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身體好,身上這5個穴位要常按按→

2020-12-14 上海普陀發布

中醫養生保健學歷史悠久,其中穴位養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裡就著重強調了以下5個穴位對養生保健、強身健體的重要性。

羶中穴

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之上,屬於任脈,是心包經經氣聚集之處,此外,一身宗氣也匯合於此穴。羶中有理氣開胸、降氣通絡之功,多用於治療心悸、氣短、胸悶、胸痛、乳腺增生、咳嗽、哮喘等心肺疾病。可用掌根來回摩擦,以透熱為度。

三陰交

在小腿部內側內踝高點上三寸,脛骨內側面後緣,為主治婦科病常用穴。婦女由於月經、胎產、哺乳等,以血為用,又易耗血,因此,情緒易於激動,肝氣容易鬱滯,出現肝血不足的狀態。三陰交能疏理肝脾養血,常用來治療月經不調、崩漏、痛經、經閉、帶下、產後腹痛、習慣性流產、乳汁缺乏等。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脹感為宜。

足三裡

位於小腿的外側,膝蓋骨斜下方。足三裡是胃腑疾病和人體強壯的要穴,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患,如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炎等疾病,只要有胃痛、胃脹、反酸、燒心、呃逆、便秘、洩瀉等症狀,都可以按這個穴位進行保健。操作方法為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脹感為宜。

湧泉穴

在足心凹陷處。平時按揉有助於治療咽喉腫痛、頭痛、眩暈、高血壓等。由於此處最敏感,刺激後有開竅蘇厥、回陽醒腦的功效,若發現有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可給予該穴位強刺激,按揉50~100次。

關元穴

位於肚臍下三寸,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臨床上常用來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如遺尿、陽痿、洩瀉、帶下、不孕不育、閉經、產後腹痛等。可用擦法,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或艾灸,每次10~15分鐘,每日1次。

資料:中國中醫藥報

編輯:曹瀚文

相關焦點

  • 3個穴位常按按,養出好脾胃
    脾胃虛弱的人,說話無力,身體羸弱,疾病叢生。中醫認為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脾胃若正常運轉,則人體能時時得到營養的補充,獲得源源不斷的生命力;脾胃若受損失調,身材走樣事小,長期如此,就可能出現容顏憔悴、氣血虧虛等狀況。
  • 身體這兩個穴位,自己常按按幫你降壓、降糖,操作簡單不花錢
    下面要介紹的這些穴位可以稱得上是降壓、降糖的「黃金穴位」,它們到底都在哪呢?還是趕緊看正文吧!風府就在腦袋後面,大家從上往下摸,摸到第一個坑的位置,那就是風府,你按揉這個地方就可以起到調節血壓的作用。中醫給這個穴位的命名是很有意思的。這個「風」字就是講「風邪」容易從這裡進去,「風府」也就因此得名。
  • 身體有自帶「排溼口」,按一按這5個穴位,可幫助排溼氣
    、大便排不乾淨、沒有任何食慾以及沒有精神、總是睡不醒等,其實在我們身體上有排溼口,經常按一按能幫助去除體內的溼氣。身體有自帶「排溼口」,按按這幾個穴位可幫助排溼氣!患者要端正坐在座位上,此穴位就在小腿的內側,在脛骨內側腳踝後下方凹陷的地方,對此穴位進行按摩,一直讓局部出現疼痛感為止。3、極泉穴極泉穴是以心經上的穴位,匯集了和心臟有關的很多血管以及神經疼,對此穴位進行按摩能達到寬胸凝神的效果,輔助治療腦血管疾病以及冠心病等。使用大拇指指肚對此穴位進行按壓,一直讓局部出現酸麻熱痛為止。
  • 常按這5個穴位,緩解肩頸疼痛!
    雙手微微分開,沿著後頸部脊柱左右,輕按穴位。「風」,指穴內氣血為風氣也。「府」,府宅也。風池穴風池穴有兩個,也在後腦勺(如上圖)中醫認為,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風氣。風池穴具有壯陽益氣作用。如果頭痛頭暈,容易耳鳴,可以多按摩這個穴位。經常偏頭痛的人,也可以留意找找這個穴位。
  • 女人常按這個穴位保護子宮
    一、常按這處保護子宮有相關的醫學研究數據顯示,與子宮有關的疾病就佔婦科病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說每兩個婦科病,就有一個人是子宮方面有問題。所以說,保護好子宮就是保護女性健康的重點。那麼,在日常護理中不妨多對身體一些穴位進行按摩。1、腹部的子宮穴在腹部肚臍下方4寸的位置,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子宮穴。
  • 常按10穴位永不生病
    導語:經過數千年的鑽研和沉澱,穴位養生的神奇療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中醫認為,人體經脈上有361個穴位,如果再加上經脈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個。具體掌握這些知識,對於普通人來說十分困難,因此穴位養生似乎離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有點遠。
  • 按一按這三個穴位,立竿見影!
    記住這裡不是按,是撥動,撥動的時候感覺一根大筋被撥動。如果你頸椎或肩周不舒服,這個穴位就一定是很痛,越痛越是要按,立馬見效。列缺穴位置:此腧穴在人體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方法:這裡是要按壓,長時間停頓按壓,十秒一次。
  • 腹部是六腑所在,常按這兩個穴位,通三焦,補元氣,全身通暢!
    你身上藏著9個健康窩,常拍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別小看了這些健康窩。據史料記載,每當慈禧出現不適,都會按摩眼窩、頸窩、腰窩、腋窩等「養生窩」,常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耳窩位於耳垂後凹陷之處,是人體翳風穴的位置。按揉翳風穴可以起到防治感冒,預防風邪入侵身體;還能寧心安神,緩解暈車;此外可以起到聰耳的作用。
  • 今日立秋,多按這5個穴位,打開身體排溼口,祛除夏季帶來的溼氣
    既然已經立秋,那麼我們每日多按一按身體的這5個穴位,打開身體排溼口,將夏季的溼氣留在夏末,共同迎接一個涼爽又舒適的金秋。夏季溼熱現象多為頭痛頭暈,外表發熱,更為嚴重者還會伴有身體起水泡等症狀,如若抓破,則會具有刺痛感並流出膿水,使患處極為痛苦不堪。並且患有溼熱的人群更會毫無食慾、口乾口苦,如此纏人且難除的病症,到底按身體的哪5個穴位才可以得以緩解呢?
  • 身上的這3個「美容穴」,每天堅持按一按,輕鬆養生又養顏
    人的臉上有這樣三個穴位,經常按一下這些穴位,不僅養生還可以美容,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經常按哪些穴位不僅養生還可以美容呢?1、絲竹空穴隨著年紀的增長,人們總是非常苦惱自己的眼周總是有非常多的細紋,尤其是與未聞特別的顯老,也顯得人很是憔悴。
  • (附穴位圖)腳的33個穴位,每天按一按,養生又保健!
    我們的腳部是穴位密集的地方,腳的穴位達到33個,經常按摩腳底可以養生保健,想要按摩腳底,首先要知道腳底的穴位都有哪些,下面為大家介紹腳底十大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於面,下行於足。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溪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 身上的這3個「美容穴」,每天堅持按一按,輕鬆美顏保健康
    經常按哪些穴位不僅養生還可以美容呢?不僅身體浮腫,面部也會浮腫,顯得人很沒精神。想要解決浮腫的問題,可以多按一按顴髎穴,這個穴位位於顴骨下緣凹陷處,首先可以笑一笑找到自己的顴骨,然後顴骨往下就是顴髎穴。經常按這個穴可以讓浮腫消失,改善自己的易浮腫體質。便捷經常按這個穴位還會讓人面色更加紅潤,讓皮膚也更加的有彈性。
  • 寒凝氣滯按什麼穴位
    1、寒凝氣滯按什麼穴位之腰眼於腰上兩旁微陷處,針灸家謂之腰眼,直身平立,用筆點定,然後上床合面而臥,每灼小艾炷七壯,勞蠱或吐出,或瀉下,即時平安,斷根不發,更不傳染。3、寒凝氣滯按什麼穴位之寒府經穴別名·寒府:寒府為經穴別名,即膝陽關。位於膝外骨間,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處,是寒氣喜中之處,故名寒府。4、寒凝氣滯按什麼穴位之衝陽穴衝陽有和胃化痰,通絡寧神的作用。衝陽有健脾化溼、和胃寧神的作用。衝陽治口齒齲、腹堅、寒熱以及跗腫足緩等症,以經絡所在導引下行也。
  • 常按頭部這5個穴位,健腦安神,趕走疼痛,身體向你說謝謝
    在頭部有很多穴位,有五臟六腑反射區,對頭部按摩可達到聰耳明目和健腦安神效果,而且能改善大腦血液循環,提高大腦攝氧量,不妨來看看頭部的穴位按摩方法和功效。頭部穴位有哪些?2、魚腰穴首先要端正坐好,在額頭部,眼睛正上方,眉頭尖部。對此穴位按摩能輔助治療目赤腫痛,眼瞼蠕動,三叉神經痛,以及眶上神經痛等,可輔助治療面神經麻痺、近視眼和急性結膜炎。
  • 常按兩穴位,健脾又祛溼,原來可以這麼容易!
    【按摩方法】取最舒適的體位(坐位、仰臥位均可),用兩手拇指按壓在兩側陰陵泉上,按而揉之,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並產生酸、麻、脹、痛、熱和走竄等感覺,維持一定力度,用拇指對局部肌肉進行左右彈撥。每次按揉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日2-3次。
  • 按這3個穴位就可以了!
    【取穴】: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大約是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這個地方就是豐隆穴【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略微用力按壓穴位,以略感疼痛為基準,按住5秒後鬆開,雙手交替互按 3~ 5分鐘。平時也可用拳頭輕輕敲打此穴,以皮膚會自然變紅為標準,每次 5~10 分鐘。 豐隆穴一般比周圍要敏感,按摩時會有輕微疼痛感。
  • 身上自帶10個「長壽窩」,經常按一按,少生病,更長壽
    人的身體上有很多的經脈,長壽的人經脈都比較通暢,在我們的身體上有一些凹下去的地方,俗稱「窩」,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卻隱藏著很多對人體的穴位,身上自帶10個「長壽窩」,經常按一按,揉一揉,少生病,更長壽。身上身帶的「長壽窩」眼角窩眼窩上有個晴明穴,睛明是足太陽膀胱經俞穴,位於目內眥外,在鼻梁兩側距內眼角半分的地方。穴主目視不明,故名睛明;用手指按在穴位上擠壓、上下移動,可以感覺到鼻梁深處有隱痛。臨床上常用按摩此穴位以解除眼睛疲勞。主治目赤腫痛、目眩、近視等目疾。
  • 身上有6個「不老穴」,常按養氣補血!
    我們形容一個人身體好,通常認為其「氣色好」,反之,氣血不足則是不夠健康的表現。
  • 按什麼穴位瞬間提神?
    生活中總是充滿了選擇和矛盾,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已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總是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導讀:按什麼穴位瞬間提神?現在的人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大,就容易感覺到疲勞,沒有精力去做其它事情,會影響到工作效率。不妨按按穴位提提神。那麼按什麼穴位瞬間提神?
  • 這個穴位,按一按、捏一捏會緩解身體疲勞,疏通氣血
    這樣就意味著,膽經是我們人體中一條非常重要的經脈,膽經上有一個穴位,按一按、捏一捏會緩解身體疲勞,疏通氣血。膽經上的肩井穴,就有一兩撥千斤的作用,可以一穴來調節膽經氣血。自我按摩方法:一手搭於對側肩頭,用中指指腹按揉肩井穴,或用中間三指指腹按揉肩井穴區。按揉的手法要均勻、柔和、滲透,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