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一個是安穩的.

2021-02-19 印光法師

淨界法師

  我們來觀察,輪迴的過失有三種。

  第一個,苦多樂少。我們不要講太差的人生了,就講今生。說實在的,今生在你的生命裡面算不錯的。今生這個水泡冒出來,對你來說算不錯的人生了,是吧?因為我們大部分都在三惡道,你做人算不錯了。

但是你看,今生是一個不算太差的果報體,但是你回憶你過去人生裡面,痛苦的因緣多,快樂的時間少。其實人生是得不償失,快樂跟痛苦不成比例,佛陀說如刀上的蜂蜜。

當然,人生也有快樂的一面,我們不能否認,但是快樂就像刀上的蜂蜜,你舔蜂蜜時你的舌頭被割傷,你付出代價。所以,娑婆世界的快樂全部要有代價。

  但是現在有什麼問題呢?就是說,既然人生是得不償失,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要繼續輪迴呢?因為你被你的妄想騙了,我們總是記住娑婆世界美好的影像。我們小時候的成長過程可能有一些影像給你很幸福快樂的感受,然後在分別這種感受時,你的心就堅固地住在這個影像裡面。

從此以後,你就不在乎娑婆世界的真相了,你在乎的是那個影像,你希望那個快樂影像再一次出現,即便你承受到很多痛苦、老病死的折磨你也不在乎。直到佛陀出現了,把你從妄想裡面拉出來,讓你不要活在妄想了。

你看看,從依他起的角度,你看你一生走過來,你就知道痛苦的時間多、快樂的時間少,每一次都是這樣,只是比例不同而已。所以,娑婆世界,你要付出痛苦的代價。你凡是要追求快樂,就一定要付出代價,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輾轉相續。這個最可怕。如果你不解決它,它永遠不會消失。我們說很多痛苦都會有期限,你說我肚子痛,痛個幾天慢慢會好,但是輪迴的病它永遠不會好。

輪迴的可怕就是,如果你不面對它,你就一直地輪迴下去,它沒有一個期限的,這是它的可怕的地方。這個夢越做,你越難醒過來。如果你不處理它,它就一直輾轉下去。

  第三個,毫無意義。有些痛苦是有意義的,就是這種痛苦會給你增上。比方說你去拜佛,雖然會有身心的痛苦,但是它的痛苦會有增上的效果,這種痛苦是有意義的痛苦。

諸位!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無意義,對你的增上一點都沒有幫助。就是說,你受了無量劫的痛苦,你還是顛倒妄想,該打妄想還打妄想,你不會在痛苦當中得到任何的啟示,不會的,娑婆世界的痛苦對你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們就知道,娑婆世界不值得我們憶念。

  我們現在開始重新建立心態了。前面是空觀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心態全部停下來,修「無分別智」。

現在是「有分別住」,開始把娑婆世界的相重新借過來。到底臨終時你要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你不能等到臨終再做決定。當然這個地方,從今生的觀察,重點在無常敗壞,這種不安穩性。

  我們舉一個例子,講莊子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莊子在道家裡面,他長期的修行,是有神通力的。莊子有一天去參加一個朋友的聚會,回家的路中經過一個小山坡,看到一個婦人,穿著白色的衣服,拿著扇子在搧一個墳墓。

他就過去了,說:「某某人啊,你為什麼拿扇子去搧這個墳墓呢?」這個婦人說:「這個墳墓是我先生的,在他生前我們感情很好。他死的時候拉著我的手說:『夫人,我不敢奢求你終生為我守寡,但起碼我們感情一場,你等到我墳墓幹了以後再嫁給別人。』」這婦人就答應了。

答應以後,真是不巧,他先生死了以後,連日下雨,把墳墓都弄得溼溼的。其實她是已經找到對象,想要嫁給對方了,但是她要信守她的諾言,所以只好拿扇子趕快把它搧一搧,看能不能把它搧幹。

莊子一聽:「喔,是這樣子,沒關係,我來幫你一把吧。你的扇子借我一下。」他用神通力兩三下就把這個墳墓給搧幹了。婦人就感謝他:「你真是我的恩人。」莊子走的時候說:「這樣子,你可不可以把這個扇子送給我作個紀念?」婦人想,這扇子反正沒有用了,就送給莊子了。

  莊子回去以後,就拿著扇子在客廳裡面搧,悶悶不樂。他太太跟他感情很不錯,就說:「你今天為什麼心情不太好?」莊子就把今天回家看到的事情如是如是地跟他夫人報告。

夫人說:「我對你一定是忠貞不二,烈女不嫁二夫。」他說:「你最好記住這句話。」後來莊子沒多久就生病死掉了。死掉以後,按照古時候的風俗要為先生守靈三個月,他夫人就把棺材擺在客廳。

  沒多久,莊子的一個學生帶了僕人到山上去拜訪莊子。他夫人說:「真不巧,莊子剛死掉了。」那個學生說:「老師死掉,那我為老師守靈吧。」他夫人就在旁邊弄了一個偏房給這個學生住。

這個學生長得瀟灑莊嚴,莊子的夫人日久生情,對這個學生就有了好感。有好感以後,有一天在吃飯的時候,莊子的夫人就問這個學生:「你結婚沒有?」他說:「我還沒結婚。」「你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不結婚呢?你希望有一個什麼樣的對象呢?」這個學生說:「我的對象如果像夫人這種條件,我就可以考慮結婚。」莊子的夫人就說:「那我乾脆嫁給你,好不好?」他說:「好。」

  結婚時,這個學生說:「我們辦喜事,莊子的棺木還在,怎麼辦呢?」莊子的夫人說:「沒事兒,我們把這個棺木移到旁邊的柴房去就好了,把客廳布置一下。」

後來就在兩個人洞房花燭夜時,學生突然間發起了羊癲瘋,躺在地上一直抽搐,不省人事。這個夫人很緊張,這怎麼辦呢?就問他的僕人說:「你這個主人是怎麼回事?」他說:「我這個主人,這種病定期發作。」她說:「發作怎麼辦呢?」他說:「這個藥是沒有辦法治,只有一個方法,要吃剛死的人腦汁才有用。他以前發作都在秋天,秋天有很多秋決(就是在秋天處決的死囚犯人),就把死囚犯的腦汁給他喝。現在不是秋天,那怎麼辦呢?」結果他夫人說:「我有辦法。」莊子的夫人就到廚房拿一把菜刀,往莊子的棺木走過去。走過去用刀把棺木劈開以後,莊子就坐起來了。

這是他的神通力變現!他說了一個偈頌:「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相聚幾時休。既知死後無情義,早把生前恩愛勾。」所以他也不怪他老婆,因為世間無常,因緣變化了,他就出家修道了。

  我們今天要說什麼?就是娑婆世界所有的過失,我們勉強都可以接受,但是有一個過失是我們沒辦法接受的,就是無常敗壞。娑婆世界對我們的折磨,就是讓我們永遠活在沒有安全感當中,你得到的所有東西隨時會失壞,這個問題最嚴重。

你說娑婆世界苦,但是我們好歹在這個地方從小到大也習慣了,對不對?你好不容易在洛杉磯習慣了,欸,來生把你弄到其他地方去。到另一個地方去,你也習慣了,結果你又死了,業力又把你漂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生死疲勞,你永遠在適應新的環境。

這個就是娑婆世界的最大過失——無常敗壞。你只要在娑婆世界住一天,你就沒有所謂的安穩性可言。

  而所有快樂的基礎就是安穩,這是最基本的訴求,但關鍵是,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一個是安穩的。所有的快樂你在受用時是擔心怖畏,你是擔心的。

所以我們今天在回顧娑婆世界時,我們怎樣正確地看待娑婆世界?當然我們有些善業,有善業力也會成就快樂的果報。那麼為什麼這個快樂的果報不可取呢?因為它無常敗壞。我們凡夫在受用快樂時會有一種期待,希望它是長久性的、是安穩性的,但是娑婆世界沒有安穩性這個東西。

所以你要從無常切入,大概娑婆世界的真相就全部出來了。所以我們選擇在娑婆世界輪迴,是錯誤的選擇,是非常錯誤的。

相關焦點

  • 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為釋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三千大世界。此界眾生安於十惡,堪於忍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  「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訶」、「娑河」等,意為「堪忍」,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眾生忍苦的能力相當強,何以言之是苦呢?這個世界一切法都是染汙法,不清淨的,故非常痛苦;縱是樂,都是苦的因,沒有真正的快樂,所以叫堪忍。  如穿新衣服是快樂,但被塵埃染汙就生煩惱。
  • 【佛教常識】【娑婆世界】是什麼意思?娑婆世界是怎麼形成的?
    娑婆世界是什麼意思?  娑婆世界,即世人們所在的「大千世界」。這個世界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為釋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三千大世界。此界眾生安於十惡,堪於忍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  「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訶」、「娑河」等,意為「堪忍」,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眾生忍苦的能力相當強,何以言之是苦呢?
  • 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的對比,您想去哪裡?
    娑婆世界:受胎生產,苦不堪言。極樂世界:皆是光華身,有形無體。娑婆世界:血肉之軀,笨重熱惱。極樂世界:長生不老,逍遙自在安穩快樂。娑婆世界:壽命短促,具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苦纏身。極樂世界:禪定意生自然食,柔軟天衣作莊嚴。
  • 「娑婆世界」的樣子?(二)
    (二)第二個答案:永遠遠離「娑婆世界」!(即遠離所有的「疾病苦痛,汙垢塵霾」的惡性循環圈子!)  其實,沒有人會願意「傷痕累累、病魔纏身、苦痛憂悲、抑鬱終生!」每個人都會盼望著,如果有一天能夠「徹底放下,不幹了」、「不再為三鬥米折腰」、「不再去看他人的臉色」!過幾天舒心自在、清淨快樂、無憂無慮的日子,那該多好?
  • 娑婆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分別
    先比較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跟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差別。娑婆世界同居土有分段生死之苦,彼土是蓮花化生,一往生就是一生補處,候補成佛,是最後身;所以沒有分段生死之苦,也沒有變易生死之苦,一生成佛。所以娑婆八苦,極樂皆無。娑婆世界凡聖同居土有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 「云何有在娑婆,與不在娑婆之相」見性是心見,娑婆世界在法界中
    他全都在這裡,所以文說「離伽耶城」,這其實法常住,也沒有離和不離,沒有說離開和不離開。佛陀入滅和沒有入滅一樣,因為我們現在還是,佛,釋迦牟尼佛說的法,延伸至現在,佛陀的法身,還是住在我們現在中,沒有滅,也沒有生。所以,這不是在那個時候說哪裡,才去哪裡坐菩提樹、才在哪裡成佛,其實原來佛陀他就是在靈鷲山,靈鷲山是要代表什麼呢?
  • 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之間,難的是距離
    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之間,難的是距離嗎?原創 傳喜法師 中國佛教慧日法寶 ■NO.壹■這個世間,比如說我們到某一地,開車、坐高鐵、坐飛機,只要你別上錯車,就能把你運到目的地。但是這個修行,極樂世界到娑婆世界,如果有個高鐵就好了,坐著上去,這頭出發了那頭就到站了,如果是這樣會簡單很多。但這個生命的提升,五濁惡世到淨土之間實際上不是物理的距離。所以《阿彌陀經》上來說去此向西十萬億佛土,這個「去此向西」,從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說有十萬億佛土這麼長,我們很容易理解成是物理的空間,佛陀也是怕我們理解成物理空間,所以說遠一點,十萬億,坐火箭也去不了。
  • 淨宗法師:娑婆世界,只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沒有別人聰明,那就笨一點吧,就你這樣就行了,就可以了。大家在一起,都是遊戲一場,只要能把眾生引度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要輕鬆一點,活潑一些;當然,我們不是無生法忍的菩薩,像菩薩那樣的園林遊戲還做不來。
  • 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的對比,何去何從?附:宇宙三十六維空間!
    娑婆世界:受胎生產,苦不堪言。極樂世界:皆是光華身,有形無體。娑婆世界:血肉之軀,笨重熱惱。極樂世界:長生不老,逍遙自在安穩快樂。娑婆世界:槍炮聲,爭罵聲,嫉妒聲,媚諛聲,呻吟聲,哀嚎聲,合成了一首無常的交響樂,令人心力交瘁。極樂世界:沒有高山丘陵,沒有大海湖泊,沒有河流沼澤,沒有荊棘沙漠,於佛神力之故,欲見者則隨其顯現。
  • 【修行人生】大安法師:娑婆世界的厭離行
  • 開示丨身在娑婆 心在極樂
    如果我們都能這樣深信,我們在這個穢土世界的日子就好過了,心裡就沒有恐懼。我們的身體雖然還在娑婆世界,還要吃飯,還要喝水,還要睡覺,但也就是一個假殼子在這裡,犯不著為它太動心,犯不著為它煩惱、發脾氣,那就把它太當真了。活在這裡就是一具行屍走肉,利用這個身體在世間跟別人結緣,多勸幾個人回淨土。
  • 成年人世界沒有「容易」二字。誰沒苦悶過,但快樂是一種生活態度
    快樂是一種態度,是自我與這個娑婆世界的一種妥協,佛陀說此世雖不完美,但還可忍受,苦中作樂,愉己也愉人,或許是一種可行的方式。佛經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以快樂心為舟楫,即便遇到狂風驚濤,亦能劈波斬浪,笑傲此生!
  • 在娑婆世界西方的離垢世界中,四聖諦有這四百億十千的名字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此娑婆世界,所言苦聖諦者。彼離垢世界中,或名悔恨。或名資待。或名展轉。或名住城。或名一味。或名非法。或名居宅。或名妄著處。或名虛妄見。或名無有數。文殊師利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弟子!你們應該明白四聖諦的道理,也應該知道四聖諦的名字。在這個娑婆世界中,所說的四聖諦中苦聖諦的名字有很多種。在那個離垢世界(西方世界)中,也有種種不同的名字。簡略來說有十種。
  • 娑婆極樂光對比 念佛當下佛光攝
    娑婆世界光的傳播,如果在一個均勻的介質當中,一般是直線的——筷子放到水裡,為什麼看上去就彎了呢?因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和在水中傳播的速度不一樣,它遇到另外一種介質就有折射,所以你看筷子就彎了。但總之它是直線性的傳播。極樂世界的光是可以迴旋的,它可以繞彎,像毛線一樣,怎麼編都可以。《無量壽經》裡有這兩句話:回光圍繞身,三匝從頂入。
  • 太上無極盤古大帝尊 聖諭(20180120)告娑婆兒女書(一)
    太上無極盤古大帝尊 聖諭(七)告娑婆兒女書(一)吾乃無極古天真
  • 央吉瑪:蓮花秘境,娑婆吟嘆.
    ,遍布無常,沒有什麼是永久的,很多事情無法用時間計量,關照自己的內心,努力而有覺知地安住在每一個當下,這種狀態也是需要緣分與智慧的,門巴族的音樂人央吉瑪,顯然懂得並積累著這樣的智慧。 說到「央吉瑪」三個字,其實都是她的名,央吉是代表幸福快樂的能量,瑪代表女性。一直以來給予央吉瑪能量的是她的媽媽、外婆和姨媽,央吉瑪這一世的使命是講述與女性有關的能量。
  • 【心遇.圍城情空】情重生娑婆 緣深結夫妻
    情重生娑婆 緣深結夫妻     誦讀|莉音佛家認為,人類是因為有情愛才生到人間來的。父母如果不相愛,就不可能結為夫妻,子女又怎能生到人間來呢?所以說:「情不重,不生娑婆。」然而,人活在世上了為情愛,常常苦樂參半,為情所苦,所以對待情愛也要講究方法。
  • 工作越安穩,你混的越差,而且沒有例外
    由於公司需要招一個行政前臺,於是就發了招聘信息。來面試的人不少,我都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選擇行政前臺這個職位?」10個候選人當中有將近一半的答案如出一轍,「想找一個比較穩定的工作」。凡是有這樣回答的,我一個嗯都沒有濾去其實他們可能不知道,最穩定的工作,就是最不穩定的工作。
  • 悉達多太子,生日快樂!
    這一天,我們一起祝佛陀——生日快樂! 佛陀的生日有著許多的小典故,在後世的「浴佛節」中,常常能見到其蹤影。 忽然,摩耶夫人見到有株無憂樹,花色香鮮,枝葉茂盛,她心生喜樂,正要伸手去摘取樹上的花朵,卻感到右脅之處,胎兒將從這裡出來,她手攀著無憂樹枝,悉達多太子便從母親的右脅誕生,沒有任何臭穢,母親也沒有任何生產的痛苦。 現在每到佛誕日,我們紀念佛陀的誕生,往往會用鮮花布置成美麗的「藍毗尼園」,來紀念佛陀誕生的聖地!
  • 佛教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
    針對上面這個問題,佛經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世界是由成(形成)、住(維持)、壞(敗壞)、空(虛空)四種狀態的無窮循環而成的。宏觀世界的時間是無始無終的,我們根本追溯不到一個根本源頭,因為在浩瀚的宇宙中這個世界誕生,另一個世界可能在住劫,而有的世界已經壞掉再成為了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