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桑坡網紅村涉假:大量網紅湧入帶貨 不乏高仿潮品

2020-12-16 河南頻道

原標題:調查|代購、直播催火桑坡村 「雪地靴第一村」的AB面

「今天算是人少的了。如果早半個月來的話,幾條通往村子的道路都擠滿了人,車都動不了。」計程車司機說。

車窗外人潮湧動,數十輛掛著不同地方牌照的車將村子入口堵得水洩不通,來自江浙、東北等地的代購和主播湧入其中,舉著手機穿梭在各個店鋪檔口,不斷通過視頻向客戶推薦著最新的雪地靴、羽絨服。

這裡是桑坡村,河南省西北部一個昔日寧靜的村落。

「全國最大的雪地靴產地,幾乎每天都有上百名代購出入其中。」11月11日,代購張霞(化名)向記者表示。

大約在2018年前後,這個原本以羊皮加工為主的村莊因電商的帶動而聲名鵲起,成為遠近聞名的「雪地靴第一村」。靠著這雙「雪地靴」,周邊產業隨之升溫。貝殼財經記者在桑坡村發現,貼上「UGG」logo的雪地靴隨處可見且價格低廉,有檔口老闆告訴記者,「官網有的,我們都有」。

外來人群的掃貨實力讓當地商販看到「錢景」。在羊毛周邊產品的帶動下,與羊毛無關的其他品類也成為了桑坡村的出貨主力。不知從何時起,「大鵝」、「北面」、「Fendi」、「GUCCI」等貼著國際大牌標識的鞋帽服飾,從外地流入桑坡村,也從桑坡村賣向四面八方。

「當一個地方的經濟快速發展後,如果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原產地保護等領域出現紕漏的話,很容易砸掉自己的招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李長安告訴記者,「更有可能被那些假冒、抄襲品牌,甚至部分不良廠家給毀掉。」

小村莊裡的外來人

代購、主播「月賺五六萬」

11月12日,張霞不斷穿梭於桑坡村的各家檔口裡。每到一家,她就會通過直播向屏幕另一端的客戶熱情地介紹著當季的雪地靴。作為國內乃至亞洲最知名的羊剪絨加工基地,河南桑坡村因為盛產雪地靴,自然成為無數電商、代購以及各地商販進貨的首選之地。

「這裡有多家雪地靴工廠,更有1000多家檔口在經營銷售類似商品。全國各地上萬名電商、代購、微商都在每年秋冬趕到這裡進貨,為雙11、春節等銷售黃金季囤貨。」11月11日,張霞告訴貝殼財經,「數以萬計的雪地靴經過他們的渠道發往全國各地。圈中甚至流傳著『澳洲雪地靴一年賣500萬雙,而桑坡村的雪地靴能賣2000萬雙』的說法。」

張霞的手機不斷振動,各地的客戶們陸續發來訂單和貨款。她一邊記錄著客戶所需要的款式、鞋號和顏色,一邊安排檔口工作人員拿貨,「這幾天生意不錯,差不多每天都能賣出三四十雙鞋,按照每雙鞋賺50元計算的話,一個月能賺到五六萬。」

這是張霞第二次來桑坡村。去年雙11,她第一次來到這裡時就被深深震撼,「款式太多了,品質也和澳洲的根本看不出任何差別,更重要的是價格卻不到1/3。」

今年她早早地來到桑坡村並計劃待上一段時間。除了在檔口裡尋找雪地靴、羊毛圍巾進行代購外,她還準備去村子裡的鞋廠實地考察,從中挑選幾家作為自己的長期供貨商家,「畢竟從工廠到檔口再到代購手中,已把最終零售價抬高,如果能找到工廠直接供貨就能賺到更多的利潤。」

和張霞抱著同樣想法的代購不在少數。在很多代購看來,桑坡村出產的雪地靴「品質不錯」而價格低廉。在東北開設代購網店的王珂(化名)說,「去年銷售雪地靴賺了20多萬,今年計劃加大進貨量。」

事實上,直播的興起也讓當地檔口商家看到新的銷售模式,越來越多的主播開始活躍在桑坡村裡。

在位於桑坡村商場路邊的「網紅直播電商中心」的兩層小樓裡,底層是各個商家的檔口,而二樓的一側被隔成多個單間,供主播們在此直播。

不少單間裡堆滿了顏色、風格不同的各式雪地靴,主播們或坐或站在手機屏幕前,拿著當季熱門款式對著鏡頭詳細地講解著鞋子的材質和價格,就粉絲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並不時穿在腳上展示搭配效果。旁邊的助理則不時為其遞上下一款雪地靴進行直播介紹。

這些主播大多和當地商家進行合作,甚至有的主播就是檔口的工作人員。

一位開設電商直播的檔口老闆告訴記者,每天都會推薦十多款雪地靴和圍巾手套等產品,最高峰會達到上萬名網友在線觀看。

羊毛村就怕不冷

從品牌代工到全村「造靴運動」

桑坡村不怕寒冷,因為天氣越冷,生意越熱。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這裡便開始從事皮毛加工產業。

上世紀90年代後,桑坡村開始轉型做羊剪絨。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來自青海等地的國內貨源越來越無法滿足當地需求,桑坡村開始向海外尋找原料和市場。經過多年發展,桑坡村最終形成從澳洲等貨源地進口羊毛羊皮,經過加工後再銷往美國、俄羅斯等地區的外貿產業。

但由於生產環節汙染嚴重,桑坡村曾多次遭到環保衝擊。據公開報導,2018年,桑坡村的100多家皮毛企業曾被勒令關停和重新整合,剩餘10多家企業被集中到周邊的產業園區,年產值一度由25億元下滑到15億元。

不得已之下,桑坡村居民們只能另尋出路。恰逢此時,他們發現當年同村的隆豐皮草公司因為知名雪地靴品牌「UGG」代工生產獲得盈利。對於當時急切尋求出路的當地村民而言,這似乎是一條「可複製」的便利捷徑。

很快,大批雪地靴作坊出現在村子裡,越來越多的當地人進入到雪地靴生產、銷售當中。

馬原(化名)正是其中之一。從小在桑坡村長大的馬原在自己的院子裡搭建了作坊,開始接觸起雪地靴生意來。

現在,馬原只要將新款雪地靴拿到手上,就能大抵知道用什麼皮料和方法做出一雙一模一樣的鞋來。如今他為10多個檔口供貨,「普通的羊毛拖鞋成本不到70元,當下熱門的雪地靴根據做工複雜度,成本也在一兩百元。批發給檔口的價格也不能過高,最多就二三十元的盈利空間,主要以走量為主。」

多位在桑坡村開設檔口的老闆向記者表示,如今村裡越來越多人都進入到這一行業。早在2018年轉型初期,村裡雪地靴產業還不成氣候時,只有10多家實體鞋店散落地開設在村子裡。但僅短短兩年時間,現在已有1000多家實體門店。

如今每家檔口老闆都會和多家作坊進行著合作,檔口裡擺放著每個款式雪地靴的樣品,以供上門的客戶看貨。一旦客戶下單購買時再按照對方的尺碼、顏色臨時從作坊調貨。同時他們也主動尋求著和更多的代購進行合作,收到對方在外地所發來的訂單,他再進行代發。畢竟合作代購越多,意味著銷路就越多。

品牌同款成產業鏈

「代購圈公開的拿貨地」

入夜,街邊的招牌亮起。

許多門頭滾動播放的LED屏幕上醒目地打出「UGG」「大鵝」等字樣,店裡貨架上,碼放著難以計數的UGG同款雪地靴,價格從數十到數百元不等。按照張霞的說法,「桑坡村如今早已是代購圈公開的雪地靴貨源地。」

外來人群的湧入,讓桑坡村變成周邊一帶最為繁華的商圈。操著各地口音的行人穿梭往來,送貨小哥行色匆忙。

燈火璀璨之下,並非沒有陰影。

桑坡村雪地靴,以材質和做工接近品牌而著稱,這讓桑坡村大多數廠商將「UGG」這一Logo印在鞋上,貝殼財經記者在當地看到,不少商家店面裡的雪地靴上有UGG的Logo。

「我們這邊沒有假UGG,都是真的。你可以直接告訴客戶就是桑坡UGG。」11月13日,當記者向一位檔口老闆諮詢貨源出處時,對方很肯定地表示,「官方用什麼料,我們就用什麼料。」一位檔口老闆介紹稱,此前所設計的一款名為「大喜慶」的雪地靴,還因為被主播和代購做火,被官網同步上新。

在這些面積大多僅為20平方米的店鋪裡,記者發現其擺設的雪地靴無論款式、顏色還是品質都和澳洲UGG幾近相似。相對官網動輒近千元的價格,這裡銷售的雪地靴大多在幾十元到兩三百元不等。

「只要是官網上有的,我們這兒都能找到,除此之外還有更多更切合年輕人潮流的款式。即使沒有現貨,也能第一時間給你調貨。」一家檔口工作人員指著店裡擁擠的客人說,「這些都是老主顧了,每年都會來大量採購。」

「嚴格意義上說,UGG是雪地靴的品類。很多雪地靴都打著這三個字。」一位身在澳洲的資深代購告訴記者,「只是UGG Australia 把UGG這個商標註冊了,所以讓外界以為UGG是雪地靴品牌。」

該代購說,「有些檔口直接在朋友圈文案上不僅用著品牌的Logo,還寫著『官方正版1:1復刻』,這種情況可能存在涉假的嫌疑。」

記者注意到,各家檔口除了雪地靴外,還掛著大鵝(CANADA GOOSE)、北面(The North Face)等品牌的羽絨服,以及印有Gucci、Fendi等logo的羊毛圍巾。當記者以「本地不產鵝絨,為何會有這麼多羽絨服」向一家檔口老闆諮詢時,老闆表示,這些羽絨服大多來自廣東和福建,是當地工廠看中桑坡村的人氣,特意過來開店銷售,甚至不少工廠還計劃在當地開廠,代購在選擇雪地靴進貨時,也就能一併將配套冬季商品買了。

但檔口老闆同樣擔心,這些涉假的衣服是否會傷害到桑坡村的「雪地靴」品牌。當記者以貨商身份諮詢時,有檔口老闆私下建議,「可以進點沒有logo的擺在店裡,如果有人明確要帶有logo的再臨時進貨也不遲。」

李長安則表示,平臺經濟、網絡經濟,確實是帶動鄉村經濟、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這種發展應當是規範地發展」,李長安稱,「當一個地方的經濟快速發展之後,如果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原產地保護方面出現紕漏,則有可能砸掉自己的招牌。」

記者隨後以計劃給國外朋友寄衣服為由諮詢一位快遞員時,對方委婉地告訴記者很難寄出去,「除了疫情原因外,這裡的衣服都帶著大品牌的Logo,容易被海關查到。」

繁華背面轉型謎題待解

桑坡村往何處去?

「這裡是整個城市最熱鬧的地方。絕大多數來這座城市的外地人,目的地都是這裡。」11月12日,一位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不僅是鞋商,周邊的各種生意都被拉動了。」

傍晚6點,桑坡村街道上燈火通明,一片喧囂。這是阿丹(化名)每天最忙碌的時刻。儘管曾經計劃如朋友般租下一家檔口銷售雪地靴,最終卻因為租金過高打消了這個念頭。但阿丹也找到了賺錢的方式,每天他都會推著擺滿肉串、小吃和飲料的三輪車出現在路口,熱情地招呼著每個路過的行人。

蜂擁而來的代購讓村子裡僅有的幾家飯店人滿為患,代購們不斷穿梭於檔口,沒有太多時間享用晚餐,也給予了路邊攤盈利的機會。在桑坡村的幾條主要街道上,停滿了賣零食的路邊攤,不時被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埋怨太過佔道,「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就能賣一兩千塊錢」攤主們說。

一位慕名而來的代購告訴貝殼財經,自己此前曾計劃在桑坡村找家小賓館住下,但發現每晚價格達到300到600元不等,這遠比很多二線城市的酒店價格還貴,而且進貨高峰期每天處於客滿的狀態,就連離桑坡村不遠的孟州市酒店價格也水漲船高,這讓他不得不匆匆結束了代購之旅。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不少桑坡村居民將以前的製鞋廠改造加工成為商城,人流量最多的一樓隔成80餘間門面房,按位置優劣以2萬到5萬元每間的價格出租出去。如今桑坡村新改建商城24家,發展門店2100餘間。自2020年10月份以來,已經先後有1萬餘名直播達人、帶貨主播、外地商家湧入桑坡,而每天前來購物、旅遊的人數則達到2萬餘人,預計今年交易額將突破20億元。

桑坡的熱鬧從下午3點一直持續到凌晨兩三點。在送走大部分客戶後,檔口老闆開始清點當天要發出去的貨物。快遞員將載貨的電三輪停放在檔口外,熟練地接過包裹放在車上轉身前往下一家。「每天會跑上幾趟收貨,根本不可能一趟就全部拉完。」一位快遞員告訴記者,快遞公司最多的一天能達到上萬的發貨單。

對這座村莊和它的村民而言,眼下正是他們記憶中有史以來最繁華的日子,人聲鼎沸、往來如織,這樣的景象已經持續兩三年。關於「明天」,多數作坊主和商販不曾想太遠。

事實上,桑坡村也有著選擇堅持自有品牌經營的檔口。記者曾發現一家店鋪在包括雪地靴、床上用品等商品上掛著自有品牌進行銷售,但或許因為品牌知名度的欠缺,進店選貨、購買的人相對其他檔口較少。

區域經濟打造自主品牌,確實存在多方面的難題。李長安告訴記者,「很多地方經濟,特別是農村經濟在發展中,對於品牌意識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還比較薄弱,所以需要自有品牌方在發展中高度重視品牌,在規範市場以及智慧財產權保護前提下,提高發展質量,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

凌晨3點,檔口門被陸陸續續拉下,LED燈也開始熄滅,桑坡村終於陷入寂靜的黑暗中。只有堆砌在檔口外的空紙箱、停靠在街道旁的拉貨三輪車,在證明著剛剛的繁華,以及迎接下一個夜晚的到來。

相關焦點

  • 河南孟州市查處桑坡村高仿服飾店鋪:有門店因銷售假貨成網紅店
    來源:新京報新京報訊 12月14日,河南孟州市正在組織執法力量對桑坡村服飾市場進行全面檢查,並查封多家銷售高仿服飾的店鋪。一名涉假商家稱,「當地嚴查,大部分店鋪已經關門。」11月底至12月中旬,新京報記者暗訪桑坡村服飾市場發現,當地涉假問題突出,多家門店銷售國際知名品牌的高仿服飾,一些門店因涉嫌銷售假貨成為網紅店,涉事店鋪工作人員稱,在官網上賣1000多元的鞋子,他們只賣400多元。另一名店鋪工作人員稱,其所在店鋪商品涉及十餘種品牌,「日銷售額可達幾十萬元。」
  • 網紅帶貨賣高仿:一月掙一輛Q7 良心不痛嗎?
    網紅、明星等公眾人物,對於消費者的影響,往往體現在對商品的帶動上,才出現了所謂的「明星同款」,但實際上,有不少「明星同款」品牌是仿冒的、產品是劣質的。根據微博上某拍客在廣州走訪所拍攝的一隻視頻中發現,不少線上售賣的名牌皮包,實際是從有人望風的民宅售出的高仿假貨,包裝小票一應俱全,工作人員介紹到:這邊是配盒子的,都是專櫃的發票,並且配的都是正品的。
  • 假口罩假煙假酒假減肥藥……美女「網紅」直播帶貨,銷售過億,浙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蕾 「網紅」直播、美女帶貨,包裝精美的「減肥食品」瞬間被搶購一空……你或許想不到,盛況背後隱藏著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巨大產業鏈。浙江公安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在本省、安徽、河南、雲南等4省7地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25名,統一收網行動查獲有毒有害減肥食品10萬餘片以及原材料2噸、成套的製造工具,涉案金額超億,全國20多個省市均有受害消費者。
  • 孟州市查處桑坡村高仿服飾店鋪 有商家稱多數已關門
    新京報記者暗訪桑坡村服飾市場發現,當地涉假問題突出,多家門店銷售國際知名品牌的高仿服飾,一些門店因涉嫌銷售假貨成為網紅店。
  • 百萬網紅直播賣高仿珠寶,直播間變抓捕現場
    8月28日,知名網紅主播廖某正在進行直播帶貨,前一秒,網紅主播在試穿帶貨的女裝,下一秒鏡頭裡就出現了一群便衣警察。主播錯愕,直播戛然而止。據悉,廖某被抓與其直播間銷售假冒品牌商品有關。據媒體報導,在帶假貨的時候,廖某不僅有提成收益,還有一筆由售假廠商提供的額外「出場費」。目前,廖某及其背後的造假廠商共6人已被虹口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
  • 假代購調查:高仿GUCCI變微商「海淘正品」
    類似阿鵬這樣提供假「海淘」的商家,聚集在廣州白雲世界皮具城及相鄰的民宅裡,通過「微商」、「海淘客」,將大量的高仿奢侈品賣到各地,在這個售假環節中,負責拉客的「馬仔」、商家、售假微商、快遞公司等分工明確,形成了「假海外代購」一條龍的服務鏈條。
  • 網紅辛巴直播帶貨「假燕窩」,直播假貨何時休?
    近日,某平臺主播辛巴帶貨「假燕窩」一事持續發酵,因為被專業機構鑑定出是假燕窩,本質不過是糖水,主播辛巴已被立案調查,據說由於數額巨大,他本人可能面臨15年的有期徒刑。「直播」這把火一經點燃,到目前來看,是越來越旺。
  • 直播電商2020:主播網紅湧入杭州 想和帶貨女神薇婭一樣圓夢
    杭州,一個擁有千億GMV「直播電商第一村」的城市,一個淘寶直播機構佔比全國總數一半以上的城市,一個同時擁有「網紅」和「電商」基因的城市,是無數直播電商追夢的起點,也是數個成交神話的誕生之地。作為一名有無數身份標籤的頭部主播,薇婭和她身後的團隊摸著石頭過河,最終站在這個行業的金字塔尖。
  • 揭秘假"海外代購":高仿GUCCI變微商"海淘正品"
    類似阿鵬這樣提供假「海淘」的商家,聚集在廣州白雲世界皮具城及相鄰的民宅裡,通過「微商」、「海淘客」,將大量的高仿奢侈品賣到各地,在這個售假環節中,負責拉客的「馬仔」、商家、售假微商、快遞公司等分工明確,形成了 「假海外代購」一條龍的服務鏈條。
  • 揭秘假「海外代購」:高仿GUCCI變微商「海淘正品」
    類似阿鵬這樣提供假「海淘」的商家,聚集在廣州白雲世界皮具城及相鄰的民宅裡,通過「微商」、「海淘客」,將大量的高仿奢侈品賣到各地,在這個售假環節中,負責拉客的「馬仔」、商家、售假微商、快遞公司等分工明確,形成了 「假海外代購」一條龍的服務鏈條。
  • 信網紅得永生?「網紅帶貨」貓膩有多大? 「網紅帶貨」有多坑?
    他們多半的回答,不是當老師,更不是當科學家,而是,做網紅。網紅,時下最火的職業,似乎只要會唱唱跳跳對鏡貼花黃,就能聚集百萬粉絲。更令人咂舌的,是他們的帶貨能力,10秒賣出上萬件商品,直播兩小時的銷售額達到2億,雖然真假未知,但足以讓很多大牌明星代言相形見絀,直呼「惹不起,惹不起」。
  • 假代購調查:廣州白雲皮具城成奢侈品高仿貨源集中地
    類似阿鵬這樣提供假「海淘」的商家,聚集在廣州白雲世界皮具城及相鄰的民宅裡,通過「微商」、「海淘客」,將大量的高仿奢侈品賣到各地,在這個售假環節中,負責拉客的「馬仔」、商家、售假微商、快遞公司等分工明確,形成了「假海外代購」一條龍的服務鏈條。
  • 假代購調查:高仿GUCCI包變身微商「海淘正品」
    類似阿鵬這樣提供假「海淘」的商家,聚集在廣州白雲世界皮具城及相鄰的民宅裡,通過「微商」、「海淘客」,將大量的高仿奢侈品賣到各地,在這個售假環節中,負責拉客的「馬仔」、商家、售假微商、快遞公司等分工明確,形成了「假海外代購」一條龍的服務鏈條。
  • 揭秘網紅直播賣貨第一村:高仿賣你正版價格,怕了麼?
    「不怕以便宜的價格買到假貨,因為買貨的人都不相信那是真的,就怕以正版的價格買到假貨;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假貨從來都不會缺少,也一直存在,但是因為受困於渠道,所以並未真正的泛濫。其中對於帶貨最主要的一個渠道就是網紅,而有些地方正是看重了這一效益,大家都在做。於是乎,浙江金華的微商第一村,網紅直播村,世界義務,電商小鎮——「北下朱」誕生了。該村距離全球(注意我說的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僅僅只有2公裡。天然的供貨優勢依託,無疑於加快了這個村子的崛起。
  • 【社會評論】直播帶貨假人設真坑人
    【社會評論】直播帶貨假人設真坑人 2020-09-18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直播同時出現5個山寨範冰冰,其中不乏男版的,網友:時代的悲哀!
    不得不說,範冰冰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二,居然有多個版本的高仿範冰冰在直播賣貨,也是讓網友真假難辯。在剛剛過去的12.月12日,在不同平臺的直播頻道,至少有五張類似範冰冰的臉在賣貨賣貨。
  • 絕大部分網紅,沒有帶貨的資格
    這樣的事情一多,很多商家甚至都自動調低了期待值,能帶就帶,不能帶就當花錢找水軍衝量了。反正過去打廣告不也差不多麼。雖然有些網紅的直播間光翻車不翻身,但是架不住還是有商家願意投,網紅直播帶貨的熱度短期內應該還是不會過去。網紅直播帶貨這個事情,已經從一項新興經濟,一個解決方案,變成了一種和安慰劑一樣的東西。
  • 絕大部分網紅沒有帶貨的資格
    這樣的事情一多,很多商家甚至都自動調低了期待值,能帶就帶,不能帶就當花錢找水軍衝量了。反正過去打廣告不也差不多麼。雖然有些網紅的直播間光翻車不翻身,但是架不住還是有商家願意投,網紅直播帶貨的熱度短期內應該還是不會過去。網紅直播帶貨這個事情,已經從一項新興經濟,一個解決方案,變成了一種和安慰劑一樣的東西。
  • 李子柒被舉報:如何讓網紅翻車?檢測她帶貨的產品就夠了
    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那蓋著紅戳的檢測報告正紅眼幽幽地看著直播帶貨這個行業,好像在說:如何讓網紅翻車?檢測她帶貨的產品就夠了!網紅帶貨的產品檢測出問題最嚴重的,當屬快手第一主播辛有志。12月5日,王海向網友們「報告」辛有志帶貨的某款刀具涉嫌是假貨。12月6日,另一網紅方丈因力挺辛有志,王海也「順便」將其帶貨的產品檢測了一下。結果王海直接呼籲,購買了方丈帶貨某款洗衣粉的網友可以找方丈」退一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