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面面手作一個做娃娃的手藝人

2021-02-19 粘土教程

我是安徽合肥人,兩個孩子的寶媽,全職在家帶娃,跟所有的媽媽一樣,孩子才是我最重要,用盡全力,去做到最好的作品。

平時只有在熊孩子休息的時候,才有時間做做手工,最喜歡做可動娃娃,不知不覺已經做了三年多了。

娃娃的手工創作伴隨著我的孩子,從牙牙學語到滿地亂跑,再到上了幼兒園。我在創作娃娃手工的過程中,感覺有一部分孩子的影子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可能每天抱孩子、親孩子、隨時盯著孩子,有太多印象留在腦海裡了,對自己的娃娃的設計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最早的時候,我的娃娃也是沒多少人知道,後來是在參加2018年武漢DP的時候(DP就是娃展,娃娃手作人聚在一起展示交流的活動。)

那次,我創作了小眼睛的豆子娃,娃展第一次出現這種造型,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從那之後我的娃娃開始走到了大家的視線中。一個普通的做手工娃娃的媽媽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粉絲和小小的個人品牌,成為了大家眼中的娃師了。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這些豆子娃娃都是根據我孩子的面孔表情來設計的,因為當時二娃還很小,我家遺傳基因孩子眼睛就特別小,我也照著他眼睛的特點做成了這套娃娃,沒想到很受大家歡迎。

娃娃這些小東西真是有一種小小魔力的,很多人第一次接觸到娃娃,看到成品的娃娃之後,馬上就愛上她們了,然後都想認養一隻,也想學著自己做出娃娃來。

就這樣很多人跟我接觸多了,慢慢的都被我帶入娃坑了,我的鄰居、我好多朋友都入坑了,她們有些人專門做娃娃的小衣服,還有些人做娃娃的裝飾,大家在業餘時間有了一份兒特別有意思的事情,都特別開心,找到了一些生活中不一樣的小幸福。

在線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作品群,在群裡等待著娃娃掉落,也有很多人不斷諮詢我娃娃怎麼做,後來我就跟朋友合作開起了線上的課程。

到目前為止,娃娃課程已經進行了快三年了,從入門第1期到最近進行的第6期,我們的娃娃已經形成了入門到進階的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了。

很多喜歡娃娃的人,在我們的課程裡,從0起步進入了娃娃坑裡邊,前前後後一千多學員從這裡畢業,很多人也成為了獨立販售的娃師。

學員組團參展杭州DP

我們學員裡有在校學習的學生、有70多歲的阿姨、有跟我一樣帶娃的寶媽、甚至有同學臨產了還在課堂訓練營上課,中間生完孩子,兩三天之後就回來繼續做娃娃了,大家對娃娃手作絕對是真愛呀。

欣喜的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了解到可動娃娃了,而且收藏娃娃、欣賞娃娃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手工娃娃漸漸成為一種潮流玩具和藝術收藏品了。

以前照顧孩子,都是半夜才有時間做娃娃,現在孩子逐漸大了,都上了幼兒園,白天不在家,我也終於有更多時間做娃娃了。

做娃的過程中,有時候也在想,小孩子的時光真是太快了,一轉眼全都長大了,而手中的這些手作小娃娃,永遠保持著童年的樣子,定格了最初始的可愛,就像留住了那麼一點時間,留住了一段老母親的記憶。

如果你喜歡娃娃,喜歡手工,歡迎留言勾搭。記住,不管是娃娃定製還是學習,都有一個老母親在這裡等著你,耐心給你解答。

10月24日就要開始的進階課是我們進階系列課程的第6期,技術上,之前幾期課程都是教的實心娃頭,最多內部有錫紙球的填充,第6期有了革命性的進步,會開始採用一種開顱娃頭的新技術。

從1期到6期,娃頭的技術越來越複雜,難度越來越大,娃娃的手作定製也越來越成為一門專業的工作了,一步步的經驗技術積累讓職業娃師的門檻高了很多。

現在做出一個人見人愛的有市場的娃娃,很不容易了,不過這也是真愛娃娃手作人的機會,發自真心的喜歡娃娃,認真學習技術、好好練習、娃娃作品也達到水準之上,靠娃娃養家餬口還是不難的,最起碼能有一個相對自由點的業餘掙錢方法了。

除了開顱娃頭,這期的高階技術課程,還包括一個治癒感強烈的嘟嘟嘴小寶寶,以及最常見的3款娃娃鼻子造型的做法,全都是實在的乾貨。

每次直播1個小時,大家都說我是絮絮叨叨,不斷的在說話,這大概就是一個老母親的狀態吧,我真是覺得自己做娃娃的時候,就是一個老母親,在千叮嚀萬囑咐的告訴大家,自家寶寶是怎麼生出來的,有多麼好,大家要怎麼學著自己生一個,自己學會照顧她。

還好這種教課風格,至少能保證整場直播,不斷有各種技術點和注意事項在做介紹,很多做娃娃的細碎小細節小技巧,不是通過現場操作,都很難被發現的,因為對我來說很多順理成章的事情,對有些學員還是挺難的,這得通過不斷的絮叨教會大家。

有以前做娃的動圖,大家看下,每期技術點肯定都不一樣的。

如果喜歡OB11娃娃,歡迎來約課程,這次的高階課程直播一次,以後都是回放了,有下定決心學會做娃娃的想法,可以先趁著優惠報名存著,等到12月的A3入門訓練營,結合這次的課程,一次完成從入門到高階的進化。

只需要6節課的提升,你就能全方位打造自己的娃娃技能。 

人生在世總得有一項值得託付的東西,我是通過一個個手作小娃娃,把自己的心思想法都加在上面了,找到了一個帶著點意義感的寄託了。

如果你也想從這方面找到一個生活的出口,可以報名課程一起來學,我一定會知無不言的教授大家的。

學做治癒你心的魔法娃娃,OB11手工娃娃定製課第6期訓練營,馬上下單,原價799元限時只需499元!

擁有一份長長久久的手藝,比什麼都安心,

作業提交到粘土鎮課堂小程序中,會有針對性的點評。

現在報名還在優惠期,課程原價799元,優惠價格499元,優惠只到11月1日喲。

1—6期合買套餐價:1690元。

相關焦點

  • 一個手藝人的誕生
    當生活和夢想之間,需要做一個抉擇時,你會如何取捨?「溫暖時光,不急不緩,我是手作修復者李三七。」這是李明濤在自己的抖音視頻裡的自我介紹。37℃是最貼近人體體溫的溫度,不高不低溫暖適宜。作為手藝人,37℃代表想做出有溫度的作品的期許。正好,他的身份證尾數也是537。
  • OB11可動娃娃定製師特訓營A2期報名開啟,一起來學手作新職業
    o(∩_∩)o 哈哈看了上面的照片,有沒有覺得自己看到的是真正活著的娃娃,這些手工娃娃都是同一位娃師的作品,完成這種娃娃,現在已經逐步成為一種叫做娃師的職業啦,這份即能讓人瘋狂熱愛同時也能帶來一些收入的職業,這真是一種特殊的幸福呀,而且現在這種娃娃也特別受歡迎,很多都是要在朋友圈蹲著等掉落的,要靠緣分才能領到的。
  • 如何做一個木雕手藝人
    傳統木雕工藝是我國民間工藝的非遺項目,如何做一個木雕手藝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有好的作品傳世,一要基本功紮實,又要創作上有新意,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沉澱,才能厚積薄發;沒有人是天生的能工巧匠。
  • 手作娃娃實操書來了哦!這次是專門為娃娃們準備的冬裝哦!
    手作娃娃實操書來了哦!這次是專門為娃娃們準備的冬裝哦!
  • 手作娃娃一級證書課程招生
    通過將布料和木頭、奇藝襯等多種材料的結合,並應用刺繡、染布等技法,製作出獨特的布藝手作娃娃。一、手作娃娃一級課程       本次課為光喬手作娃娃一級課程,分兩次授課,共五天課程,第一次三天,第二次兩天。
  • 做一個可愛的繡球紙娃娃
    第一次看到繡球摺紙娃娃是在大學的時候,那時我在大洋百貨商場學做紙花,我看到一個媽媽來逛商場就把兒子託付給了教我的老師,然後老師就叫他折了繡球紙娃娃。從此我就知道這世上還有這樣一種可愛的東西。這種摺紙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會折其中一個單元,然後就是組合變化,考驗想像力的時候,成人有興趣可以學習,中小學生們也非常適合,取材也是非常方便,成品可居家裝飾,也可作為禮物送人。
  • 手作,給自己一份有溫度的禮物
    可偏偏有些人放棄這些便利,更願意親力親為:自己烘焙、做家具、做皮具、做香皂……買一個不就行了,為什麼要自己做呢?他們會告訴你,我不是為了製作一個物品本身,而是當手開始工作的那一刻,我們的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是在一起。換言之,手作過的過程就是自己的詩和遠方。01 手作是什麼?
  • 石塑泥土娃娃擺件教程,做一個自己的卡通娃娃
    讓天下沒有難學的手藝你好 這裡是手工客石塑泥土娃娃作者:劉奶奶愛喝牛奶照著自己的頭像做了一個娃娃,感覺塗色有點麻煩呢,不過做完成就滿滿主要材料石塑泥土所需工具石塑泥土丙烯顏料毛筆工具刀磨砂棒亮光油製作步驟:第1步先畫一個頭像草圖第2步準備好錫紙和鐵絲,這一步可以省略但是娃娃做完可能有點重第3步包成一個椎體第4步搓一個圓球當頭,然後壓出一個片片當身體第5步頭上加個劉海第6步搓出三根線編成麻花辮,做兩個
  • 成為兒童遊戲治療師:做一個關注「關係」的「手藝人」
    第一次來遊戲室,面對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儘管遊戲室裡有更多好玩的玩具,但小朋友仍舊抱在媽媽身上,哭著喊著「我不」、「不要」,掙扎著表示不要離開媽媽,不願意進入遊戲室;有的小朋友,進入遊戲室,怯生生的站在一個地方,或低頭看腳尖,或盯著遊戲室一個地方,或者看著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但任憑諮詢師的如何邀請,也不反應;有的小朋友進到遊戲室,看見了自己喜歡的小馬/汽車
  • 蘇慧倫暌違13年天后回歸 全新專輯《面面》勇奪8冠王
    新專輯《面面》一推出就引起廣大迴響,20日《面面》發片記者會上,蘇慧倫也感謝歌迷的支持與等待,《面面》這張專輯也是因為歌迷的「愛」才誕生,對她來說,面面代表著人的不同面向,而她的面面,其實也是每個人的面面,透過《面面》來認識她與自我了解,因此記者會現場更邀請到在專輯中與她合作的「文青教主」娃娃魏如萱、「創作才子」HUSH暢聊女神的「真面目」。
  • 你好,我是可愛的南瓜呀~
    我最愛的減脂期主食之一,【南瓜】會有人不喜歡它麼?特別是減肥的時候!你好!我是可愛的南瓜呀~因地域的不同,我有好多名字呢,麥瓜、番瓜、倭瓜、金瓜、飯瓜、伏瓜等,我最早來自於北美洲。有一個龐大的家族,絕對能滿足口味各異的你們。常見的有:貝貝南瓜、板慄南瓜、蜜本南瓜、黃狼南瓜、大小磨盤南瓜、牛腿南瓜、蛇南瓜等等。
  • 以手作之名,感受自然之美
    近些年在國內流行的「手作」,是作為一個日文詞彙被引入的。它除了有「親手所做」的意思外,也代表了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通過手作,我們可以遠離快捷的生活方式,回歸專注本身,放鬆身心,找回屬於自己的生活。以下,我們分享一些熱愛手作的人的作品,希望可以為你帶去生活的靈感。
  • 手作烘焙課程,開課啦!
    「小食大器社交廚房」是一個集手作烘焙學習,美食交流,團隊聚會,主題派對於一體的創意空間。
  • 【我們的「十三五」】從「莊稼漢」變「手藝人」
    冬日暖陽下,我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樂都區七裡店小區內,一群老漢象棋戰正酣,一個咿呀學語的小娃娃找正在下象棋的爺爺討要棒棒糖,當小娃娃看見迎面走來的吳梅香,再也顧不上棒棒糖了,跌跌撞撞一頭扎進她懷裡。
  • 以手作之美回報歲月,她只做有溫度的工藝品
    塗婧的作品工作室創辦後,塗婧正式成了一名全職手藝人。「手工帶給我的安全感和成就感,遠遠超過了我之前的職業。」塗婧解釋,手工藝的創意源於生活中的萬事萬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從一根棉繩,到一個繩結,再到一面掛毯,工作室出品的每一件作品都無法依靠機械,是手藝人純手工製作,可以說是時間凝結的藝術。「相比於流水線生產,手工的東西更有溫度。」塗婧記得,在699文化創意園擺攤時,她賣的第一件作品是捕夢網——源於北美奧吉布瓦人文化中的一種手工藝品。因為有驅除噩夢並帶來好運之意義,塗婧製作了一些送給親朋好友,機緣巧合之下,又將它拿到了集市上。
  • 十大非遺傳人集體點讚《巧手神探》,手作綜藝憑何出圈?
    而《巧手神探》這檔節目的解壓之處在於,節目組不是說教式直給減壓,而是通過手作這一天然具象的手工物件,以及手藝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榜樣,自然而然地放緩了大眾心理節奏或壓力情緒,無形中起到了一個減壓閥的作用。總導演趙文海也曾透露這檔節目創新的出發點,「當下,手的功能越來越機械化,每天都在不停地按鍵盤,按上下樓電梯鍵,各種機械化之後,雙手的魅力是不是消失了?
  • 把趣多多做成小藥片,這種人見人愛的手藝你也可以做出來 | 食玩手作小點心入門課
    其實有一種解決方案就是做超迷你的仿真小點心,除了不能吃,其他跟真點心一點都沒區別這些超萌小點心,簡直就是來自童話迷你世界,擺在家裡,拍照發到朋友圈,別人都會覺得你是個烘焙達人,直到你把小手指放在點心的旁邊,才驚訝地知道原來這是一些超迷你的小手作。就好像把趣多多餅乾做成了一隻只小藥片,細節還經得起放大觀察,蜜汁可愛。
  • 諾媽手作——玩樂捲紙畫
    有人問我為什麼喜歡帶娃娃們玩手作,原因大致是:世界太快,希望娃娃們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在面對世界的時候,能保持一份
  • OB11私家娃娃定製師5期學習加課不加價,千萬別錯過
    這些圖片裡的娃娃都是出自同一個手作人:@面面手作  老師,她是一位資深的OB11娃娃定製師,所定製的娃娃特色鮮明,生動活動、被譽為有靈魂的娃娃,是娃圈很多人珍藏的心頭所愛。每天都有人在面面老師的娃娃掉落群裡蹲娃,然而手工定製的娃娃出品數量總是有限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得不到娃的,那麼想要自己心頭所愛的娃娃該怎麼辦?可以跟著面面老師的課程學著自己來做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