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存在於女性周期性的陰道出血或子宮出血現象。女性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4—35天。從上一次月經開始的第一天,到本次月經開始的第一天為一個周期。正常的經期(即出血期)為3—7天,每次的經血量在20—60毫升。但若月經出現異常,則需要提高警惕了。
月經推遲一般有幾種情況,首要想到的可能是懷孕所致,但是專家表示,女性壓力過大、濫用藥物等也可能會引發內分泌失調,引發月經推遲現象。月經量少也有可能是很多婦科疾病的徵兆。例如身體出現子宮內膜病變、腫瘤或者子宮發育不全及內分泌失調等疾病,或者人工流產、刮宮引起子宮內膜變薄等也有可能導致月經量少,所以如果月經量過少,或者伴有嚴重的痛經或者其他的異常症狀時,女新朋友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到醫院進行治療。
![]()
閉經可能是人為造成的,也可能是某些婦科疾病誘發,此外長期營養不良以及某些慢性疾病也可能導致閉經。具體而言,多次人工流產,或者刮宮過程中用力過猛或者操作不當都可能引起子宮內膜機械性損傷,子宮內膜失去正常的修復與增生能力,無法正常脫落,導致絕經現象產生;青春期卵巢發育不良或者卵巢發生病變都可能會引發閉經現象,諸如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症候群、卵巢腫瘤等;長期營養不良會致使體重下降,體內脂肪含量降低。月經的正常到訪需要有一定的脂肪為基礎。脂肪是雌激素的主要來源,只有雌激素正常,月經才會如期來臨,因此,體重急劇下降、盲目減肥、劇烈運動等都可能誘發閉經現象。
![]()
經期血量的多少是因人而異,一般女性每次月經的出血量約為20—60毫升,如超過80毫升即為月經量過多,屬於病理狀態。月經過多可能某些婦科疾病的徵兆,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以及婦科炎症等導致。以子宮內膜增生而言,月經本就是子宮內膜周期性剝落現象,若它受到長期刺激而增生,常容易發生突破性出血,出現月經量大的症狀,且大多數會伴隨嚴重的痛經現象。另外也可能是其他疾病誘發的經量過多,一般易令人忽視,如某些血液病影響凝血,常見血小板減少症、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惡性貧血、肝病、高血壓、凝血功能障礙等也會導致月經失調及月經量多。
![]()
月經不調還要注意與妊娠有關的疾病。異位妊娠,又稱宮外孕,患者多有停經或月經周期延長的情況,但有些患者可以沒有明顯的停經史,僅表現為月經淋漓不淨或者陰道不規則出血,常誤認為是月經失調,結果延誤診斷。
此外,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痛經、經血顏色異常等一般可能是由於體質偏寒或者經期衛生護理不當而造成,但也不排除某些婦科疾病的可能。通常情況下,月經短期內或者偶爾出現異常一般屬於正常情況,但若月經異常持續時間較長,則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避免病情無力挽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