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贛州12月17日電(通訊員葉太陽)今年以來,江西省尋烏縣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著眼保障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採取協調幫助、釋法說理及檢情通報等「案後」舉措,幫助民營企業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今年8月份,該院檢察幹警回訪了晨光鎮龍圖村,檢察幹警看到昔日番鴨養殖場已成綠油油的水稻田,旁邊流淌的龍圖河水也很清澈……這件事得從去年11月份說起,該院幹警途徑該村時,看到農田附近汙水橫流、臭氣燻天。經了解,是該村村民劉某私自佔用耕地建番鴨養殖場、養鴨場糞汙沼液直排河流導致。經調查取證,該院於今年1月向該縣自然資源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採取措施進行整治。
無獨有偶,今年8月份,該院還通過發揮民事檢察職能服務民營企業發展。今年7月份,該院幹警在履職過程中,得知到某農業合作社拖欠18名村民勞務工資5萬餘元的線索,儘管村民們多次向該農業合作社討要工錢,但合作社均拒絕支付。該院遂引導村民們向法院提供民事訴訟,同時向法院移送檢察機關支持起訴意見書。在法院審理階段,該院考慮到農業合作社一旦敗訴,將會被納入「失信人黑名單」,對今後農業合作社的發展極為不利,遂積極參與案件調解,通過耐心釋法說理,讓合作社負責人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規定時間內將工錢匯到專門帳戶,18名農民工成功拿到工錢,農業合作社避免納入「失信人黑名單」。
此外,今年10月份,該院對工業園區某企業員工崔某某進行不起訴公開宣告之後,為最大限度減少企業的負面影響,檢察幹警和該企業負責人專程前往工業園區管委會,向管委會通報了案情,並積極宣傳檢察機關護航保障民營企業「六穩」「六保」的相關政策,得到園區管委會和企業負責人的高度肯定。
據了解,尋烏縣地處贛州市東南端,地處贛、閩、粵三省交界處,交通相對不便,工業基礎也和周邊縣相比,較為薄弱。尋烏縣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辦理案件的同時,「設身處地」站在民營企業的角度思考檢察辦案可能給其帶來的後果,並積極採取最大限度減少民營企業損失的相關舉措,做好辦案「後半篇文章」,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為尋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檢察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