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3日訊 最近,青島市科技局公示了一份名單,要對36家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培育庫入庫企業進行研發投入獎勵,總補助資金超3100萬元。
這次補貼發放,依據的是我市10月底剛剛出臺的《關於強化科技引領加快推進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對於符合獎勵條件的企業,根據企業2019年度較2018年度加計扣除研發費用增長部分的20%給予獎勵,每家企業的年度最高獎勵額不超過300萬元」。
放眼全國,在企業上市前就給予這樣「大手筆」補助的城市並不多見;而政策出臺一個月就「急著」兌現,青島對高企上市的扶持力度可見一斑。
近年來,青島大力培養高企,在「十三五」收官之年達到3829家,較「十二五」末擴充了四倍多,較上一年度增加700多家,折射出青島這座城市創新引領力的提升。而且,青島積極扶持高企中的「優等生」優先登陸資本市場,今年已經有8家高企上市或過會,還有25家高企已進入受理、問詢及上市輔導階段,青島科創企業的爆發力十足,不斷推動高新技術的進步、新興產業的升級和城市經濟的騰飛。
大爆發!上市高企一年有望增加8家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高新技術企業更是科技發揮經濟引領作用的"生力軍"。一直以來,青島都注重多措並舉推動高企發展,其中,"培育上市"就是重要抓手之一。
隨著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的全面起勢,去年,青島啟動了高企上市培育行動,通過建立高企上市培育庫、成立高企上市服務聯盟、在擬上市高企中優先布局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攬子"措施,幫助高企增強資本意識,提高運用資本的能力。
而今,我市高企上市成效顯著,進入了全面"爆發"的"收穫季":威奧軌道、高測股份、森麒麟已經上市,冠中生態、海泰新光、德固特、德才裝飾和徵和工業也已過會,離上市就差"臨門一腳"。值得期待的是,青達環保預計將在年內上會。
至此,我市上市高企總數已經達到27家。更值得期待的是,我市還有25家高企已進入受理、問詢及上市輔導階段,高企上市軍團後備力量強大。
不僅在數量上有收穫,"質量"上也有提升。威奧軌道專注於軌道交通行業,產品已出口並應用於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高測股份的產品覆蓋了全球光伏矽片產能前十名的客戶;作為國內最早投建4.0智能輪胎工廠中國輪胎企業之一,森麒麟更是因高成長性和投資價值深投資者追捧;海泰新光在微創醫療器械領域「領跑」;冠中生態立足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行業從事生態環境建設業務;作為高端鏈傳動系統技術領導者,徵和工業與吉利集團、德國克拉斯、雷沃集團、等知名企業均有合作……今年上市及過會的高企代表著青島頂尖的創新水準,為青島上市企業的隊伍注入了更多新興產業的力量,推動著我市上市企業的產業結構不斷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高測股份與海泰新光都登陸了科創板,冠中生態也成為創業板啟動註冊制以來青島首家過會企業。高企上市「爆發」,青島的高新技術企業發揮科創優勢,找準了屬於自己的上市"捷徑"。
後勁足!培育庫裡都是「潛力股」
高企上市,離不開企業自身的成績,也不能忽略青島扶持的舉措。
優中選優,通過建立高企上市培育庫,我市遴選出衝刺資本市場的"先鋒"隊伍,進行優先服務和支持。
進入培育庫的高企需要對照上市標準,在營業收入覆核增長率、研發投入佔比、高新技術產品市場佔有率、承擔科技重大項目、上市籌備工作進程等多項指標的考核下"過關",都是"潛力股"。
到目前為止,我市已經有62家高企納入上市培育庫,已經上市和過會的企業就是其中優質的"畢業生";通過挖掘更多實力派高企,入庫企業的數量還將持續擴容。通過對入庫企業實施跟蹤服務和優先支持,我市努力打造"發現一批、服務一批、推出一批"的高企上市培育機制,形成良好有序的企業發展梯隊。
同時,我市還積極推薦高企入庫山東省科技廳科創板上市培育庫,以獲得更多服務。在山東首批科技型企業科創板上市培育庫入庫名單中,青島有16家企業入選,涉及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新材料等產業領域,入選數量約佔全省三分之一。
這是我市為優質高企爭取的又一次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的機會。除了青島將在項目、平臺、人才和研發投入等方面為入庫企業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對於入選的企業,山東省還將組織保薦、律所、審計等中介機構進行"一對一"專業化上市輔導,優先引導金融資本、技術、人才、項目與企業對接;鼓勵入庫企業申報科技部創新人才、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院士團隊穩定支持項目、外專雙百項目、引智項目等各類人才項目。
從某種角度講,進入培育庫對企業來說就是一隻腳踏進了資本市場的大門。高企上市培育庫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蘊藏著青島助力頭部企業發展壯大、帶動全市科創發展的蓬勃生機。
再提速!"保姆式"服務很貼心
培育庫裡的高企需要"陽光雨露"助力加速成長。
去年,市科技局聯合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青島證監局指導建立了高企上市服務聯盟,搭建起了高企上市服務平臺,匯聚了國泰君安、招商證券、德勤華永、安永華明、北京金杜等國內一流上市服務機構,在技術、信息、人才、資金等方面各有所長,精準滴灌,靶向為高企上市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成立一年,聯盟已經組織各類活動十餘場,包括我市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在內,多家上市和"準"上市企業的高管、董秘進行了現場分析和交流;滬、深、港三大所以及聯盟內頭部上市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了多種形式的點對點輔導和公益諮詢。可以說,聯盟就是企業和資本市場之間的"高速路",為高企上市提供了診斷與規範、私募融資與戰略規劃、方案設計、中介機構選聘、業務培訓等專業服務。
除了"軟性"服務,還要有"硬核"支持。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研發投入獎勵、技術創新項目立項等政策形成了合力,在高企上市爬坡衝刺環節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高測股份去年累計享受了270萬元的研發投入獎勵;青島易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雲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將獲得300萬元研發投入補助;僅去年一年,科技專項資金就給予62家擬上市高企共1130萬元的研發投入獎勵支持。
拿出這樣大手筆的補貼誠意,是青島發力,將高企上市的扶持鏈條再延長,從更大範圍、更多領域為我市高企上市築起攀登的階梯,讓雙鯨藥業、大牧人、卓英社、傑華生物、青島雲路等準備上市的青島高企完成從"存量"到"增量"的轉變。
可以期待,青島今年高企上市的「收穫」,只是個開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