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如何合法合理運用不起訴權 切實保護民營企業發展?

2020-12-21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記者姚東明 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2019年1月至11月,江蘇省檢察機關共對犯罪情節輕微的民營企業或其工作人員不起訴1098人。檢察機關如何合法合理運用不起訴權,切實保護民營企業發展?

「我們非常地欣喜,各地司法機關都非常重視民營企業家和民營企業的權利的保障,護航民營企業發展。」近日,律師許峰說起他代理的一起虛開發票案的處理結果,頗有感慨。江蘇省崑山市一家有影響力的房地產商負責人要求下遊的7家企業在正常的業務範圍外,「再開點兒發票,目的是拉高建築成本,納稅時能省點兒。」許峰說:「作為虛開發票的這家單位,首先它處於從屬地位,被動地開具發票,主觀的惡性不是很大。事發之後,在稅務機關查處時,主動積極地配合調查,並接受了行政處罰,把該補的稅都補了,就該交的罰款都交了。」

在公安機關正式立案之前,7名企業主全部自首,坦白自己虛開發票的全過程,且證據充分。不久之後,為保障企業正常運行,7人均被取保候審。因案情重大、複雜敏感,檢察院決定積極開展自行補充偵查,全面收集所有的定罪量刑證據。崑山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王海東分析:「了解到7家企業虛開發票是因為建築企業是下遊企業,為了方便從開發商處承接工程、催討工程款,不得不答應開發商虛開發票的要求,系被動實施犯罪,期待可能性較低,主觀惡性不大。」

根據相關規定,一旦企業被追究刑責,將不能再繼續承接工程。王海東說:「被判刑的企業不得被列入預選承包商,相關企業日後無法承接相應的工程,對企業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最終,檢察院對這7名企業主依法從寬處理,作出不起訴決定,有助於7家民營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維護企業員工就業和正常生活。同時,對於嚴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開發商及其經營的三家公司以虛開發票罪依法提起公訴,為其他守法經營、依法納稅的民營企業創造合法經營、公平競爭、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王海東說:「不能因為害怕承擔風險就草率起訴。訴與不訴的標準不在於數額大小,而在於何種決定能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江蘇省常熟市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案件也很典型。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間,陶猛等14人利用在某知名橡膠公司技術服務科工作的職務便利,夥同25家輪胎銷售代理公司的32名負責人,在對輪胎售後理賠服務過程中,採用虛假判定輪胎質量等手段,將代理商無質量問題輪胎判定成符合公司「三包」理賠的情形,致使被害公司做出理賠,損失2400萬多元。代理商胡某說,參與虛假理賠,也是不得已的行為。「我們擔心不配合會影響正常的理賠,不敢拒絕他們提出的虛假理賠要求,不得已才同意裡應外合,也是為了和下面的分銷商打好關係。」

據介紹,涉案的25家代理商均系外資公司在全國各省的一級代理商,運營著該公司全國80%的銷售網絡,涉案的32名代理商負責人均為各自企業法定代表人或實際經營人,多家企業是大中型民營企業。代理律師傅迪凡介紹:「作為我當事人的情況來講,他大概涉嫌的是40萬到50萬元之間的金額。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他也是在山東片區的一級代理商,也是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人物,他希望我們最好能給他辦不起訴,也就是說不會留下人生的汙點。」

常熟市人民檢察院嚴格落實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堅持不「入罪即訴」、不「一訴了之」,充分聽取被害單位及其所在地常熟市經濟開發區黨委政府意見,將被動參與虛假理賠、非法獲利用於企業運營等主觀惡性較小的20名代理商負責人與其他同案人員區分處理。對12名積極參與、涉案金額巨大的代理商負責人,充分考慮其主觀惡性和行為後果,依法提起公訴,並建議適用緩刑;對14名涉案的外資公司內部工作人員依法建議判處實刑。這些量刑建議均得到法院採納。常熟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夏軍說:「我們在依法的前提下,不突破法律規定,充分運用案件中體現的民營企業從犯自首、退賠、認罪、認罰、從寬等情節,最大限度地給予從輕從寬處理,這樣在依法的前提下,保護了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

檢察院結合辦案過程中發現的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問題,發出檢察建議,提出針對性完善企業內部管控和風險防控意見,得到被害單位採納;協助被害單位組織召開全國代理商大會進行警示教育,開展犯罪預防講座進行風險提示,受到代理商的歡迎;應地方黨委政府邀請,在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密集區域建設非公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教育基地,形成犯罪預防的長效機制。

夏軍說:「我們在辦理這些涉及民營企業的案件中,注重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合理運用不起訴權,將辦案給企業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投資發展信心,切實保護民企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全市檢察機關抓實三個重點 服務「六穩」「六保」 護航民企發展
    近年來,攀枝花市檢察機關主動服務「六穩」「六保」,將平等保護民營企業作為服務社會大局切入點,綜合運用打擊、預防、監督、保護等手段,為護航攀枝花市民營企業健康發展貢獻檢察力量。
  • 民營企業不是「唐僧肉」「軟柿子」!平等保護!
    面對各類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刑事犯罪,最高檢提出要求,檢察機關首先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對那些侵害民營企業及其經營者人身權、財產權和智慧財產權的刑事犯罪,要充分履行批捕、起訴職能,依法從嚴追訴。行動是最有力的語言。2020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妨害公司企業管理秩序、擾亂市場秩序、侵犯智慧財產權等經濟犯罪13.8萬餘人。
  • 陽光之下 依法護企——樓區院召開不起訴案件公開聽證會
    為進一步深化檢務公開,提升檢察機關執法辦案透明度,確保不起訴權公平公正行使。5月8日,嶽陽樓區人民檢察院對一起擬作不起訴的涉民企案件進行公開聽證。 ▼ 參加聽證會的代表充分發表意見,一致認為該案認定事實清楚,審查程序合法,運用法律適當,對檢察機關對案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表示認可
  • 2019年檢察機關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情況
    北京檢察機關建立不起訴案件移送行政處罰制度,對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訴處理後,認為有必要給予被不起訴人行政處罰的,以檢察意見書的形式將案件移送相關行政執法機關。上海檢察機關探索權利人實質性參與刑事訴訟制度,權利人可以參與審查逮捕公開聽證、庭前會議、庭審等訴訟環節,充分主張合法權益;深入探索檢察機關參與促成侵權人向權利人合理賠償機制,目前已合計賠償1.2億餘元。
  • 不起訴,讓民營企業重獲生機
    因企業負責人涉案,廠內謠言四起,上遊2萬多戶蠶農人心惶惶……近日,遼寧省營口市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企業負責人作出不起訴決定,讓一家省內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走出困境,成功復工復產。同時,涉案雙方企業達成和解,重啟合作。
  • 合肥高新區法院審理的兩案件入選2019年度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
    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檢察機關不僅要忠實履行審查逮捕、審查起訴職責,還要積極開展訴訟監督,從而有效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切實提升法律監督質效。本案中,檢察機關依法提出抗訴,糾正了適用緩刑不當的錯誤判決,還立足司法辦案,幫助民營企業築牢合法誠信經營底線,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一)聽取多方意見,精準提出量刑建議。
  • 保護民營企業營商環境 政法人的十個故事
    編者按:「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多次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充分加強產權的司法保護,對司法解釋進行全面清理,對涉及民營企業的不平等規定一律予以廢止,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
  • 「2020年第273期」「檢察藍」助力民營企業發展新動向
    今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上半年我省處於疫情備戰期,部分企業處於停工狀態,無法正常運轉,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巨大挑戰。為優化蘿北縣法治營商環境,保證民營經濟健康穩步發展,蘿北縣人民檢察院積極推動檢察工作轉型升級,主動出擊,為助力企業發展做出一系列努力。
  • 福州檢察:主動擔當作為 依法保障非公經濟健康發展
    「目前,經濟形勢對民企的考驗很大,用工難、人才緊缺、資源不對等、原材料漲價幅度高等,都成了遏制企業發展的梗阻,民企生存如履薄冰。在過去的一年裡,福州市檢察機關服務到一線,主動承擔起福州經濟穩健發展的責任,積極護航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 雲南檢察開放日|立足檢察職能,服務「六穩」「六保」 護航民企發展
    』『六保』護航民企發展」檢察開放日活動,16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營企業家走進檢察機關,零距離感受、了解檢察工作。近年來,雲南省檢察機關不斷找準檢察工作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發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提高認識,不斷增強檢察機關服務和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揮檢察職能,切實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健全工作機制,暢通溝通渠道,努力為營造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 雲南檢察:提供更多更優檢察產品
    ↓↓點擊觀看視頻推進「四大檢察」深入發展雲南省檢察機關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初心和使命,推進「四大檢察」「十大業務」深入發展,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優檢察產品。
  • 省檢察院發布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在訴訟過程中,檢察機關積極發揮刑事訴訟訴前主導作用,堅持持續監督、提前介入、引導偵查,確保案件準確定性;強化行刑銜接,工商行政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三部門分工負責、密切協作,及時召開聯席會議,消除認識分歧,合力打擊製售假冒偽劣產品犯罪,保護多家知名洗護用品民營企業的商標使用專用權,維護企業的合法生產經營權益;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城鄉結合部農資、日用品專項打假活動,實現了政治效果
  • 我院辦理的一起案件入選寧波市檢察機關服務「六穩」「六保」典型...
    【典型意義】   檢察機關在辦理該案過程中認真落實高檢院「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就提出適用緩刑建議」的工作要求,同時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大決策部署,在受疫情影響的特殊時期,為了確保民營企業正常復工復產,準確把握法律及政策界限,落實認罪認罰從寬處罰制度,既體現了司法權威,也惠及了企業利益。
  • 保護溼地,保護智慧財產權……未來之城,我們守護!
    「檢察工作緊貼老百姓生活,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是老百姓合法權益的保護機關,真正是我們的護法衛士。」劉偉代表由衷讚嘆。法治保障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的廣東,40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來到這片熱土幹事創業。如何保護並鼓勵這些高新技術產業和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 全文|最高檢發布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聚焦檢察機關依法履職促進...
    檢察機關在履行「四大檢察」職能過程中,綜合運用法律賦予的提起公訴、不起訴、提起公益訴訟、開展調查核實、發出檢察建議等手段,結合案件辦理,查找社會治理漏洞,督促完善社會治理制度機制,能夠有效促進社會治理創新,進一步彰顯檢察機關在服務保障大局中的積極作用。
  • 最高檢公布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
    經審查,起訴涉未成年人犯罪81205人,不起訴14830人,其中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決定起訴43234人(含附條件不起訴後決定起訴),不起訴13891人(含附條件不起訴後決定不起訴),不起訴率24.3%,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較總體刑事犯罪不起訴率高14.8個百分點。(三)特殊制度開展情況。
  • 江西尋烏:做好「案後」文章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正義網贛州12月17日電(通訊員葉太陽)今年以來,江西省尋烏縣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著眼保障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採取協調幫助、釋法說理及檢情通報等「案後」舉措,幫助民營企業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無獨有偶,今年8月份,該院還通過發揮民事檢察職能服務民營企業發展。今年7月份,該院幹警在履職過程中,得知到某農業合作社拖欠18名村民勞務工資5萬餘元的線索,儘管村民們多次向該農業合作社討要工錢,但合作社均拒絕支付。該院遂引導村民們向法院提供民事訴訟,同時向法院移送檢察機關支持起訴意見書。
  • 最高檢張軍:防止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糾紛,民營企業不是『唐僧肉』,也...
    高檢院和省級院要重視、總結髮布刑民交叉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為準確認定犯罪、保護公民權利提供參考指引。張軍還提到,涉民營企業案件刑事「掛案」,既不移送審查起訴,也不撤銷案件,怎麼可能讓市場主體放手發展?!要會同公安機關紮實開展新一輪「掛案」清理,消滅存量、遏制增量。
  • 全國檢察機關依託12309檢察服務中心依法妥善處理涉疫典型案(事)例
    各級人民檢察院嚴格按照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的工作要求,依託12309檢察服務中心,及時認真回復、辦理、答覆每一件群眾訴求,充分履行檢察職能,依法妥善處理銷售假冒口罩、妨害公務、聚眾賭博、涉野生動物保護、律師執業權利保護、民營企業權益保護等問題線索;協調有關職能部門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推動解決疫情防控期間群眾反映的實際困難,依法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加快恢復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