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夜,瑞幸咖啡引爆了一顆重磅「炸彈」,自曝虛假交易22億元,震動了中美資本市場。
消息發布後,瑞幸咖啡美股股價雪崩,開盤後股價很快觸發熔斷,最終收盤大跌逾75%,市值不足16億美元。
生活有草蛇灰線,市場也如此。從2017年成立,到去年赴美上市,這家被稱為世界範圍內從公司成立到IPO最快的公司,成長中一直伴隨爭議聲。
在兩個月前,就有知名做空機構渾水公開了一份強悍的匿名報告,指控瑞幸咖啡涉嫌財務造假,門店銷量、商品售價、廣告費用、其他產品的淨收入都被誇大。
瑞幸咖啡當時否認了所有指控,還在SEC官網發布公告,稱該指控報告基於毫無根據的推測和對事件的惡意解釋。然而,剛過兩個月,瑞幸便承認了造假事實,被無情的現實打臉。
瑞幸依靠講故事、給補貼的商業模式,一直被質疑難以為繼,但它卻在短短兩年募集了超過10億美元資金,開了超過4500家咖啡門店,刷新了中概股最快上市紀錄。
這似乎是一家即將成為創業者楷模的明星企業,可是,時間是最無情也是最忠實的裁判,造假者終究逃不過時間審視,建立在沙堆上的大廈終究會垮塌。
此次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帶來的嚴重後果將逐漸浮出水面。
首先,瑞幸自身面臨來自境內外投資者的集體訴訟,將遭受巨額索賠。此外,其相關參與造假的高管也將面臨嚴厲的法律追懲,甚至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眾所周知,美股市場造假成本高昂,法律監管嚴厲。在美股歷史上,因業績造假導致而退市出局的上市公司並不鮮見, 2001年的安然事件頗具代表性。在財務造假被曝光後,安然公司宣布破產,公司多人被提起刑事訴訟,並導致相關的會計師事務所解體。造假行為付出了慘重代價。
瑞幸造假事件,對中國創業企業的負面影響將是深遠的,不僅僅是瑞幸自身品牌面臨毀滅性打擊,中概股的整體聲譽和市場形象都會受到拖累。可以說,其破壞效應,將遠遠超出瑞幸一家企業和相關投資者的損失。受此影響,今後,中資企業在國際市場融資或上市可能會變得更難,社會的經濟成本會提高。
瑞幸咖啡造假,可謂是害人害己。
值得一提的是,瑞幸造假事件曝出後,有人幸災樂禍地說,這是在「割外國的韭菜,請國人喝咖啡。「這種論調,非蠢即壞。
4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聲明,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譴責。這一聲明,可謂及時。
在譴責造假的問題上,每個人都不是看客,而是利益攸關者。
作者:柯銳
原文轉自:中國財富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