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期的管理目標主要是安全穩長。抓手依然是促控和治蟲。在防治紅蜘蛛、棉蚜、棉盲蝽和棉鈴蟲上不能有閃失。主莖日伸長量控制在1.5釐米以內。出現滯長時,可葉面噴尿素液和磷酸二氫鉀,或加縮節胺同噴,最忌葉枝生長過旺。這是棉株中下部多結鈴、結大鈴、結好鈴的關鍵。不能把主要結鈴部位落在最上部三個果枝上。這是新時代植棉「早熟、避風險」的要求決定的。蕾期棉株莖葉杈旺長,會極大影響棉田對「光、氣」資源的充分利用,並造成棉田作業困難和棉蕾大量脫落。
棉花蕾期是從現蕾至開花的這一段時間,約30~35天。一般從5月下旬到6月初上旬。棉花蕾期,即長根、長莖、長葉、長枝,又要現蕾,不斷增長果枝,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但仍以營養生長佔優勢。
棉花蕾期的管理目標就是協調好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做到苗株壯而不瘋,穩而不衰,即搭好豐產架子,爭取棉花多現蕾、早開花。
目標:蕾早、蕾多、蕾大,壯而不旺,搭好豐產架子。
棉花豐產長相是「根系深扎葉油綠,稈粗節短,頂端平齊「。棉花豐產長勢是現蕾到盛蕾期的株高日增高量在1~1.5cm。棉花生長過旺「稈粗、枝細、節間長、葉柄細長、葉片大,頂心凹陷,蕾小、蕾瘦、脫落重」。棉花生長不良長相是莖稈紅細、株型小、葉片薄小而色發黃、棉尖高突冒出頂,蕾小、蕾瘦、數量少。棉花縱向約3天出現一片真葉,果枝上5~7天出現一個果節。紅莖比例現蕾期為紅莖比達60%為健壯棉株,紅莖比過高則為弱苗,紅莖比過小為旺苗。
苗情分類:
壯苗:紅莖比60%-65%,頭水前株高日生長量1.0-1.4cm,頭水後日生長量1.8-2.2cm,頂心下陷,蕾大。旺苗:果枝上竄,蕾小,紅莖比<55%,主莖日增長量>2.0cm,葉片肥大,倒四葉明顯高於倒3葉。弱苗:主莖紅莖比>70%,日增長量<1.0cm,頂心外露。
具體措施:
1.清除餘苗:每畝餘苗不超過1%。
2.中耕除草:第二次中耕,耕深16-18釐米,護苗帶8釐米,並做好人工清除護苗帶間和株間雜草。
3.滴水施肥:頭水的早晚對棉花生長發育和產量影響很大,過早易引起徒長,過晚受旱影響正常發育,不易搭好豐產架子,因此,要根據天氣和棉花長勢長相情況確定時間。一般在6月20日左右滴頭水,畝滴量30-35方左右。壯苗和旺苗田頭水增量不施肥,二水趕,滴水後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根據苗情、氣候,間隔7-9天左右滴二水,畝滴量20-25方,此時畝追施尿素2-3公斤。
4.化學調控:採用正確的化調化控技術。棉花蕾期長勢逐漸增強,應根據棉苗長勢長相、土壤肥力、棉花品種特性、氣候特點等條件進行化調化控工作,塑造好的株型,搭好豐產架子。一般正常棉田在7~8葉齡畝用縮節胺1.5~2.5克,開花期前後畝用縮節胺2.5~3.5克。若對縮節胺敏感品種可減少用量,採取少量多次,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5.弱苗升級:畝隨水滴施尿素2-3公斤,葉面每畝噴施磷酸二氫鉀150克+尿素100克,根據長勢酌情補鋅和硼肥,也可畝補充1公斤腐植酸鉀。
6.防治蟲害:加強田間調查,做好棉葉蟎、棉蚜等中心株防治,嚴把防治指標及時防治。
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