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成功的品牌,不是注意力的搬運工,而是注意力的生產者。
近日,臺灣文創品牌Wooderful life ——「森活木趣」快閃店登陸鄭州熙地港購購物中心一樓。
純手工木質的籬笆圍欄、充滿童趣的森林造景、少女心炸裂的明星八音盒,即便是工作日還是吸引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消費者駐足觀賞,為品牌賺足了眼球。
作為文創品牌,森活木趣的消費者定位也相對年輕。於是我們看到快閃店落地熙地港一樓中廳,背靠運動品牌阿迪達斯,樓上就是老少通吃的拉夏貝爾,店內還專門為具有文藝氣息的寶媽們闢出了手工創意空間,宣傳品牌和為商場引流的意圖不言而明。
據悉,熙地港的這家快閃店是該品牌首次進入河南。此前曾在杭州西溪印象城、西安益田購物中心以「文創展」的形式舉辦過類似的活動。
據統計,從去年的「斷茶」、「MARIE DALGAR瑪麗黛佳」,到今年的「CoCo都可-白日夢想號」、「移動的小米之家」(以快閃店的形式分別在新世界百貨、空港跨境)以及先後在丹尼斯大衛城、華潤鄭州萬象城都開設Pop-Up Store進行各種測試的Tesla(特斯拉,新能源汽車品牌);再到先以Pop-Up Store形式開店而後轉入正式店鋪的Burberry、Saint laurent(預計將在今年10月份在丹尼斯大衛城轉入正式店鋪)。
僅僅一年的時間,鄭州商業便舉行了十餘場快閃活動。
再加上此次Wooderful life快閃店首現河南,可以看出,一方面鄭州整個城市的商業價值正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鄭州購物中心利用知名品牌快閃店製造話題、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頻率正在逐漸上升。
近年來為了爭奪市場,「一站式」購物中心成為商業地產走出傳統百貨江河日下局面的靈丹妙藥。幾乎每一個新出現的商場都以滿足消費者吃喝玩樂的全面需求為目標,使出渾身解數讓顧客更久地留在商場從而提高成交率。
然而千篇一律的概念複製,大差不差的品牌業態分布很快就引起了消費者的審美疲勞。於是「反營銷」的快閃店迅速崛起,在獲客成本日益高昂的今天,成為商場引流的利器。
數據顯示,3-6月屬於商業的淡季,這時候一個優質的快閃店相當於1個IP展覽、2個影院或6個連鎖餐飲。這樣的數據擺在面前,怎麼能讓人不為之瘋狂?
據資料顯示,僅2017年一年,便有天貓在北京北鑼鼓巷以」快閃店」的形式開了家回憶超市,向大孩子們販賣童年回憶;餓了麼和網易新聞共同合作推出網紅茶飲品牌「喜茶」的快閃店「喪茶」,現身上海,出售茶飲料,僅營業4天時間;網易考拉海購攜手網易美學打造的線下快閃店「快閃造型屋」亮相杭州武林廣場地鐵站......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快閃店有這樣大的魔力呢?
其實究其原因,主要是來自對消費者心理的準確把握。
首先,「快閃店」店如其名,是短暫出現之後就會消失的店面。這樣的玩法給消費者的神經刺激就好像小米最擅長的「飢餓營銷」,當快閃店出現的時候,人們會忍不住擔心這一次不去現場看看會錯過什麼新鮮事物或者性價比高的產品。當然前提是這個品牌本身就是知名IP,具有一定消費基礎、被市場認可。
其次,隨著微信、抖音、微博等平臺的快速發展,新一代的年輕人更加樂於分享自己生活的日常並且依靠這些內容完善自己的人設。而快閃店作為知名品牌的宣傳形式,一般都具有「高話題性」、「高顏值」,這就很好地貼合了年輕人傳播分享的特點。
最後,快閃店的貨品大多是電商平臺無法找到的、剛剛上市的特殊款式。想像一下,那麼多慕名而來的消費者在充滿創意的空間裡,目之所及都是自己從未見過的新鮮產品是一種怎樣的感受?這種形式無疑劍走偏鋒降低了品牌方被電商平臺擠壓的利潤,同時還給了消費者更好的體驗感。
除此之外,對於品牌方而言,既然一味適應市場不切實際,那麼不如換個思路,主動變化,創造出更新鮮的東西讓消費者自發地進店體驗、購買。用「限時」、「限量」的方式製造焦慮,引發好奇,從而達到宣傳品牌亦或是試水市場的目的。
專注於零售業的美國作家Emili Vesilind為此做了一個恰當的比喻,「快閃店就像是實體的網頁彈窗。」因此,在消費者變得越來越主動、強大的今天,即便快閃店的租金報價可能會高 25-40%不等,品牌商們仍對其趨之若鶩。
根據 RET睿意德相關調研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快閃店業態明顯增多,且服裝零售業態是快閃店的主要推動者,佔27%。2015年快閃店進入快速發展期,平均每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0%,預計至2020年,整體數量將超過3000家。
目前國內快閃店主要分為銷售型、品牌推廣型、引流型、市場試水型四種類型。現今已有的快閃店以銷售型和品牌推廣型為主,佔比分別可達44%和34%。
而歷史上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快閃店誕生於2003年,由Vacant公司在紐約SOHO區為鞋履品牌Dr.Martens銷售限量馬丁靴。2004年,川久保玲的快閃店直接帶動了品牌當年30%以上的銷售增長,一時震驚業界。此後快閃店以其創意十足、常常能在各大平臺引起病毒式傳播的獨特優勢成為備受零售領域喜愛的營銷方式,有些品牌甚至每年必開。
目前在美國,快閃店每年帶來的收入將近500億美元。
正如專業人士所說的那樣:未來商業世界的貨幣,不是數據,而是注意力。未來成功的品牌,不是注意力的搬運工,而是注意力的生產者。而體驗是注意力的最佳孵化器。
可以預見,未來鄭州將會湧現出各種各樣充滿奇思妙想的快閃店,相信這些創意也會讓鄭州的商業更加豐富。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及時刪除。
撰文:咩咩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