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大希地未來示範工廠「道格勒」正式投產,該工廠一期斥資3.5億元建成,致力於打造成為牛排屆的「特斯拉」未來工廠。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記者牛春安 劉延正) 在中國,提到牛排,肯定繞不過大希地。作為連續3年線上真實銷量遙遙領先的新烹飪領導品牌,2020年9月20日,在南京市政府領導、全球知名資本、國內外主流公信媒體以及諸多重量級合作夥伴的見證下,大希地第1家未來示範工廠——道格勒正式投產,開啟了從「大」品牌到「偉大」企業的新徵程。
大希地未來示範工廠——道格勒
牛排等級標準的制訂者 重新定義了生產標準
2020年10月1日,中國將正式實施第一版《牛排質量等級》,作為這份行業標準的共同起草單位——創立於2014年的大希地,早在2018年就完成了加工廠優化升級,建成中國領先的牛排生產線,從而獲得連續3年領先的市場地位與用戶忠誠。
大希地聯合創始人兼CEO王凌波
但在大希地聯合創始人兼CEO——王凌波看來:「真正的領導品牌,不僅要帶動市場,培養消費習慣,更要以用戶需求和利益為核心,不斷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帶動產業升級。」
只用了4個月時間,一期真實投資3.5億人民幣,建成了一座佔地45畝,年加工總產能1.2萬噸,結合5G、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未來「智」造工廠——也是南京·白馬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第1個當年籤約,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的標杆項目。
南京市溧水區委副書記汪冬寧致辭
從中國領先 到全球領先
大希地未來工廠的先進,體現於對傳統生產管理和場景的全面顛覆。
在各種肉類加工廠的宣傳中,最常見的就是大量的人力與工位分布,以此作為企業實力的證明。但是牛排口感與營養的保持,恰恰卻在於速凍與效率這兩大看不見的核心競爭力——速凍越快,口感和營養越接近新鮮;生產效率越高,食品安全風險就越小,甚至比新鮮食材更小。
生產車間
以生產流程為例:傳統生產場景下,1片牛排需要經過10道以上人工操作,只要其中1道工序出現問題,整個流程就會停擺,另外基於嚴格的成本考核或員工情緒變化,都會導致原本規範的操作出現瑕疵——即使一片完全符合生產規範的牛排,往往也需要3-4天時間。而在大希地未來工廠,除了修筋、定型和成箱搬運環節,其他都是自動化工序,大大提升了生產時間——而模塊化的智能生產線,早已做好了以後僅需升級設備,即可實現所有環節全自動的準備。
以牛排切割為例,傳統人工損耗達到10-15%左右,克重參差不齊;大希地未來工廠採用3D掃描切割機,在-4-6度的中心溫度下,對牛肉密度、厚度進行精準掃描計算,每分鐘切割高達400片的前提下,依然保持標準克重。
而對於剛剛完成定型的牛排,大希地將傳統鎖鮮速度提升到2倍,以1分鐘36片的速度,快速鎖住牛肉汁液與口感,然後由每臺價值數百萬的機器人接力搬運,快速將牛排送入雙螺旋速凍隧道——這是牛排生產的最後一環,也是用戶收到並感知品質的關鍵一環:傳統工廠大概需要10小時左右,而大希地僅需20-30分鐘,快速達到零下18℃的中心溫度。從而保障用戶對於產品的真實期望——速凍越快,效率越高,營養才能越多,口感越好越新鮮。
大希地未來工廠的智能創新有很多,但是並非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是以智能化生產,根據市場前端數據反饋,隨時優化,隨時研發,隨時投產,解放繁複枯燥且不可控的體力勞動,讓工廠對人的管理,升級為對用戶需求的關注和響應。
全球知名資本和千萬用戶的共同選擇
大希地的行業地位和每年300%的增長,引發全球知名資本的熱烈追捧,以及對牛排產業的深度調研。但是迄今為止,只有大希地獲得了國家財政部旗下國中創投、紅杉資本、清科集團、金鎰資本等多家知名機構的聯合投資——這代表大希地的原料來源合規性、數據真實性、產品競爭力、市場領導地位與未來成長性,都通過了這些知名資本與國際審計事務所的嚴苛審核。
在紅杉資本董事總經理郭振煒看來:「大希地擁有創造偉大企業的三個特質:有使命,致力於為社會、用戶創造價值;有挑戰困難的勇氣,習慣把困難看成前進的目標;有不斷突破邊界的能力,才有了這樣1家全球僅有的牛排工廠。只要大希地不斷堅持,就能成就紅杉標準的偉大企業。」
國中創投投資總監林祥鋒說:「大希地工廠的先進,不只是技術的領先,更是產能和效率的領先,最終實現規模化效益和性價比領先,這也是大希地從創立第1天的目標,不以所謂的專業迎合所謂的高端牛排市場,而是讓中國數億家庭,都能以簡單的烹飪,獲得高品質的美味與營養。」
虎童基金董事總經理×王震國評價大希地「是中國食品行業的推進者、改變者。在取得市場的真實領先後,並不急於投入巨額營銷擴大影響,而是投建全球領先的工廠,在一切追求變現和競底的市場導向下,保持了難得的冷靜與初心。」
而在王凌波眼裡,在沒有生產資質的新品牌就敢自封領導品牌的當下,「企業的價值,在於不斷為用戶創造新世界,而不是舊時代的自嗨。」
率先提出百萬保真承諾 並向全中國隨時開放工廠
一直以來,傳統肉類生產都以安全性為由,拒絕外來人員進入。只有在進行特定市場活動時,才會特意提前布置和安排,儘可能為參觀者提供「完美有序」的生產狀態。但是大希地未來工廠卻打破了這一慣例——即日起,全中國的渠道和用戶,只要提前預約,就可以進入參觀。
這樣的底氣,來自於大希地真正做到了生產全程透明可視化。早在工廠試運行的8月下旬,大希地邀約上百位消費者親臨南京新工廠,親眼見證第1片牛排的誕生。之後的每個周末,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渠道和用戶到訪,15天接待超過5000人次。
參觀者可通過觀光通道深入車間,親眼見證整塊原料牛肉如何修筋去膜,如何通過一系列自動化工序切割成型,如何通過金屬異物檢驗,以及價值數百萬的機器人如何自動裝箱,最後才用零下18°C的冷鏈車配送到全國各地的家庭餐桌。見多識廣的意見領袖與美食達人,震撼之餘開啟現場直播,與上百萬粉絲一起在線參觀了大希地未來工廠。
另外,針對少數誤解或惡意詆毀,大希地率先提出承諾:任何一塊大希地牛排,只要有合法證據證明:原料並非來自整塊正規檢疫的牛肉,即可獲得百萬人民幣獎勵。
「以大希地過去的發展歷程和今天的市場成績,我們早已不是追求一夜爆紅的網紅品牌,但確實希望它成為一家「網紅「」工廠,因為製造是國家的基石,透明是未來的方向和信任的基礎。」
今年雙十一 讓全中國嘗到希望的味道
每年雙11,都是所有大品牌的全年營銷主戰場。而2020年的雙十一,大希地在全渠道銷售領先的前提下,制定了3.2億的銷售目標。這個數字同樣比去年同期高出300%。而背後的底氣,來自未來工廠卓越的產品競爭力,以及傲視全網的性價比。
經過前期大範圍的嚴苛測試後,「目前用戶反饋的品質綜合指數,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上30%左右。」大希地產品總監錢植龍表示:「如果以前的雙十一取決於營銷讓利,今年的雙十一將由品質決勝。」
3.2億的背後,還有大希地的創立初心與產品布局。早在2014年,大希地就看到新一代消費者渴望做飯但不會做飯的痛點,以及不健康但便利的飲食方式對於健康的影響,因而率先提出了「五分鐘做大餐」的新食代烹飪方式,這個今天被行業普遍引用甚至泛濫的概念,只有大希地堅持始終,早已研發出了一系列烹飪0基礎,也能5分鐘做大餐的多場景優蛋白美食,在通過薇婭、李佳琪、辛巴等超級主播的嚴苛選品和早期推廣後,迄今已形成良好的產品口碑和反覆回購。
在王凌波看來,世界上真正偉大的企業都具備同一個特質:用更少的時間,更高的性價比,幫助人們得到更好的結果。「這樣我們才可以問心無愧的老去,因為我們不止來過,還曾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們對明天的世界,依然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