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詞家,婉約詞派創始人,竟然還是位科舉槍替高手

2020-12-26 觀史說

科舉被譽為我國「第五大發明」,通過分科考試,擇優錄取,是一種先進科學的人才選拔制度。科舉制度創立以後,就是我國重要的人才選拔手段。科舉考試為底層百姓提供了飛黃騰達的機會,有能力的讀書人通過科舉來進入仕途,平步青雲。

明代趙秉忠狀元卷,在殿試中表現出色而名垂青史,他的試卷也是現在僅存的狀元卷

當然,也有一些沒能力的人為了功名,採取一些不光彩的手段,例如「槍替」。

什麼是槍替

「槍替」,俗稱替考,是科舉考試的作弊手段。這種方法的安全性實用性都比較高,不需要去勾結權貴,被有錢無勢的人採用。槍替不需要去勾結主考官和權貴,再者唐代科舉考試是開卷,允許帶小抄,槍替就成為了唐代最常見的作弊方式。

論語,唐代科舉考試書目之一

槍替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槍手直接代替考生考試,古代有也有記錄考生身體特徵的「準考證」和「身份證」,但是不夠詳細,能起到防止替考效果,但也效果較差,找到相貌相似的考生,便有了替考的可能。考生和槍手在同一場考試,在考場內兩人交換試卷或者草稿紙,以此來傳遞答案,幫別人完成考卷。相比直接替考,這種難度比較大了。考生通過一些手段把試題傳給考場外的槍手,槍手在考場外完成,再把答案傳遞給考場中的考生,這種方法一般需要主考官的配合,難度極大。唐代科舉剛興起,一些科舉制度不夠完備,造成科舉槍替現象比較普遍。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一位科舉槍替高手,堪稱「科舉作弊第一人」,他是唐代著名詩詞家,花間派創始人,婉約派鼻祖——溫庭筠。

詩詞家溫庭筠

溫庭筠出生在晚唐,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後代。溫庭筠在詩詞上造詣都很突出。他寫的詩詞藻華麗,意境優美,與李商隱齊名,被稱為「溫李」。除了詩,他的詞文採飛揚,聲情並茂,被尊為「花間派」鼻祖,是婉約派的最早代表人物。也有學者將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溫庭筠並列為「唐朝樂府四大家」。

溫庭筠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他的著作《商山早行》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一句更是千古名句,一百多年後,宋代的歐陽修看到這句詩時讚嘆不已,歐陽修嘗試著模仿寫作了很多詩,都沒能超越這句詩描繪的意境。他的詞《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

句句經典,將獨自在家的妻子盼望丈夫歸來的場景描寫的淋漓盡致。溫庭筠有三百多首詞流傳下來,發展形成了「花間派」,成為「婉約派」的源頭,宋朝詞的興盛,離不開溫庭筠的貢獻,李煜、柳永、晏殊、李清照這些後世詞人都受到溫庭筠的影響。

溫庭筠寫詩不僅寫得好,更重要的是寫得快。當時他有個綽號「溫八叉」,意在指溫庭筠寫詩做賦速度夠快。唐朝進士考試是「命題作文」,要寫一篇八韻詩歌,考試時間是三根蠟燭燃燒完的時間。有人寫對聯來形容唐代進士考試:

三條燭盡,燒殘士子之心;八韻賦成,精破試官之膽。

三根蠟燭燃燒完了很多考生都寫不出來,但是溫庭筠,只要兩手一叉就能寫成一韻詩句,叉八下手就能寫成一篇八韻詩了,因此,被人稱為「溫八叉」。

如此全才的溫庭筠?為何會成為科舉槍替高手呢?

科舉槍替高手溫庭筠

溫庭筠槍替這件事,不是什麼野史故事,在《新唐書》中有記載:

思神速,多為人作文。大中末,試有司,廉試尤謹,廷筠不樂,上書千餘言,然私佔授者已八人。

這段史料記載的是大中(唐宣宗年號)九年的科舉,這是溫庭筠最著名的一次舞弊。這次考試主考官禮部侍郎沈洵聽說溫庭筠作弊厲害,就安排他坐到了最前排,他溫庭筠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著,以防他作弊。

考生趕考雕塑

主考官沒有想到的是,這次考試主考官一位能夠震懾住溫庭筠,可沒想到,溫庭筠在主考官眼皮子底下,幫助了八個人完成試卷。不知道溫庭筠是如何在主考官眼皮子底下把答案傳給周圍同學的,有一個重要的信息不能忽視,唐朝科舉考試是開卷的,考生可以翻看參考資料,這或許給溫庭筠提供了方便。

這不是溫庭筠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卻是最後一次。他的能力,不會因為一次科舉及第或落第改變,但他倒是利用科舉,創造了舞弊第一人的名號。更有意思的是,溫庭筠在考場上幫助別人,是不收錢的,免費的幫助別人,甚至他跟周圍的人都不認識。

溫庭筠為什麼要當槍手呢?擁有如此的才華好好考試做個狀元郎不好嗎?這可能也是溫庭筠的想法。

落第落第再落第

溫庭筠參加過多次科舉考試,。在開成四年、大中元年等時間多次參加科舉,在大中元年參加科舉的時候,剛到京城,在考試之前,就備受推崇,京師的名士都與他結交,《舊唐書》中有記載:

初至京師,人士翕然推重。然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弦吹之音,為惻豔之詞,公卿家無賴子弟裴誠、令狐滈之徒,相與蒱飲,酣醉終日,由是累年不第。

裴誠、令狐滈都是當時著名的紈絝子弟,溫庭筠跟他們在一起,「不修邊幅」,在京城留下來壞名聲,引起了主考官反感,他考不上,不是因為能力不夠,而是得罪了權貴。

溫庭筠不修邊幅,恃才傲物,同時譏諷權貴,他的行為讓那些權貴們都看不慣,同時,晚唐時期政治黑暗,黨派之間鬥爭激烈,溫庭筠也被亂入其中的政治鬥爭中。他在考試前,就註定了科舉落第的命運。

溫庭筠心裡也清楚,既然人家不讓咱們考出好成績,那咱們何不陪他們玩玩?溫庭筠的科舉舞弊,除了這次槍替,幫助周圍八個同學完成考試,還參與了一次科舉洩題事件也跟他有關,可能他就是把科舉當成去玩了吧。在唐朝,想做官,可不是只有科舉一條路的。

除了科舉,還有一個方式是引薦。當朝官員可以引薦有才華的人,類似現在的「內推」。溫庭筠依靠其名聲和威望,肯定是不愁引薦之人的。

大中六年,在杜牧的引薦下,他入朝為官。但是因為幫助八個人作弊,被貶為隨州隋縣縣尉,成了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官。

因為這個時代

科舉制度興起於當代,興盛於宋。唐朝的科舉制度相比後世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考生是開卷考試,老師閱卷也是看著名字對著原試卷修改,「糊名」「謄錄」等科舉的高級玩法在宋代才出現。

唐代的科舉是讀書人入朝為官的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唐朝末年的「牛李黨爭」就是就是科舉出身的「牛黨」和門第出身的「李黨」之間的鬥爭。科舉在唐朝是不完善的制度,讓溫庭筠有了可乘之機。唐朝統治者的大度,給了溫庭筠如此「惡作劇」的膽量,溫庭筠此次事件只是被貶,要是在明清.....

相關焦點

  • 婉約詞派的代表,李清照詩詞的出現,為詩壇開啟新畫面
    說到婉約派詞人,當然李清照會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之一。說到李清照的詩風,有兩個時期的變化,她的詩詞由北宋時期的甜蜜,描寫自然風光美景,轉化為後期的懷念和孤寂傷感之情。一說到李清照的詩詞,我們就拿她最有典型的《如夢令》來鑑賞一下。
  • 溫庭筠為什麼為花間詞派之祖,花間派、婉約派、豪放派之間關係?
    、韋莊的婉約派手法。風格雖然還是婉約的音律,但是選材更為廣泛了。這些可以從晏殊、秦觀和李清照的代表作品看出其主要轉折。脫離了那種花間詞派:只寫女性的美貌和服飾以及她們的離愁別恨的局限。北宋詞家承其餘緒,晏殊、歐陽修、柳永、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人,雖在內容上有所開拓,運筆更精妙,並且都能各具風韻,自成一家,然而大體上並未脫離宛轉柔美的軌跡。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苕溪漁隱叢話》後集)、「軟媚」(《詞源》)、「綢繆宛轉」(《酒邊詞序》)、「曲折委婉」(《樂府餘論》)等語,來形容他們作品的風調。明人徑以「婉約派」來概括這一類型的詞風,應當說是經過長時期醞釀的。
  • 詩詞大會考「千門萬戶曈曈日」中「曈曈」何意?75位高手答錯
    雖然我們一直說「唐詩宋詞」,不過詩詞這兩種文學體裁在唐宋年間並不是直線分布的,而是相互穿插的。唐代也有很多大文人寫詞,就像「詩仙」李白就曾寫下《憶秦娥·簫聲咽》,被譽「百代詞曲之祖」,更不要說活躍在晚唐和五代時期的花間詞派,它們也為宋詞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因為科舉成就宋朝六大家聚首京師
    從文學上看,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這六位都因為大宋 1057 年這次科舉而聚首京師,也是唯一的一次。1057 年 千年進士第一榜自從科舉制度誕生以來,可以說唐宋之後的大部分名人,都是通過科舉之路改變自身命運而留名史冊。
  • 「好雨知時節」,透過我國唐代詩詞,談「雨」在詩詞中的意象表達
    我國古代的詩詞發展,每個朝代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就其詩詞的繁榮景象來說,唐朝時期尤為鼎盛。詩詞是文字藝術的升華,它以凝練的語言,簡短的文字,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闡述人的心靈文學。詩詞講究意象美,古代詩歌意象廣泛,風花雪月,花鳥蟲魚,皆有借喻。
  • 婉約派代表人物——李清照,詩詞優雅,其人亦是如此!
    她的存世作品雖然只有七十多篇,詩詞優雅,取得了巾幗不讓鬚眉的驕人成就。被後人譽為婉約派的「一代詞宗」,說起李清照來,我們腦海當中就會浮現出一個多愁善感、清麗娟秀的一個端莊的女詞人。她的詞和她的人一樣,也是永遠籠罩的一層淡淡的哀愁,永遠都是籠罩著一層美麗的、輕輕的面紗。經過父母薰陶之下,她視野開闊、氣質高貴,她包攬父親所有的藏書。
  • 科舉時代婚姻觀念的真實寫照——榜下捉婿
    但是,自科舉制度建立後,隨著「取士不問家世」,從唐代開始,婚姻觀念也悄然從單純重門第逐漸向重功名轉變。財產的豐儉,是傳統觀念中擇偶的重要參考,當然在科舉時代也仍然有著極深的影響。不過,可以看到,從唐代開始,人們的擇偶標準中,首先看重的還是科舉功名。
  • 婉約詞人李清照,寫了一首詠梅詞,盡顯孤傲,難以被超越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婉約派代表女詞人,是我們口中的「千古第一才女」。她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就過著優越的生活,接受著良好的教育,這為她後來的成就打下了基礎。如此優秀的女子,對自己的要求也是極高的,她也有著高傲的性格。
  • 讀孟郊《登科後》詩,帶你了解唐代科舉制度,及考進士究竟有多難
    畢竟品嘗登科之喜的人在整個唐代近三百年中還不到七千人。唐代實行科舉制度取士,為天下學子開放一條進身之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對於科舉而言。自古便有「學而優則仕」的說法,然而在隋唐以前長期是豪門士族把持朝政,廣大庶族極少有做官的機會,科舉制度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
  • 婉約派的詩詞,輕柔婉轉,卻也能夠直抵人心
    婉約派為中國宋詞流派。婉約,即婉轉含蓄。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張先、晏殊、晏幾道、歐陽修、李清照等等。婉約一派的形成,大致與當時的社會狀況也脫不了干係,重視兒女風情,細密綿長之情誼,其內容主要寫男女情愛,離情別緒,傷春悲秋,光景流連;其形式大都婉麗柔美,含蓄蘊藉,情景交融,聲調和諧。
  • 唐代詩人的恣意人生
    我忽然就羨慕起了唐代豪放、灑脫的詩人。管你怎麼想怎麼看,我以我手寫我心。就是這麼任性!正是在這種情形下,《少年安得長少年:唐代詩人的恣意人生》躍入我的眼帘。於是我想:這本書怎麼這麼應景啊?我要看!其時,新書還未上市,朋友找關係拿到了電子版,居然自己列印並裝訂了一本樣書。託她的福,我也得以先睹為快。
  • 溫庭筠最有名的一句詩,中學生都會背,詩詞大會卻難倒了54位高手
    這就是詩詞大會考蘇軾的「但願人長久」,會有90多人答錯的原因。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詩詞大會上值得注意的一道題,考的是溫庭筠最有名的一句詩,中學生都會背,但卻難倒了54位高手。大家看一看這道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中的「茅店」指的是什麼?
  • 大宋女性生活圖鑑:購物打扮、經商賺錢、寫詩練字,享受美好生活
    不過在開放程度上,宋代的女性相比唐代也毫不遜色。宋代發達的商業為女子們的購物等愛好提供了經濟基礎和社會條件,大宋女性的生活是非常多姿多彩的。一、逛街購物,衣服飾品款式多樣宋代之前的朝代女性服飾以紅紫、綠、青等顏色為主要的色彩,這在視覺方面顯得很單調。
  • 長慶科考案:主考官利用科舉維護貴族派,皇帝利用科舉籠絡朝臣
    在科考案被揭發之後,穆宗雖然立即重新舉行考試重新錄取人才,但是錄取結果依然充斥著政治因素,作為皇帝的穆宗竟然在科舉考試當中錄取不合格的人員,他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不想得罪某位大臣。由此可見,當時的政治環境錯綜複雜,就連九五至尊的皇帝都不能倖免。
  • 宋詞之爭:「豪放派」與「婉約派」兩大流派徒有其名,名實不符?
    這當然離不開宋詞的兩大流派,兩大流派一個叫做「豪放派」,以蘇軾、黃庭堅、辛棄疾等人著稱。「豪放派」詞跟它字面意思差不多,主要特點就是視野恢弘、不拘一格,表現出詞人的豪情壯志。另一個流派則是來源於「花間詞」的「婉約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溫庭筠、柳永、李清照等人,婉約詞則相對較為含蓄內斂,溫婉動人地抒發兒女私情,離別之恨。
  • 詩詞大會難住55位高手
    對於學生們的這種種抱怨,筆者每次都會給他們找出幾個例子,讓他們明白古典詩詞的文字到底有多精煉。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詩名叫《暮江吟》,全詩如下: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
  • 8位最負盛名的唐代詩人,72句流傳千古的詩詞名句!
    在唐朝近300年的歷史中,湧現的詩人有2000多位,流傳下來的詩作近五萬首,下面給大家分享唐代最負盛名的8位詩人創作的72句千古名句。1、杜牧,唐代詩人,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難倒49名詩詞高手,答案讓人意外
    有一期的詩詞大會就考到了這個題目,我們先來看下原題:問,「出水芙蓉」最早是形容什麼的?答案有三個選項分別是:A、美女 B、詩歌 C、繪畫。此題難倒了百人團的49名高手,可謂令人意外,因為正確答案是指「詩歌」。芙蓉花,清新俊雅,亭亭立於碧水中央。歷來是很多文人墨客爭相吟詠的對象,也是很多書畫家筆下美麗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