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為什麼吃飯七分飽就夠?權威答案在這裡

2021-02-14 徐州事

民間一直有「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的說法。

(圖片來自網絡)

現代科學證實,人體對飲食的消化、吸收、輸送,主要依靠脾胃來完成,進食恰到好處,則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運轉正常,人體及時得到營養供應,能夠保障各種生理功能活動。

吃七分飽就可以保證營養攝入,只要長期堅持,不僅有助控制體重,還有利於身體健康。而反過來,吃太飽不僅僅是長肥發胖這麼簡單,還會撐出病。

飽食危害多

易發胃病 

長期吃得太多太好,會增加腸道的負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問題。大家想想,上頓的食物還沒來得及消化,下一頓又開始,胃長期不停運作,怎麼受得了?我們的腸胃也是需要休息的。

加快早衰  

飽食會誘發人腦內一種叫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是促使腦動脈硬化的真正元兇。腦動脈硬化後,供給大腦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就會相對減少,使人記憶力下降,甚至引發腦組織萎縮,引起老年痴呆。有關數據表明:約20%的老年痴呆患者在他們青壯年時期皆是長期飽食的「美食家」。

導致「三高」 

三高是指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長期飽食,身體過剩的熱量會引起體內脂肪的沉積,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易引起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等。

然而,七分飽到底是怎樣的感覺?吃到什麼程度該放下筷子?

七分飽到底是怎樣的感覺?


七分飽是一種因人而異的感覺,有點抽象不好衡量,應該是感覺吃得差不多了,卻還不想離開飯桌,再吃的話就會撐,總而言之,是一種似飽非飽的感覺。

專家認為,「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話題轉移注意力,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

每個人其實都是不同的,這個需要我們摸索自己七分飽的飯量,需要一個不斷感受和調整的過程。有一個標準需要牢記,那就是: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飢餓的。也就是說,如果提前餓了,就意味著沒吃到七分飽,可以適當再增加一點飯量。

非七分飽是什麼感覺?

八分飽:胃裡面感覺到滿了,但是再吃幾口也不痛苦。

九分飽:還能勉強吃進去幾口,覺得胃裡已經脹滿。

十分飽:一口都吃不進去了,再吃一口都是痛苦。

怎樣拿捏飽的程度?

把握好吃飯的時間,最好在感到有點兒餓的時候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

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這是因為從吃飯開始,經過20分鐘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如果吃飯太快,大腦還沒得到「最新情報」,人就已經吃多了。

多吃粗纖維的、增加飽腹感的食品,比如豆類、魔芋等,但腸胃不好的人應少吃。

每次盛少一點飯

飯前喝兩杯水或者一碗湯。

每口飯都要咀嚼30次以上。

用小湯匙代替筷子,使用淺盤和透明餐具,減慢進食速度。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吃飯七分飽就夠?
    而反過來,吃太飽不僅僅是長肥發胖這麼簡單,還會撐出病。現代科學證實,人體對飲食的消化、吸收、輸送,主要依靠脾胃來完成,進食恰到好處,則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運轉正常,人體及時得到營養供應,能夠保障各種生理功能活動。飽食危害多易發胃病 長期吃得太多太好,會增加腸道的負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問題。
  • 嘴邊中的「七分飽」你真的知道嗎? 到底「七分飽」是多飽?
    七分飽究竟吃多少?七分飽究竟有多飽?我不造啊!!!這輩子只體會過撐和餓!這種實話我會說嗎...七分飽是什麼概念吃到七成飽。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吶。那怎麼判斷自己有幾分飽呢?還有就是吃不完的食物不要害怕浪費,很多人因為節儉就胡吃海塞,殊不知這簡直是在拿「命」吃飯。五、少精多粗吃水分大的食物可以讓胃提前感受到飽,有利於控制食量,比如喝八寶粥,吃湯麵,都容易讓七分飽的感覺提前到來。另外,吃需要多嚼幾下才能咽下去的食物,比如粗糧,能讓人放慢進食速度,有利於感受飽感,從而幫助人們控制食量。
  • 為何吃飯要吃七分飽?吃到七分飽是什麼感覺?飽食有何危害?
    所謂喝酒三分足,吃飯七分飽,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以前的時代,能吃飽就已經很不錯了,但現如今,人們基本不關心溫飽問題了,更關注如何吃得好。吃好不是非得吃飽飽的,吃到七分飽才是最好的,那麼,吃到什麼程度才算呢?吃飯七分飽,對身體健康有何好處?吃得太飽會怎麼樣?
  • 吃飯七分飽竟這麼多好處,七分飽到底怎麼吃才好?
    古人智慧:對人八分好,飯吃七分飽其實在我國的民間,散落著大量至今仍可受用的智慧語句,俗語也好,諺語也好,也都已一個特點,話語簡單,奧義深遠。就拿吃飯來說,就有「飯吃七分飽,對人八分好」的說法。先說待人處事,要做到對人八分好,而不是十分,也是有道理的。
  • 中午飯吃得飽,對身體好?午飯怎麼吃才養生,告訴你答案
    午飯是一天中承上啟下的一頓飯,有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早餐不吃的話,就要午餐吃得飽一點,這樣才能夠保證下午的時候體力充沛。而我們也發現,其實很多的減肥中的人,放棄早餐和晚餐都可以,但是絕對不會放棄午餐。但是老話總是說,午餐要吃好。
  • 古人訓:三分醉,七分飽,八分待人剛剛好
    「七分飽」的概念則更加普及。老話說:吃飯七分飽,胃口好到老。吃飯只吃七分飽,既能保持身材,又能保障健康。《養生避忌》有言:「善養生者,先飢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懂得養生的人,先要感到飢餓,才會開始進食,食不過飽;先要感到口渴,然後開始飲水,飲不過多。
  • 常說的七分飽八分飽是啥感覺
    為什麼要少吃零食「感覺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吃零食好像真的會上癮。」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每當吃完正餐,還有人會忍不住地往嘴裡塞著薯片、瓜子、巧克力、餅乾等零食,殊不知,這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零食吃到身體內,會刺激血糖升高,進一步刺激胰島素水平升高。而升高的胰島素會把這些升高的血糖轉化成糖原,這些糖原物質如果沒有消耗掉,就會轉變成脂肪囤積起來。
  • 小兒推拿楊曉:吃飯要吃「八分飽」,但是究竟怎樣才是八分飽?
    小兒推拿楊曉:吃飯要吃「八分飽」,但是究竟怎樣才是八分飽? 每次吃完飯,總會有人拍著肚子哀嘆:又吃撐了,減肥計劃又泡湯了! 其實,吃撐可不僅僅是影響減肥,可能會引起其他更嚴重的後果。
  • 喝酒三分醉、吃飯七分飽、做人八分剛剛好
    就像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那句話:做人,三分醉,七分飽,八分待人剛剛好。 三分醉 有人說,喝酒的最好狀態,不是小酌一杯,不是酩酊大醉,而是微醺的三分醉。 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狀態,讓眼前的一切都變得朦朧美好;整個人也更加輕鬆自在,進退自如。
  • 飯吃七分飽,對身體會有哪些好處?營養師:3個好處慢慢浮現
    「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對於這句民間俗語,大家都耳熟能詳,從健康養生的角度來說,這是有合理的依據的。那麼,飯吃七分飽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它具體給我們身體健康帶來的好處有哪些呢?飯吃七分飽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實際上,對於飽腹感的狀態體會,可能每個人都會有所差異,所謂的七分飽,並沒有一個精確的值,大概就是感覺自己吃飽了,對於食物不會再有強烈的熱情,但習慣性地還會想再吃一些。
  • 都說飯要七分飽,吃多少才算七分飽?
    入冬後 多吃點可以幫助身體儲蓄能量 但也千萬不能貪吃 俗話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 劉先生今年32歲,平時飯局很多,大魚大肉也從不忌口,每次吃飯,都要吃到撐為止。兩周前,他的身體突然報警。
  • 三分醉,七分飽,八分剛剛好.
    七分飽吃飯的時候,七分飽的滿足感覺是最舒服的。口留餘香,再來點飯後甜點水果,既保持身材,又保持健康。《養生避忌》:「善養生者,先飢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民間有句育兒諺語:「若要小兒身常康,腹中常有三分飢,身上常有三分寒。」給孩子過分的溫飽對健康是不利的。成人也是一樣。
  • 「七分飽」到底是什麼感覺?看看胖子和瘦子的區別!
    什麼感覺算是「七分飽」?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胃就和我們的拳頭一樣大,吃飽的話胃就會鼓起來。
  • 多飽才算七分飽?照這份指南吃,遠離飽食4大危害
    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吃太飽會究竟有什麼壞處,怎麼樣做到「七分飽」呢。 吃得多並不意味著營養攝入就多,長期飽食,可能引起人體一系列反應,從而帶來種種疾病。 雖然我們常把七分飽掛在嘴邊,但實際上並不清楚七分飽的狀態。 七分飽的衡量標準:胃裡面還沒有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有所下降,主動進食速度也明顯變慢。
  • 三分醉,七分飽,八分對人剛剛好
    七分飽 吃飯的時候,七分飽的滿足感覺是最舒服的。口留餘香,再來點飯後甜點水果,既保持身材,又保持健康。 《養生避忌》:「善養生者,先飢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 民間有句育兒諺語:「若要小兒身常康,腹中常有三分飢,身上常有三分寒。」給孩子過分的溫飽對健康是不利的。 成人也是一樣。
  • 什麼體質的人容易胖 常說的七分飽八分飽是啥感覺
    為什麼要少吃零食「感覺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吃零食好像真的會上癮。」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每當吃完正餐,還有人會忍不住地往嘴裡塞著薯片、瓜子、巧克力、餅乾等零食,殊不知,這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零食吃到身體內,會刺激血糖升高,進一步刺激胰島素水平升高。
  • 飯吃「七分飽」可以延年益壽!怎樣算是七分飽?一招教你學會判斷
    這是一則很「應情應景的問題」;關注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更多的人存在「暴飲暴食」的問題,每餐必撐,餐餐全飽,然而長期以往如此吃飯很容易給身體帶去較多的麻煩。感覺到「撐」並不是好事,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每餐七分飽,您的明天肯定比現在要美好。如何培養自己「七分飽」的習慣!
  • 吃到七分飽就會瘦,究竟怎麼才算七分飽?
    七分飽究竟吃多少?七分飽究竟有多飽?我不造啊!!!這輩子只體會過撐和餓這種實話我會說嗎...來,我們捋捋七分飽,究竟是一種什麼感覺!--【 五分飽 】 基本飽了再吃只是錦上添花喜歡吃的食物味道也沒那麼好了--【 八分飽 】
  • 「吃飯要吃八分飽!」但吃多少才算八分飽?
    有人會說,如果連吃飯都不能盡興,生活還有什麼樂趣呢?其實不然,能夠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慾,活得健康,才會有更長久更持續的樂趣。飯量減1/3,怎麼個減法呢?不是說讓大家不吃,而是七分飽。一般來說這種感覺就是「七分飽」:覺得胃裡還沒有裝滿,但可吃可不吃。當然,依靠感覺判斷的前提是:不要吃太快!
  • 飯吃七分飽,事讓三分利
    相反,吃得過飽,消化系統負擔加重,大腦供血減少,人的身體不僅容易肥胖,還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適度飢餓對健康非常有益,能夠讓身體保持一種醒著的狀態,不至於在過飽中失去平衡與協調。引申開來,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不管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還是對事業、名利的追求等等,都應該保持適度「飢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