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兩兄弟突發奇想,發明鐵板藝術畫,是歷史最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華勇
眾所周知,我國的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傳承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技藝,所以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承載歷史文明。然而,也有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沒有悠久的歷史。
▲郭海龍
有一對兄弟,哥哥名叫郭海博,弟弟名叫郭海龍,他們從小熱愛繪畫。後來,他們突發奇想,並很快發明了一種新興的繪畫藝術「鐵板藝術畫」。經過30多年的努力,這種新興的藝術也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堪稱是歷史最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郭海博
1、突發奇想,發明鐵板藝術畫
因為家裡有很多姐姐和哥哥熱愛畫畫,所以在他們的影響下,郭海博和郭海龍這對兄弟小時候也耳濡目染地愛上了畫畫。長大成人以後,這對兄弟卻轉而對雕塑很感興趣,尤其是喜歡泥塑,他們製作的泥塑作品甚至斬獲過獎項。
原本他們打算一直從事泥塑藝術,然而他們很快就發現泥塑作品很難保存,所以他們打算用某種材料來讓自己的作品能夠長期保存下來。不過,花費了很長時間也沒能找到理想的材料。
有一天,弟弟郭海龍從工廠裡帶回來一塊鐵片,並製作了一個人物雕像。哥哥郭海博很開心,隨即和弟弟一起研究如何在鐵板上作畫。不過,鐵板可不像畫紙,想要在上邊作畫談何容易。
摸索了一陣子過後,這對兄弟便想出用錘子當畫筆,然後在鐵板上打出各種圖案。漸漸地,他們便成功發明了一種新興的繪畫藝術,名曰「鐵板藝術畫」。
2、用4年打造價值50萬的鐵板畫
由於兄弟倆每天都在家裡用錘子敲個不停,所以人們總是能夠聽到打鐵的那種「丁零噹啷」的響聲。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家是開了鐵匠鋪呢,兄弟倆也戲稱他們就是鐵匠。
郭海博和郭海龍兄弟倆都有很強的藝術天賦,所以他們很快就熟練地掌握了在鐵板上作畫的技巧。不過,創作一幅鐵板畫可並不輕鬆,因為兄弟倆都必須要在鐵板上用鐵錘敲打無數次才能完成。後來,兄弟倆還用4年打造了一幅鐵板畫,而且這幅畫價值50萬。
3、堪稱是歷史最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經過多年的不斷摸索,這對兄弟甚至能夠在很多金屬上作畫,著實厲害。另外,他們還想出用高溫氧化的獨特方法使金屬變出多種顏色,這樣一來,就算不用任何顏料也能創作出絢麗多彩的鐵板畫。
可喜的是,郭海博和郭海龍兄弟倆發明的這種別具一格的「鐵板藝術畫」也很快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於這種鐵板畫發明至今不過30多年,所以也絕對堪稱是歷史最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對兄弟不僅擁有超強的藝術天賦,而且還有創新精神,畢竟他們獨創一種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鐵板藝術畫」。後來,這種繪畫藝術也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於鐵板畫的歷史只有30多年,所以也算得上是歷史最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