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農民評上了正高職稱,憑啥

2020-12-26 網易新聞

(原標題:4位農民評上了正高職稱,憑啥)

最近,浙江省農業正高職稱評審會結果出爐,在全省109名新晉農業正高職稱人員中,有4位身份很不尋常。因為他們的職業都是農民,是浙江省首批正高職稱的農民。這四位分別是薄永明、婁建英、馬亞平、麻劍雄。他們分別在蔬菜、畜牧、種子、茶葉種植領域深耕多年,也被稱作「新型職業農民」。       

所謂「新型職業農民」指的是運用先進技術和現代化種植理念、自主選擇農業種植為職業的群體。從2012年首次提出「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至今,我國已有超過1500萬新型職業農民。他們是怎麼評上正高的?什麼標準才能讓農民也能評上正高呢?總臺央廣記者周益帆採訪到了這四位正高職稱農民中的一位——婁建英。

農民也能評正高職稱來自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00:0007:35

通過自己所在企業參評

此前已有技術成果並發表多篇論文

婁建英評上了正高級農藝師,距離她2009年評上副高級職稱——也就是高級農藝師已經超過10年。有科研成果,有技術專家稱號,發表過多篇論文,婁建英覺得,評職稱是種激勵。

在浙江省,對農業主體放開正高級職稱評選,今年是頭一次,這種嘗試在全國也有示範意義。

浙江省農業廳人事處處長吳新民:「行政事業單位和科研單位有崗位數空出來,才可以推出來的,企業主體它沒有崗位限制的,它只要符合條件,它那裡推出來,市縣農業部門對他們的情況比較清楚,初審一下,然後推到我們省裡面,省裡面來對所有參加評審的對象一起評,不管你是職業農民,還是推廣院所,還是科研院所的。」

婁建英是通過自己所在的企業——溫州市神鹿種業有限公司參評的。她已經做了30年蔬菜種子培育工作。培育一粒優質的種子,既枯燥又辛苦,往往四五百份雜交組合中,能篩選出一兩份有前景的,就已經很不錯。

婁建英:我們幾百份的材料,相互之間雜交、組胚,我們這樣配出來的組合都有四五百份,我們再去田間鑑定、選擇。我們選擇五、六個比較好的雜交組合,接下來還要去不同生態區域實驗室中、不同的季節去試用,最終能夠發現一兩個比較有前景的材料、雜交組合,也算是非常榮幸的。

1989年高中畢業後,她進入了溫州市神鹿種業有限公司,一直從事蔬菜良種選育及推廣工作。

婁建英:大白菜、花椰菜、甘藍、西蘭花之類的,我們育種的周期比較長。像甘藍,一年只有一個生育期,想把它性狀穩定了,也要好多年。所以對於種子選育來說,這個時間是很漫長的,也很辛苦。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下來,不是說一兩年就能發現什麼東西,要長期的、一輩子去積累。

正高職稱已向職業農民開放

重實踐、輕學歷論文

打破人事關係制約

我國農業技術人員技術職務的評審工作從1986年開始,當年,我國發布了《農民技術人員職稱評定與晉升暫行規定》,農業技術職務名稱為:高級農藝師、農藝師、助理農藝師、農業技術員,其中,高級農藝師相當於副高級職稱。1992年起,我國在農業系列職稱增設了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相當於高級職稱。不過,浙江省農業廳人事處處長吳新民說,以往高級職稱主要面向科研院所、事業單位,但是對農業主體跟職業農民是不放開的。

少有農民評職稱,也有主觀原因,以往「農民」是一種身份的指稱而非「職業」。儘管婁建英所在的溫州市神鹿種業有限公司不是科研導向的農業公司,但已經獲得了很多科研成果,不過,大家評職稱的動力並不強,因為職稱與個人的收入不掛鈎。

原本婁建英以為,自己的職稱評定已經止步於高級農藝師,沒想到,2019年,國家出臺《關於深化農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在保留原先唯一的高級職稱序列——研究員的基礎上,增設正高級農藝師、正高級畜牧師、正高級獸醫師,拓展各類農業技術人員成長成才空間;同時,評審的權限下放到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浙江省農業廳人事處處長吳新民說,浙江省進一步深化改革,將正高的評審資格也向包括「職業農民」在內的農業主體開放了,並且重實踐,輕學歷、論文:

吳新民:職業農民,要副高5年以上的要求是一樣的,但是具體的標準把握上,考慮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自己做一些科研創新,或者申請一些國家專利這方面比較突出的;第二個就是他做的農業品種或者農業的作物,在全省帶動能力比較強;第三個他所在的企業能夠比較有影響力,行業比較有帶動力的。還是比較科學的評分細則的。

浙江省農業廳:希望能以此帶動職業農民多搞科技創新

打破戶籍、地域、身份、人事關係等制約,將所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納入到了評審範圍,也就說,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還有新型職業農民,都可以參加農業系列職稱的評審,這項工作目前已在我國很多省市展開,比如山東淄博在一周前公布了初級、中級農民職稱的擬通過名單,115人中有一大半來自家庭農場及合作社。浙江省農業廳人事處處長吳新民認為,這對於吸引農業人才、培育現代化農業有現實意義。

吳新民:給職業農民放開職稱之後,大家會覺得農民這個職業也是很有吸引力的。現在從事農業的農民、職業農民,也讓他們覺得看到一種市場帶動作用,他們會有更多的積極性跟主動性去搞科技創新,搞學習,來提升職業農民自己的科技水平,把整個農業水平都能夠推動上來的。第二個,就可以吸引城市吸引科研院校的人才,從事農業也可以獲得到科研院校、醫院職稱的話,對於我們青年進鄉村,專家技術回鄉村還是有一定的吸引作用的。

如今,通過了正高級職稱評選的婁建英每天還是在田間地頭忙碌,一顆顆小小的種子發芽、開花、結果,就像她自己三十年來向上邁的每一步。婁建英說,無論獲得多少榮譽、成果,她都喜歡「農民」這個稱呼和職業。

婁建英說,農民其實也是最樸實的一種稱法,職稱再高,最終還是要接觸農民,還是要把成果推廣出去,整個工作的過程中,沒有坐在辦公室裡能夠出成果的,還是要在田裡忙著。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責任編輯:楊強_NN6027

相關焦點

  • 4位農民評上了正高職稱 憑啥?
    最近,浙江省農業正高職稱評審會結果出爐,在全省109名新晉農業正高職稱人員中,有4位身份很不尋常。因為他們的職業都是農民,是浙江省首批正高職稱的農民。這四位分別是薄永明、婁建英、馬亞平、麻劍雄。他們分別在蔬菜、畜牧、種子、茶葉種植領域深耕多年,也被稱作「新型職業農民」。
  • 4位農民評上了正高職稱,憑啥→
    最近,浙江省農業正高職稱評審會結果出爐,在全省109名新晉農業正高職稱人員中,有4位身份很不尋常。因為他們的職業都是農民,是浙江省首批正高職稱的農民。這四位分別是薄永明、婁建英、馬亞平、麻劍雄。他們分別在蔬菜、畜牧、種子、茶葉種植領域深耕多年,也被稱作「新型職業農民」。
  • 4位浙江農民獲評正高職稱
    浙江在線7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許雅文 通訊員 高曉曉) 正高職稱農民來了!7月14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由該廳主持的農業正高職稱評審會結果已經出爐,在全省109名新晉農業正高職稱人員中,4位職業農民——薄永明、婁建英、馬亞平、麻劍雄榜上有名,他們也是浙江歷史上首批具有正高職稱的農民。
  • 職稱「門檻」不再絆倒「土專家」 浙江四位職業農民獲評正高級職稱
    光明日報杭州8月1日電(記者陸健、嚴紅楓)職稱「門檻」不再絆倒「土專家」。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主持的農業正高職稱評審會結果近日出爐,在全省109名新晉農業正高職稱人員中,4位職業農民榜上有名,此舉在浙江省尚屬首次。
  • 師範大學畢業生:「副高,正高」指什麼?怎麼樣才評得上?
    而評職稱卻是並不簡單的,可能有的教師覺得自己現在的教學能力很強,但是每年評職稱的時候卻很難。有多少老師經過多年的奮鬥才能評上副高的職稱呢?而評上副高就意味著教師職業這個崗位已經到達了一定的天花板,想要在評上正高就必須得付出加倍的努力與汗水才行。接下來就說一說在教師這個職業中,副高和正高究竟是什麼呢?
  • 農民也能評職稱!濟南67名農村專業能手獲中級職稱
    對市屬事業單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在職稱評聘方面實行綠色通道,在科研經費、安家補助、工資福利待遇等方面享受省屬事業單位同等待遇。允許偏遠地區基層事業單位在招聘時限制本區縣或臨近區縣戶籍,鼓勵引進本土人才。同時,濟南市深化激勵獎勵制度改革。完善市屬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管理辦法,規範績效工資總量核定。
  • 天津市2020年度高級會計師(副高、正高)職稱評審提交紙質材料的通知
    天津市2020年度高級會計師(副高、正高)職稱評審提交紙質材料的通知根據我市2020年高級會計師職稱評審工作安排以及疫情防控要求,現將紙質材料報送時間細分如下,請報送人員按照時間安排報送,並服從現場指揮。
  • 大量吸收農民工的快遞員和育兒嫂,能評職稱了!評上有啥好處?
    參加過國企或者事業單位工作的人都知道,這裡的職工都是要評「職稱」的。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老職工,對「職稱」這事,多數都屬於門清。可對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初上崗位時候,不免被人笑話,甚至引發尷尬。職稱一般僅存在於企事業單位中。
  • 中小學職稱,正高評審再出重磅,你有被幸福撞了一下腰麼
    從許多教師被擋在晉升之路上的情況來說,確實有些讓人不舒服,但是這不就是競爭應該有的姿態嗎?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沒有阻礙的競爭,那還怎樣來激活一所學校教師的活力呢?這樣的設計儘管不合理,但是也還是有它的可取之處的。
  • 一文讓你了解教師高級職稱和初級職稱工資差異有多大
    在聊教師高級職稱和初級職稱工資差異有多大之前先幫大家普及一下教師職稱的等級設置。一、我國現行教師職稱從高到低共設置5個等級,分別是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與職稱的正高、副高、中級、助理、員級相對應。
  • 一個課題可以申報不同級別職稱嗎
    課題是職稱評定中重要的加分方法,常用於評中級、副高和正高職稱。那麼,一個課題可以申報不同級別職稱嗎?我們分兩個方面,來給予回答。一個課題可以申報不同級別職稱嗎第一個方面:同一個人不能用同一個課題申報不同級別職稱。一個課題對於同一個來說,參加職稱評定只能用一次。比如一個省部級課題,對於評中級和副高職稱都是有用的。
  • 金碧泰大立教育|建築行業為什麼要申報職稱?
    高級職稱:高級工程師分為兩種,副級高級工程師(簡稱副高)、正級高級工程師(簡稱正高),工程系列正高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或成績優異高級工程師,副高就是高級工程師了。那麼職稱評審到底有哪些好處呢為什麼要評職稱呢評職稱需要準備哪些材料碧泰君一一給你解答
  • 堂哥是個老教師,申報的正高職稱評審結果出來了,沒有通過評審
    今天堂哥申報的正高職稱評審結果出來了,沒有通過評審,今年全縣申報的兩位老師都沒有通過,什麼原因也不知道,只是聽說評委舉手表決未通過。堂哥看起來很失落,但只能接受事實。有經驗比較豐富的同事幫他分析這次評審沒通過的原因:一、他的履職年限太短,才六年多,有的履職十多年才通過;二、是他們學校沒有出名,一般能出正高職稱的學校都比較出名,而且他所在的鄉鎮學校沒多大名聲;三、他的支撐材料太少,太單薄,取得的成績或作出的貢獻還達不到正高級職稱評聘條件。
  • 四川組織開展2020正高級會計師職稱申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
    各市(州)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材料進行初審後,於12月28日前將符合條件的申報材料匯總後報省正高評辦。(2)省級各主管部門、省屬各企業、有自主評審權限的單位和央屬在川單位申報人員直接將材料報送至省正高評辦。省正高評辦設在省財政廳會計處(地址:成都市南新街16號財政廳二號樓711室)。
  • 南海8名中小學老師擬評「正高」
    珠江時報訊(記者/區輝成)2020年度廣東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通過人員名單開始公示,佛山21位老師上榜,再次在全省地市中名列前茅,其中南海區佔了8人,石門中學李衛東、南海實驗中學林景飛等名校長均在列。 早在2016年,廣東啟動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全省中小學教師可以申報正高級職稱。
  • 高校教師評職稱:不評不甘心,參評特累心
    但是目前,在中國的高校中,其實存在著職稱與崗位不對稱的情況,教授、副教授等「崗位」級別,並不意味著有正高、副高等「職稱」。這與長期以來實行的「評聘分開」的聘任制度有關。評聘分開,即聘任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與獲得專業技術任職資格分開,在高校中往往出現「高職低聘」。
  • 技師怎麼評工程師職稱?除了逐級評審,專技一至四級直接認定正高
    最近經常有朋友問我們,專技崗工作的技師可不可以評工程師職稱?答案是肯定的,滿足一定的條件,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都可以申報相應專業的對應職稱,專技等級達到標準,甚至可以直接認定副高、正高級職稱!技師怎麼評工程師職稱?
  • 老師,恭喜你評上職稱了
    在聽到職稱評定名額的那幾天,各個辦公室聽到聊的最多的就是關於職稱評聘的,大家都在分析著某某老師可能有希望,某某人的獎狀多的你想不到,還有誰的論文發了十幾篇。言談舉止中就能看出來誰是什麼樣的人,誰是什麼職稱。高級職稱的炫耀著自己評定職稱時的「輝煌成就」,中級職稱的說著自己為「教育」付出了多少「精力」,初級職稱的自嘲著說評上一級就退休了。
  • 助理工程師評審要求有哪些,職稱申報流程要怎麼走
    最近有位人才向空格職稱反映,自己腳踏實地的工作有十來年了,從來沒考慮過要評職稱,覺得自己憑本事技能吃飯,職稱啥的就是個虛銜,認為作用不大又不好評,也就一直擱置評職稱的事。可後面他逐漸發現近年來招聘進來的新人都是有職稱的,在轉正或者升職加薪方面都比自己當年要來得快,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職稱的關係,繼而發現了職稱還有這麼多的用處!只是可惜現在職稱評審需要逐級申報,不然換做以前評中工也是綽綽有餘了。
  • 長沙明確購房不受限人才標準:至少博士、正高職稱以上
    而這四類人次的最低標準為:符合要求的正高職稱專家、博士、年薪50萬元以上的產業人才。據長沙晚報報導,6月28日,按照長沙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長沙進一步明確了人才購房要求,確保調控政策精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