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的衰敗和玄學的興盛是否造就了建安風骨

2020-12-15 趙強說歷史

導語:「風」精神面貌,「骨」,骨骼形態,如果誇一個人有風採,我們一眼便知其是褒義詞意思,可如果引申到「風骨」呢,與其說它是一個形容詞,名詞,不如說它是一個代詞,它代表著一個時期的文學代表,如果「七言律詩」的輝煌在唐代,那麼魏晉時期便是「五言詩」的輝煌時代。

世道動亂下的文學思潮

建安風骨的代表人物

我們都知道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不但身居要職,詩學才賦上的演繹也是出神入化,別的不說,廣為流傳的「七布詩」相信大家都聽過吧「煮豆燃豆萁,都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們來細品,我們用豆子的殼燒火去煮鍋中的豆子,豆子在鍋中咕嘟咕嘟地響著就好像人再哭泣一般,豆子和豆殼本來是一體的,卻被我們殘忍地分開,被動地自相殘殺。光是這表達的表層意思就感人肺腑,再引申到當時的情景,曹植不正是在告訴曹丕,我本來跟你是一母同胞,現在你卻要為了兒女私情和個人利益而殘害姊妹同胞,你若殺了我,你自己的良心不會痛嗎?爹媽會饒了你嗎?

(建安風骨)

在我看來,曹植是聰明的,他知道哥哥其實並沒有真的要殺他,及時想死他,也害怕賭不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而他此時要做的就是加深這種猶豫,讓哥哥放棄這種想法,而這也是五言詩的好處,它更加簡潔明了,直達中心思想,詞藻簡單,通熟易懂,對於此時的曹植來說再沒有比這個更方便更合適的通話手段了。

詩詞中的軍國魂

同樣,曹丕,曹植的父親曹操在歷史上不知是一個軍事家,陰謀家也是一個不可多的一個大詩人,他所作的「老驥伏櫪,志在千裡」至今被後人稱讚不已,古人常「以詩會人」,每一個好的詩人的作品中都有他個人情感的傾訴。如果說曹植的詩透露著風雅灑脫,從詩中就能感受到他作為翩翩佳公子的風範,那麼我覺得曹操的詩則無處不流露著他作為權勢者的霸氣和心懷天下。後人了解,只說他是一代奸雄,詭計多端,其實在那個亂世時節,人在家中坐,尚且鍋從天上落呢,如果沒有一點手段,恐怕自己早都被人吃的骨頭都不剩一點了。

而為什麼我們說曹操心懷天下呢,從他的詩作中多能看出來他是一個密切關係民生的人,百姓因為戰亂吃不飽飯了,他會命令士兵禁止騎馬踏入天地,一旦踏入,殺頭論罪,可萬萬沒想到,自己第一個踩坑的是自己,同樣他也以身作則進行了懲罰。其實如果放到現在的話,相信會有很多人比當時更加認同曹操,因為在那個儒家思想遍布,任何領域都被儒學侵蝕的時代,像曹操這種現實主義詩人是很少的,在當時那個人人自危的政治環境,像他這樣有能力有膽識表達自己理想的人是少見的。就好比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是最厲害的,第一個吃螃蟹還活下來的人才真的是傑出。

(曹植)

同樣後人也對其有誤解,說曹操「攜天子以令諸侯」,說他是欺世盜名的奸賊,但大多數人在指責別人的同時也暴露了自己內心的欲望和嫉妒,劉備說曹操不好,你自己作為皇叔,你不也帶頭去打你的親侄子呢,如果按照羅馬帝國的戴克里先的民主法治,曹操的做法並沒有什麼不妥。國家是要交給有能力的人去治理,不能因為個人的出身就對人家進行人身攻擊,雖然在其身份裡有個別人是那些害群之馬,但不代表坐在眾人都認可的位置的人就是好人,坐在別人不認可的,對立面就是壞人。這些我們都能從曹操的詩詞中感受一二,這也是後人從大多數詩作中推測出來當時朝代發生的歷史事實。

文人效應推動文學高潮

政治風向的指引

建安七子分別有:孔融,陳琳,徐幹等人,他們都是曹操父子麾下的文人異士,而文人在朝代變更中一般也起到了歌頌和傳播文學的作用,他們在張衡,蔡邕的文學基礎上,進一步的發揚了「五言詩」也就是古詩的前身,直到東漢時期還廣為流傳,尤其以漢桓帝,漢靈帝時期,其實可想而知,這些人都是在曹操,曹丕父子手下工作,曹家父子喜歡什麼樣的文學,他們便宣傳什麼樣的文學,而他們也是社會上文學的指向標。

(張衡)

時代文學的內裡緣由

一個時代總是會出那麼幾個文學的引路者,比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有胡適,魯迅等人來倡導白話文,唐代的時候有唐明皇,李白,杜甫等人推崇唐詩,宋朝有宋詞,而這些社會上的名人文士他們就充當了社會文化的奠基者和宣傳者,他們喜歡什麼,他們寫什麼,這個朝代自然也就流行什麼,而隨著幾千年的發展,也漸漸會變成這一時期的標籤。

(觀滄海)

文學種類的豐富多樣

建安風骨的標誌

如果說「五言詩」是「建安風骨」的主要標誌,那麼詩歌,辭賦,散文,作品集就稱為建安風骨的重要組成部分,魏晉時期的文學是極其繁盛的。比如徐幹的《室思》、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等都非常著名。建安七子在詩歌方面的才華和風骨是很多時期,很多文人無法超越。這也許也跟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條件有關係,在其生活的朝代裡,到處都有五言詩的傳唱,就連街上的黃口小兒都能隨意吟唱幾句,這無異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當一個東西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的時候,它就能影響你所在的那個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

(五言律詩)

就比如日本的愛國情懷已經刻入他們的骨子裡,而美國就是一個網際網路可以完成一些事情的國家,比如他們的總統也是作為網絡紅人成功打敗政敵的,雖然很荒誕,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自然界發展的普遍規律。所以建安七子的五言詩寫的那麼好,跟他們從小生活的環境和長大所處的政治背景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如果說五言詩更偏向政治工作一些,那麼辭賦就更貼近生活了,他們的辭賦大多取材寬泛,現實功能濃厚,我們也可以把這個看作是他們生活的備忘錄,他們通常以辭賦的方式記錄身邊發生的事情和見聞,並對此發表關於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也就好像我們今天寫議論文一樣,先陳述一下自己看到的事情和經驗,然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而在當時社會動亂紛爭的年代,一定有很多可供素材的事情和經歷,所以在此時期,文人的文學創作率也會顯著的提高。

散文文學的代表

孔融,陳琳的散文寫的相較於其他五人來說比較突出,這也許就是我們說的,有的人比較感性,有的人比較理性,感性的人寫出的文章大多能讓人感同身受,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和他們一起去領略內中真諦,而有些人就比較理性,所以他們就比較適合議論文這些,比如辭賦等等,這點我們從孔融讓梨不難看出,你想想一個五歲的小孩都能知道要把大梨給長輩,自己吃小的,難道他天生都知道嗎?

建安七子

不是的,只不過他善於觀察,他從小看到大人們這樣做,自然也就學會了,下次到自己的時候,他也會學著大人的樣子去做,而大人們看了之後覺得跟自己的觀念相似依然是開心的,所以這個根本跟教育無關,也跟傳統美德無關,不過是古人藉此來麻痺自己而已。難道理性的人就不孝順了嗎?並沒有啊,理性的人會把大梨分布均勻給大家,大家都同樣得到了自己的,自己也不吃虧,其實不更好嗎?所以說感性和理性用在文學上比用在任何地方都能發揮它們最大的作用。

建安時期文學昌盛的主要原因

獨特的營銷手

建安時期的人還特別喜歡收集別人或自己的手稿,作為《作品集》發布,其實這一點我覺得很有營銷手段,你想一個人很有才華,他一天可以寫出兩首好詩,但他一天不可以寫出幾十首幾百首詩,幾百部作品啊,你隔三差五的出作品,難免會有一些粉絲耐不住等待,去爬別人的牆頭。這樣詩人的名氣大打折扣,同時詩作的影響也不會很高漲。這個時候就有什麼辦法呢,出作品集,一般人是沒有這個時間和能力的。

(三曹)

可建安七子是專業幹這個的呀,自己一年半載的出一部作品集,百姓買回家夠讀個十天半個月的,自己寫不出來的話,可以幫好朋友整理,也可以和一些沒有名氣的文人一起出作品集,以自己的名號冠名。在百年之後,還可以流芳百世,你想如果你的詩作是零零散散的,沒有收錄,即使你再出名,在有文採,人家沒有你的作品,不知道你寫了什麼,怎麼宣揚你。同樣也給了後人更加了解你的一個依據。

(竹林七賢)

結語:即使是文人雅士也免不了對權力的追逐,再清新脫俗的文採在經過權利的浸泡也會變得附庸風雅,建安七子的文採斐然,但是在創作後期難免有對曹家父子的恭維奉承,曹操父子再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們也會在權力的遊戲中迷失自己,不過還是很高興它們能給後人留下這麼積極,有意義的歷史著作。讓建安風骨能夠在歷史的文壇中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中國文學發展史》劉大傑

相關焦點

  • 「建安風骨、正始文學、宮廷文學」,文學發展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關
    熱衷於政治報國的建安風骨說起建安文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談起裡面的代表人物,大家應該更是熟悉得不得了,那就是著名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曹氏父子不僅在三國時期的政治領域大展宏圖,更實在文學創作上展現出了不凡的成就。
  • 建安風骨最傑出的代表,曹操的文化造詣,礁石袞雪,雀臺聽聲!
    對這些文人除分別委以重任外,還充分尊重他們的創作才能,鼓勵他們從事文學創作,從而促成了建安文學的繁榮局面。建安文學在中國歷史中是一面不可磨滅的旗幟。李白所言「蓬萊文章建安骨」正是對建安文學的讚賞和肯定。這其中以曹操父子為代表的「建安七子」功不可沒。
  • 對酒當歌慷慨士,建安風骨永留存
    獻帝年號雖為建安,然而日子並不安生,最終不得不把漢家江山拱手獻出。這也由不得獻帝本人,漢朝氣數已盡,各路英雄紛紛逐鹿中原,有志之士尋求建功立業,在此期間,文壇的發展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姿態,詩詞向另外一種風格轉變。
  • 魏晉風骨之竹林七賢群像——恣意放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悲涼?
    在這三百多年裡,前有建安詩歌,以曹操三父子和建安七子為代表,這時期的詩歌總體氣勢雄偉,悲歌感慨,主要是曹操的成就。曹操可不僅僅是個出色的權謀家,他可是全能型選手,作詩能力也不在話下,《短歌行》中的名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句句朗朗上口又經典。
  • 本土作家專欄——華之:「建安七子」系列之——劉楨
    但瘟疫引發的海嘯效應,似乎遠不至此,世界格局是否就此改變,也是一個未知數。每一次在看不見的瘟疫面前,都會有東西被看見。比如,建安二十二年,也發生過一場可怕的瘟疫,它奪去的,不只是人的生命,更讓當時名噪一時的建安文學走入低谷。
  • 從淫詞小調到《春宮圖》——明代文人彌留的最後一點風骨
    然而,即使儀表堂堂的明代文人,無論怎樣正衣冠,都恢復不了唐宋時的文人風骨了。朱元璋政府的打壓朱元璋出身貧民,對身世之說極為在意,於是一系列的明朝文字獄便由此發生了。江南大儒徐一蘷循舊例上賀表,與以往一樣,大都是再平常不過的諛頌之詞,文中寫了「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等等的語句。
  • 關於抽卡,是否存在著玄學?
    玩家們為了獲得自己想要的卡,開始研究各種玄學,抽卡中到底存不存在玄學也成了玩家們熱議的話題,而伴隨著陰陽師的最新活動,編輯部就根據抽卡玄學分為了兩派,一方認為,抽卡其實是有玄學有技巧的,而另一方則認為,這個東西根本不存在玄學
  • 《申鑑 中論》:良苦用心的荀家儒士 建安時代的不朽之言
    獻帝建安元年(196),曹操被封為鎮東將軍,荀悅成為了他的幕僚,後遷為黃門侍郎。獻帝喜好文學,荀悅常與荀彧、孔融侍講禁中,日夜談論,累遷為秘書監、侍中。建安十四年(209)卒,年六十二。以上,是史籍對荀悅一些的簡短記載,然而,歷史的驚濤駭浪常常隱沒於史書的輕描淡寫之後,現實的波瀾壯闊遠非紙面上的寥寥幾筆便能說盡。
  • 朱元璋大力復興儒學,尊重讀書人,難道是儒學的春天到來了嗎?
    不過,朱元璋確實在他的洪武時期內,大力復興儒學,尊重讀書人,重用讀書人為官。可以說是竭盡所能地對這些傳統知識分子進行尊重與照顧。難道是儒學的春天到來了嗎?很可惜的是答案是否定的,儒學的春天並沒有到來,朱元璋一系列對讀書人、對儒學的重視尊重,他實質的目的只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讓天下人都臣服於他而已。
  • 山東鄉村儒學現象剪影:儒學入鄉村 美德傳四鄰
    朱熹的詩篇正是山東省泗水縣如今弘揚傳統文化的寫照:一年前,泗水縣在尼山聖源書院開設了儒學講堂,講授儒學經典,吸引了大批村民。一年後,書院的學者們又走進各村,每月開設兩次儒學課,形成了固定的講課制度。  目前,「鄉村儒學講堂」已開辦了49期,聽課群眾有15000餘人次,並逐步形成了覆蓋聖水峪鎮60個行政村的學習網絡。
  • 曹植很著名的一首詩,手法高妙,蘊含深曲,建安才子果然不凡
    曹植不願以文士自居、以文人終老,而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於是內心就感到極其苦悶。曹植早年具有深厚的文學教養,和卓越的創作天才。他在隨父東徵西戰時,目擊到百姓們顛沛流離,接觸到悲涼悽慘的現實,創作了很多富有激情的作品。中年以後,個人遭遇不幸,他便成為一個遭到排擠、監視和受壓迫的對象。
  • 「建安別裁」夢也無聲:《詩經~大雅~板》——淺說大雅正聲之三
    2、【建安別裁】《詩經~大雅~板》——淺說大雅正聲之三——振聾發聵的板蕩之聲詩壇莫笑我痴狂,雅道於今久不張。從形式和藝術上上開啟楚漢大賦的格局,與《板》聯手,成《詩經~大雅》之雙壁,是為國語論文的標誌性範例。詩文以「板」「蕩」開篇,沿襲幾千年,至太宗後,板蕩遂成為江山陵替皇權傾覆的代名詞,由此可見板蕩作者之胸襟氣勢威儀風骨社會聲望與歷史地位的不可輕視。
  • 新儒學之後與「後新儒學」
    一、問題的緣起:「新儒學」之後的焦思與苦索  「後新儒學」是本人二十多年來講學的基本向度,有別於我的老師輩們所提出的「當代新儒學」。其實不然,此論點早在九零年代初即已發表,而更清楚以此為名的是一九九四年初夏四月間,我在哈佛大學杜維明先生主持的儒學討論會上,首次發表了《後新儒學論綱》①,這篇論綱可以視為我對「後新儒學」總的理解。
  • 箏哥藝述丨「鬼斧神工」王建安:一枝象牙筷微雕出《清明上河圖》
    中國著名微雕大師、書畫家王建安,四川樂山牛華溪人,中國著名書畫家、「墨隱山水」創立人、微雕工藝美術大師。其繪畫、書法、篆刻、微雕堪譽「四絕」,《中國工藝美術家辭典》《世界華人文藝界名人錄》將其作品鄭重錄入。
  • 興盛優選和十薈團 賣還是不賣?
    (陸玖財經:目前這套擴展用戶的打法,似乎有積分制和銷售提成兩套激勵體系,執行公司也有首德和興盛優選兩家公司。這是創新還是?)4)這是行業其他競品模仿的模式該負責人聲稱:「現在很多新進本地生活賽道的品牌,都在模仿興盛優選,總不能說他們都涉及傳銷。」(陸玖財經:許多人都在模仿,說明打法有效,但並不說明是否涉嫌傳銷。)
  • 山東鄒城市籍曹魏六大名士:一位躋身建安七子,一位跨越魏晉兩朝
    第一位:王粲。王粲,字仲宣,漢末名士,曹魏早期名臣,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在荊州時,劉表以貌取人,終日對其不聞不問,從未加以重用,只是借用他的才學寫了幾篇討賊檄文和勸和袁紹兩個兒子的文章。王粲就在這樣的境況中熬了好多年,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進入荊州時才得以改變。
  • 夢100扭蛋玄學是什麼 扭蛋玄學揭秘
    18183首頁 夢王國與沉睡的100王子 夢100扭蛋玄學是什麼 扭蛋玄學揭秘 夢100扭蛋玄學是什麼 扭蛋玄學揭秘 來源:網絡
  • 傳統儒學文化與醫患信任重構
    製造弓箭和鎧甲的人以及做巫醫和做棺材匠的人如此,行醫者更應如此。「仁」的思想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倫理道德基礎,是醫者懸壺濟世的根本道德規範。2、傳統儒學文化中「義」的思想傳統儒學文化提倡以「義」為上的價值觀。儒學思想認為,「仁」和「義」兩者是緊密相連、內在統一的,是倫理道德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