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王船」申遺成功 福建又多一張世界名片
這是廈門參與申報成功的首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更是我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聯合申報成功的第一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送王船」到底是什麼民俗?非遺送王船活動在廈門沙坡尾舉行。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總數位居...
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送王船」申遺成功 該民俗活動在泉流傳久遠
「送王船」申遺成功,該民俗活動在泉流傳久遠——閩臺 「王爺總館」 在泉州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 陳智勇)由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於17日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中國總數居首
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20年12月16日,河北省邯鄲市太極拳愛好者在練習太極拳。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送王船」:人與海的約定 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合作範本
正當福建省廈門市迎來三四年一度的重大活動「送王船」時,喜訊傳來: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經評審通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廈門活動現場的社區居民歡欣鼓舞。
-
中國再添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十二年的堅持,終於申遺成功
大家好,我是小二黑,記得關注並轉發來支持作者哦12月17日,中國再添2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項分別為: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以及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如今中國可是擁有
-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2月17日晚,河南溫縣舉行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活動。圖為航拍河南溫縣陳家溝太極廣場千人太極表演。 12月17日,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圖」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福建廈門同安第152屆「送王船」文化節舉行
人民網廈門12月23日電(林盈)12月22日上午,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西柯鎮華藏庵舉行了「送王船」「踩街」儀式,吸引八方民眾共襄盛會。熱鬧的慶祝儀式開啟了第152屆同安區呂厝「送王船」文化節。當日上午10時許,拍胸舞、車鼓弄、大鼓涼傘、蜈蚣閣、歌仔戲、宋江陣等民間傳統藝術表演隊伍「打頭陣」,為「王船」巡境開道。由數十名青壯信眾推動的「王船」,從華藏庵出發,開始 「踩街」儀式。次日凌晨4時,「王船」在呂厝完成「化吉」儀式。
-
太極拳和送王船,道教文化範疇內的兩個項目近日申遺成功
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同批還有哪些國家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中國「太極拳」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與此同時,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同批通過審批,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申請六次,12年等待,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了!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繼韓國申遺成功後,才不到24小時,中國也傳來申遺成功的好消息
文化遺產現在已經成為各個國家所重視的項目,文化是可以廣為傳播的,但是它總會是有一個起源的,這個起源的地方就是它的發明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的地方,每年都會收到各式各樣的文化遺產項目。
-
中餐「申遺」不敵韓日,「仲景嬌耳」重任在肩
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中國再添2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至此我國42個項目列入非遺名錄
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 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送王船,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笑竹】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剛剛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送王船是中國東南沿海和馬來西亞共同傳承的一種祭祀巡遊活動,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它不僅承載著海外華人鄉情,更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傳承。盛大的送王船巡遊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市,近年來每逢中國農曆正月十五都舉行盛大的巡遊活動。在外國遊客看來,這就是以華人為主的一場化裝遊行。當地人知道這是送王船巡遊,紛紛加入進去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貫穿整個送王船活動的是濃濃的中國風。
-
太極拳歷經12年的艱難坎坷,終於申遺成功,成功
這一年,全世界一共只有115個項目,光中國就申報了35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估計是有點不爽,再加上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所以我們申報的包括太極拳在內的12個項目被認為翻譯不過關、概念模糊而未能進入申遺的評審階段。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丨四省市聯合申遺,為何河南當上「帶頭大哥」
12年申遺路,太極拳進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河南為啥會成為「帶頭大哥」?又是如何帶領四省份七大社區申遺成功? 作為親歷者,嚴雙軍介紹,從2005年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求申報項目需先進入各國的國家級非遺名錄。2006年,陳氏、楊氏太極拳進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