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當明白了無常,你就不會張揚,這是簡單的快樂

2021-01-15 騰訊網

人生有兩大哀嘆:一嘆知己難求,二嘆世事無常。

我們明白,這一生會接觸許多人,會經歷了許多事,唯獨有一樣東西不想觸碰,那便是——無常。

作家田維在《花田半畝》中曾這樣寫道:

遺憾是常常的,孤獨是常常的,生來是品嘗苦味,生來便是看盡無常變幻。

當你明白無常,你就不會張揚,今日華麗風光,明日可能狼藉一場。

當你明白無常,你就不會悲傷,今日愁雲慘澹,明日可能滿天陽光。

當你明白無常,得,有什麼喜,失,有什麼傷,得失也不過空花一場。

當你明白無常,一切都覺得正常。

真正時時看見、看著無常的心,獲得真正內在的平靜安詳。

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

《紅樓夢》裡有這樣一句話:「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人這一輩子,即使一生榮華富貴,但是最終也逃不過生死無常,旦夕禍福。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婆娑世界,眾生皆逃不過這幾種苦。

與其苦苦生憂,憂而生怖,不如練就豁達心境,苦中作樂。

莊子就是這樣一位智者,面對生死,能夠保持從容的態度,活出逍遙的人生。

妻子死了,莊子失去了相依為命的伴侶。他讓內心的悲痛化為對生死的達觀和對世俗禮制的蔑視,鼓盆而歌。

歌曰:"生死本有命,氣形變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後來,惠施死了。莊子失去平生最好的朋友和最大的學術對手,悲從中來,在寫《天下》篇的時候,傷心往事,長想惠施,不知不覺為他寫了五百餘言,作為最好的紀念。

弟子們想厚葬老師,莊子倒覺得難過了。弟子們在這關鍵時刻並沒有勘破生死關。

於是他說:"我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為珍珠,天地用萬物來為我送行,我的葬物還不齊備嗎?"

弟子們不覺垂淚,說:「我們怕烏鴉和老鷹吃老師您的遺體。"

莊子笑道:"天上有烏鴉和老鷹來吃,地上也有螻蟻來吃啊,要是奪了前者的食物給後者享用,不是太偏頗了嗎?"

莊子終於悠然而去,很有詩意。他不敬畏死,但沒有隨便活, 一生是那樣的可貴。他超越了死亡, 忘卻生命,精神是那樣的愉快!

人生本是無常,我們無法左右生死禍福,不如一切順之自然。在這無常的世界,保持心靈的平靜與安寧。

當你明白了無常,你就不會張揚!

人生無常,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將會發生什麼。多少人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用於追求榮華富貴,最後才發現,是非成敗,榮華富貴都會轉瞬成空。

我們空手而來,註定什麼也帶不走。百年世事三更夢,萬裡江山一局棋。

莊子在濮河上悠哉地釣魚,楚國國王派兩位大臣去請他做官,他們對莊子說:「我們的楚王想用國內的事務麻煩您啊!」

莊子卻是握著釣竿頭也不回,他說:「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死的時候已經活了三千歲,國王用錦緞包好它的遺骨,供奉在了神壇上。

你們說這隻龜,它是願意在死後變成一把骨頭受人珍藏呢,還是情願活著在爛泥裡搖尾巴呢?」

兩個大臣說:「他自然是更願意在爛泥裡搖尾巴」 莊子說:「大人請回吧!我也要在爛泥裡搖尾巴。」

自古世事多無常,榮華富貴草上霜。頃刻一生鑼鼓響,不知何處是家鄉。千萬莫把善人傷,若生奸心必遭殃。物去人非總易逝,人間正道是滄桑。

無常乃是人生常態,該看清東西的看清一點,該簡單地方的簡單一點。

一個人的心靈簡單了,他的世界才能簡單快樂。

若遇無常,隨遇而安。

風光得意總有時,跌宕起伏才是人生,隨遇而安才是面對無常最正確的心態。

莊子在《天道》中說:「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

莊子認為快樂分兩種,一種是人樂,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樂;一種是天樂,就是那種超脫的樂,與天地相和諧的樂,是那種達到極至的樂,又稱至樂。

莊子在《至樂》中說:「至樂無樂,至譽無譽。」意為達到極至的快樂是在內心深處,是沒有表現的。真正的榮譽是沒有讚揚、沒有名輝的榮譽。

真正的快樂是與自然相融合、與天地相感應的樂;是虛無恬淡、怡然自得的樂;是無憂無慮的樂,是無聲無形的樂。

沒有誰的生活一成不變,沒有誰的人生年年如一。

一年四季更迭,季季不同,一生悲歡離合,樣樣嘗盡。

無常總是在不經意間到來,也許是如日中天的事業突然夭折,也許是許諾長相廝守的兩人無奈而分離,也許是一起走過餘生的老伴忽然離去……

面對無常,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對事對物、對名對利,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一切順其自然,才可以在這無常的世界,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不執著於圓滿,月圓則缺,日中則移,花絢則糜,水滿則溢。

正如李密庵在《半半歌》中言:「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

無常,是生命的常態,無法避免,也無處躲藏。

酒至微醺,花開半朵,才是對待無常最好的狀態。

-End-

分享到朋友圈

就是最好的鼓勵!

法布施功德無量!

隨喜讚嘆,喜歡點讚

相關焦點

  • 人生,當明白了萬事無常,你就不會張揚
    人生一世,當你明白了萬事無常,就不會逞一時之快。所謂的世事無常,便是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當你明白了人生無常,就不會張揚,今日華麗風光,明日可能落魄狼藉;當你明白世事無常,就不會悲傷,今日愁雲慘澹,明日可能陽光普照。
  • 當明白了無常,你就不會張揚
    親情是最偉大的,不管你快樂,沮喪,痛苦,彷徨,它永遠輕輕地走在你的路上,悄悄地伴著你的一生。沒有「白頭生死鴛鴦浦」的轟轟烈烈,卻也使「夕陽無語為之動」;沒有「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玫瑰(學名:Rosa rugosa)是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在日常生活中是薔薇屬一系列花大豔麗的栽培品種的統稱。玫瑰原產是中國。在古時的漢語,「玫瑰」一詞原意是指紅色美玉。
  • 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一個是安穩的.
    你看看,從依他起的角度,你看你一生走過來,你就知道痛苦的時間多、快樂的時間少,每一次都是這樣,只是比例不同而已。所以,娑婆世界,你要付出痛苦的代價。你凡是要追求快樂,就一定要付出代價,這是第一個。第二個,輾轉相續。這個最可怕。如果你不解決它,它永遠不會消失。
  • 莊子:真正的快樂,就是「無為」
    所以說,人要知足常樂,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會少遇見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那麼,什麼才是真正幸福快樂的生活?莊子在《至樂篇》說道:吾以無為誠樂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樂無樂,至譽無譽。」即:我認為無為就是真正的快樂,但這又是世俗的人所感到最痛苦和煩惱的。所以說:「最大的快樂就是沒有快樂,最大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
  • 人生無常究竟是什麼意思,看魯迅《無常》怎麼說,你明白嗎
    所以民間有句話叫「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半夜?」還有句話叫「黑白無常」意思就是生命無常。鬼裡邊,有鬼王,有小鬼,有吊死鬼、跌死鬼、虎傷鬼、科場鬼,……無常是鬼裡邊的一種。迷信的說法裡,鬼和神掌握著人的生殺大權。活無常的外貌。
  • 人生無常,知足最好
    "放不下"是我們共同都有的習慣,"放下"是一種智慧的體現。能干擾你的,往往是自己太在意;能傷害你的,往往是自己想不開。你若平和,無人可恨;你若不究,無人能擾。什麼是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人醜人美,順眼就好。家窮家富,和氣就好。房屋大小,能住就好。
  • 感嘆人生無常的句子 感慨生命無常唯美說說
    疫情的蔓延,巨星的隕落,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人生無常,珍惜當下。2、 生活如蓮似菊,無需華麗,唯願簡潔平凡,無怨無悔;人生潮漲潮落,有喜有悲,唯願珍惜當下,知足所有。3、 人生無常,日子如常,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新的一年,希望你我健康,國家繁榮富強,國泰民安。4、 世事無常珍惜當下,希望春天和好消息如約而至。
  • 莊子辯論的秘密武器:八德核心是無招勝有招,惠子公孫龍甘拜下風
    人類努力將無常的天道總結歸納、分門別類,這就是畛。畛,就是田間小路。我們歸納的,就是一塊塊田地,莊子稱之為「八德」。莊子:有辯八德不簡單八德看似簡單,實際上,八德在歷史上的戰績,十分不簡單。我們如今稱莊子為道家代表人物,卻不知道他在戰國時代,曾是一位縱橫天下無敵手的辯論大師。什麼?你說那些縱橫家,名家?公孫龍?惠子?不錯,他們是專業搞辯論的,可惜確實搞不過莊子這個不務正業的業餘選手。莊子的法寶是什麼?就是這「八德」。
  • 讀《養生主》看莊子教你如何養生
    在莊子的《養生主》一文中就闡釋的非常清楚了,我們不妨從中一窺究竟。道教修行《養生主》開篇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莊子之文,看似汪洋恣意,無所歸旨,實則細緻入微,全無一點廢話。這段話有八個字就從宏觀的角度闡釋了什麼是養生。
  • 善導大師: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
    善導大師: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淨慧長老: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如果你把煩惱當成寶貝,你就慢慢地去處理,一點一點地把這個寶貝分給別人,不要一個人獨享,如果你看明白了,就會看到煩惱不過是個處理品,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自然會認識到不應該保留這個處理品,應該把自己本有的智慧發掘出來。我說把煩惱當成寶貝,捨不得扔掉,大家不要覺得好笑,這是個實實在在的事情,包括我自己在內。
  • 莊子的智慧:讀懂這3句話,不為世事煩惱,助你過得逍遙自在!
    在常人看來,這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但是莊子卻認為妻子雖然死了,卻也解脫了,再也不用忍受人世間的痛苦。這就是莊子,一個有著豐富想像力和對世界有深刻認知的人。他給後世留下了無數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沒有快樂,雖然沒有快樂,但是也沒有苦,所以是真正的快樂,聲譽的求得也是如此。讀一讀莊子讓自己更加淡然的處世為人莊子深諳人性,社會,自然的本質,並且將自己一生的智慧全部都熔鑄成《莊子》一書,更是被譽為中國千古奇書。它的文章,恣意汪洋,意蘊深厚,擅長用寓言來諷刺人性的本質,發人深省。
  • 百家爭鳴:莊子與惠施
    船家看到惠施狼狽的樣子,開口問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這麼著急,不等船來你就過河?況且,況且你還不會遊水。」惠施趕忙回答道:「我,我當然急啊,我要趕到魏國去做宰相。」船家一聽,覺得十分地好笑,再瞧瞧惠施像個落湯雞似的魂不守舍,臉上露出了鄙視的神情:「你莫是在誑我吧?像你這樣連鳧水都不會的人,能做宰相嗎?」
  • 莊子:無需觀望別人,自己就是風景
    大千世界,不會有兩片紋理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兩段完全一樣的人生。
  • 莊子:做好自己,不必解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感恩快樂一起努力遇見更好的自己,】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做好自己,不變應萬變...《莊子·秋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燕國人到趙國的首都邯鄲去,他看到邯鄲人步態優美,就自己學了起來。
  • 老子和莊子告訴你:人生其實就是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無為思想與《易經》相通,《易經》很深奧,也很簡單,其實就是「時」與「位」兩個字。通俗地說,該做的時候就去做,在什麼位子上就做什麼事;就是與時俱進當行則行當止則止。道家本質上清心寡欲的哲學,老子強調儘量減少欲望讓心靈靜下來。莊子則更加深刻,他認為萬物齊一,生死貧賤富貴是非一樣,鐘鳴鼎食與蓬門陋巷也是一樣。
  • 讀透了《莊子》才知道,原來你的前半生,就差在這件事上
    小眼界有大傲慢,不懂天人合一、領悟不了萬物共生,這樣的不快樂,差在了格局。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定義他人,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不懂「子非魚」,這樣的不快樂,差在了認知。想安身立命,先拼個「你死我亡」,心中滿是得失,違背自然天理,這樣的不快樂,差在了經歷。
  • 面對人生無常 Keep這支紀錄片給你力量
    在 8 月 8 日全民健身日來臨之際,運動科技品牌 Keep 聯合《人間世》團隊共同推出系列紀錄短片《無常》,以「Keep,可以破」為主題,講述四位處於人生不同階段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堅持自律,用運動成就更好自己的故事,引導大家日常蓄力,以「練日常、戰無常」的信念和堅持,在「無常」頻出的時局下找回自己對生活的掌控。
  • 莊子:真正屬於你的,只有這兩件東西
    【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莊子糾正他:「是貧窮,不是潦倒。智慧是一座專屬於你的寶庫,它不會無端消失,也不會被別人竊取。我們每個人的精神世界和思維方式都是不同的,就算是有人聽到了你智慧的話語,也不一定能適合他的生活。莊子從來都不被外物所影響,就算是穿著綴滿補丁的粗布衣裳也會堅持自己對於道德和智慧的追求。
  • 遇見老子與莊子
    在最好的年紀裡,讓我們一起讀莊子……」杜嬋,網名煙水謠,書香女子,榮寶齋「清水書院」院長,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在她的「習以為嬋」個人微信公眾號,分享過不少關於《夜讀莊子》的心得。 她說:「世界的模樣,取決於你凝視他的目光。走近莊子,和萬物成為最好的朋友。」
  • 莊子: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不得莊生濠上旨,江湖何以見相忘?
    話說莊子和惠子攜遊於濠水橋上,莊子看著水中的蒼條魚遊來遊去,便心生感嘆:「你看這魚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多麼快樂啊。」惠子反駁道「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呢?」莊子對曰:「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