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美國矽谷鋼鐵俠、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再一次創造了世界奇蹟,其旗下的Space X首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這是全世界唯一一家憑藉著商業企業的力量實現的巨大工程。在這之前,這項偉大的工程在世界上也僅有幾個實力大國舉國之力來完成,一種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特斯拉的馬斯克完成了!
神一般存在的美國男人,因為他的另一項偉大事業,和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馬斯克的特斯拉在上海有一個超級大工廠。
實際上,特斯拉早就看上了人口達14億的中國超級大市場,一直想要在中國本土設立工廠。據說他們早先就在安徽、重慶、廣州、北京和上海等地都有考察過,最後上海市盡其所能滿足特斯拉各項需求,才讓特斯拉停下腳步安家上海臨港。咱們來看下,在這個艱難的談判過程中,上海給了特斯拉什麼。
上海給出了最優惠的土地價款,特斯拉在上海建廠,用了不到10億元的價格接收了1297.32畝地,平均核算下來,每平米土地僅需1125元,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這種價格低到簡直喪心病狂。
上海還給了特斯拉最優惠的貸款利率。貸款利率低至3.9%,更是讓一眾國內企業眼紅,招商銀行給特斯拉提供了50億元大貸款,注意了,是無擔保的貸款協議。雖說是無擔保的協議,但大家都清楚,有上海整個政府在後面做支撐呢。
有人覺得上海肯定是瘋了才能做出如此瘋狂的事出來。記得當時國產汽車蔚來汽車的李斌還不屑一顧,認為特斯拉是美國加州養出來的溫室花朵,在中國未必能適應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
上海市引入特斯拉,無疑是在賭博,上海在賭一個未來。特斯拉究竟是溫室的花朵還是財狼猛虎,上海心中自有一桿秤,它很清楚,只有引進來了才知道這頭猛獸能帶來什麼!
毫無疑問,上海在這場賭局中勝出了。
上海雖然是我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但這幾年上海市的經濟增長速度還沒有跑贏全國平均水平。身為魔都的上海危機意識很強,它知道再不改變自己,只會慢慢失去優勢被其他城市追趕上。此時此刻,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首要任務,上海這次看中了經濟基礎製造業。
而此時時刻的特斯拉,也正在苦苦尋找自己的伯樂。特斯拉是做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國家這幾年一直在大力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車,汽車從燃油汽車轉向電動車是大勢所趨,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和新能源汽車市場,汽車需求量每年也維持在30%-50%的高位增長,上海看到了希望。
上海極盡所能滿足特斯拉的需求,而特斯拉也抓住了這根救命稻草,這算是一個雙贏局面。
從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奠基到2020年1月7日特斯拉中國製造Model 3交付給10名中國用戶,雙方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這在特斯拉馬斯克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上海卻做到了。
短期來看,很多人會覺得上海很傻,為何不發展現在各大城市最擅長、成效最快的房地產地產來拉動經濟呢?你看「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深圳,在疫情之後房價的瘋狂上漲不就證明了這是一條很好的道路嗎?
深圳的房價是漲了,可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連華為這種頂級企業也因為受不了高昂的房價從深圳搬出來這事,如此優秀的科技頭部企業,多少地方搶著要呢。
任正非有句話說的好,只有製造業和科學技術才能強國。在利益誘惑面前,我們要學會權衡,究竟是選擇眼前的魚還是釣魚技術!
事實上,在說上海傻之前,我們還必須看到,在引入特斯拉的布局中,上海也並非一味付出,雙方是籤訂了對賭協議的。
協議中規定,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從2013年年底開始,每年要向政府繳納22.3億元的稅款,如果不能做到,政府則會收回土地,同時為了防止出現某些不正當行為,特斯拉在未來的5年裡,要在上海工廠投入140.8億元資本支出。
按照目前特斯拉發展速度,我相信這個對賭協議對雙方都沒有任何難題。而且自從特斯拉入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後,整個中國汽車市場格局徹底被攪亂了,有人因此覺得,特斯拉是一條可怕的鯊魚,會殺死中國這些車企。
在我看來,國內這些汽車企業更像是自家池塘養出來的魚,靠著政府補貼一點點養大。魚長大了,不也應該接受一次考驗嗎?如果因為一條鯊魚的入侵就上喪生,這樣的企業留著幹嘛呢?
這麼看來,上海的整體戰略是正確的,上海引入特斯拉不僅做了件對上海本地有意義的事情,對整個中國汽車市場也是一件好事。
這兩天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經信委副主任呂鳴說上海要引入一批「特斯拉式」項目,讓「特斯拉速度」成為「上海速度」常態,從而保持上海投資穩定增長、提升上海經濟發展質量。
引入特斯拉才短短兩年時間,就已經有一大波優秀企業趕往上海,上海這盤棋是越下越大了,都已經開始著手高新科技企業常規化處理啦,此時此刻,你還要說上海做的不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