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深夜,
@京東發言人
就借貸廣告短視頻再次道歉。
此前,京東金融因借貸廣告中
讓農民工借錢升艙引發網友熱議,
被指存在嚴重的價值觀問題。
玩「土味梗」翻車京東兩次道歉
原廣告中,一名農民工因母親坐飛機不適被空姐建議升艙,正當他因囊中羞澀而為難時,身後一名老闆高喊「我出錢」後勸說對方借網貸……
12月15日,針對該廣告引發的爭議,京東金融APP在官方微博發文回應稱,經過內部的嚴格調查,該短視頻傳播系因團隊管理不善、審查不嚴,導致違規上線。公司已第一時間將該視頻下線,對此次短視頻存在的嚴重價值觀問題,將承擔全部責任。
12月17日深夜,@京東發言人 就借貸廣告短視頻再次道歉。
為流量不顧吃相網際網路不是垃圾場
玩「土味梗」翻車的,京東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近來,一些網絡平臺上頻現土味營銷廣告,網貸、醫美等行業是重災區。一些網貸平臺為了開拓下沉市場,利用人設吸引眼球、營造虛假場景、植入誘導性廣告,罔顧相關法規和消費者利益;還有一些廣告打著「土味視頻」的口號,把「奇葩」當「流行」,拼醜搏眼球,似乎越有爭議性,就越能實現「廣告效益」。
「女性拜金」「貧富差距」「城鄉差異」……凡是能刺激網民情緒的,都拿來營銷話題。挑動對立、製造焦慮、縱容欲望……只要能吸引網絡流量,就可以不擇手段。
這些低俗營銷,譁眾取寵的表象下是歪曲的價值導向,這不是「土」而是「惡」,不但「辣」眼睛,還「毒」心靈「害」社會,必須重拳懲治!
網際網路不是垃圾場,底線不能跨越,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需要心存敬畏!
此外,網絡上類似的貸款廣告不時跳入眼帘,除了構建消費場景,一些廣告還通過「手機號就能借款、萬元日息低至一瓶水、還不上可分期……」等極具誘惑的誇大宣傳,誘導年輕人打開過度借貸的「潘多拉魔盒」。
如此不規範的網絡貸款營銷亟待治理,社交平臺也應加大對相關廣告的審核管理,同時引導年輕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借貸觀。
來源:觀察者網、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