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抗戰史上22場艱苦卓絕的大會戰

2020-12-26 騰訊網

美國《LIFE》雜誌記者拍攝的中國軍人照片

「七七事變」後,中國軍隊同日本侵略軍八年之間進行了22次正面戰場的大會戰。這22次大會戰,是中華兒女用鮮血書寫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用生命譜寫的壯歌。

1. 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馮玉祥、顧祝同、陳誠、張治中

「八一三」淞滬會戰中日雙方投入了將近100萬的兵力,這次戰役迫使日軍三易主帥,戰前日本曾囂張的說,三個月可以滅亡中國,結果光在上海戰場就打了三個月,雖然最後日本取得了勝利,但是也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此戰日軍傷亡5萬餘人。中國軍民浴血苦戰,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損失後,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爭取了時間,從上海等地遷出大批廠礦機器及戰略物資,為堅持長期抗戰起了重大作用。

2.南京保衛戰(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唐生智、孫元良、宋希濂

淞滬會戰後,日軍迅速進攻中國首都南京。由於中國軍隊此時兵力凋零,退守絕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圍撤退。日軍進入南京後開始了長達數月的南京大屠殺。殘酷殺害中國軍民30萬餘人。

3.太原會戰(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閻錫山、衛立煌、孫連仲、傅作義、郝夢齡(殉國)、王靖國

1937年9月13日,日軍佔領大同後向太原進攻,此時中國守軍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犧牲。日軍參戰總兵力約合4個半師共14萬人,傷亡近3萬人;中國軍隊參戰總兵力6個集團軍計52個師(旅)共28萬餘人,傷亡10萬人以上。

其中忻口戰役大量消耗日軍有生力量,牽制了日軍沿平漢鐵路(今北京-漢口)南下的作戰行動,忻口戰役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

4.徐州會戰(1938年1月4日~5月21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李宗仁、孫連仲、湯恩伯、張自忠、龐炳勳、王銘章(殉國)

徐州會戰包括滕縣血戰、臨沂之戰、臺兒莊大捷和徐州突圍4部分。川軍打的滕縣血戰,為臺兒莊布陣爭取了兩天時間。張自忠將軍指揮的臨沂大戰,粉碎了日軍兩路夾擊臺兒莊的計劃。臺兒莊大戰重傷了日軍的2個王牌軍。李宗仁搞的空城計,讓日軍想在徐州殲滅國軍70萬主力的計劃落空,日軍未能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中國軍隊的防禦作戰和主動轉移為此後的武漢保衛戰贏得了4至5個月的時間。其中臺兒莊大捷消滅日軍1萬餘人,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

徐州大突圍是我國抗戰史上光輝的一筆。它使敵人的戰略企圖徹底破滅,為我國後來長江方面的抗戰保存了精銳力量,對後來長江方面的持久戰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

5.蘭封會戰(1938年5月21日~6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程潛、薛嶽、邱清泉、桂永清、宋希濂、杜聿明、龍慕韓(因戰鬥不力而槍斃)

蘭封會戰是日軍為配合徐州會戰,切斷徐州中國軍隊之西面退路和阻止第一戰區軍隊增援徐州,和中國軍隊發生的一場會戰。這次會戰演發成了武漢會戰的序幕。

蘭封會戰對日軍來講是敗仗,如果土肥原在5月18日轉向商丘,估計日軍能夠提前一個星期佔領商丘。一個精銳的常設師團加上一個重炮旅團,將對從徐州戰場後撤的中國軍隊造成很大威脅。而且日軍第16師團和第3、13混成旅團可以全力截擊後撤的中國軍隊,而不是去救援土肥原。由於在這次會戰中,國民黨將領龍慕韓作戰不力被處決,成為抗戰中第一個被處決的蔣介石中央嫡系將領。

6.武漢會戰(1938年6月~10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陳誠、白崇禧、薛嶽、張發奎、孫連仲、王耀武、張靈甫、黃維、商震、池峰城、李延年、杜聿明、關麟徵、鄭洞國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其中在萬家嶺一帶,日軍4個團被全殲,史稱萬家嶺大捷。

中國空軍與敵激戰,取得重大戰果,共擊落日機62架,炸毀日機16架,炸沉日軍艦艇23艘,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隊作戰。

中國海軍在長江上也進行了激烈戰鬥,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設置海岸炮,並擊沉日艦多艘,有力遲滯了日艦沿江進攻。中國軍隊英勇抗擊,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遲滯了日軍行動。日軍傷亡10萬以上,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雖然武漢最終失守,但「武漢會戰」卻有著重大的意義。會戰中,中國軍隊殲滅日軍十多萬人,同時大量消耗了日本財力,爭取到時間把工業遷入西南和西北地區,為相持階段作了重要的物資準備。自此以後,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軍再也沒有能力調動40多萬大軍作戰略進攻性的大會戰了。從這個角度上看,「武漢會戰」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

7.隨棗會戰(1939年5月1日~20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李宗仁、湯恩伯、張自忠、李品仙、孫震

湯恩伯

武漢會戰之後,日軍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國軍隊對武漢的威脅,向湖北隨棗縣棗陽地區發動進攻。中國軍隊擊斃敵軍1.3萬人,第五戰區也付出了較大的犧牲,日軍未能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

8.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14日~10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薛嶽、羅卓英、王耀武、關麟徵、楊森、張靈甫

此役,日軍集中10萬兵力,勞師南徵,未能達到殲滅第9戰區主力的作戰目的,相反,各路均遭到有力的阻擊,部分日軍陷於包圍,損失慘重。日軍承認「此次會戰與南昌、襄東(即隨棗會戰)兩次會戰,頗有決戰之勢。在部分戰場上,部分戰況之激烈超過了諾門坎。」日軍在會戰前期,攻勢行動艱苦,在會戰後期,於中方反擊下匆匆撤退,士氣大受影響。此次會戰,日軍傷亡達2萬餘人。

9.桂南會戰(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白崇禧、杜聿明、邱清泉、廖耀湘、鄭洞國、陳明仁、戴安瀾

日軍侵佔南寧和崑崙關之後,中國軍隊從數百公裡外急調10個精銳師,對日軍發動立體化進攻,取得崑崙關大捷,迫使日軍改變對廣東的作戰計劃,造成日軍在戰略上的部分被動。

10.棗宜會戰(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李宗仁、陳誠、張自忠(殉國)、湯恩伯、黃琪翔、孫連仲、孫震

此次會戰,日軍雖佔領了宜昌,但未能擊潰第五戰區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創,傷亡1.1萬餘人。

此役,張自忠上將殉國於南瓜店,為二戰中同盟國陣亡的最高軍階將領。

11.豫南會戰(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主要將領:李宗仁、湯恩伯、孫連仲、李品仙

豫南會戰是武漢周圍地區防禦作戰中的一次戰役。日軍一度攻佔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傷亡9000餘人後,日軍最終撤退。

12.上高會戰(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羅卓英、王耀武、張靈甫、韓璇

為保證南昌及其附近佔領地的安全,日軍發動企圖消滅贛北中國軍隊主力的上高會戰。日軍在三路進攻其中兩路受阻的情況下,形成一路孤軍深入,被中國軍隊包圍的日軍倉皇撤退,予日軍以重創,日軍傷亡高達1.5萬人。

13.晉南會戰(中條山之戰)(1941年5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衛立煌、杜聿明、傅作義

此次戰役日軍的目的是「在華北要殲滅山西南部的中央軍」。由於中國軍隊疏於防守,臨戰又缺乏物質和精神準備,因此遭到慘敗,傷亡慘重,退出中條山。此戰日軍傷亡9900人。

14.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0月1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薛嶽、楊森、賴傳湘(殉國)、歐震、王耀武、王甲本、劉振三

日軍為打擊中國第9戰區主力,摧毀中國軍民的抗戰意志,第11軍在湘北嶽陽以南地區集結了第3、第4、第6、第40師團和4個旅團,總兵力達12萬餘人。此次會戰歷時月餘,中國軍隊共殲滅日軍3萬餘人,擊落飛機6架,擊沉汽艇9艘,使其日軍妄圖一舉殲滅第9戰區主力的計劃遭到失敗。

15.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薛嶽、楊森、李玉堂、方先覺、夏首勳、陳沛、孫明瑾、餘程萬

這次長沙會戰,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中國正面戰場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進攻作戰,薛嶽將軍負責的第9戰區一線兵團依託各陣地逐次抵抗,給日軍相當的損耗和遲滯。待敵深入長沙預定決戰地區,中國長沙守軍頑強堅守核心陣地,連續挫敗日軍進攻。同時,第二線反擊兵團周密協同,對日軍進行合圍。日軍屢攻長沙不下,周圍中國軍隊又不斷壓縮包圍圈。日軍彈藥將盡而補給線已被切斷,只能空投補給。日軍見勢不妙立即展開退卻。我軍合圍部隊立即轉為向敵阻擊、截擊、尾擊作戰,窮追不捨,在多處予敵重大打擊,擴大戰果,敵狼狽逃竄,至1942年1月15日,日軍退過新牆河,恢復戰前態勢。

由於第9戰區部署得當、協同密切,作戰得力,從而取得了此次會戰的勝利。此役共斃傷俘日軍5萬餘人,成為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以來,同盟軍唯一決定性之勝利。

16.浙贛會戰(1942年4月~7月28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顧祝同、上官雲相、劉建緒、黃紹竑、汪之斌

日軍大本營決定摧毀浙贛兩省中國軍隊機場,打通浙贛鐵路,最後基本實現預定目標,曾經佔領衢州機場,但遭到嚴重損失,第15師團師團長陣亡,日軍戰史記載傷亡1.7萬人。

17.鄂西會戰(1943年5月~6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陳誠、胡璉、王瓚緒、王敬久、馮治安、王甲本

陳誠

鄂西會戰歷時月餘,第六戰區以10個軍的兵力抗擊了日軍約5個師團兵力的進攻。日軍沿長江向上遊進攻,第六戰區及友鄰部隊夾擊日軍,殲滅敵軍4000人。

18.常德會戰(1943年11月2日~12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孫連仲、王耀武、餘程萬、施中誠、胡璉、池峰城、張靈甫

在此次會戰中,中國空軍以及美國駐中國基地空軍也參戰並取得重大戰績。集結轟炸機和驅逐機約200架,對日軍飛機、艦船、地面部隊展開作戰,有力支援了地面作戰。中國軍隊依託陣地節節頑強阻擊,遲滯日軍進攻,給敵重大消耗,斃日軍1萬餘人。

19.豫中會戰(1944年4月~5月25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湯恩伯、蔣鼎文、胡宗南、李家鈺、何國柱、呂公良(殉國)

豫中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一部分,1944年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就要看到勝利的曙光,侵略成性的日本軍國主義妄圖挽救因太平洋戰爭慘敗而導致即將覆滅的命運,根據「一號作戰計劃」,發動了以打通平漢鐵路南段,消滅中國軍隊湯恩伯部主力為目的的「河南會戰」,史稱「豫中會戰」。其中「許昌保衛戰」成了當時這場戰役最為慘烈的戰鬥之一。這次會戰是侵華日軍發動的最大規模的戰役,日軍勢在必得打通大陸橫貫南北的交通線。

20.長衡會戰(1944年5月~8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薛嶽、方先覺、周慶祥、容有略、葛先才

長衡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二部分,豫中會戰的同時,日軍開始進攻湖南,打通粵漢鐵路。第10軍在衡陽進行了不可思議的長達48天的抵抗。最後因寡不敵眾,衡陽失守。在這裡要強調的是中日雙方公布的日軍在長衡會戰中傷亡人數均是6萬人,驚人的一致,這是八年抗戰唯一的一次。

21.桂柳會戰(1944年8月~12月10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白崇禧、張發奎、韋雲淞、闞維雍(殉國)、孫元良

桂柳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三部分,日軍為摧毀大西南的美軍空軍基地和打通大陸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交通線,發動桂柳會戰。由於蔣和桂系之間的矛盾,這次會戰中國兵力嚴重不足,導致桂林柳州相繼失守,在整個會戰中日軍也付出了傷亡3萬餘的代價。

22.湘西會戰(1945年4月~6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王耀武、施中誠、胡璉、李天霞、廖耀湘、韓璇

1945年4月至6月的湘西雪峰會戰,是中國軍隊給日軍最嚴厲的打擊之一,也是中日戰爭的一次攤牌作戰。此戰役直接給日本政府敲響了喪鐘,湘西也由此成了日軍侵華戰爭的終結地。日軍最終在湖南湘西芷江投降。

中國軍隊有這樣的意志誓死抵抗,是因為對勝利的信念,對未來的信念。對於「吾民吾土」的認同,相信自己的血是為「自己人」而流,所捍衛的是「自己人」的將來。這樣毫無疑惑的相信著「吾土即吾民,吾民即吾土」的心,使得他們願意去死,願意去犧牲。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以史為鑑,放眼未來

本文轉自搜狐頻道讀史欄目

-END-

相關焦點

  • 今天抗戰勝利紀念日,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
    2020年9月3日 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 是所有中國人 都必須銘記的日子
  • 日本受降為何選在湖南,六場戰役「四勝一負一平」,試問還能有誰
    湖南,在近代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每每遇到國家危難時刻,總是有一批捨生忘死的英雄人物挺身而出,挽救國家於至暗時刻。在抗日戰爭期間也是如此。湖南人在抗日戰場上做過多少豐功偉績,千千萬萬湖南人拋頭顱,灑熱血,前僕後繼參與抗日戰爭中,據不完全統計,在抗戰中,有著3000萬人口的湖南省,居然走出了210萬子弟兵,僅此四川川軍,全國第二!
  • 抗戰動漫片《青山見證》舉行首播儀式
    賽罕區關工委抗戰動漫片《青山見證》於9月16日在呼和浩特第九中學舉行首播。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東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很快淪陷。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全國人民紛紛奮起抗日,大青山、土默川抗日救國的烽火也熊熊燃燒起來……這些革命英雄人物事跡和生動的抗戰故事凝練成了動漫片《青山見證》的素材。
  • 這些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是對歷史真切的銘記與見證
    但我們依舊要銘記歷史!今天社長給大家推薦幾部有關南京大屠殺的電影,如果倖存者的一個個逝去將帶走這段歷史的見證,那我們必須用電影,銘記歷史!《金陵十三釵》銘記指數:★★★★★在戰爭中,生命太卑微。張藝謀用細膩的視角,告訴我們活著既難又屈辱的,不是這些妓女,而是平凡人。是心靈純潔的孩子。
  • 相約《向著勝利前進》,向鐫骨銘心的歲月致敬,為血火淬鍊的抗戰...
    75年前,中國人民歷經了14載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才贏得戰爭的勝利,這場勝利為中華民族換來了重生的起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我們矢志不忘!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我們要向那段鐫骨銘心的歲月致敬,更要為這種血火淬鍊的抗戰精魂高聲頌揚。
  • 艱苦卓絕、永遠銘記!50句話回顧中國戰疫歷程
    下面,我們用白皮書中的50句話帶你回顧那段艱苦卓絕,值得永遠銘記的戰疫歷程。 資料圖:十餘位來自長沙藍天救援隊的志願者手持重型消毒機器,對長沙火車站內外進行消毒殺菌。  22、截至5月3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共舉行新聞發布會161場,邀請50多個部門490餘人次出席發布會,回答中外媒體1400多個提問。資料圖:1月30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各項施工項目在全速推進中。
  • 髮膠髮蠟抗戰劇《雷霆戰將》
    打開劇集,映入眼帘的就是,髮膠總裁女助理,雪茄絲襪緊身裙,紅茶別墅高跟鞋……這裡書寫著抗戰時代的故事,這裡有撩人的眼神,價值十億的髮型,光滑無比的妝容,有著在那個年代背景下堪比現代偶像劇蘇菲瑪麗般的愛情故事,有小姐姐雙槍上戰場的巾幗不讓鬚眉,有全團士兵機槍掃射的壯觀戰爭景象,還可以看到類似西門慶騎馬選秀的天仙配橋段
  • 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何是9月3日?簡述抗戰的勝利對中華民族的啟示
    在抗日戰爭史上,「九一八」「七七」「八一五」是繞不開的三個節點。這場勝利結束了中華民族被外族侵略的歷史,中華民族就此走上了復興之路。抗戰的勝利是一劑強心針,給當時傷痕累累、疲意不堪的中華民族注入了民族復興必需的精神力量。
  • 抗戰片中的「八嘎呀路」是什麼意思?專家作出解釋:時刻銘記歷史
    在一些抗戰片中,我們時常能聽到「八嘎呀路」,可能有人並不了解這是什麼意思。專家對此作出解釋,並且直言說:時刻銘記歷史。專家解釋道: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自古以來就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所以無論是語言還是風俗習慣,都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許多到日本旅遊的遊客都會發現,即使不會說日文,但日本街頭遍布著漢字招牌,足以證明中國文化在日本影響有多麼深遠了。
  •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在這場關乎世界和平、人類命運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和消滅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對徹底戰勝日本法西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歷史如鏡,昭示未來。紀念館廣場上,人們撞響和平大鐘。
  • 《雷霆戰將》被下架:「抗戰雷劇」暴露了哪些創作誤區?
    原標題:電視劇《雷霆戰將》引發輿論批評被下架:抗戰作品須對歷史對未來負責最近,一部名為《雷霆戰將》的抗戰題材電視劇播出後,因為「雷點」不斷,引發輿論批評並被下架。近年來,一些抗戰題材的電視劇質量參差不齊,其中脫離史實的內容受到批評,被網友稱為「抗戰雷劇」。
  • 近百件藏品定格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收藏家深讀十大展品
    抗日戰爭時期,中山公園也是重要的納捐點之一。 受降堂過去就有各色抗戰相關的展品數十件,加上這次《抗日戰爭勝利第六戰區受降史跡展》從肖琴學等收藏家手中採購而來的數十件展品,受降堂的實物展品多達近百件。在拿出自身藏品的同時,肖琴學也講述了受降堂其中十件展品的故事與價值。
  • 電視劇《雷霆戰將》停播 抗戰作品須對歷史對未來負責
    最近,一部名為《雷霆戰將》的抗戰題材電視劇播出後,因為「雷點」不斷,引發輿論批評並被下架。近年來,一些抗戰題材的電視劇質量參差不齊,其中脫離史實的內容受到批評,被網友稱為「抗戰雷劇」。這些作品暴露了怎樣的創作誤區?對於這場艱苦卓絕的民族解放鬥爭,創作者應該怎樣去書寫呈現?
  • 抗戰時期,日軍一個師團多少人,為什麼我們幾十師打不過他們一個師團
    ——科林伍德(英) 抗戰時期,我們和日軍的幾場大規模的會戰,基本上都是以我們的失敗而結束。並且,這些大會戰日軍都是在以少勝多的情況下戰勝的我們。 咱們,就拿著名的武漢會戰來說,當時我們動用了70的師的兵力投入到會戰中,而當時日軍只投入了7個師的兵力就把我們打敗了。
  • 勇當「品質嘉興」大會戰「探路先鋒」
    「品質嘉興」大會戰是全市「四大會戰」的重要內容,事關城市發展未來,事關百姓民生福祉。緊扣這一「蝶變」主題,今年初以來,南湖區在品質提升中勇當「探路先鋒」、寫好「南湖故事」。率先啟動老舊住宅片區劃片「煥顏」程序,統籌推進「史上數量之最」的徵收工作,堅定步伐向基本「無違建區」邁進……各鎮、街道和相關部門以「早一天也好」的工作態度,全力以赴打好每一場品質提升攻堅戰,為建設「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塊貢獻南湖力量。
  • 遠徵猶聞戰鼓聲——抗戰忠良之後諸暨團聚記
    今天這個日子將被永遠銘記! 歷史將會記住這樣一個到場者無不聳然動容的場景: 幾十個白髮蒼蒼的忠良之後齊刷刷站立、眼含熱淚望著大屏幕上播放抗戰歷史影像大聲同唱抗戰時期軍歌《不死的中國》的情景,當然,歷史更不會忘記:七十多年前,這群老人的直系先人,中國抗戰史上大名鼎鼎、居功至偉、縱橫捭闔甚至血灑疆場的忠勇將領,他們是: 中國遠徵軍司令長官衛立煌上將嫡孫衛智先生
  • 淞滬抗戰紀念館舉辦主題展,首次展示上海14年抗戰全歷程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舉辦主題展,首次展示上海抗戰全歷程。202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正式對外展出《艱苦卓絕—上海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主題展,這是上海目前唯一一個全面反映上海14年抗戰歷史過程的主題展覽。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舉辦主題展。
  • 追憶松山戰役 弘揚抗戰精神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龍陵縣松山,是一個承載著厚重歷史和英雄情懷的地方,在中國的抗戰史上,這裡曾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松山保衛戰留下了最為慷慨激昂、壯懷激烈的一頁,體現了中華民族「視死如歸、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 今天――是所有中國人應該銘記的日子!
    人們聚集在一起分享和平的喜悅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闢反法西斯戰爭的戰場中華兒女奮勇殺敵牢牢牽制住日軍主力有力地支援了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西方戰場粉碎了法西斯軸心國東西配合稱霸世界的圖謀「八年烽火起蘆溝,一紙降書落芷江」上溯至九一八,14載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