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這個世界上沒有救世主,也沒有神靈,只有自己才是救贖

2020-12-21 大司徒侃娛樂

《遙遠的救世主》的書面上排列著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這部小說獨一無二,更是長篇小說中不可多得的好作品。是的,這部書非常的有內涵值得大家去精讀,它以商業和愛情兩種類型的故事來展開,對中國古代文化和對人類人性的探究,以及對人生的體悟。

這部小說把中國傳統文化的性質,當作所有事情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然後再憑藉著在商業上的長袖善舞,還有愛情來解說世俗與法律,再將男女的愛情、生命、道德價值觀、佛法等知識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博大精深之感。雖然它是長篇小說,但是它也被大家稱為最有哲理的書之一。

小說中的情節特別的清楚,作者用簡單的情節來與廣大的讀者討論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於「救世主的降臨」,第二個問題就是關於「天道」。首先來看救世主,故事中作者並沒有像大家所期待的那樣,把丁元英當成救世主來描寫,而是把丁元英寫成了一個徘徊在文化弱勢與文化強勢的人群中的邊緣人。

作家運用的詞句特別簡單,絲毫沒有掩蓋中國傳統文化的弊端,反而把傳統文化壞的一面展示出來,進行批判。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位作者把中國民族那種骨子中帶來的不良價值觀指責出來。

他認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只要遇到很多解決不了的事情,或者在困難的時候,老是渴望救世主降臨,來帶他們脫離苦海。在《遙遠的救世主》中,豆豆採取了一種嚴酷的方法來揭穿中國傳統文化的劣根。

在幾千年這種劣根文化耳濡目染的影響之下,我們大為震驚。因為這種文化已經使我們習慣了順從,習慣了去接受而不是反抗。說句實話真正的救世主並不是沒有,是有的而且特別的多。

那麼為什麼你不知道這些救世主在哪裡呢?古人有云:眾裡尋他千百度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那些所謂的救世主就是人們自己,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自己罷了。

莊子說過,對於做人,要無所待。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也不要太過忤逆自然,要順應自然的發展;更不要違背天道,要追隨這個天道,然後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最終變成自己的救世主。

那麼天道是什麼,天道就是神。神又是什麼?神就是自然的規律,身而為人,我們就是要順應自然,順應這個世界的發展。原本這世間的事情都不是太複雜,是我們把它變得複雜。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也會覺得塵世間也還算不錯的。

這部作品在向我們講述一個道理:這世界上本來就是沒有所謂的救世主,也沒有神靈,在世間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人們學習和工作很久之後,就會把自己最初的心給忘記了。

《遙遠的救世主》這部長篇小說就如同銅鏡一般,可以讓大家挽回自己的初心,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感受天道。不知大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下篇文章更加精彩。

相關焦點

  • 《天道》和《遙遠的救世主》的區別是什麼?
    但是想到,想不到,都不完全影響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世俗中的人,放任自由,隨波逐流,最終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準確地說《遙遠的救世主》和《天道》的關係若即若離,因為書籍名字叫《遙遠的救世主》而同名的影視劇改編報備,廣電總局不批,所以才改了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名稱《天道》,事實上知道《天道》的人多,知道救世主和《遙遠的救世主的人並不多。
  • 豆瓣8.7分《遙遠的救世主》|書評:看懂天道,救世主並不遙遠
    故事很簡單清晰,借著故事的外殼,作者其實想和我們探討三個問題,「救世主」、「天道」、「文化屬性」。二、誰是「救世主」整部小說,並沒有試圖把丁元英寫成一位救世主。丁元英更像是弱勢文化和強勢文化的中間的使者,是一個能破譯文化屬性密碼的人,是一個事情還沒有發生就能看到結果的人。在小說開篇不久,丁元英曾和韓楚風說過:中國為什麼窮?
  • 天道:丁元英的這句話,讓所有人如夢初醒,真正的救世主是你自己
    曾經有位陳總朋友,經營著傳統生意,面臨著破產危機,有一次碰到了,跟我提起這件事,我讓他看一部電視劇【天道】看完之後,他感觸很深並且領悟了奇妙思維,最後挽救了瀕臨破產的生意。【天道】中,丁元英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世界上根本就沒什麼神話,所謂的神話,就是常人不理解的平常事,能做到實事求是,說老實話,做老實事,這就是神話,誰都能做到。
  • 你不是全世界的救世主,你是自己世界救世主
    淚水的墜落沒有像流星一樣閃著光,但那澀澀的味道讓人覺得即使帶著傷的成長,也是一種收穫。  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要去何處。當我硬著頭皮擠到這個世界上時也就意味著我不僅可以享受陽光也得承受風雨。我不知道是否有前生來世。如果說「死亡是為了重生,那麼活著是為了什麼」。人們都說「為了愛」。在那些虛無縹緲的神的嘴裡這個世界被叫做「紅塵」,而我們人是「紅塵」裡掙扎著的「愛」與「被愛」的總和。
  • 天道:什麼樣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富豪」?兩個故事為你揭秘
    丁元英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任何時候都不顯山不露水,有一種平常人沒有的從容和淡然。《天道》這部電視劇「劇如其名」。劇中處處告訴我們:凡事都要遵循自然規律,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做事情,這就是天道;世上本無救世主,自己才是救贖自己的救世主,這也是天道;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便是天道。
  • 天道啟示: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看能不能堅持這兩件事,引人深思
    肖亞文的思維焦點永遠在換算未來,包括後來傾其所有並借錢於危急之時入股格律詩同樣如此,這就是《天道》中肖亞文和葉劉之間最大的區別。懂得換算思維的人,他也許不信神,但信自己的換算結果,清楚知道自己的付出能帶來更多,更大的回報,而且無需等到來世,而是現世報。《天道》由王志文和左小青聯袂主演,改編於《遙遠的救世主》,作者豆豆就擔任該片編劇。
  • 大陸沒有優秀的電視劇嗎?優秀國產電視劇推薦之一—《天道》
    筆者第一次看到《天道》是在高中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家裡電視機上正播著,我路過站立看了一會,正好看到丁元英和韓楚風在賓館裡的一番對話,立馬被吸引住,一看就是一個下午,無奈那是還在住校,沒看完就去學校了。高考在即,時間緊張也沒在繼續去看,但是從此在心裡就記著了這部電視劇。
  • 《天道》揭露殘酷事實:沒有硬實力,人脈再強大,依然不上道
    在電視劇《天道》中,葉曉明、劉冰、馮世傑,擁有丁元英這種頂級人脈,卻還是把握不住屬於自己的機會。本質上不是他們沒有接近「高層」人脈的機會,而是在思維沒有轉變,能力沒有提升之前,就算機會掉在他們手上,他們也抓不住。
  • 《天道》為什麼丁元英評價鄭建時「佛根裡只有熔點,沒有正智」?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之間的愛情故事,講述了我們人生就是一種修行,無論儒釋道,老莊玄,都是一個意義,那就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敬畏天地,尊重規律,然後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且行且珍惜。
  • 9.2分神劇《天道》:為「過審」篡改女主結局,依舊被禁10年
    換而言之,筆者只看過三分之一多一些的《天道》原版,若干遍《遙遠的救世主》,以及兩遍新版本的《天道》,也就是目前大家在網絡上觀看的版本。那麼,這部《天道》真的有被禁嗎?關於這個問題,在網絡上一直飽受爭議。怎麼講呢?
  • 電視劇《天道》中,誰的結局最不好
    換句話說,芮小丹似生似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死可以認知的。需要境界和格局。丁元英沒有被林雨峰安排,假如真的不一笑泯恩仇,而是睚眥必報,終結了丁元英的性命,那麼對於丁元英也是一種解脫,反而編輯沒有讓丁元英隨著芮小丹死,而是另一種方式被放逐,是一種另一種救贖,孤獨就是最毒的酒,恨愛不能一起。
  • 電視劇《天道》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纏中說禪
    當然這些表面上的東西都可能是巧合,但兩人主要思想高度重合就不是巧合了。況且這些思想都非常獨特,巧合的可能性太小(連纏自己都說和他思想一樣不太可能)。其中包括兩點,一是丁元英反覆論述的救世主心態,二是兩人對文化、宗教等意識形態的批判態度完全一致。
  • 天道:世界在巨變,不想被淘汰,就要有思維,有想法,有布局
    現代社會,文化,經濟,科學技術迅猛向前發展,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近幾十年變化程度,遠超這個世界歷史幾千年總和。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說的就是人要不斷向發展變化的外界學習,從無到有,變與不變。唯有變化才是不變的。而變與不變,完全取決於你的思維。
  • 天道:真正厲害的人都在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選對路比走得遠重要
    但是很多人意識不到的是自己和自然的關係,什麼是自然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這部劇就是對道法自然最好的詮釋,劇中的主角商業怪才丁元英向我們演繹了天道究竟是什麼。電視劇改編自《遙遠的救世主》,可以說是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力,它以獨特的角度,講述了一個既合國法又合道法的「殺富濟貧」的商戰神話。
  • 《天道》世間最遙遠距離是什麼?咫尺天涯,哀莫大於心死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之間的愛情故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心與心的距離,現代都市,雖然網際網路和社交異常頻繁,但是人和人的距離還是很大的,城市把彼此兩個靈魂割裂開來,不是心孤單,而是孤單是一種本能。
  • 看完《天道》才明白:真正強大的人,一般都有2個了不起的大本事
    丁元印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看完《天道》才明白:真正強大的人,一般都有2個了不起的本事。善於運用利他思維電視劇《天道》裡,有一個人,他很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他就是馮世傑。是他的利他思想讓他最終獲得了成功。
  • 天道芮小丹到底是怎樣的女人?為「播出」篡改結局,為何依舊被封
    之前上映的《天道》刪減部分比較小,現在播出的《天道》是經過了多處刪減後的,但是不管是刪減前後的《天道》,對於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一書它的還原度還是相當高的,尤其是為刪減前,除了女主的命運外,幾乎沒有更改!
  •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王廟村,王是帝王(即救主)之意(該村出現的角色一個姓王的都沒有,就是刻意說明這個王字並不是姓氏),廟是祈禱讓偶像靈驗的地方。王廟村這個名字集中體現丁元英對傳統文化中尤其厭惡的「救主文化」部分。王廟村是別人邀請(村人通過芮小丹)而去,耶路撒冷某種意義上也是(芮小丹),只有佛教聖地五臺山,是丁元英主動去的,並且精心準備。他跟「代佛說話」的智玄大師和盤託出自己的文化屬性論、扶貧計劃和目的以及對各種主流宗教的看法,這次參訪是重頭戲。關於救主文化和丁的文化屬性論,智玄論道:「弱勢得救之道,也有也沒有。
  • 《天道》:丁元英窮到賣唱片,肖亞文都不出手幫助,是何原因?
    但是讓人疑問的是,在得知丁元英生活困難,甚至要靠賣自己收藏的唱片來維持生活的時候,她卻沒有出手相助?我們可以走進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找一找答案!她見到韓楚風就會刻意迴避這個問題,就要承受很大的經濟壓力,自己拿錢自助丁元英,現在敏感時期好像也不太合適。肖亞文思索萬千,感覺在這個問題上還是要保持沉默,畢竟陳如借錢都一年了,解決丁元英的生活費問題韓楚風最合適了,不會有不妥當的地方,再說這幾個錢在韓楚風那裡也不算個錢。
  • 《天道》什麼才是真正正確的價值觀?丁元英如是說
    殺富濟貧說明上帝視角下,窮富只是狀態,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多寡,和事實上物質供需和精神供需不相適應背後的矛盾,殺富濟貧是天道獨有的「神技」還是普通人可以逆天改命的文化密碼,見相非相,怎麼做都合適,怎麼說都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