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常驚醒?翻來覆去睡不著?揉按4穴位+養生十六宜口訣操幫你入睡

2021-02-13 臺灣華人健康網

您也有這樣的困擾嗎?總是睡到半夜就突然驚醒?明明每天都很累、很困,可偏偏醒來後就再也睡不著,只能像「煎魚」一樣翻來翻去,睜著眼睛熬到天亮?到底想要一覺好眠、擺脫失眠痛苦,該怎麼做才對呢?就讓我們來聽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

半夜容易驚醒?可能是心、膽、脾胃3大臟腑失調惹禍

臺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中醫師表示,導致民眾夜半容易驚醒的原因,應多與心、膽、脾胃3大臟腑失調有關。中醫認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現代人在工作壓力大、負面情緒難以排除下;容易因心腑壓不住神志,而出現半夜醒來後難以入睡,就算睡著也睡不安穩、多夢等睡眠障礙問題。

而「膽者,中正之官,決所出焉」,指的則是膽在五臟六腑中,主要負責維持人體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並判斷事物、作出決斷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膽和人體中樞神經的某些功能活動有關;對於防禦、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突然受驚嚇)的不良影響,以及維持和控制人體氣血正常運行,促使臟腑功能相互協調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一旦其失調,便易導致患者出現做噩夢、驚醒等症狀發生。

另外,飲食不當,也是影響民眾睡眠品質的原因之一!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當飲食過飽、吃太多油膩、難消化的食物,就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胃部脹氣而影響入睡;而晚飯吃得太少,胃中空虛,也會使人體因感到飢餓而促醒。故想要有效擺脫失眠症的困擾,提高睡眠質量,養成少食多餐,睡前進食既不過飽,也不過少的習慣,以免加重腸胃負擔為佳。

一覺到天亮有訣竅!

5大助眠儀式幫您提升睡眠品質

所以綜合上述原因,陳潮宗中醫師建議,民眾想要改善半夜驚醒的問題,應從學會適度紓壓、放鬆;以及養成三餐定時定量、均衡、不暴飲暴食的飲食習慣著手。同時做好以下5大助眠儀式,就是有效提升睡眠品質的好方法!其中儀式4、儀式5也可在夜半突然醒來時進行,也有幫助入眠的好處。

▲民眾想要改善半夜驚醒的問題,應從學會適度紓壓、放鬆;以及養成三餐定時定量、均衡、不暴飲暴食的飲食習慣著手。

儀式1/睡前2小時避免激烈運動

過度激烈的運動會讓大腦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而影響睡眠品質、使人不易入眠,建議睡前可以試著做些伸展動作,讓身心慢慢平靜下來,更好入睡。

儀式2/適度泡腳

睡前以40~45℃左右的溫水泡腳,能幫助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放鬆交感神經,使副交感神經發揮作用,幫助心情平穩。

儀式3/睡前1小時不碰3C產品

睡前滑手機、使用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容易阻礙人體生成褪黑激素,使睡眠處於較淺狀態。且如果睡前還在持續思考、惦記特定事物,大腦將難以得到休息,故建議睡前1小時關閉3C產品為佳。

儀式4/穴位按摩

適度揉按位下列4個於手部、耳朵、頭部的穴位,每次按壓停留5秒,每個穴位重複5~10次,也有幫助安定心神、入眠的好處。

- 神門穴:手掌朝上,位於手掌根部、靠小指側有圓形小骨,前方的凹陷處。

- 內關穴:距手腕橫紋約 3 指橫寬,位於兩筋之間,壓住該點、輕輕轉動前臂。

- 失眠穴:位於對耳輪後溝和耳垂下方的相交點處。

- 百會穴:連接兩耳之間的直線與眉尖中心的直線焦點,就是頭頂處。

儀式5/深呼吸、放慢呼吸速度

睡前不妨可以試著在床上進行緩慢的深呼吸,透過腹式呼吸來放慢呼吸速度,就是輔助降低心率血壓、使人平靜、放鬆的方法。

跟著中醫師一起做保養~

「養生十六宜口訣操」延年益壽、保安康

除了以上睡眠儀式外,陳潮宗中醫師也特別為大家分享,一套「養生十六宜口訣操——第一梳頭髮,第二擦臉頰,第三眼睛轉圈圈,第四鳴天鼓,第五叩牙齒,第六舌頭抵上顎,第七吞口水,第八吐濁氣;第九暖打背中心,第十顧胸前,十一摸肚子,十二四肢要常搖,十三提肛門,十四擦腳底,十五全身來乾洗,十六大小不開口。」就是有效幫助放鬆身心,幫助入眠,且有益延年益壽、保安康的居家自我保養訣竅,建議民眾可在日常生活中適度從事。

▲多梳發可疏通頭部經絡,經由按摩頭髮根部,防止脫髮、頭髮早白。

★第一梳頭髮—發宜多梳

作法:最好使用木梳,每日梳3~5遍,每遍30次左右。

功效:多梳發可疏通頭部經絡,經由按摩頭髮根部,防止脫髮、頭髮早白。

★第二擦臉頰—面宜多擦

作法:可用雙手乾擦,或用溼毛巾擦臉,但忌用含鹼量高的肥皂,以免損害皮膚。

功效:多擦面部可防皮膚老化,並有抗皺和升發胃氣的作用。

★第三眼睛轉圈圈—目宜常運

作法:時常讓眼球上下左右轉動。

功效: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有明目清神作用、防止視力衰退、白內障等眼睛疾病。

★第四鳴天鼓—耳宜常彈

作法:用兩掌心掩耳,靜心,手指彈擊後腦十次,然後突然張口。

功效:可防止耳襲,增強記憶。

★第五叩牙齒—齒宜數叩

作法:用食、中指每次輕叩牙齒三十次左右;以小便前屏住呼吸叩齒效果最明顯。

功效:可固齒清熱,並治療慢性牙周病等齒疾。

★第六舌頭抵上顎—舌宜抵顎

作法:每當閉口時,將舌頭輕輕的抵著上顎。

功效:能使任督二脈相通,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注意的是舌抵上顎時不要用力,宜輕抵自然。

★第七吞口水—津宜數咽

作法:先幹漱口,待津液(即口水)充滿後分數次咽下。

功效:有滋陰益氣的功效,久而益著。

★第八吐濁氣—濁氣常呵

作法:通過噓、呵、呼、口四、吹、嘻六字訣功法,把臟腑的濁氣慢慢呼出。

功效:可清理臟腑之氣、補益臟腑。

★第九暖打背中心—背宜常暖

作法:可用按摩、或曬太陽及加穿衣服的方法,使背部保持溫暖。

功效:常保持背部溫暖可使陽氣暢達全身,達到增強免疫力、防病功效

▲將雙手手掌重疊,以肚臍為圓心,順時針及逆時針的方向用掌心摩腹。

★第十顧胸前—胸宜常護

作法:可加穿衣服、披戴圍巾或常做護胸運動。

功效:胸為重要的臟器所在,故需特別保護、保暖,以防各種外邪的侵襲。

★十一摸肚子—腹宜常摩

作法:將雙手手掌重疊,以肚臍為圓心,順時針及逆時針的方向用掌心摩腹。

功效:可增強腸胃系統功能,可改善消化不良、防止胃腸功能紊亂、大便秘結等。

★十二四肢要常搖—肢節宜常搖

作法:可多做類似暖身操及伸展四肢的運動,以常常活動四肢。

功效:可鍛鍊四肢筋骨,及促進內臟、全身的氣血運行,以增強體質。

★十三提肛門—谷道宜常撮

作法:即是常使肛門有意識地向上撮提。

功效:可防止慢性前列腺炎,及治療痔瘡等肛腸疾病。

★十四擦腳底—足心宜常擦

作法:每晚用熱水泡過腳後,再用手掌心快速的擦足底。

功效:此作法有安眠的功效,可治療失眠及多夢等症。

★十五全身來乾洗—皮膚宜常幹沐浴

作法:先將雙手手心搓熱後,以類似洗澡的方式幹沐浴全身。

功效:能疏通全身經絡、加強氣血運行,只要持久,便能防病、治病、抗衰老。

★十六大小不開口—大小便宜閉口勿言

作法:大小便時應專注精神,不宜看書報及思考問題,也不宜開口講話。

功效:大小便時看書報和思考問題,都會損傷氣血,不利於濁氣排出。

【 專家小叮嚀 】

最後,陳潮宗中醫師也提醒,如果民眾發現自己努力嘗試上述方式,持續1個月左右的時間,半夜無故驚醒、睡眠品質不佳的問題仍未見改善,就建議應儘速就醫,尋求專業中醫師協助釐清失眠、睡不好的原因,對症調理以改善生活品質。

相關焦點

  • 經常半夜醒來睡不著?多半是肝經堵了,做好3點,一覺睡到天亮
    生活中,有些老人經常半夜醒來,醒來之後再也無法入睡,甚至覺得特別清醒。為什麼會出現半夜醒來的情況?我們要分成2個時間段來分析。調理方法:按揉行間穴行間穴位於肝經上,適當刺激按揉可以疏通肝經、調理肝腎、疏洩肝火。這個穴位在腳背上,第一、二腳趾處中間凹陷處,輕輕按揉有明顯痛感。找到穴位之後,每天按揉肝經上的行間穴10分鐘,半夜醒來的症狀會有所緩解。
  • 睡不好,百病找!4個穴位,讓你入睡快、睡得熟、精神好
    不妨先進行一項簡單的測試:1.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2.夜間覺醒次數≥3次或凌晨早醒;3.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淺、多夢;4.早醒、醒後無法再入睡;5.總睡眠時間通常少於6小時;6.第二天起床感到頭昏、精神不振、心理異常、嗜睡、乏力等。
  • 中醫學堂 | 睡不好,百病找!4個穴位,讓你入睡快、睡得熟、精神好
    4.心腎不交表現為心煩,多夢,睡眠中易發熱出汗,有時心跳加速,口苦咽幹,腳軟腰杆痛,耳鳴忘性大。舌紅少苔,脈細數。可用六味地黃丸合交泰丸加減,滋陰降火,交通心腎。5.心膽氣虛表現為常做噩夢,睡眠中易驚醒,或容易受驚嚇,常常有心跳加快的感覺,說話氣短。
  • 翻來覆去睡不著怎麼辦?提醒:常按3個穴位,或能一覺睡到大天亮
    失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明明身體已經很困了,但就是睡不著,治療失眠中醫西醫各有辦法,都難以逃過吃藥,但是藥三分毒,如果能儘量不吃藥最好還是不吃藥為好。那麼按摩穴位就沒有副作用,一樣能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不管是不是失眠的朋友都可以經常按一按。
  • 入睡難、半夜易醒、早醒?6種方法,讓你一覺睡到大天亮
    看電視愛打盹,躺床上有疲倦感  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  半夜容易驚醒,夜間醒很多次  天還沒亮就醒,睡眠時間變短  失眠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給病人帶來很多煩惱和痛苦  一些疾病也可引起失眠,例如,前列腺肥大症、糖尿病、泌尿系統疾病引起的夜尿增多,會擾亂睡眠;哮喘等肺部疾病造成的肺功能降低引起的換氣不足,會影響睡眠;癌腫、創傷、發燒等疾病引起的疼痛不適,以及老年皮膚瘙癢症,都能導致失眠,甚至會令患者通宵不眠。  睡不著怎麼辦?  1、按揉大魚際
  • 入睡難、半夜易醒、早醒?這7種方法,讓你一覺睡到天亮
    看看你有沒有面臨著這樣的睡眠困擾: 看電視愛打盹,躺床上有疲倦感 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 半夜容易驚醒,夜間醒很多次 天還沒亮就醒,睡眠時間變短如果符合上述特徵為什麼老年人經常睡不著?每一個人躺在床上,用盡各種辦法也睡不著時,真的會很崩潰。這種情況,年青人也未必受得住,何況是老人。那麼,為什麼老年人總是睡不著、睡不好呢?影響著老年人睡眠的生理因素,當然是年齡。
  • 入睡難、半夜易醒、早醒?這7種方法,讓你一覺睡到大天亮
    看看你有沒有面臨著這樣的睡眠困擾:▪ 看電視愛打盹,躺床上有疲倦感▪ 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 半夜容易驚醒,夜間醒很多次▪ 天還沒亮就醒,睡眠時間變短如果符合上述特徵,往往是失眠症「找上門」了。
  • 冬季如何養生?記得常按這些穴位!
    冬臘風醃,蓄以御冬,如今氣溫明顯下降,那麼在冬季大家要怎樣養生呢?南方衛視《健康生活家》請來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中醫博士、副主任中醫師王凱,讓他告訴你吧~
  • 常按10穴位永不生病
    導語:經過數千年的鑽研和沉澱,穴位養生的神奇療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中醫認為,人體經脈上有361個穴位,如果再加上經脈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個。具體掌握這些知識,對於普通人來說十分困難,因此穴位養生似乎離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有點遠。
  • 女人常揉三陰交穴位的好處
    每天晚上5點—7點,腎經當令之時,用力按揉每條腿的三陰交穴各15分鐘左右,能保養子宮和卵巢。促進任脈、督脈、衝脈的暢通。女人只要氣血暢通,就會面色紅潤白裡透紅,睡眠踏實,皮膚和肌肉不垮不松。 女人常揉三陰交穴位作用2、 緊緻臉部肌肉,使臉部不下垂 看看張曼玉和趙雅芝,現在臉都緊緊的,沒有松垮下來,因為她們的飲食都很規律,脾沒有受到傷害。
  • 總是失眠,半夜驚醒,也許和這幾點有關,很多人不重視
    優質的睡眠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睡覺也是每個人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可是近兩年越來越多的人表示自己的睡眠質量越來越差,甚至常常出現晚上睡不著覺,半夜驚醒難以入睡的情況。總是失眠,半夜驚醒,也許和這幾點有關,很多人不重視情緒波動大不良的情緒或者是睡覺之前亂發脾氣生氣吵架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失眠的情況,因為消極情緒容易讓人的神經處於緊繃狀態,特別是一些人的心思比較細膩,晚上躺在床上也會反覆的思索這件事情,久而久之難免會影響到正常的睡眠質量
  • 半夜易醒,可能是種危險「信號」!學會這個方法,讓你一覺睡到大天亮!
    明明晚上10點、11點就上床睡覺,入睡也很順利,但到半夜的時候,往往會突然醒來,這時候再入睡就困難了,有時翻來覆去,到天微亮才勉強睡著……起床後感覺自己「好像睡了個假覺」,頭暈,身體沉重,白天精神也很差,注意力不集中,健忘。這是怎麼了?
  •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入睡後翻來覆去反覆折騰?小兒推拿安神助眠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入睡後翻來覆去反覆折騰?小兒推拿安神助眠 良好的睡眠是保證小兒體格及神經發育的必要條件,特別是一歲以內的乳兒,其健康活潑的情況皆取決於睡眠質量的好壞。可令很多月嫂納悶的是:自己帶的寶寶睡眠總是很不好,老睡不著。
  • 經常按揉4個穴位,幫你有效緩解疼痛
    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幾個中醫穴位,經常按揉這些部位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哦!有助於緩解疼痛的幾個中醫穴位1.內膝眼內膝眼位於人體兩腿的膝關節處,總共有兩個,屈膝,在髕韌帶內側凹陷處就可找到,該穴位有舒筋活絡、緩解下肢關節疼痛、麻木等不適感的作用。按揉方法:按壓的時候,現在膝關節下方墊上薄枕,然後用拇指、食指點揉內膝眼約一分鐘左右即可。
  • 想要身體好,身上這5個穴位要常按按→
    中醫養生保健學歷史悠久,其中穴位養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裡就著重強調了以下5個穴位對養生保健、強身健體的重要性。三陰交能疏理肝脾養血,常用來治療月經不調、崩漏、痛經、經閉、帶下、產後腹痛、習慣性流產、乳汁缺乏等。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脹感為宜。足三裡位於小腿的外側,膝蓋骨斜下方。
  • 古人養生「十六宜」 比你吃的再營養均衡都強
      據史料記載,宋代蘇軾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著名文學家,對養生學的研究,亦頗有見地,他所倡導的「養生十六宜」,迄今仍有很高的自我保健價值
  • 睡到凌晨三四點就醒?或是體內肝火燒起來了!簡單方法幫你降火
    現在的生活節奏比較快,睡覺應該是我們每天最享受的時候,但是能一覺睡到大天亮的人並不多,很多人要麼就是難以入睡,要麼就是好不容易睡著但一睡到半夜就醒了,之後就睡不著了,眼巴巴地望著天花板直到天亮。經常睡到凌晨三四點就醒,或許是體內肝火燒起來了!
  • 睡不好,人易老,百病找!3個方法讓你入睡快、睡得熟、精神好
    4.心腎不交表現為心煩,多夢,睡眠中易發熱出汗,有時心跳加速,口苦咽幹,腳軟腰杆痛,耳鳴忘性大。舌紅少苔,脈細數。可用六味地黃丸合交泰丸加減,滋陰降火,交通心腎。5.心膽氣虛表現為常做噩夢,睡眠中易驚醒,或容易受驚嚇,常常有心跳加快的感覺,說話氣短。
  • 總是睡不著、突然驚醒,別以為是失眠,或許是肝「撐不住」了
    現在很多的人,睡眠都是不健康的,會出現睡不著的現象,還會在半夜突然驚醒,或者是出現常做噩夢等,這樣的現象出現,我們就會說這個是失眠了,其實有的時候,這樣的現象出現,不單單是因為失眠,還可能是肝發出的求救信號,自己在平時生活中要重視起來,避免錯過身體給出的提示。
  • 健脾保「胃」,按揉4大穴位
    大家都非常常見晚輩給長輩捶腿,您千萬別小看這些動作,它蘊藏著很多秋冬季節的養生奧秘。捶腿跟保護胃有什麼關係呢,捶腿,從大腿一直到小腿,捶的位置都是胃經,如果飯後捶腿,確實能震動經絡,疏通經絡,對胃有好處,能幫助消化,疏通胃氣。腿上最有名的穴位,是足三裡,有這麼一句話:要想安,三裡常不幹。古人很早就開始用艾柱來灸足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