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蔣介石的孫子回溪口祭祖,返程前說了一句話令人感慨不已

2020-12-23 騰訊網

解放戰爭爆發前,國民黨無論兵力還是武器裝備都佔據絕對優勢,背後還有美國人的支持,因此老蔣信心滿滿,豪言只需一年就可以結束戰爭。解放戰爭的第一年,國軍的確在戰場上佔據了一定的優勢,但從第二年後就開始走下坡路,第三年更是兵敗如山倒。淮海戰役慘敗之後,老蔣的嫡系精銳幾乎損失殆盡,他也徹底失去了繼續和我軍爭鬥的資本。

軍事上的失利就已經足夠令老蔣扎心了,但桂系又在此時在他背後捅了一刀,白崇禧聯合李品仙等人聯名通電,逼迫老蔣下野。一時間,牆倒眾人推,老蔣無奈之下,只得由前臺退到了幕後。他在老家溪口安裝了大功率電臺,對手下親信將領進行遙控指揮。先是安排湯恩伯把銀行的金條和銀元裝船運往臺灣,接著又著手布置長江防線,妄圖和我軍做最後一搏。

從1949年1月21日到4月25日,老蔣在溪口老家呆了三個月零四天。這期間,他除了安排撤退事宜外,還舉行了祭祖和掃墓等活動。4月25日這天,老蔣無限眷戀地離開了溪口,撤往臺灣。臨行前,族人紛紛前來送行,有人問道:「總統,你什麼時候再回來呀?」蔣介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伸出了三根手指,眾人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蔣介石也沒有做解釋。

蔣介石這次離開老家後,再也沒能回來過,1975年4月,他在臺灣病逝。臨終前留下遺願,將來回葬大陸老家,時至今日,他的棺槨仍在臺灣慈湖蔣家寢陵安放,沒有入土。退往臺灣後,蔣介石和蔣經國再也沒能回到故鄉探望,多年之後,他們的這個願望被蔣介石最疼愛的孫子蔣孝勇給實現了。蔣孝勇是蔣經國的第五子,出生於上海,當時國軍已經走下坡路了,不到兩歲他就被父親帶到了臺灣生活。

蔣介石和宋美齡對蔣孝勇十分疼愛,讀完小學和初中後,蔣介石親自安排他進入鳳山陸軍軍官學校受訓,為他將來掌軍做準備。蔣孝勇在軍校的表現十分出色,許多科目的成績都名列前茅。但可惜的是他在一次野外拉練中腳部受了重傷,無奈只能退學。後來,在蔣介石的安排下,蔣孝勇進入臺灣大學政治系學習。但不知什麼原因,蔣經國掌權後沒讓蔣孝勇從政,而是安排他進入了商業領域。

蔣經國去世後,蔣家人失去了依靠,蔣孝勇也受到了排擠,在臺灣無法立足,被迫帶著妻兒遠赴加拿大生活。1996年48歲的蔣孝勇被查出食道癌晚期,自知時日不多的他決心回溪口祭祖、掃墓。這年夏天,蔣孝勇在妻兒的陪伴下經香港回到了大陸。8月2日,蔣孝勇一家五口人來到了溪口鎮,他們沒有公開自己的身份,而是像普通的遊客一樣每人花了30元買了門票,然後進入溪口蔣氏故居豐鎬房裡開始「參觀」。

「溪口豐鎬房燈火闌珊,念親恩,思故鄉……」「在彌留之際,他留下遺願,想要歸葬大陸,葬在母親身旁」,聽導遊向遊客介紹蔣介石、蔣經國及其家人的種種典故時,蔣孝勇熱淚盈眶,感觸頗深。休息之後,他又帶著妻兒去祭拜了曾祖母王採玉。「參觀」結束後,蔣孝勇對大陸方面的陪同人員表達了真切的謝意,並說道:「蔣家人永遠是中國人,永遠是炎黃子孫的後代!」這句話令在場的人感慨不已。4個月後,蔣孝勇因病在臺灣去世,享年48歲。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孫子臨死前回老家溪口探親,臨走前說的話讓人感慨
    隨著解放戰爭的持續進行,共產黨人不斷解放全國各地,1949年1月21日至4月25日,這是蔣介石在家鄉溪口最後一段時光,蔣介石的軍隊節節敗退,他自己深知大陸待不下去了,在這段日子裡,慰問親人、祭拜祖先親人、飽覽祖國河山成為了他的日常活動。
  • 蔣介石的孫子回溪口,買票進入不搞特殊,臨走說的兩句話令人感慨
    1949年1月21日至4月25日,這是蔣介石在家鄉的最後一段時光。蔣介石已經有了預感,大陸是無法繼續待下去了,於是在家鄉的最後一段時間裡,慰問族人、祭拜祖先親人、飽覽家鄉風景等成為日常生活主要內容。4月25日,蔣介石離開了家鄉。
  • 45年後,蔣介石孫子終於回來祭祖,買票進祖宅後說了五字,令人嘆息
    1949年,蔣介石敗局已定,在敗走臺灣之前的關鍵時刻,他依然不忘帶著兒子蔣經國一起,最後回一次老家奉化。當鄉親們問他,什麼時候再回來時,蔣介石默默無語,只是伸出了三個手指頭。三年?三十年?或者再也回不來了。蔣介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這個動作意味著什麼。之後,他就帶著心腹和直系去了臺灣。
  • 為什麼說1949年初蔣介石在故鄉奉化溪口過了一段「引退」的日子?
    「下野」後的蔣介石再次回到了故鄉浙江奉化溪口,而這距離他上一次「下野」的1931年已過去了18年。1月21日下午4點10分,蔣介石在蔣經國的陪同下從南京飛赴杭州。1月23日上午10時許,蔣介石一行由杭州筧橋機場啟程飛赴寧波櫟社機場,後乘車前往溪口。
  • 蔣介石孫子來大陸探親,在祖母墓前哭著說了五字,令人感慨
    由於國共矛盾的不斷激化,國民黨潰逃臺灣初期,蔣介石方面對大陸十分排斥,甚至要求全體官兵不得以任何方式,以各種方式,讓他們回家探親,這也導致幾十年來臺灣與大陸的隔絕。時過境遷,隨著新中國的日益強大,臺灣及其周邊地區的地圖,以前國民黨所制定的反攻計劃,早已成了痴人說夢,大批大陸逃往臺灣的人開始懷念故土。
  • 蔣介石撤離大陸時說了一句話,李宗仁回憶錄中曾提及
    不久,南京的大街小巷傳出了這樣一條消息,如果蔣介石不下野,白崇禧將退出武漢地區!1月19日,內外交困的蔣介石召集孫科、陳立夫、張群等人商討對策。席間,他對眾人說:「我如今不少被解放軍打倒的,而是被國民黨打倒的!」第二日,他召見李宗仁,說自己決定下野,與解放軍和談的任務,要由他去完成。1月21日,蔣介石正式宣布退隱。當天16時,他乘飛機離開南京。
  • 千年溪口,江浙滬周末的好去處
    1929年前還是個小庵堂,蔣介石的母親篤信佛教,常到這裡念經拜佛。1930年被蔣介石改建為三間兩層的武關式城門建築。門額兩面都鐫「武嶺」題字,正面為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所寫。背面是蔣介石親筆手書。武嶺門內,只見三裡長街與蜿蜒剡溪相依相伴,宛若世外桃園,仿佛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寫的「武陵」景象。武嶺路三裡長街就是蔣氏父子從小生活的故鄉。
  • 蔣介石的故鄉溪口竟然有如此美景
    寧波市溪口鎮為蔣介石的出生地及蔣氏父子的故裡。溪口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由西向東流過全鎮,至東端,有武嶺頭與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來。溪口,古代就已經形成「溪口十景」。溪口滕頭旅遊區主要景點有:進入溪口鎮的必經之路武嶺門、「溪口十景」之一的文昌閣、蔣經國先生住過的小洋房、蔣氏故居「豐鎬房」、蔣母王採玉之墓、落差186米的千丈巖瀑布、蔣介石的別墅妙高臺、雪竇山風景區的核心建築雪竇寺等。
  • 蔣介石遺願死後葬於老家溪口,本來可以實現,蔣經國不同意!
    眾所周知,蔣介石去世多年至今仍沒有下葬,蔣介石的靈柩仍然停放在臺灣桃園大溪鎮的慈湖陵寢,其主要原因是蔣介石有個遺願:死後葬於老家溪口。
  • 蔣介石後代刻意隱瞞身份回大陸故居,一個小細節,被管理人員認出
    1996年春,蔣介石生前最愛的孫子,48歲的蔣孝勇查出食道癌晚期,這個春天,將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抹綠。 蔣孝勇有一個未了心願,不多的時日裡,他想回大陸奉化溪口掃墓。 開始,家人不斷勸他放棄回大陸,腫瘤不斷惡化,經不起長途跋涉的遠行。
  • 1949年蔣介石在故鄉拜遍所有重要寺廟,打算戰敗即去五臺山修行
    1949年春節前夕,蔣介石再次回到故鄉。27年前的1922年,第一次被逼下野回到家鄉時,雪竇寺方丈朗清曾為蔣佔得卦文——「飛龍在淵,騰驤在望」。朗清告訴悶悶不樂的蔣介石,此卦大吉,正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蔣介石的舅父,名片上赫然6個字,看了沒人敢惹
    這次回大陸,他待了70多天,帶著專業相機和膠捲,他重點訪問了兩個地方,一個是江西廬山的美廬,昔日蔣介石宋美齡的別墅;另一個地方是浙江奉化溪口蔣氏故裡。在這兩個地方,他拍了許多照片,僅在蔣氏故裡,就用了兩卷膠捲。溪口鎮前門,武水湯湯,文昌閣風光依舊。蔣氏故居豐鎬房清潔如昨,王太夫人老屋外,榴花似火,柏松青翠。
  • 為什麼有人說蔣介石原本姓「鄭」,不姓「蔣」?
    蔣介石姓什麼?我們都會說他姓「蔣」,浙江奉化溪口人,原名蔣志清,幼名瑞元,父親是蔣肇聰,母親是王採玉。這是大家普遍對他的認識,可以說是沒什麼爭議。那麼為什麼有人會懷疑呢?蔣肇聰子承父業經營鹽店,先後娶了徐氏、孫氏兩個老婆,但是都被「剋死」了,無奈之下,蔣肇聰又娶了王採玉。
  • 1954年5月,蔣介石離開溫州南麂島再沒有回大陸
    蔣介石最後離開浙江的時間,過去有兩種說法,一是說:1949年1月,蔣介石宣布下野後回到浙江奉化縣溪口老家,直至4月25日離開,在寧海海邊登上「太康」號兵艦,從此再沒有登臨浙江。二是說:1950年4月28日,蔣介石又一次踏上舟山的土地,這是他一年內(指1949年5月7日至1950年4月28日)第四次到舟山,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踏上浙江地域。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夠準確。根據史料記載,1949年10月30日磐安縣解放,從而宣告浙江大陸全部獲得解放。但此後,至1955年2月,浙江沿海仍有眾多島嶼被國民黨殘部佔據。
  • 溪口蔣氏故居有「以血洗血」碑,蔣經國為死於日機轟炸的生母所立
    位於浙江省奉化市溪口的蔣氏故居,包括文昌閣、豐鎬房、玉泰鹽鋪、小洋房、蔣母陵園等,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公布其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豐鎬房在奉化市溪口鎮中街,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故居。豐鎬房佔地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50平方米。
  • 溪口古鎮蔣氏故裡(上)
    近代這裡又因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故裡而蜚聲中外,令世人矚目。它是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區」、被評為「浙江十佳美景樂園」。溪口鎮,東靠武嶺,南瀕剡溪,北靠雪竇山,水繞山環,景色秀麗。溪口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由西向東流過全鎮,至東端,有武嶺頭與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來。又以武嶺橫亙鎮東,以山名命地,故也稱「武嶺」。
  • 蔣介石孫子首回大陸,解決2件頭疼事,一是兩蔣移靈,另一個是啥
    一個越洋電話過去,蔣友柏饒大半個地球,火速奔回臺北,祈禱著,一定是醫生弄錯了。 術後醫生跟病人家屬說「癌細胞擴散了,剩的時間不會很長。」48歲的蔣孝勇要做的事太多了。 大兒子蔣友柏還在大學念書,19歲的二兒子畢業典禮,還能堅持到那一天嗎?
  • 蔣介石孫子被抓進警察局,說:你知道我爸是誰嗎?警察一聽抽皮帶
    蔣介石孫子被抓進警察局,說:你知道我爸是誰嗎?警察一聽抽皮帶 在蔣經國的日記中,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孝文糊塗,孝武荒唐,孝勇可愛」,他一共三個兒子,要論誰才是最過分的,莫過於額蔣介石的長孫,蔣經國的長子,蔣孝文,在蔣介石所有的孫子輩之中,蔣孝文是最受寵的,盛行熱情,聰明,頑皮,可愛,但是,在大眾看來,蔣孝文不是什麼好人,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講解一下蔣孝文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吧!
  • 49年戰敗,蔣介石離開大陸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
    1949年12月,蔣介石被迫宣告「引退」敗走臺灣,帶走大量黃金儲備。蔣介石撤回臺灣時,對於失敗的原因,全部歸咎在了自己的下屬身上,堅決認為當年自己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是對的,於是對毛人鳳說道:國民黨戰敗,楊虎城要負全責。毛人鳳立馬心領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