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醬油業務增速趨緩,強勢介入小品類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斑馬消費

突破百億後,海天味業醬油業務收入增速放緩,不得不大力拓展非醬油業務,以維持整體增長。

2020年伊始,公司就北上安徽,收購了芝麻油生產廠商合肥燕莊的大部分股權。

斑馬消費梳理發現,海天味業不僅「吃在碗裡」,更盯住「鍋裡」,短短幾年間,公司陸續收購廣東廣中皇和鎮江丹和醋業,還在江蘇宿遷設立生產基地。

目前,公司已形成醬油、蠔油和調味醬三大核心產品格局,芝麻油、食醋和腐乳等小品類,成為公司產品品類的補充。

醬油收入增速趨緩

海天味業(603288.SH)從佛山一家國營小廠,發展到如今市值超2900億的調味品巨頭,醬油業務對公司業績的貢獻舉足輕重。

2017年和2018年,公司醬油業務收入分別為88.36億元和102.36億元,增速分別為16.59%和15.85%;2019年前三季度,為86.78億元,同比增長13.76%,增速明顯放緩。

上述兩年,醬油貢獻了公司6成收入,成為穩定公司發展格局的「壓艙石」。

就在這兩年裡,公司對醬油單價(噸價)提價效果逐漸減弱,2017年-2018年,醬油單價同比分別增長5.5%和0.93%。

這意味著,單純靠提價獲得收入增長已不太現實。

渠道的擴張和下沉,則成為海天保持增長的又一利器。2017年報顯示,公司銷售網絡覆蓋範圍同比增長10%以上,當年,從市縣向鎮村一級下沉,截止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經銷商達到 5640 家。公司的銷售網絡已經覆蓋全國絕大部分縣市,且90%的省份年銷售在1億元以上。

在醬油產品結構上,公司做出較大幅度的調整,在公司二五規劃(2013-2018)啟動時,醬油品類高中低檔收入比例約1:6:3。

西南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公司醬油高中低端產品收入佔比已調整至3:6:1,高端醬油佔比超35%。

其中,金標生抽、草菇老抽產品重新包裝升級,逐步向特級金標生抽、特級草菇老抽等中高端產品升級。高鮮醬油類醬油增長迅猛,大單品味極鮮已實現超10億級銷售規模。

從公司三五規劃(2019-2024)設定的經營增長目標來看,未來5年,公司醬油銷量增速被設定不低於12%。

海天醬油業務主要競爭威脅來自中炬高新(600872.SH),旗下美味鮮是國內醬油產能僅次於海天的第二大生產企業。定位中高端的廚邦鮮味醬油,主要銷售區域華東、華南,已和海天高度重疊。

強力進軍小品類

2020年1月,海天味業斥資1.69億元獲得芝麻油生產廠家合肥燕莊67%的股權。

斑馬消費注意到,芝麻油是一個久被忽視的細分領域,小作坊加工生產為主,市場銷售散裝油佔據較大份額,競爭格局極為分散。隨著燕莊品牌逐漸進入海天的銷售渠道,公司對芝麻油市場份額的收割指日可待。

收購完成後,合肥燕莊和位於宿遷的江蘇海天、鎮江的丹和醋業,形成海天在長三角地區重要生產企業。三家企業成為公司向北方、西部和華東市場擴張和滲透的戰略支撐。東北證券在研報中認為,這有利於公司攤低運輸及倉儲費用。

江蘇海天是公司長江以北的大型生產基地,設立於2014年,主要生產蠔油,截至2018年9月,已投產10萬噸。

海天在江蘇設廠本已讓業內劍拔弩張,2017年公司又以4027.10萬元收購丹和醋業70%股權,相當於在鎮江香醋老字號企業恆順醋業(600305.SH)家門口搭擂臺,加上千禾味業(603027.SH)在同年收購位於鎮江的江蘇恆康醬醋,在當地食醋行業已呈三國鼎足之勢。

海天味業通過收購介入食醋領域,有著明顯的「卡位」意圖,旨在中國四大名醋佔據的市場中搶到份額。目前,公司食醋年產量達10萬噸,已擠進行業前五。

在南方,與設立江蘇海天同一年,公司斥資收購主要生產南式腐乳的廣東廣中皇。企查查顯示,廣中皇為海天味業全資子公司。

公司把蠔油、醬、醋、料酒和腐乳這些小品類收入囊中,無論規模還是盈利能力,尚還不能與醬油業務比肩。2018年,蠔油、調味醬實現收入28.56億元和20.92億元。

海天也並非進入每一個領域就一定賺錢,廣東廣中皇在2018年度實現淨利潤190.37萬元, 2019年上半年淨虧1571.64萬元;從事進出口貿易業務的廣東海天國際貿易虧損122.38萬元。

醬油之外,公司表現最搶眼的是蠔油產品,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蠔油業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6.02%和20.33%。

蠔油成為公司第二大核心產品之後,更受公司重視,三五規劃將蠔油銷量增速設定在12-15%。

海天另一核心產品調味醬的收入從2009年的5億元增長到 2018年的20.92億元,其中,黃豆醬僅用 5 年發展成為收入超10億元的大單品,招牌拌飯醬上市不久收入突破2億元。

斑馬消費梳理發現,公司無論進入調味醬、芝麻油、腐乳還是料酒等小品類,均缺乏行業龍頭,市場空間大,給海天留住了機會。

相關焦點

  • 6500億市值,海天味業的天花板在哪裡?
    目前,海天味業的產品除了醬油之外,還包括蠔油、醋、調味醬、雞精、味精、油類、小調味品等幾大系列,共300多個規格和品種。有人覺得海天味業只是一個賣醬油的公司,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這樣說,確實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海天味業的主要收入來自於賣調料品。
  • 瘋狂的醬油!市值3289億的海天味業,高估值或面臨挑戰!
    在A股市值前20強榜單上,大多都是銀行、保險、石油、白酒這類國企巨頭,「打醬油的」海天味業夾雜在中間格外引人注目。其市值不但超過了格力電器、浦發銀行、海康威視等優質白馬股,還碾壓了萬科、上汽集團、中國神華這些巨頭,它們都抵不過「一瓶醬油」。
  • 海天味業進軍複合調味品有多大空間?還能繼續上漲嗎?
    近三年來,海天味業醬油收入增速放緩,佔營收比重亦有所下滑,且2020年前三季度存貨增幅顯著高於營收漲幅海天味業(603288.SH)還能繼續上漲嗎?截至12月28日,相較於前三季度20.94%的利潤增速,海天味業滾動PE已達105倍,按照彼得·林奇的PEG估值法(即估值要與業績增長匹配),目前已明顯高估。
  • 200元的醬油股!「吃喝」板塊暗藏多少驚喜?海天味業刷新歷史新高
    白酒、牛奶、醬油、榨菜、酵母、火腿腸等,都誕生了不少牛股。展望年末,「吃喝」板塊還暗藏多少驚喜?有哪些優質標的值得投資者關注?「佐料」並不簡單12月17日,A股三大指數盤初短線調整後持續衝高,午間收盤時集體上漲。
  • 醬油屢次被曝生蛆,海天味業市值蒸發超千億
    醬油屢次被曝生蛆,海天味業市值蒸發超千億新快報  作者:  2020-09-22 在資本市場,海天味業股價一路下滑,市值縮水約20%。
  • 海天味業:這瓶醬油為什麼能這麼貴?
    公司2019年財報顯示,醬油品類貢獻了公司超過58%的營收,達116億元。而醬油類產品帶來的毛利率超過50%,位列業內之首。在醬油之外,海天的其他兩個主營業務為調味醬和蠔油,這三大調味品是海天產品的核心,對營收的貢獻率在9成以上。海天味業董秘張欣曾表示,海天毛利率比同類企業高的原因在於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控制水平較高,很多環節依靠工業設備而非人工操作。
  • 海天味業白馬不白?食安紅線VS成長焦慮
    細觀:透過華麗的業績增長曲線,原料成本上漲、毛利率下降、經銷商承壓、營收增速放緩、競品強勢發力等問題日漸突出,海天的成長性不乏焦慮。股價走勢與基本面脫離,想來,這才是此次股價調整的更深入原因。突發的食安事件,只是誘因罷了。
  • 市值蒸發千億再遇「醬油生蟲」,海天味業股價能hold住嗎?
    據媒體報導,海天味業董秘張欣,這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海天醬油被指生蛆一事近日備受關注,有消費者稱:「我前段時間在超市買的海天醬油,開瓶使用了幾次,不到一周後竟然發現瓶子內有活動的蛆蟲。」同時,還附有相關視頻。網友評論中,有人質疑是消費者保存不當,也有人稱自己也遭遇過,「買來的(海天醬油)開封沒幾天就這樣了,其他醬油就沒事。」
  • ...的個股,強勢新高四龍頭!寧德時代、海天味業、老白乾酒、朗姿股份
    海天味業,基本面上看是調味品領域龍頭企業,醬油產品市場佔有率第一。雖然業績增速不是特別快,但毛利率驚人。這就是行業龍頭取得市場地位和品牌優勢的業績釋放的結果。這種消費類的企業股價上升最快的不是市佔率提升的階段,而是毛利率脫離其他企業取得顯著優勢的階段。更多技術分析內容及最新內容,可關注工宗號劉宣凌,更有個股在線免費答疑。
  • 5000億市值,海天味業憑什麼?
    金梅 | 文海天味業(以下簡稱海天)從3月19日的76.16元,半年不到股價翻倍,達到歷史新高152元,市值接近5000億元。如今海天味業的市值相當於伊利股份(2216.11億)的兩倍多,比上汽集團、中國恆大、萬科還要高,讓人不禁驚嘆一瓶醬油的威力。
  • 市值蒸發千億的「茅臺」醬油,還能重回巔峰?
    據Wind統計,經歷半月之久的股價回調,截至9月21日收盤,海天味業股價下跌22.66%,市值蒸發超千億元。」醬油蛆蟲「風波不斷的海天味業再次陷入泡沫論的漩渦中。甚至有業內人士表示,海天味業股價經過大幅下跌之後,未來可能還會面臨原材料成本上漲、毛利率下降、營收放緩等隱患。
  • 海天味業|兩天縮水900億市值,樓真的要塌了?
    上市僅不到7年的時間,股價漲了12倍,一瓶醬油能有這麼大威力,相信很多人都沒有預見到。9月3日,海天味業股價首度衝破200元、市值突破6500億元,因其市值已不斷逼近五糧液,大家甚至戲稱:小小的一瓶醬油喝出了酒的感覺。
  • 半年淨利33億,市值每天漲15億,海天味業的泡沫該戳戳了
    即使是在受疫情影響較大的2020年一季度,其營收增速和歸母淨利潤增速也分別達到了7.17%、9.17%。這樣的長期業績走勢,再加上連續20多年的醬油行業龍頭老大地位,海天味業受到資本青睞似乎不足為奇。那麼,是什麼造就了「醬油大王」?
  • A股醬油界三寶「中考」交卷:海天味業營收淨利一騎絕塵,中炬高新和...
    不知從何時起,海天味業的一騎絕塵成了資本圈的熱點。一瓶醬油碾壓房地產,一瓶醬油掀翻了一桶石油,市值越過房地產龍頭萬科,近日更是超中石化追中石油,9月1日,海天味業股價再創新高,總市值突破6000億元.......一邊是業績增長穩定、資金充裕,另一邊則是高市盈率引發的泡沫質疑……海天味業這棵大樹屢屢引發著資本市場的話題。
  • 海天味業市值超越中石化 海天醬油市場佔有率 醬油行業的現狀和...
    海天味業市值超越中石化 海天醬油市場佔有率 醬油行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2020年8月19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A股醬油故事:賣醬油的市值為何能超過賣石油的?
    2019年中國醬油行業的年收入約為686億元,在調味品領域的收入佔比為16.36%,五年的GAGR為8.43%。其中的頭部品牌包括海天、李錦記、美味鮮、加加等。廣發證券報告預測,預計未來五年醬油的行業複合增速將保持在7%左右。
  • 金龍魚、海天味業、妙可藍多、伊利股份,誰是食品飲料真機會老大
    如果說金龍魚是糧油細分領域深耕,那麼海天味業則是專注於調味品領域。海天味業,三季度營收超1700億,利潤超45個億,同比增長超19%。海天其核心拳頭產品就是海天醬油,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除了海天醬油之外,還有調味醬和蠔油,同樣也是其重點產品。目前除了這些傳統優勢項目之外,海天也在積極向其他廚房領域方面擴展。
  • 【調味品123】海天味業與調味品行業發展史、品類演變趨勢
    產品涵蓋醬油、蠔油、調味醬、醋品、雞精、料酒等八大系列200多個規格和品種,其中前三項業務收入佔比高達93%,海天的產品總產量及醬油、醬類和蠔油的分產量均排名第一,在行業內處於主導地位。自90年代始已連續多年保持醬油產銷量全國第一的紀錄,是全球最大的調味品行業生產銷售企業。
  • 海天味業「打翻醬油瓶」 調味品板塊遭資金減持
    (原標題:海天味業「打翻醬油瓶」 調味品板塊遭資金減持)
  • 「醬油瓶」打翻了,6000億身家的海天味業閃崩
    在股價創出6000億歷史新高之後,海天味業的「跳水」一點也不奇怪。9月4日消息,市值一度超過6000億元的海天味業股價暴跌,盤中跌幅超8%,市值憑空蒸發500多億元,收盤後170.79元/股,市值為5534.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