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臺灣老兵回家祭祖:被迫離鄉72年,兄妹5人只剩他

2021-01-12 中成歷史君

導語:92歲臺灣老兵回家祭祖:被迫離鄉72年,兄妹5人只剩他

主體:10月18日的一天,一架飛機降落在重慶機場,從飛機上下來一位老人,帶著幾位兒女,這個人就是蕭家福。蕭家福今年92歲,記得他在上一次離開重慶的時候,已經是72年前,這麼多年來,他心裏面有一個很強烈的願望那就是能夠再次回到重慶老家。

這幾十年來,在他心裏面一直生根發芽,就為了這個夢想,今天他回來了。1943年的某一天,當時的蕭家福還不滿20歲。當時村裡抓壯丁,蕭家福沒有躲過,然後在中央某軍部先當了個運輸兵,後來被強制當了兵。一年之後,日本兵打進貴州,逼到重慶。

他的部隊緊急開往貴州。他只知道當時戰爭非常的慘烈。他以為再也回不了家了,可是他們在最後的時刻擋住了日本人的進攻。後來抗戰勝利後,在1949年,蕭家福隨著部隊去了浙江、貴州、雲南,在貴州是離家最近的一次,他本來以為這次可以回家了,但是一個細微的變化,都能改寫幾代人的命運。

他的部隊到了臺灣。到了臺灣之後蕭家福思鄉的心一點都沒有改變,40多歲的時候,他跟一個臺灣本地女孩結了婚,他接受了現實,他努力生存,先後有了五個孩子。然後在1988年的時候,他聯繫上了在大陸的兄弟姐妹。當時他流下了眼淚,急切的想回家,但是他不能回。

現實是他拖著五個孩子,最大的還未成年,最小的才四歲。而且那個時候,臺灣回大陸,好多老兵們,都是帶著錢和電器回家,但是蕭江福他沒有,他有的只是一身債務。無奈之下蕭家福就照了一張全家人的照片寄回了重慶,但那也是最後一張全家人的照片。

之後不久,他的老婆因為受不了貧苦生活,還離開了他們。但蕭家福一直承擔著家裡的所有一切,把幾個孩子養大成人。整整30年後的二十零一八年,蕭家福已經92歲。

在這一年,他的兒女們決定,實現老人的願望帶她回家祭祖,但此時他們已經聯繫不上他的兄弟姐妹了,然後他們發了很多尋找親人的啟示,後來才得知,他的幾個兄弟姐妹已經全部離開了人世,現今只剩下他一個人了。

結語:大家如果喜歡,請點擊訂閱關注作者,方便下次可以找到文章哦。

相關焦點

  • 年過九旬的臺灣老兵,七十年後回家尋親,兄弟姐妹均已過世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侵蝕著人的記憶,年老之時我們梳理著自己支離破碎的回憶,那年少生長,魂牽夢繞的故土也在時光洪流中逐漸模糊,再也尋找不到家鄉的蹤跡。 01 已經九十多歲的臺灣老兵蕭家福,在邁入耄耋之年後,對家鄉的記憶越來越模糊。
  • 靈魂擺渡人!臺灣裡長16年背200位老兵骨灰回家,全部分文不取
    為完成老兵們的祈願,劉德文16年背回200多位老兵骨灰,從臺灣到大陸千裡送歸。1,回不去的故鄉飛機落地後,劉德文在機場出口找到了接機的人。赴臺老兵,一個即將被時光遺忘的群體。1948年到1950年,中國開啟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離別,上百萬人從大陸湧向臺灣。當年去臺灣的士兵最小的才13歲。離開家門時,所有人都以為還會回到故鄉,和父母共享天倫之樂。
  • 臺灣裡長劉德文17年不間斷運送2百餘位老兵遺骸歸根
    「伯伯跟好,咱們回家了!」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裡長劉德文從2003年迄今,不間斷地背著200多位老兵遺骸跨海返回大陸與親人「團圓」。在劉眼中兩岸早已融為一體,過去因大時代所造成的骨肉分離是人間悲歌,但協助老兵落葉歸根則成為他此生最快樂的志業。
  • 靈魂擺渡:臺灣裡長16年背200位老兵骨灰回家,分文不取
    靈魂擺渡:臺灣裡長16年背200位老兵骨灰回家,分文不取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 臺灣老兵——大陸人不曾體會過的生活的辛酸和被命運捉弄的無奈
    導語1949年國民黨撤退到臺灣以後,臺灣多出了這樣一群人,他們是臺灣人眼中的「外省人」;國民黨政府眼中的「榮民」;老年的他們是社會的「邊緣人」。當然,今天的這些人,已經不在,有的人落葉歸根,但是更多的人早已客死他鄉,沒能回到大陸。
  • 臺灣新竹縣橫山鄉韓氏宗親回鄉祭祖
    中國臺灣網11月27日平遠訊 11月21日,由韓瑩煥先生率領的臺灣新竹縣橫山鄉韓氏宗親一行110多人回到平遠縣八尺鎮金谷坑溯源祭祖。韓瑩煥先生在上世紀九十代初,從臺灣回到廈門投資成立「廈門東亞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日益興旺。
  • ...永遠留在了朝鮮戰場 92歲抗美援朝老兵的最後心願: 把她的名字...
    11月30日,在遼寧省軍區瀋陽第九離職幹部休養所,92歲少將、原瀋陽軍區紀委專職委員梁玉琳身著綠色舊軍裝,胸前佩戴著抗美援朝軍功章和紀念獎章,拿著幾張老照片,喃喃地說道:「如果她活著,也能獲得這枚『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章』。」
  • 當年河邊殺鬼子 搶來輕機槍 108歲川籍抗戰老兵鄭天付走了
    從鬼子手裡奪武器 長官獎勵他50塊大洋  1913年2月3日,鄭天付出生在南充縣青平鄉(現南充市順慶區李家鎮)大堰溝村。1931年,他離開老家南充,到重慶合川幫人幹活。1938年初,日軍步步緊逼,國難當頭,鄭天付在合川報名入伍,加入國民革命軍第24軍,後轉入楊森所率的第20軍。
  • 「靈魂擺渡人」擺渡兩岸割捨不斷的牽掛 送老兵「葉落歸根」
    山東濟南機場,剛下飛機的劉德文一認出前來接機的人。他從胸前背包裡小心翼翼地拿出臺灣老兵張伯伯的骨灰罈。前來接機的是張伯伯90歲的弟弟,抱著泣不成聲的老人,劉德文安撫道,「回家了,是喜事。」這是一條臺灣老兵生前魂牽夢縈的回家「團聚」之路,這樣的路,臺灣高雄祥和裡社區裡長劉德文十幾年裡走了無數次。
  • 臺灣裡長一諾千金,替離世老兵尋找親人,赴臺老兵終回故土
    他把臺灣老兵的骨灰盒帶回大陸,以實現老兵回家鄉的最後願望。有人說,劉是現實世界中的靈魂船夫,他在祖國大陸和臺灣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劉祖籍臺灣屏東縣高樹。他來了,在平靜中努力工作,最後在這裡定居下來。李相赫是一個有許多老兵的特殊地方。20世紀40年代末,他們隨國民黨軍隊來到這裡。
  • 90後眾籌拍臺灣老兵電影 還原祖輩兩岸鄉愁故事
    中新社泉州1月6日電 題:「90後」眾籌拍臺灣老兵電影 欲還原祖輩兩岸鄉愁故事  作者 廖靜  「我的曾外祖父是一名赴臺的老兵,而我的曾外祖母在老家等待了一輩子。」1995年出生的傅博,來自福建晉江,就讀北京電影學院的他正著手拍攝一部臺灣老兵的劇情短片,欲還原包括自己曾外祖父在內的一個特殊群體的鄉愁故事。
  • 濰坊92歲老兵:清水泊反掃蕩 他撿回一條命
    邢如天  92歲老人邢如天受哥哥影響走上抗日路  邢如天,受到親哥哥的影響,走上了抗日救國的道路。清水泊反掃蕩中,鮮血染紅了整個水窪地,邢如天很多戰友犧牲在蘆葦蕩內,他僥倖撿回一條命。近日,記者來到壽光市臺頭鎮邢西村邢如天的家中,聽老人回憶了他那一段烽火歲月。  邢如天,1923年生於壽光市臺頭鎮邢西村(原邢家茅坨),是著名抗戰英雄邢永生的弟弟。1940年,邢如天加入趙寄舟領導的壽光獨立團,走上了抗日救國的道路,參加清水泊戰役等著名戰爭。
  • 兩岸交流30年,這5個故事讓我們熱淚盈眶......
    1949年離大陸去臺灣的謝俊先生(左),1987年11月上旬回到江西南昌縣尤口鄉東謝村老家探親,首先看望撫養他成人的三嬸娘,但是嬸娘已77歲,雙目失明,看不見他的模樣了(資料照片)。1一座位於香港的信件中轉站竟是他的家  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後,分隔兩岸的民眾看到了開放的希望,一些遷臺老兵開始寫信,開始尋找失聯三十多年的親人。
  • 「致敬最可愛的人」天台抗美援朝九旬老兵講述九死一生親身經歷
    在福溪街道莪園村,92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湯道木拿出一枚發黃的紀念章,正面是毛主席頭像,下面一行字:抗美援朝紀念。背面文字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1951年。老人耳朵聽不見,頭腦還清楚。他是南屏鄉雪坑人,目前和兒子一起住在莪園。他說,我是21軍,1951年去朝鮮參戰。愛心人士與他拉家常,檢查身體,贈送慰問品、慰問金,他非常開心。
  • 臺灣老兵回鄉趣事:帶回三大包裹,卻一直沒好意思打開
    1987年9月16日,在國民黨中常會上,蔣經國宣布開放大陸探親,至此,與大陸分離了近40年的臺灣老兵們終於可以踏上回鄉之途。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順利回到大陸探親,我的一位遠房親戚鍾凱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眼看著一個個老兵興奮地報名、登記返鄉,忙得不亦樂乎,鍾凱卻沒有任何舉動。
  • 百歲遠徵軍老兵在緬甸離世
    當地時間2020年8月15日凌晨3時,遠徵軍老兵李光鈿老人與世長辭,享年100歲。李光鈿老人原籍雲南宣威,生於1920年,曾於中國遠徵軍第71軍新編第28師第83團2營82炮排擔任排長,並參加攻打松山和龍陵等戰役,戰鬥中被榴彈擊中負傷在龍陵黃草壩軍部醫院療傷,傷愈後繼續參加戰鬥並收復滇西全境。抗戰勝利後他曾在滇西定居,後遷至緬甸密支那,一直保持中國國籍。2005年,抗戰勝利60周年,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把勳章輾轉送到老人手中。
  • 101歲抗戰老兵「歸隊」:提起抗戰他有擺不完的故事
    101歲抗戰老兵「歸隊」:提起抗戰他有擺不完的故事 原標題: 晚年裡,他時常念叨起抗日戰友,也在親人、鄰裡、志願者,甚至初次見面的陌生人前,講起昔日川軍出川抗戰的英勇故事,並叮囑大伙兒要記住,千萬別忘了。  老兵歸隊  今年長時間住院 提起抗戰他就來了精神  「走得很安靜,101歲也算喜喪吧。」
  • 24年前,蔣介石的孫子回溪口祭祖,返程前說了一句話令人感慨不已
    從1949年1月21日到4月25日,老蔣在溪口老家呆了三個月零四天。這期間,他除了安排撤退事宜外,還舉行了祭祖和掃墓等活動。 蔣介石這次離開老家後,再也沒能回來過,1975年4月,他在臺灣病逝。臨終前留下遺願,將來回葬大陸老家,時至今日,他的棺槨仍在臺灣慈湖蔣家寢陵安放,沒有入土。
  • 這個中國老兵 被人冒領軍功 隱居38年無人知 總統都親自來感謝他
    鐵娘子尋找他之前,他已在美國隱居了整整38年,無論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都沒有多少人知道他。 他叫劉放吾,是個中國老兵。 當柴契爾夫人見到他的時候,他已93歲高齡。年邁多病的他癱坐在輪椅上,無法站起來與柴契爾夫人握手,柴契爾夫人快步上前,彎下身子緊緊握住這位老兵的手,向他表示真誠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