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蔣介石陷入了其執政21年來的又一次人生低谷。此前一段時間內,隨著國民黨百萬大軍在關係到國共兩黨生死存亡的遼瀋戰役與淮海戰役中的接連失敗,加之李宗仁、白崇禧等黨內不同派系首領對之展開政治攻勢,最終迫使其在「內外交困」的雙重壓力下宣布「下野」,並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視事」。「下野」後的蔣介石再次回到了故鄉浙江奉化溪口,而這距離他上一次「下野」的1931年已過去了18年。
1月21日下午4點10分,蔣介石在蔣經國的陪同下從南京飛赴杭州。1月23日上午10時許,蔣介石一行由杭州筧橋機場啟程飛赴寧波櫟社機場,後乘車前往溪口。
溪口鎮屬奉化縣,位於寧波市西南20公裡。東靠武嶺,南瀕剡溪,北臨雪竇山,水繞山環,景色秀麗。蔣介石在溪口的住所有兩處,一處是其祖宅豐鎬房(報本堂),另一處為樂亭文昌閣。樂亭文昌閣毗鄰武嶺門樓,環境幽靜,樟木參天,為蔣氏回鄉時的居所。從已出版的《蔣經國自述》中,可以看到蔣氏記錄其父於1949年1月23日至4月25日在故鄉溪口的一些情況:
上午,天氣晴朗,侍父遊藏山公園,……傍晚回家,餘助家人制年糕,父親頗為欣賞,食芋頭亦津津有味,每含笑視孫兒,蓋父親一生最喜過平淡的生活也。(1月23日)
今為農曆除夕,全家在報本堂團聚度歲,飲屠蘇酒,吃辭年飯,猶有古風。自民國二年以來,三十六年間,父親在家度歲,此為第一次……(1月28日)
……父親上午往寧波城內金紫廟,祭祖後,回溪口,親赴宗祠祭祖……(1月29日)
……天朗氣清,正午,攜孝文、孝武、孝章及侄女等,隨父親至妙高臺午餐。旋經仰止橋,至巖下村。父親親自指導我們拍攝電影,……回至巖下,適附近有單姓鄉人舉行婚禮,父親帶我們順便參加,單氏舉族熱烈歡迎。(2月19日)
本日陰晴。早餐後,隨父乘車到寧波,參觀天一閣圖書。……父心儀該閣久矣,終未獲一至,今得償夙願……(3月12日)
父親與族人商談編訂直系宗譜計劃……(3月22日)
今日,天氣晴朗,是我的四十歲生辰。……父為我題「寓理帥氣」四字匾額……(4月15日)
蔣介石雖是「隱居」,卻時刻關注著時局,並仍以國民黨總裁身份秘密掌控黨政軍運行情況,而張道藩、谷正綱等「心腹」也先後來到溪口,「密陳」並商議與密定有關「對策」。隨著李宗仁「主政」期間與中共方面的「和談」最終破裂,4月23日,在廣州的國民黨中央委員及立法、監察兩院委員百餘人舉行集會,要求「下野」的蔣介石「蒞行指導」時局。同日,迫於壓力的李宗仁離開南京飛赴桂林。
4月25日,是蔣介石永別溪口的一天。最後一餐午飯,按蔣介石的吩咐,清一色的溪口家鄉菜,用心在永不忘卻的懷念。轎車啟動,行駛了1個多小時,來到距溪口40多公裡的寧海縣西廬鄉團堧(音「軟」)村(今屬西店鎮)的一處海岸邊,換乘轎子直奔「太康」號軍艦……自此,蔣介石再也未能回到故鄉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