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記者 葉菁)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另有媒體報導,在11月30日的京東高管早會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提出會親自下場帶隊,將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
-
網際網路巨頭忙著跟「賣菜阿婆們」搶飯碗,而任正非卻忙著搞晶片!
最近要說什麼最火莫過於社區團購,堪稱2020年最大的風口,騰訊、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滴滴等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們相繼下場,有的是創始人親自上陣,比如京東,劉強東帶隊親自做。網際網路巨頭們把社區團購搞得「風生水起」,硬生生的把這個賣菜生意燒成了2020年最大的風口,各家巨頭們開始瘋狂補貼,1毛錢的6個雞蛋,1毛錢一斤的臍橙,0.99元的蔬菜,2塊錢的海天生抽等等。
-
網際網路巨頭們真的是無處不滲透!現在連小商販的生意都要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現在網際網路巨頭的動向,他們現在可真的是想全方面發展,一些小地方也要仔仔細細的滲透,簡直就是不想給實體店留下活路。而且此次搶佔的是小商販的生意,這讓很多人感到非常憤怒。小商販本身謀生就特別難,大多數都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人,現在的收入就靠賣一些蔬菜。
-
菜籃子的「中場戰事」:巨頭三倍砸錢挖人,十年菜販成團長
有菜販每月營收少了兩成,也有上遊供應商往批發市場的車次減少了50%。圖源:IT時報但巨頭們要解決的問題是,補貼戰帶來的客戶往往黏性很低,而如「螞蟻雄兵」般的傳統菜販很難像其他行業一樣被網際網路一掃而空,像往常一樣,在市場壟斷後再次提升售價的模式,可能很難在這個
-
網際網路巨頭的菜籃子裡,裝著什麼陰謀?
一周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題為《「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讓本就是網際網路新風口的社區團購火出了圈。文章指出,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
-
專家:美國網際網路公司挑戰科技前沿,中國巨頭為何與菜販一較高下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近期,一篇名為《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的文章引發熱議。對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經濟學界對此有不同觀點。贊成方認為,網際網路巨頭的加入有利於推動零售業的流通革命,提高經濟效率;反對方則認為,社區團購缺乏技術創新,既無法提高經濟效率,還將擠壓菜販的生存空間。
-
網際網路巨頭們,你們應盯著高科技的星辰大海,不應盯著白菜
近幾日全網鋪天蓋地地聲討幾家網際網路巨頭,這些巨頭有大數據,有先進算法,有海量的資本,不把目光投向高科技,卻緊盯著百姓的菜籃子。百姓菜籃子,菜市場、路邊小攤販、生鮮超市就能搞定,網際網路巨頭利用平臺、大數據、雄厚資本賣菜,不僅大材小用,而且會讓菜市場、路邊小攤販、生鮮超市大量從業人員失業。看看國外網際網路巨頭在做什麼,就知道人們為什麼對我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失望和憤怒。
-
巨頭搶老百姓的飯碗!社區團購來勢洶洶,結局會是啥?
其實,關於社區團購的爭議也挺大的,巨頭紛紛投入資本,價格戰進入白熱化階段,人民日報一盆冷水澆下來,直接評論點名批評。大部分人認為,社區團購是在和小攤小販搶生意。其實日子不好過的不只是賣蔬菜水果的小攤小販們,便利店、超市、菜市場,包括生產日用百貨的廠商,無一例外都在抵制社區團購。有業內人士表示,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反社區團購」的民間組織。
-
「走慢一步」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支付生意」還好做嗎?
這句話在網際網路巨頭們對「支付牌照」的布局上得到應驗。2011到2015年的4年間,它們有機會通過申請將支付牌照攬入懷中,但是,一些巨頭錯過了。如今,支付牌照成為企業合規經營、完成生態閉環的必選項,再想獲得的代價已是數億元不止。2016年起,小米、唯品會等多家企業申請支付牌照未果,轉而物色收購標的。
-
分拆網際網路巨頭的可能性與路線圖
資本市場對「限制乃至分拆網際網路巨頭」的可能性頗為不安,網際網路從業人員也比較緊張。大家都想搞清楚主管部門的想法。有人天真地認為,這次網際網路反壟斷,是因為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投入社區團購,搶了基層菜販的生意,由此才引發了主管部門的注意——這是一個錯誤的空想。
-
電商巨頭進軍社區團購是不講武德?
+平臺巨頭進軍社區團購的勢頭再起,一時間家門口的小菜市、小商鋪似乎岌岌可危起來,有聲音認為,認為國外的網際網路巨頭專研科技,做出了不少改變時代的巨大變革,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卻不舍蠅頭小利,現在竟然已經淪落到和小菜販搶生意,不講武德。
-
社區團購火熱 巨頭們應該拼什麼
原標題:巨頭們應該拼什麼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會議提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包括不得低價傾銷、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
-
「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
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
-
【特寫】消失的菜市場:網際網路巨頭不講武德吞噬一切?
截至11月27日,多多買菜覆蓋了全國範圍內除一線城市之外的十四個省市,大多集中在下沉市場。美團分兩條路徑,美團買菜採取前置倉+即時配送的模式,主攻一線城市,用來對標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而美團優選則盯上二三線城市,採取預售+自提的模式。相比於個體經營的菜販,網際網路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對上遊進行整合,與個體相比,它對上遊有更強的議價能力,降低採購成本。
-
網際網路巨頭盯上了買菜生意,是時候要收斂了?
在11月30日的京東高管早會上,劉強東主動打碎了江湖上的退休傳言,表示要「親自帶隊,打贏社區團購這一仗」,劉強東的強勢表態,掀起了網際網路對於社區團購的一次大討論。社區團購的「死而復生」社區團購模式源於2018年,每個小區的成員們向社區「團長」集中下單,團購平臺則利用供應鏈讓貨物在第二天送達,團購有效地降低了運輸成本。不過在過去的兩年間,社區團購一直不溫不火,哪怕是行業中最成功的興盛優選,2019年的平臺成交額也僅有100億元。
-
直擊「七寸」,南京對社區團購出手,網際網路巨頭這下該收斂了
不得不說,南京幹得漂亮,為全國其他地區規範管理社區團購開了個好頭。近段時間,從社區團購與菜販搶飯碗的爭論,到人民日報喊話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幾捆白菜,再到此次南京發布告知書,種種跡象都表明,社區團購市場,正在迎來嚴監管時代。
-
網際網路巨頭的「支付生意」還好做嗎?平板電腦一夜復活
1、「走慢一步」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支付生意」還好做嗎? 【內容提要】劉強東曾在其自傳《創京東》中懊悔,「2013年,阿里巴巴將餘額寶玩的風生水起,這暴露了京東的短板:在線支付。」風口已不是當年的風口,阿里、騰訊早在開場後就跑馬圈地,「走慢一步」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支付生意」還好做嗎?
-
團購風暴下的菜場小販:打不贏價格戰沒貨拿,生意少一半隨時失業
"今年生意不好,那個平臺衝擊太大了,菜的價錢好,但銷量不好。"空曠的菜市場裡,正在下貨的老張苦笑一聲,從褶皺的煙盒裡抽出一支煙,在空曠的菜場裡點燃。"我們跟他們比的話,他們優勢更大,他們那個巨頭要給他們補差價,他們的菜品比原產地還要低,實際上那個價格我們拿不到,它就把市場搶過去了。"
-
阿里騰訊美團入局,網際網路巨頭「燒錢」賣菜,消費者:薅羊毛真香
問題是,巨頭為何不惜燒錢也要將賣菜進行到底,這次薅羊毛的機會,又會持續多久呢?01網際網路巨頭爭相賣菜社區團購併非新鮮事物。早在2016年,就有先知先覺者試水這一細分市場。今年以來,在線下服務消費加速「觸網」的時代背景下,社區團購成為巨頭爭相搶食的「香餑餑」。據報導,無論是阿里、騰訊、美團,還是京東、滴滴、拼多多,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湧入或加碼社區團購。有評論認為,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社區團購又迎來一輪「風口」。站在風口上,各家都很拼。滴滴CEO程維日前表示,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
-
「特寫」消失的菜市場:網際網路巨頭不講武德吞噬一切?
截至11月27日,多多買菜覆蓋了全國範圍內除一線城市之外的十四個省市,大多集中在下沉市場。美團分兩條路徑,美團買菜採取前置倉+即時配送的模式,主攻一線城市,用來對標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而美團優選則盯上二三線城市,採取預售+自提的模式。相比於個體經營的菜販,網際網路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對上遊進行整合,與個體相比,它對上遊有更強的議價能力,降低採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