個過程可通過使用可重複使用的UHF RFID標籤來完成。乘客層則將用作航空公司與乘客的交互,向乘客提供標籤及行李位置信息。一次性標籤可以在乘客行李檢查時提供,而可重複使用標籤則可收費提供。處理層則可在行李異常情況時向乘客提供警告信息。例如,當行李傳送到錯誤航班時,系統會發出警告信息並觸發糾正措施。最後,跟蹤層為航空公司提供行李視圖,包括行李檢查點,轉移點及卸載點信息。
  • 大興機場行李系統實現全流程跟蹤 實時掌握行李軌跡
    大興機場行李系統實現全流程跟蹤下了飛機,打開手機就能鎖定行李的位置,不用再到行李轉盤前苦苦傻等;候機等待時,掏出手機也可以隨時看到行李運輸軌跡。在大興機場,託運行李的傳送就像旅客在網上購買的一件快遞,每個移動的節點清晰有序,讓旅客的心裡變得更踏實。記者從大興機場了解到,大興機場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日趨完善。目前,旅客可以通過大興機場官方APP、微信小程序、航顯屏和自助查詢機等多種途徑,對進出港行李全程追蹤。
  • 成都雙流機場實現跨航司中轉 轉機不用重新託運行李了
    傳統中轉模式下,旅客需要在中轉機場提取託運行李,拎著行李在候機樓奔波,重新辦理值機和行李託運手續並再次接受安檢,耗時又費力。現在「通程值機·行李直掛」的便捷服務在成都雙流機場成為現實。10月31日,四川航空攜手成都航空正式推出跨航司中轉業務,首批適用航線為雙方合作聯運的遵義-成都-北京和稻城-成都-包頭,旅客可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享受跨航司「通程值機·行李直掛」便捷中轉。
  • 行李到哪兒手機可查,大興機場實現進出港行李全流程跟蹤
    記者從大興機場了解到,大興機場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日趨完善。目前,旅客可以通過大興機場官方APP、微信小程序、航顯屏和自助查詢機等多種途徑,對進出港行李全程追蹤進行。旅客只要通過輸入行李牌號碼、身份證號或掃描行李條碼等方式,便可查詢到託運、安檢、分揀、裝車運輸、裝機等多個行李節點,實時掌握行李軌跡。
  •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啟亮:行李分揀點子多 箱包修理手藝好
    4月26日,記者跟了這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一整天,發現他不僅行李分揀點子多,還是一名心靈手巧的「箱包匠人」。  在機場大廳巡視了一圈,張啟亮帶記者來到一樓的行李搬運分揀倉庫。5個巨大的行李自動分揀轉盤發出「咔咔」的響聲,伴著飛機坪上等待起飛的飛機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震耳欲聾,這就是分揀員的日常工作環境。
  • 廈門機場試點應用智能行李分揀搬運機器人
    作為全國率先落地試用的智能行李分揀搬運設備,廈門機場智能分揀機器人具有人性化的「託盤」輔助機械手設計,通過多維度的視覺識別技術和智能堆疊技術的組合運用,成功實現了行李自動識別、行李自動抓取、行李智能搬運與裝車等功能。目前,該智能設備可在準確完成行李識別後,15秒內完成行李搬運與裝車,廣泛應用後,可有效提升候機樓出港行李分揀及搬運效率。
  • 廈門機場T4航站樓試點應用行李智能分揀機器人
    行李自動識別抓取 15秒完成搬運與裝車廈門機場T4航站樓試點應用行李智能分揀機器人廈門晚報訊(記者 張海軍 通訊員張磊)具備行李自動識別、自動抓取、智能搬運與裝車的本領,可在準確完成行李識別後,15秒內完成行李搬運與裝車,這樣的行李智能分揀機器人日前在廈門機場T4航站樓分揀區順利完成試點應用。
  • 孟航:首都機場行李轉盤「守護人」
    孟航,首都機場博維公司行李系統維修員,十餘年來,始終堅守在首都機場一線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確保航站樓內行李系統安全平穩運行。嚴把行李轉盤關口,確保機場運行安全「我們一定要讓旅客從T2行李轉盤提取行李時,從視覺、觸覺、聽覺、嗅覺感受到行李轉盤煥然一新」。
  • 武漢天河機場基於RFID的託運行李流程跟蹤技術及應用
    武漢天河機場自2008開始啟用託運行李RFID跟蹤技術,實現託運環節高可靠性的分揀。2014年武漢機場對原有RFID標籤進行升級,使用一次性RFID行李標籤;2017年開始T3航站樓行李分揀系統逐步建設行李全流程跟蹤,實現從值機至飛機貨倉全路徑跟蹤。
  • 15秒完成搬運與裝車 廈門機場試點行李智能分揀機器人
    臺海網12月16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具備行李自動識別、自動抓取、智能搬運與裝車的本領,可在準確完成行李識別後,15秒內完成行李搬運與裝車,這樣的行李智能分揀機器人日前在廈門機場T4航站樓分揀區順利完成試點應用。
  • 在天河機場取行李不必翹首以盼,旅客可觀看投放過程
    楚天都市報4月28日訊(記者胡勇謀 通訊員戴宗東 孫呈)昨日,武漢天河機場行李運輸可視化系統正式啟用,在T3航站樓行李提取區等待行李的旅客再也不用「翹首」等待託運行李,通過行李轉盤上的大屏幕,可以更加清晰、直觀地看到行李從卸載、轉運到送到手上的全過程。
  • 像查快遞一樣掌握行李實時信息 深圳機場進出港行李實現全流程跟蹤
    今後,旅客在深圳機場抵離,可以像查詢快遞一樣方便、快捷地掌握託運行李實時信息,進一步提升乘機體驗。據了解,作為全國行李全流程跟蹤試點機場之一,深圳機場2019年即採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在東航、上航執飛的「深圳-上海虹橋」航班上試行「行李運輸可追蹤」服務。通過為旅客的託運行李栓掛RFID行李條,做到人包快速對應、信息秒級傳輸,從而實現旅客及地服人員對行李的全流程定位跟蹤。
  • 行李如何上飛機 記者揭秘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圖
    王志偉 攝  首席記者 吳鑫礬 通訊員 彭鷗 劉全  昨日下午3時30分許,天空傳來一陣轟鳴,來自北京的CA1373航班停在長沙黃花機場。30歲的機場行李裝卸工張師傅迎上前去,打開機腹的行李艙門,鑽進只有1米高的貨艙內,蹲在裡面將行李和運貨單逐一對照。頭頂的廊橋上,旅客們正在忙著下飛機,沒人留意停機坪上的行李裝卸工。
  • RFID在航空行李託運中的運用
    乘坐飛機出行,因行李問題而頭疼的乘客不在少數。為更好地服務旅客,多家航空宣布使用RFID行李追蹤技術,提供實時行李追蹤服務。旅客可以通過APP隨時了解自己行李的位置,從而減少行李丟失或拿錯的情況。RFID行李自動分揀系統,是給每一個飛機乘客隨機託運的行李貼上RFID電子標籤,電子標籤中記錄旅客的個人信息、出發港、到達港、航班號、停機位、起飛時間等信息;行李流動的各個控制節點上,如分揀、裝機處、行李提取處安裝電子標籤讀寫設備。當帶有標籤的信息行李通過各個節點的時候,RFID讀寫器會讀取這些信息,傳到資料庫。實現行李在運輸全流程中的信息共享和監控。
  • RFID技術讓行李「開口說話」,東航擬在年內實現行李追蹤
    對於乘客來說,人到「李」不到,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而對於航空公司來說,如果行李錯運、丟失,不僅要應對旅客的投訴,還要找到行李送還給乘客,如果行李找不到,還要賠償旅客的損失。面對未來行李與日俱增的增長態勢,如何精準無誤地把行李運送到目的地,更好地提升乘客的體驗,同時讓航空公司的負擔更少?
  • 你在坐飛機時,託運行李也在經歷不一樣的旅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奇過,我們在機場託運了行李之後,它是經過怎樣的旅程被裝上了飛機,跟我們一同飛向目的地,然後在我們下飛機後和我們在行李轉盤處會合呢?  現在的行李託運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處理,起碼行李分揀階段都是全自動的,但是在一些關鍵節點上可能還需要人力控制。
  • 武漢天河機場在全國首推抵港航班客艙行李播報服務
    「乘坐本次航班的到達旅客,請前往B區17號行李轉盤提取您的託運行李。」10月12日乘坐國航CA8212航班從北京飛往武漢的王先生細心發現,飛機客艙的空乘語音播報服務與以往有所不同,增加了託運行李提取轉盤信息提示,感覺更加實用、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