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是一位有三十多年養殖經驗的養羊戶,因為家裡有棗樹和莊稼地,這些年養殖規模一直控制在幾十隻,再多了,他自己就顧不過來了。老楊養羊從來不去飼料店裡買什麼預混料或者精飼料來喂,不過他的羊養的也不錯。
春夏兩季綠草茂盛的時候,老楊就把羊群趕到草多的地方讓羊自己吃個飽。老楊和老伴還會打草、曬草,然後把曬乾的青草堆起來,等著冬天餵羊。夏季,老楊的老伴愛種一些蔬菜,比如南瓜,非常容易長。家裡根本吃不了,就拿出一部分剁碎了餵羊,南瓜是個好東西,比青草受歡迎多了。
秋天家裡的棗子成熟了,一些沒有食用價值的棗子就拿來餵羊,吃不了的就曬乾,等著日後慢慢添喂。羊最愛吃這甜絲絲的爛棗了,不過這些棗子的核太硬,羊消化不掉,所以一次不能多喂,否則會導致不反芻。然後等棗子收穫後,老楊和老伴兒會把棗樹葉子全部打下來,拉回家裡曬乾,堆起來慢慢餵羊,在冬季這些乾草和幹樹葉對羊群來說無疑是美味。還有地裡的玉米秸稈,花生秧、紅薯秧,也是羊群的飼草來源之一。這一年四季,老楊家的羊群從來不缺吃的,家裡摘剩下的菜葉,還有冬天的大白菜幫子,都是羊群愛吃的。
當然,光靠這些草草葉葉的餵羊肯定不行的。老楊隔三差五會給羊群餵玉米,有時餵玉米粒,有時就在清水裡撒上玉米面,這樣羊愛喝水,也補充了能量。還有一點就是,老楊經常往水裡撒食鹽,養羊的人都知道,羊群一年四季離不開鹽。後來,老楊的孩子給他買來舔磚讓老楊掛在圈舍裡,說不用再餵鹽面了,讓羊自己舔就行了,還說裡面加了微量元素,對羊有好處,外面的養殖場都用這個舔磚。開始老楊覺得不合算,也不相信這塊石頭塊一樣的舔磚能有什麼效果。不過後來事實證明,這小小的舔磚還真是挺不錯。
老楊餵羊的飼草可以說基本免費,就是需要多受些累,可這就是節約了成本。而且,老楊也細心,冬季母羊夜裡產羔,他怕小羊羔凍死,就給羊圈點上火爐子,自己守在羊圈裡,給母羊餵小米粥、麥麩等。小米也是自己家地裡產的,麥麩是村裡磨坊很便宜價格買來的。而且老楊養羊年數多,為人實在,和鄰村的獸醫關係很好,羊群有個小毛病,獸醫來了都免費看。
老楊養羊靠的就是肯幹,不怕累,為人實在。每年他的羊都能賣幾萬,如今年紀大了,子女不讓他養羊了,可老楊不聽,他說養了半輩子的羊了,跟這些生靈子有感情了。
像老楊這樣的小散戶還有很多,讓他們跟上時代步伐,搞規模化就是開玩笑。但他們這樣的羊倌卻是不可或缺的,起碼在未來十年內,這些小散戶不可能退出養羊圈。
各位羊友,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