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期管理目標和具體措施

2020-12-11 天山植保

蕾期的管理目標主要是安全穩長。抓手依然是促控和治蟲。在防治紅蜘蛛、棉蚜、棉盲蝽和棉鈴蟲上不能有閃失。主莖日伸長量控制在1.5釐米以內。出現滯長時,可葉面噴尿素液和磷酸二氫鉀,或加縮節胺同噴,最忌葉枝生長過旺。這是棉株中下部多結鈴、結大鈴、結好鈴的關鍵。不能把主要結鈴部位落在最上部三個果枝上。這是新時代植棉「早熟、避風險」的要求決定的。蕾期棉株莖葉杈旺長,會極大影響棉田對「光、氣」資源的充分利用,並造成棉田作業困難和棉蕾大量脫落。

棉花蕾期是從現蕾至開花的這一段時間,約30~35天。一般從5月下旬到6月初上旬。棉花蕾期,即長根、長莖、長葉、長枝,又要現蕾,不斷增長果枝,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但仍以營養生長佔優勢。

棉花蕾期的管理目標就是協調好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做到苗株壯而不瘋,穩而不衰,即搭好豐產架子,爭取棉花多現蕾、早開花。

目標:蕾早、蕾多、蕾大,壯而不旺,搭好豐產架子。

棉花豐產長相是「根系深扎葉油綠,稈粗節短,頂端平齊「。棉花豐產長勢是現蕾到盛蕾期的株高日增高量在1~1.5cm。棉花生長過旺「稈粗、枝細、節間長、葉柄細長、葉片大,頂心凹陷,蕾小、蕾瘦、脫落重」。棉花生長不良長相是莖稈紅細、株型小、葉片薄小而色發黃、棉尖高突冒出頂,蕾小、蕾瘦、數量少。棉花縱向約3天出現一片真葉,果枝上5~7天出現一個果節。紅莖比例現蕾期為紅莖比達60%為健壯棉株,紅莖比過高則為弱苗,紅莖比過小為旺苗。

苗情分類:

壯苗:紅莖比60%-65%,頭水前株高日生長量1.0-1.4cm,頭水後日生長量1.8-2.2cm,頂心下陷,蕾大。旺苗:果枝上竄,蕾小,紅莖比<55%,主莖日增長量>2.0cm,葉片肥大,倒四葉明顯高於倒3葉。弱苗:主莖紅莖比>70%,日增長量<1.0cm,頂心外露。

具體措施:

1.清除餘苗:每畝餘苗不超過1%。

2.中耕除草:第二次中耕,耕深16-18釐米,護苗帶8釐米,並做好人工清除護苗帶間和株間雜草。

3.滴水施肥:頭水的早晚對棉花生長發育和產量影響很大,過早易引起徒長,過晚受旱影響正常發育,不易搭好豐產架子,因此,要根據天氣和棉花長勢長相情況確定時間。一般在6月20日左右滴頭水,畝滴量30-35方左右。壯苗和旺苗田頭水增量不施肥,二水趕,滴水後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根據苗情、氣候,間隔7-9天左右滴二水,畝滴量20-25方,此時畝追施尿素2-3公斤。

4.化學調控:採用正確的化調化控技術。棉花蕾期長勢逐漸增強,應根據棉苗長勢長相、土壤肥力、棉花品種特性、氣候特點等條件進行化調化控工作,塑造好的株型,搭好豐產架子。一般正常棉田在7~8葉齡畝用縮節胺1.5~2.5克,開花期前後畝用縮節胺2.5~3.5克。若對縮節胺敏感品種可減少用量,採取少量多次,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5.弱苗升級:畝隨水滴施尿素2-3公斤,葉面每畝噴施磷酸二氫鉀150克+尿素100克,根據長勢酌情補鋅和硼肥,也可畝補充1公斤腐植酸鉀。

6.防治蟲害:加強田間調查,做好棉葉蟎、棉蚜等中心株防治,嚴把防治指標及時防治。

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棉花蕾期怎麼管理,棉花蕾期的管理技術
    棉花進入蕾期以後,各地要因苗制宜,分類管理。一類棉田,棉株營養生長旺盛,要合理調控,推遲上頭水時間。塑造理想株形,促進棉株早結鈴、多結鈴、結大鈴;二類棉田要促控結合,促使棉株早搭豐產架子;三類棉田發育晚、長勢弱,應採取水肥齊促的辦法,促使棉苗早發棵。那麼棉花蕾期具體怎麼管理呢?
  • 棉花蕾期的主要生育特點及管理關鍵技術
    棉花蕾期是棉花種植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直接影響著棉花的產量。因此,根據棉花蕾期的生育特點,採取相應的管理技術,對促進棉株早結鈴、多結鈴、結大鈴有著重要的意義。那麼,棉花蕾期怎麼管理?所以,蕾期的生育要求是:協調好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在氮素供應充足同時,必須供給磷、鉀肥,以促進生殖生長,控制營養生長。既要滿足棉花發棵、搭豐產架子的需要,又要防止施肥不當,造成棉株徒長。總的要求是在壯苗早發基礎上,實現增蕾穩長。正常生長棉株,株高平均日增量初蕾期為1-1.5釐米,盛蕾期2釐米左右,約3天現一個果枝,果枝上5-9天出現一個果節。
  • 阿克蘇地區:棉花進入蕾期 生育情況較好
    阿克蘇日報訊(記者劉紅文)氣溫持續升高,使得棉花生育進程加快。6月16日,記者從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了解到,棉花生長發育情況第三次定點定期調查監測結果表明,目前地區棉花生育情況明顯好於歷年同期,目前要加強棉田田間管理,適時做好病蟲害防治。
  • 安徽望江:端午前後雨天少 棉花陸續進入蕾期
    中國棉花網專訊: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安徽監測站消息,6月24日-28日,安徽省望江縣棉花主產區天氣持續晴好,氣溫25-31攝氏度。雖然27日出現降雨,但對棉苗影響不大。據了解,當地棉花普遍進入蕾期。蕾期是棉株生長最快,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的時期。儘管今年望江進入梅雨期較往年提前10天左右,雨水增多對棉花生長發育不利,但棉農棉田管理及時,清溝瀝水。截至目前,當地棉苗生長正常。
  • 棉花封尖管理技術
    機採棉的高效快速發展為新疆棉花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目前新疆棉花機採面積已達166 萬hm2,北疆機採率在90%以上,南疆機採率接近40%。機採棉農機與農藝的配套是解決機採棉品質下降和降低植棉成本的關鍵。根據新疆棉花生產需要,提出了新疆機採棉封尖管理技術,為新疆機採棉配套技術集成及棉花生產的標準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 當前棉花生長發育特點及田間管理技術措施
    調查結果反映出:隨著近期氣溫持續偏高,全地區棉花生長不斷加快,至6月3日,所有監測點棉花已全部進入蕾期,陸地棉生育進程已趕超去年和歷年平均水平,其中株高、株高日增長量、主莖真葉數、單株蕾數和果枝數明顯高於去年,略高於歷年同期均值,尤其是株高和主莖真葉數較去年和歷年增幅明顯;地區長絨棉生長發育基本正常,但各監測點生長發育指標仍略滯後於去年同期和歷年同期平均值。
  • 【棉花種植】滴完水棉花葉子就黃了,為什麼還掉蕾呀?
    ,今天農之道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首先引起棉花葉片過早發黃的因素有很多,要具體看是什麼情況,比如說棉株缺肥,特別是缺氮肥,就會使葉片發黃,棉花本身是屬於易於發生黃化的雙子葉作物,且新疆鹽鹼地面積較多,很容易出現缺素而導致黃化,所以多數情況下,棉花葉子發黃也屬於情理之中的現象,大可不必這麼緊張。其次葉片發黃也有可能是土傳病害引起的,這種情況就比較麻煩了,因為土傳病害中的枯黃萎病會對棉花產量造成很大的影響。
  • 棉花高產水肥管理,什麼樣的肥料棉花最愛吃
    棉花生長過程中主要栽培措施為化控塑形,搭好豐產架子;水肥調配,根據棉花生長發育規律進行水肥調控;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進行預防及防治。今天就與大家一起聊聊棉花水肥如何搭配才能達到高產。棉花生長發育規律 (一)棉花生育期棉花從播種到收花結束,叫大田生長期。從出苗到開始吐絮所經歷的時間,叫生育期。
  • 當前棉花生長發育狀況及田管主要技術措施建議
    通過調查結果及數據分析顯示:受近期氣溫升高的影響,棉花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地區陸地棉株高、株高日增長量、主莖真葉數和單株蕾數明顯高於去年、略高於歷年同期平均值,尤其是株高和主莖真葉數與去年同期均值相比增幅較大;長絨棉已全面進入現蕾期,但各項生育指標仍略滯後於去年同期和歷年同期平均值。
  • 種植棉花,了解棉花的生長所需的條件,大力促進棉花的生長
    導語:從溫度和光照,分析棉花生長發育所需的主要條件;從苗期、蕾期和開花結鈴期,分析棉花發育生長的狀況種植棉花,我們需要了解其生長發育所需的主要條件,以及其生長的各個階段,這樣才有利於栽培優質棉花。但貴州省種植棉花很少,原因之一就是光照不足。棉花的原產地多屬短日照區域,因此,當給予每天短於12小時的日照,能促進棉花開花、結鈴、吐絮。我國主要棉區是在北緯23度27分以北,夏季的日照長於12小時。凡已經在我國裁培很久的棉花品種,因已適應了當地的環境條件,因此在當地都能正常開花、結鈴和吐絮。
  • 棉花花鈴期如何科學的進行水肥管理,才能使得棉花多結少落,促早熟防早衰?
    水是棉花棉花植株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成份,正在生長的棉株平均含有60—80%的水份,而幼嫩的器官含水量則要達到了90%以上。所以只有在水份飽和的情況下,棉株才能維持其固有的姿態和進行各種正常的生命活動。那麼棉花花鈴期該如何灌溉?花鈴期棉田灌溉要結合天氣、棉田、棉株的情況綜合考慮。
  • 什麼是棉花貪青晚熟?棉花晚熟是什麼引起?棉花晚熟如何預防?
    如果在棉花生育前中期栽培措施採用不當,或由於不良環境的影響,在蕾期或花鈴期出現蕾鈴大量脫落,造成棉花生長後期 果實載荷量太少,本該用於果實生長的養分無處消耗,迫使過多 的有機養分供應給營養生長,在後期不斷產生新梢、腋芽和新生葉片,即表現為貪青晚熟。      發生晚熟的棉株,由於後期氣溫低,纖維不能正常發育,吐絮不楊或不能吐絮,剝桃花多,品質差。
  • 即將進入吐絮期,棉花早衰、貪青晚熟怎麼辦?
    8月下旬即進入吐絮期,部分早熟品種的棉田已開始吐絮,吐絮期是指棉花從吐絮到收花結束的一段時間。
  • 如何防止棉花貪青晚熟
    棉田如有貪青晚熟會造成,纖維不能夠正常發育、單鈴重下降、吐絮不暢或者不吐絮,也會造成脫葉效果差、催熟後棉花品質差勁。1、棉花品種生育期偏長:在積溫低的區域種植晚熟品種。2、田管措施滯後:播期較晚、出苗水較晚、不進行早發早管措施。3、水肥管理:大水大肥、大量使用氮肥、停水晚。
  • 棉花花鈴期的管理方法
    棉花在種植過程中花鈴期的管理最為重要,棉花的花鈴期在八月底九月初,這段時間是棉花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也是決定棉花能否高質高產的關鍵時期,所以棉花花鈴期的管理非常的重要。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棉花花鈴期的管理方法。
  • 棉花增產、穩產、高產最有效途徑是什麼?最關鍵是化調化控
    做好棉花系列化調工作,能夠讓棉花:根系發育更好,抗逆性增強;棉花中期結尖均勻,生長穩健;後期透光好;解決了棉花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之間的矛盾;能夠促使棉花早熟,達到高產、穩產、優質的目標。化調工作如果做的不及時、不到位會帶來很多影響。
  • 棉花生長階段基本常識和產量情況
    目前,由於育種和栽培技術的進步,棉花的種植範圍已有較大擴展,在北緯47度到南緯32度的範圍內都有種植。棉花春季(或初夏)播種,生長分為萌芽出苗、苗期、蕾期、花鈴期和吐絮成熟期5個階段。棉花生長曆經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到立冬16個節氣。相對於其他農產品來講,棉花生長期較長,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
  • 淺析新疆棉花高產種植的十大關鍵控制技術
    目前新疆棉花產量平均為中高產水平,全疆單產常年維持在5250 kg/hm2左右的產量水平。多種研究表明,新疆棉花現實生產潛力、光溫生產潛力、光合生產潛力均巨大,通過均衡增產措施,全疆平均至少可提高750 kg/hm2的產量。通過穩定面積,提高單產,新疆具備穩定在500 萬噸左右的產能。
  • 增施鉀肥避免棉花早衰
    按棉花的衰枯表現劃分,表現類型可分為枯葉型、枯死型、鈴衰型3種;按早衰棉株長相劃分,表現類型可分為早發早衰型、弱株早衰型、大棵早衰型、病變早衰型、猝死早衰型5種。其主要的表現是:棉株過早地出現生長發育不良,甚至停止生育活動,上部果枝不能伸展,蕾小、花弱、鈴小,蕾鈴脫落增多。棉株上部可出現"頂心發硬"、"紅莖到頂"。棉葉變薄而發黃或發紅,甚至乾枯脫落,棉株過早死亡,造成鈴重減輕、衣分降低。
  • 棉花高產的十大關鍵控制技術
    棉田管理控制技術的精準性取決於管理控 制依據的精確性。需要具體的性狀指標依據, 把控好管理技術使用的時間、強度和組合配套,才能保障棉花生長發育的不偏離。如化調的管理要依據葉片性狀和莖稈性狀生長指標,肥水管理要依據蕾、花、鈴性狀發育指標,脫葉催熟要依據吐絮性狀和鈴期性狀發育指標等,細化、量化和深化管理控制指標,才能做到精準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