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校《正常人體解剖學》知識點.

2022-01-05 護理專業小知識



《正常人體解剖學》知識點

緒 論

1、人體器官的組成和系統的劃分。

2、人解剖學姿勢和方位術語。

3、切面術語。

第一章 運動系統

第一節 概述

1、組成:三部分(骨、骨連結、骨骼肌)

2、功能

第二節 骨學

總論:

1、骨的形態:長骨、短骨、扁骨、不規則骨

2、骨的構造:骨質(密質、松質)、骨膜、骨髓(紅、黃骨髓的概念)

各論:

一、軀幹骨的組成(51塊名稱)

二、椎骨:1、頸、胸、腰、骶、尾(位置與數量)

2、基本構造:椎體、椎弓、突起,椎孔、椎間孔

3、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徵

1) 頸椎:橫突孔。

(1)第1頸椎 又名寰椎,呈環形, 沒有椎體。

(2)第2頸椎 又名樞椎,齒突

(3)第7頸椎 又名隆椎,棘突長。

2) 胸椎:有椎體肋凹和橫突肋凹。

3) 腰椎:椎體肥大,棘突呈板狀、水平後伸。

4) 骶骨:倒置的三角形。岬、骶前孔、骶後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

三、胸廓組成

1. 胸骨:屬於扁骨,分為胸骨柄、胸骨體和劍突三部分。胸骨角的概念。

2. 肋:共有12對、肋溝

四、四肢骨的組成、分部、排列及主要形態結構

1、上肢骨:鎖骨、肩胛骨(關節盂、喙突、肩胛岡、肩峰)、肱骨(肱骨頭、橈N溝、尺N溝、肱骨滑車、肱骨小頭、三角肌粗隆)、尺骨(鷹嘴、尺骨頭、尺骨莖突、滑車切跡)、橈骨(橈骨頭、環狀關節面、莖突)、腕骨(名稱、排列)、掌骨、指骨

2、下肢骨:髖骨(分部、髖臼)、股骨(股骨頭、股骨頸、大轉子、小轉子 、股骨粗線、臀肌粗隆)、髕骨、脛骨(內外側髁、內踝)、腓骨(腓骨頭、外踝)、跗骨、蹠趾

五、顱骨

1.組成:(只數列,不講骨的具體形態結構)

腦顱(額骨、頂骨、枕骨、顳骨、蝶骨、篩骨)

面顱(上頜骨、鼻骨、顴骨、下鼻甲、舌骨、下頜骨)

2.整體觀:顱窩(顱前窩:篩孔;顱中窩:視N管、圓孔、卵圓孔、棘孔、垂體窩;顱後窩:內耳門、枕骨大孔),翼點的概念、眶、骨性鼻腔(鼻中隔組成;上、中、下鼻甲;上、中、下鼻道)、鼻旁竇(位置、開口)

第三節 關節學

總論:

1、骨連結的概念

2、骨連結的分類 直接連結

       間接連結(關節或滑膜關節):概念

3、關節:1)基本結構(關節面、關節軟骨、關節囊、關節腔)

  2)輔助結構(韌帶、關節盤、半月板和關節唇)

  3)運動形式(屈、伸、收、展、旋內、旋外、環轉)

各論:

一、軀幹骨的連結

脊柱:1、椎間盤(概念)

韌帶(5條韌帶)

關節(關節突關節)

2、整體觀(組成和4個生理彎曲、功能)

胸廓:組成與形態(肋弓的概念)

二、上肢骨的連結

(一)上肢帶連結

1. 胸鎖關節

2. 肩鎖關節

(二) 自由上肢骨連結

1.肩關節:組成、結構特點及運動

2.肘關節:組成(3個關節)及運動

3.前臂骨間連結:(包括前臂骨間膜、橈尺近側關節、橈尺遠側關節)

4.手關節組成:腕關節的組成和運動。

三、下肢骨的連結

(一)下肢帶骨的連結

1.骶髂關節

2.骶結節韌帶和骶棘韌帶,坐骨大、小孔的概念

3.恥骨聯合

4.骨盆:組成,界線,大小骨盆

(二) 自由下肢骨的連結

1.髖關節:組成、結構特點及運動

2.膝關節:組成、結構特點及運動

3.踝關節:組成及運動

四、顳下頜關節:組成、關節盤

第四節 肌學

總論:

形態:長肌、短肌、闊肌、輪匝肌

構造:肌腹、肌腱(腱膜)

輔助裝置:筋膜(淺筋膜、深筋膜、血管神經鞘、肌間隔)、腱鞘(概念)、滑膜囊

各論:

全身肌肉分群分層:肌肉的名稱、位置、分群、主要作用

背肌

斜方肌、背闊肌、豎脊肌


胸肌

胸大肌、胸小肌、肋間內外肌


位置、中心腱、三個裂孔(內容)


腹肌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股溝韌帶

腹內斜肌


腹橫肌


頭肌

面肌(枕額肌、眼輪匝肌、口輪匝肌、頰肌)、咀嚼肌(咬肌、顳肌)

頸肌

胸鎖乳突肌,前、中、後斜角肌

肩肌

三角肌、岡上肌、岡下肌、大、小圓肌、肩胛下肌

臂肌

前群(肱二頭肌、喙肱肌、肱肌),後群:肱三頭肌

前臂肌

前、後群及其作用

髖肌

髂腰肌、闊筋膜張肌、臀大、中、小肌、梨狀肌

大腿肌

前群(縫匠肌、股四頭肌)、內收肌群(恥長短大薄)、後群(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

小腿肌

前群(脛骨前肌、拇長伸肌、趾長伸肌)、外側群(腓骨長、短肌)、後群(小腿三頭肌)

第二章 消化系統

第一節  概述

1、內臟學的概念

2、胸腹部概念、腹部分區

3、消化系統的組成:消化管(上、下消化道),消化腺

4、消化管的結構:黏膜,黏膜下層,肌層(內環外縱),外膜

第二節  消化管

1、口腔的構造和分部;咽峽的概念;牙的分部、牙式的概念;舌的分部、舌乳頭(三種)、味蕾;三對唾液腺的名稱,腮腺的位置及腮腺管的開口部位。

2、咽的形態、分部、結構及各部的交通,咽鼓管咽口、咽隱窩,顎扁桃體的位置,扁桃體窩,梨狀隱窩

3、食管三個生理狹窄(位置、距離、意義)

4、胃 形態:兩口(幽門括約肌),胃前、後壁,胃大、小彎(角切跡)

分部:賁門部,幽門部[不再分],胃底,胃體

位置:

5、小腸的分部(包括十二指腸的分部和十二指腸大乳頭的位置)

6、大腸的形態特徵、分部和位置,闌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體表投影,直腸的彎曲,肛管(齒狀線、內外括約肌)。

第三節  消化腺

1、肝 形態:膈面(鐮狀韌帶、肝圓韌帶)

髒面(肝門、肝門靜脈、肝固有動脈、膽管)

兩葉

兩緣

位置

2、膽囊的形態、分部、位置及膽囊底的體表投影,輸膽管道的組成和開口

3、胰的位置

第四節  腹膜

1、腹膜腔的概念

2、髒腹膜和壁腹膜

3、結構:大網膜,小網膜和繫膜的概念,盆腔陷凹

第三章 呼吸系統

第一節 概述

1、呼吸系統的組成

2、上、下呼吸道的劃分

第二節  肺外呼吸道

1、鼻:鼻腔分部,固有鼻腔(鼻中隔,上中下鼻甲和鼻道),固有鼻腔黏膜的分部

2、喉 1)四種軟骨的名稱

2)喉腔(兩襞,喉室、兩裂,分部)

3、氣管:左右主支氣管的區別

第三節  肺

1、位置(包括肺尖的位置)

2、形態結構(尖,底,兩面,三緣,兩裂,分葉,肺門的概念)

第四節 胸膜和縱隔

1、胸膜 1)臟胸膜和壁胸膜(四部分)

2)胸膜腔的概念

3)肋膈隱窩的概念

2、肺和胸膜下界的體表投影

3、縱隔的概念

第四章 泌尿系統

第一節 概述

1、泌尿系統的組成。

第二節  腎

1、腎的形態:兩端、兩面、兩緣(腎門、腎蒂、腎竇的概念)

2、腎的位置(與12肋的關係,腎區)

3、腎的被膜:三層(按順序)

4、腎的內部結構 皮質:腎小體

髓質:腎錐體,腎乳頭,腎盞,腎盂

第三節  輸尿管、膀胱、尿道

1、輸尿管的三個狹窄的部位

2、膀胱的形態、分部和膀胱三角的概念

3、女性尿道的三個特點和意義(短,寬,直)

第五章 生殖系統

第一節  概述

1、生殖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第二節 男性生殖器

1、睪丸的位置、形態和結構(精曲小管、間質細胞的功能)

2、輸精管的分部和結紮部位

3、射精管的組成和開口

4、附屬腺的組成、前列腺的位置

5、男性尿道的分部、狹窄和彎曲

第三節 女性生殖器

1、卵巢的位置和形態(2條韌帶)

2、輸卵管的分部,結紮與受精部位

3、子宮 1)形態分部:底,體,頸;峽部

2)位置:前傾前屈的概念

3)子宮的固定裝置(四條韌帶及其作用)

4、陰道穹的概念

第六章 循環系統

第一節 概述

1、組成 兩個系統:心血管系統(心、動脈、靜脈、毛細血管),淋巴系統

2、基本功能

3、大、小循環的概念(途徑,基本功能)

第二節  心血管系統

一、心

1、心的外形:心尖(位置),心底,兩面,三緣(左、右緣的構成),三溝(意義)

2、位置:中縱隔,偏左

3、各腔

右心房

三個入口,一個出口;右心耳,房間隔,卵圓窩

右心室

右房室口,三尖瓣,腱索,乳頭肌,肺動脈口,肺動脈瓣

左心房

四個肺靜脈口,左房室口,左心耳 (與右對比)

左心室

左房室口,二尖瓣,主動脈瓣 (與右對比)

4、心壁: 心內膜(瓣膜),心肌,心外膜(即漿膜心包髒層);房間隔,室間隔(不分部)

5、傳導系統: 概念、組成、正常起搏點

6、血管:1)動脈:起點(升主動脈根部)

         左冠狀動脈:分前室間支(以其說明分布範圍的特點)和旋支

         右冠狀動脈:分後室間支和右旋支

     2)靜脈:冠狀竇及其屬支

7、心包:心包腔的概念,分層

8、心臟的體表投影 :心尖

二、肺循環血管:肺動脈,肺靜脈(4條)

三、體循環的血管

(一)動脈

1、主動脈的分部

2、主動脈弓三大分支,降主動脈分部

3、頭頸部動脈: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5支);面動脈和顳淺動脈的壓迫止血點

4、頸動脈竇和頸動脈小球的概念。

5、鎖骨下動脈:椎動脈和胸廓內動脈(行程特點),甲狀頸幹(甲狀腺下動脈)

6、上肢動脈:腋動脈、肱動脈(測血壓位置)、橈動脈(摸脈)、尺動脈、簡單了解掌淺弓、掌深弓。

7、胸部動脈:肋間後動脈,髒支 (血管在體腔的分布特徵)

8、腹部動脈: 1)壁支(腰動脈)

對稱

腎上腺中動脈,腎動脈,睪丸(卵巢)動脈

不對稱

腹腔幹:胃左動脈、肝總動脈、脾動脈

腸繫膜上動脈:分支的名稱

腸繫膜下動脈:分支的名稱

(三大支的分布範圍)

         2)髒支

9、盆部動脈:髂總動脈、髂內動脈(髒支:直腸下動脈,陰部內動脈,子宮動脈)

10、下肢動脈:髂外動脈(股動脈,膕動脈,脛前動脈,脛後動脈,足背動脈,足背弓;股動脈和足背動脈的觸摸點)

(二)靜脈

1、頭臂靜脈,靜脈角的概念

2、頭頸部靜脈:頸內靜脈,頸外靜脈,危險三角的概念

3、上肢淺靜脈:手背靜脈網,頭靜脈、貴要靜脈及肘正中靜脈(基本位置和注入點)

4、胸部的靜脈:奇靜脈的位置和注入(不要屬支)

5、盆部靜脈:髂內靜脈,髂外靜脈

6、下肢淺靜脈:足背靜脈弓,大、小隱靜脈(基本位置和注入點)

7、腹部靜脈:1)成對臟器:腎上腺靜脈、腎靜脈,睪丸(卵巢)靜脈

       2)肝門靜脈:組成,6條屬支,側支循環(三條通路,簡單說明)

第三節  淋巴系統

1、組成

2、淋巴管道:毛細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幹(9條,名稱和收納範圍),淋巴導管(2條)

3、乳糜池,胸導管,右淋巴導管及其收集範圍及注入

4、淋巴器官:淋巴結的位置(與淋巴管的關係,與血管的關係,全身的大概分布)

脾(位置,脾切跡)

第七章 內分泌系統

1、內分泌的概念:與外分泌的區別(管道);分類

2、甲狀腺:位置,形態(側葉,峽),基本功能

3、甲狀旁腺:位置,數目,基本功能

4、腎上腺:位置,基本功能

5、松果體:位置

6、垂體:位置,分部(腺垂體、神經垂體),基本功能

7、胸腺:位置(退化)基本功能

第八章 感覺器

第一節  視器

1、視器的構成:眼球+眼副器

2、眼球壁三層:1)纖維膜:角膜(特點),鞏膜,鞏膜靜脈竇的概念

2)血管膜:虹膜,瞳孔,瞳孔括約肌、開大肌;睫狀體,脈絡膜

3)視網膜:視神經盤、黃斑和中央凹的概念

3、眼球內容物:1)眼房和房水,房水循環

2)晶狀體,視遠近的調節

3)玻璃體

4)折光系統(屈光裝置)

4、眼副器:眼瞼(內、外眥)、結膜(球結膜,瞼結膜,結膜囊)、淚器(淚腺,淚道,淚囊,鼻淚管)的名稱。

5、眼外肌的名稱(七條)

第二節  前庭蝸器

1、前庭蝸器的組成

2、外耳的組成

3、中耳的組成,鼓室(上、內側、外側壁的特點,聽小骨),咽鼓管(連通,小兒特點(粗、短、直))

3、內耳的分部,骨迷路和膜迷路的組成;位置覺和聽覺感受器的名稱位置。

4、簡介聲音的傳導徑路。

第九章 神經系統

第一節 概述

一、神經系統的區分

二、神經系統的組成

(一)神經元的構造:胞體、樹突、軸突

(二)神經神經元的分類

1、形態分類:雙極神經元、假單極神經元、多極神經元

2、功能分類: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聯絡神經元

三、反射弧:感受器 → 感覺神經元 → 中樞 → 運動神經元 → 效應器

四、神經系統常用術語:灰質、白質、神經核、神經節、纖維束、神經的概念

第二節 脊髓和脊神經

1、脊髓的位置(上下端位置)、外形(6條縱溝,2個膨大,脊髓圓錐,馬尾,終絲)、脊髓5節段

2、脊髓灰質的形態結構(前角,側角,后角,灰質前連合)

3、白質的重要傳導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腦前束和側束、皮質脊髓前束和側束)

4、脊髓的功能

5、脊神經的數目;組成(性質);纖維成份;分支(前支:粗大,混合性,大部分交織成叢;後支:較細,混合性)

6、頸叢組成、位置和分支(皮支,肌支:膈神經)

7、臂叢組成、位置(頸部,鎖骨上,腋窩)、分支(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肌皮神經,腋神經的分布)、易損部位(內上髁、外科頸,肱骨中段等),損傷後的畸形

8、腰叢組成、位置和分支(股神經、隱神經分布)

9、骶叢組成、位置和分支(坐骨神經分布)的組成和位置

第三節 腦和腦神經

一、腦

1、腦幹的分部

2、腦幹的外形及其主要結構:

1)延髓:腹:錐體,錐體交叉,橄欖,舌下N,舌咽N、迷走N、副N

    背:菱形窩下部,小腦下腳

2)腦橋:腹:基底溝,基底部,小腦中腳,三叉N,展N、面N、前庭蝸N

    背:菱形窩的上部

3)中腦:腹:大腦腳,腳間窩

    背:上、下丘,滑車N

3、腦幹的內部結構:1)神經核:僅掌握四類神經核名稱

2)纖維束:僅掌握上下行纖維束名稱

4、小腦:小腦的位置和外形結構(小腦半球,小腦蚓,小腦扁桃體)

5、間腦的位置和主要分部(背側丘腦外形、下丘腦位置、後丘腦兩個膝狀體)

6、端腦:

1)外形:大腦半球,縱裂,胼胝體,3條重要的溝(外側溝,中央溝,頂枕溝)

2)分葉:枕、頂、顳、額、島葉

3)主要的溝、回:中央前、後回,中央旁小葉,顳橫回,距狀溝

4)重要的皮質中樞定位:軀體運動、感覺中樞(三個特徵) 視覺中樞,聽覺中樞

5)基底神經核:尾狀核,豆狀核,杏仁體

6)內囊的概念、分部、三偏症

二、腦神經

1、腦神經的序列和名稱

2、腦神經的纖維成分和分類

3、腦神經的分布

嗅神經:鼻黏膜嗅區

視神經:視網膜

動眼神經:眼外肌,瞳孔括約肌 和睫狀肌

滑車神經:上斜肌

外展神經:外直肌

三叉神經:三大分支(眼神經,上頜神經,下頜神經)的分布情況(頭面部皮膚、黏膜感覺,咀嚼肌)

面神經:表情肌,淚腺,唾液腺(舌下腺、下頜下腺)、舌前2/3味覺

前庭蝸神經:聽覺,頭部位置感覺

舌咽神經:咽肌、腮腺、頸動脈竇,頸動脈小球,舌前1/3味覺

迷走神經:咽喉肌,心肌,平滑肌,腺體;管理範圍

副神經:胸鎖乳突肌,斜方肌

舌下神經:舌肌

第四節  自主神經系統

1、分布範圍:內臟,心血管,腺體

2、分類:內臟運動(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內臟感覺

3、交感神經:1)低級中樞的位置

       2)交感神經節的分類,椎旁神經節,椎前神經節名稱

       3)交感幹的位置、組成

4、副交感神經:1)低級中樞的位置

2)交感神經節的分類(器官旁節,器官內節)

第五節  傳導通路

1、軀幹和四肢意識性的本體感覺傳導路。

第六節  腦脊髓被膜、腦室、腦脊液、腦的血管

1、脊髓被膜的層次名稱,硬膜外隙、蛛網膜下隙的概念

2、腦被膜的層次名稱;硬腦膜的特點,大腦廉、小腦幕、蛛網膜粒、小腦延髓池、終池、脈絡膜的概念;上矢狀竇,橫竇、乙狀竇、海綿竇的名稱

3、腦室的名稱、位置及腦脊液的循環途徑。

4、腦的動脈來源;頸內動脈、椎動脈供應範圍;頸內動脈的分支名稱。

5、大腦動脈環的組成。

相關焦點

  • 「漫遊」血管、虛擬解剖 現代科技這樣改變醫學教育
    當談及新時代醫學教育時,昆明醫科大學藥學院教授李璠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  陳丹是一位骨科在讀醫學博士生,提及醫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時他表示:「很多醫學院的教學方法仍以傳授教材知識為主,理論聯繫實際做得還不夠,很多複雜深奧的知識點學生無法直觀理解。」他轉念道,「不過老師也沒有辦法,醫學需要記憶的東西太多了,有太多晦澀的概念、知識點等。」  醫學院的老師負擔十分繁重。
  • 人體解剖學圖集簡介
    人體解剖學圖集 學習辦公 大小: 341.08MB
  • 溫州醫科大學舉行人體解剖手繪大賽
    溫州醫科大學日前舉行第三屆人體解剖手繪大賽,展出46幅風格各異的人體器官手繪圖。大學生用線條和色彩賦予人體器官藝術的魅力。有觀眾評價說,這是一群被醫學耽誤的「靈魂畫手」。在網絡投票階段,目前票數最高的是該校第二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大一學生葉卓苨,她提交的作品是《涅槃》。
  • 達文西與人體解剖學
    不過達文西認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對象是人體,人體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畫家應以人為繪畫對象的核心,而他的另一個重要的身份就是解剖學家。    在達文西那個時代,解剖學是被禁止研究的,宗教認為神創造了人體,解剖人體褻瀆了神靈,也違背了倫理綱常。可是達文西不拘泥於宗教禁錮,本著人文主義的信念,前前後後解剖了30多具屍體,了解許多人體的奧秘,為解剖學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 人體解剖學 | 中樞神經系統:脊髓的內部結構
    收錄於話題 #人體解剖學在新鮮脊髓的橫切面上,可見中央有一細小的中央管 central canal,圍繞中央管周圍的是"H"形的顏色發暗的灰質和外圍顏色淺淡的白質。在脊髓的不同節段灰、白質的含量是不同的,其中頸膨大、腰骶膨大處灰質含量多(臂叢和腰骶叢發出處),頸部脊髓白質多(行經纖維多)。
  • 黔南民族醫專第三屆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繪圖大賽開始啦
    1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我壯美山河, 繪出生命精彩誰說醫學生不懂藝術,第三屆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繪圖大賽來了還在嫌棄課本解剖圖不夠美?還在羨慕別人畫圖比你漂亮?那你還在等什麼?沒錯!確認過眼神,你就是醫學藝術家!新一屆的解剖學繪圖比賽就是展示你實力的舞臺。不管你是精通繪畫的神筆馬良,還是熱愛學習的大佬,又或者既覺得自己沒有繪畫天賦還對自己缺乏自信。只要你全情投入就一定能收穫快樂和知識!還等什麼?快快加入「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繪圖」天團吧! ! !
  • 【醫學解剖】人體最沒用的十大器官
    來源:醫學解剖據美國媒體報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人體解剖學家與畫家達文西這樣說道:「人體是大自然中最完美的事物。」
  • 人體解剖學:周圍神經系統 | 腦神經(二)
    收錄於話題 #人體解剖學(2)胸部的分支1)喉返神經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左、右喉返神經的起點和走行不同。左側繞主動脈弓下後方上行,右側繞鎖骨下動脈上行。
  • 影像解剖學系列圖譜(涵蓋腹部、脊柱四肢、顱腦、盆底、頭頸部及胸部)
    本圖譜是人體解剖學和醫學影像學工作者的聯袂之作,可供影像學醫師、普外科醫師、泌尿外科醫師、婦產科醫師、解剖學教師和醫學院校學生學習使用。總主編劉樹偉,醫學博士,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解剖學與神經生物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數字人研究院院長,山東大學腦與類腦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 《運動解剖》- 人體解剖學常用術語
    下面先來介紹一下人體解剖學的基本常用術語,在講解解剖學基本常用術語前,首先來了解一下人體運動系統的組成。人體標準解剖姿勢上圖為:人體標準解剖姿勢。此姿勢為解剖起始位,所以關節角度為零描述人體任何結構時,人體的軸與面均用此姿勢為標準。
  • 如何看透健身動作的本質:《動態人體解剖學》8000字書評
    在我們的評價體系中,它的風頭甚至蓋過了很多讀者心目中的經典,比如知乎上健身從業者和愛好者都比較推崇的《運動解剖學圖譜(第三版)》、卡萊·熱爾曼的《運動解剖書》等。幾百年來,解剖學一直緩慢前行,但在最近幾十年,各類科技的進步(例如,MRI和CAT掃描)可以在不「剖開」身體的前提下更好地了解人體構造。作為一門現代意義上的實證科學,解剖學經過了數百年的演化,現在已經發展出了眾多細分領域,例如整體(宏觀)、微觀、局部、功能等各種解剖學,運動解剖學也是其中的一個分支。
  • 直擊人體解剖標本展,膽小者審打開
  • 想學醫的同學,這些「知識點」請收藏
    簡言之,學藥的人要知道這藥治什麼病,學醫的人則是掌握這病用什麼藥。所以說,讀醫藥類大學並不一定會成為醫生。知識點2: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區別?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主要包括如下幾個內容: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與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毒理學、分子生物學和流行病學。
  • 這些手繪解剖圖走紅 網友稱原來學醫的還是隱形畫家
    畫一畫,能更好地記憶在溫醫大人體科學館內,陳列著該校第一任解剖學教研室主任、原溫州醫學院副院長王維松教授和其夫人(國畫大師潘天壽的學生)耗時5年完成的手繪《人體解剖學圖譜》,它是我國第一本人體解剖學彩色圖譜
  • 功能解剖學 | 了解人體肌肉系統
    功能解剖學 | 了解人體肌肉系統 2020-11-19 14:21
  • 3D人體模型醫學版禮包
    PC版3D人體模型醫學版免費領取。
  • 這些醫學院校,90%都不知道他們在哪個城市,別被名字騙了
    臨床醫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了世界排名前1%的行列。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共設有臨床醫學一系、臨床醫學二系、麻醉學系、醫學影像學系、康復治療學系、醫學檢驗系、眼科視光學系、法醫學系、生物醫學工程系等9個系。
  • 人體內臟解剖圖最全整理,值得收藏!
    心臟牽涉性痛的反射途徑示意圖空腸子(內面觀)胰腺的解剖圖解胰腺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外形狹長,長約12~16cm,寬約3~4cm,厚約1.5~2.5cm,重約80g,位於上腹區腹膜後,橫跨第1~2腰椎間,可分頭、頸、體和尾四部。
  • 口腔醫學與口腔醫學技術,兄弟專業,差距不是一般大(第四期)
    三、主要課程(大學)人體解剖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耳鼻喉科頭頸外科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黏膜病學、兒童口腔醫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預防口腔醫學、衛生法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等。
  • 最新版《3D人體解剖圖》
    今天為大家分享《3D人體解剖圖》、滿滿的乾貨、滿滿的誠意內容簡介人體解剖學是醫學的基礎學科之一,想要查清人體病灶,提出有效治療手段,首先應該了解、熟悉人體的結構,解剖學就是了解人體結構的學科。人們提起解剖學,總是認為它十分深奧、難以理解,本書的初衷就是為了打破這種觀念,通過設置新手也能看懂的清晰明了的彩色構圖、通俗易懂和豐富詳盡的介紹,為您展現奧妙的人體世界,讓您初步了解人體各器官和系統的精緻結構和奇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