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6月底,北疆棉田中已有綻放的花朵,小小的黃色、一抹粉色的倩影,承載了棉農滿滿的希望。目前,長勢較好的棉株高達65cm,部分棉農已經開始打頂工作。
大家都知道,棉花打頂是為了增產,打頂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出現無效果枝。那麼,打頂需要把握哪些原則?怎樣合理掌握打頂時間和方法?棉花打頂後須要注意哪些問題、打頂後棉花如何科學管理?農悠悠總結以下經驗為各位棉農提供參考:
一、棉花打頂原則
依據多年生產實踐經驗表明,棉花打頂要遵循「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的原則,即果枝臺數達到了7-8臺不管時間到不到6月底,即可打頂;或時間到了6月底,不管果枝臺數到不到7-8臺也要打頂。
適時打頂的時間確定,主要依據棉株的品種、長勢、地力密度、果枝數等方法,靈活掌握時間。一般情況下,長勢弱、密度大、地力強的棉田要適當提早打頂;長勢強、密度小、地力肥的棉田,打頂時間推遲;偏旺棉花要適當打早,7月1日前打完,最遲不超過5日,打頂後單株平均保留果枝臺數7-8臺,棉株自然高度控制在65-70釐米。
三、棉花打頂方法
在打頂方法上應採用輕打去小頂法,即打去一葉一心,切忌「大把揪」的打法。打頂5~7 天后,即頂部果節伸出2―3節後,每畝用縮節安8~10克,對清水30~40公斤,吊杆噴打一遍,對減少贅芽發生、塑良好株形,提高產量有良好效果。
(網絡圖和本文無關)
人工打頂:圍上花兜。因棉株 頂尖是棉鈴蟲、棉蚜等害蟲集中為害的部位,所以打下的頂尖應集中帶出田外處理,可有效減輕蟲害,避免蟲源傳播。雖人工打頂效果好、漏頂率低,然人工打頂需要勞動力多、效率低。
機械打頂:與人工打頂相比,機械打頂的優點是工效高,機械打頂效率是人工打頂的5~7倍。但機械打頂對地勢以及棉花生長均勻度要求較高,且漏打率高達20%,比人工打頂高出15個百分點,並且會對植株和蕾鈴造成嚴重損傷。
藥物打頂:藥物打頂要看天、看地、看長勢、看時間,在技術老師的指導和跟蹤服務下,適時噴施免打頂藥劑。相比人工打頂和機械打頂,化學打頂簡單、方便、見效快,且降低了勞動強度,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工、機械打頂造成的物理傷害、時間跨度大、漏打和重複打頂的問題。但是,存在化學封頂後管理的問題。使用藥劑時,相配套的縮節胺化控技術較難掌握,容易出現操作失誤,使棉株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不協調,出現了棉花長勢偏旺現象,可能影響棉株結鈴和棉鈴生長發育進程。
四、棉花打頂前後管理事項
以下方法請結合自己棉田的實際情況進行管理,不要盲目對照。
1、免打頂管理方法 :
在棉花打頂前的那一水,一定要注意。如果是要使用免打頂,注意要用2-3公斤尿素,帶上磷肥鉀肥,不能投入太多,一過量就達不到免打頂的效果。免打頂只是代替人工打頂,但是還是要使用縮節胺進行化控的。雖然都說免打頂可以把棉花的營養枝(油條)殺死,然而實際上並不能,棉株果枝下面的部分免打頂是不能控制的,因為免打頂只是平噴在棉株上面的,對於下面的部分有些是噴不到的,還是需要使用縮節胺控制的。另外免打頂對所有的棉花品種都是可以使用的,只是用量不同,所以效果也不同。
2、人工打頂管理方法:
對於人工打頂,在打頂前的這一水,尿素要增加到5-6公斤,配合加入4公斤磷鉀肥,這樣能夠在打頂之前使棉花的生長點迅速突出。
打頂以後必須把尿素的使用量降下來,如果不降下來,棉花就會橫著長,各個枝丫就會出來。
打頂以後的第一水使用3公斤尿素,6公斤的磷鉀肥;
第二水使用4公斤尿素,6公斤的磷鉀肥;
第三水時要觀察棉蕾的大小,根據實際情況投入一定的肥料。
3、縮節胺使用方法:
一次打頂2次化控,打頂3天左右,用5-7克的縮節胺控一下;
再隔5-7天,用15-20克縮節胺控制,一般15-17克就可以,長勢特別旺的可使用20克,具體要根據自己地裡的實際情況,使用時要吊噴,像洗紅蜘蛛一樣洗過去,將營養枝(油條)的生長點殺死,果枝的生長點封死。這樣棉花就定株了。
棉花打頂後進入生殖生長的盛期,花、蕾、鈴逐漸形成,這一階段是棉花整個生育期需水最多的階段,一般的棉田,一水要少,二水要飽,三、四水要足(三、四水是打頂以後的二水),棉花盛鈴期以後水肥也是要降下來的,前期水肥都是往上慢慢漲,後期都是要慢慢降下來的,這樣棉花就不會貪青晚熟。
特別提醒:
棉花打頂要先打長勢弱的地塊,後打長勢強的棉田,在同一地塊內,應一棵挨一棵地把頂尖全部打掉,不宜大小棵分批打,以防止漏棵。
文章來源:網絡綜合,由農悠悠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您的認可,是我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