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慎的說文解字,是對歷史的講解,也是對文字的考究

2020-12-23 墨韻中的煙火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一本著名的字典《說文解字》,其作者是東漢的許慎。

《說文解字》這本書是學習書法專業的同學必備的書籍,因為學習書法的同學必須掌握篆隸楷行草中的四體創作,然而篆書中最難的部分就屬於篆書的寫法了。

前面我跟大家介紹過小篆的由來,是秦始皇命令李斯作小篆,並下令全國統一,全國通行,全國通用,但小篆的形態是由眾多的甲骨文,金文等不同風格的文字演變而來,有的屬於象形字,有的屬於形聲。《說文解字》這本書就將這些文字一一錄入,並分類排放,做到了字典的功效。

《說文解字》還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也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編著時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

大家知道什麼是「六書」嗎?我查閱了百度,它的解釋如下:

六書,首見於《周禮》,清代以後一般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漢代學者把漢字的構成和使用方式歸納成六種類型,總稱六書。

東漢學者許慎給"六書"下定義是: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說文解字》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體來源.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說文解字》是科學文字學和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之作,在中國語言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我舉兩例說文中的文字,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說文的用途。

第一個是「草」這個字,草這個字在說文中的字形如下:

一定會有人很奇怪,為什麼「草」字的小篆是這樣的寫法,那一個草字頭加一個早,難道沒有這種小篆寫法嗎?其實是有的,那樣的寫法並不是表示的草,而是表示「皂」,是一個異體字。

那麼我們來一起看說文中對「草」的解釋,看一看它的寫法為什麼是這樣吧,說文中是這麼記錄的:百芔也。從二屮。凡艸之屬皆從艸。倉老切。

「芔」是指卉,草的總稱,於是取用兩個「屮」表示草的意思,只要是有「草字頭」的字都是「艸」這一系列的文字。

第二個字就是「牛」,這是一個象形字,從它文字的解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說文解字中是這麼解釋的: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之形。凡牛之屬皆從牛。

這是簡化過的「牛」字,還是非常形象的,上半部分就像是牛的牛角,下半部分就像是牛的尾巴。給大家放一張「牛」的甲骨文,大家觀察之後就可以發現,其實跟「牛」這個動物本身很像。

至於那個切,就是表示取前一個字的聲母,後一個字的韻母,組合起來,就是這個字的讀音,古人的智慧真的是超乎我們的想像,沒有拼音的時代,知道運用聲母韻母的思維,讓後世的人知道文字的讀音。

文章內容有限,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喜歡的可以點讚關注,也可以跟作者留言,我們一起探討關於文字,書法的學習。希望你覺得書法並不是不食煙火,它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存在。希望你看完這篇文章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許慎簡介及《說文解字 敘》影印原文
    先來看看許慎其人 許慎出生在現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區(汝南召陵)一代,字叔重。出生的時候班固大概不過二十三歲,賈逵不過二十五歲。下面看一下他的大概生平。 八歲入小學 十歲能讀《孝經》、《論語》,並修《爾雅》。
  • 「趣」看歷史 | 說文解字:創立分析漢字的理論和方法
    本期提要公元121年,許慎的《說文解字》定稿。《說文解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解釋漢字字形的著作,也是中國第一部按照部首編排的「字典」,是研究漢字和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礎典籍之一。
  • 文和字原來有不同的含義,這是讀過《說文解字》才能知道的道理
    說文、解字,是許慎留給我們的智慧。1、說文解字概述:①名字:《說文解字》簡稱《說文》。②作者:東漢時期許慎。2、名字的由來:說文與解字。關於作品名稱的來源,許慎對此的解釋是,《說文解字》之名包括兩層意思:一是「說文」,一是「解字」,「文」與「字」不是同一概念。
  • 以許慎為原型的動畫片《字聖傳奇》 將打造中華漢字文化名城超級IP
    這是我國第一部以字聖許慎為題材創作的電視動畫片,以許慎整理創作《說文解字》的傳奇一生為主線,用大眾喜聞樂見的動漫形式進行創作,生動再現了許慎務實求真的治學和為人理念。該作品共26集,每集11分鐘,共286分鐘。
  • 「文字文明」從《說文》裡兩個形近的「紙」字,看古代造紙術
    關鍵詞:紙、造紙術文\金岷彬 圖\網絡 編輯\王巖林在《說文解字》的「糹」部裡,有兩個字形極為相似的字,許慎對這兩個字的解釋分別如下:「紙,絮一苫也,從糹氏聲從上述《說文》收字和訓釋的體例來看,「絮一苫也,諸氏切」的「紙」,和「絲滓也,都兮切」的【糹+氐】,確實是兩個字形極為相近而音義卻迥然不同的字,所指稱的東西,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③當公元105年許慎開始著手編撰《說文解字》的時候,社會上已經有了紙這種東西,民間用得多了,也有了通用的名字,並且造出了相應的字頭,來表示這個東西。
  • 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故事,說文解字,原來這麼有趣
    字義說明:來去的動作詞,古時視為麥類之一;許慎解釋,來是周代先人所接受的瑞麥,一莖兩穗,像芒刺之形。與來有關的字,有萊、徠、淶等字。說文解字「周所受瑞麥來麰(móu)也。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詩》曰:詒(yí)我來麰。凡來之屬皆從來。」字形說明:上半部描繪來的稈與葉子,下半部畫來的根部;演變至今,字形線條結構改變。
  • 說文解字:「心」、「思」
    這個字我們一定要牢牢把握它。一般來說,我們認為身體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也許就是我們的「心」  這就是古文字中的「心」,這是甲骨文、金文中「心」字幾個不同的寫法,小篆中的「心」一脈相承。這個字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得非常明白,是一個標準的象形字。人心,心的意思是我們這顆心在身之中,在身體的中央的部分,這個象形可以說是惟妙惟肖。
  • 說文解字:說一說並,交,奶,群,道,苦,這6個字
    文字很美妙,文字很偉大,今天說文解字:說一說並、交、奶、群、道、苦這6個字。1.並,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把「並」解釋成並排、並列的意思,說這個字「從二立」,它由兩個正面站立的「立」組成。甲骨文時,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人,兩個人並排站立在大地之上。
  • 這才是中國:許慎小篆,真是揭開中國人思維奧秘的一把「金鑰匙」嗎?
    【編者按】此前,本公眾號先後發出了薛英俊老師的《揭開中華生象文字的真面目,要從許慎<說文解字>開始》及《把漢字視作象形文字,國內外普遍犯下一個大錯誤?!》兩篇文章。若論字庫豐富和影響久遠,為什麼不依託隸變以後的字書字典或相關字論著作搞研究呢?風行九天:關於這一問題,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非常複雜。
  • 文字的起源與演變2
    只知道這個字讀什麼,但是不理解這個字的本真含義是什麼。這就是不識字。古代識字是小學,讀經是大學。如果小學都學不會,解經的大學更弄不明白。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許慎才寫了《說文解字》這本書。然而,許慎那時期的人,他們遠比孔子那時期的人,更加不懂天文,全然的脫離天道在說文解字。
  • 我們文字的來源,字體的演變過程,是如何變成現在的字體的
    文字,是從我們生下來開始,便註定陪伴我們一生了。學習,不光是在學習知識,還要學習許多的文字。這些字還有不同的寫法,時代的不同,字的字體也是在改變的。唯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在這世上,只有文字學是人人都要學的。
  • 說文解字 | 【疒】 原來傻和白痴是不一樣的!
    (疒的甲骨文,來源於象形字典網)今天很驚訝的發現,原來「
  • 一個「尿」字,讓你明白漢字有多高深
    看衍變、看象形、看指事,裡面有古人的生活、對萬物的思想認知、和那時的歷史及文化。東漢時文字學家許慎的《說文解字》,考究字源、分析字形,訓詁已逾千年。而現在,臺灣漢字研究專家廖文豪教授,著出一套「現代說文解字」,把漢字解讀更精進了一步,便是這套《漢字樹》。
  • 篆書書法漢字教學象形字「皿」字的古文字字形
    象形就是東漢許慎「六書理論」之中的一 種文字構字之法,他是在總結小篆字形、字義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理論。象形文字就是通過描摹客觀事物的外在輪廓以及形狀來構成字形的造字方法,所以象形文字就猶如一幅文字圖畫。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後敘》中的歸納定義是:「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也就是說:隨著客觀事物的個在輪廓彎轉曲折,畫出客觀事物的外在形象,或者突出事物的某一方央的突出特徵。
  • 李零:文字大一統和國家大一統是配套的
    文字離不開國家文字創製、文字改革是國家行為,帶有強制性。秦始皇搞「車同軌,書同文」,短短十來年,六國文字,說廢就廢了。解放後,我親眼目睹,大陸推行簡化字,也是短短十來年,就沒人會寫繁體字。過去,文改會每天都接到很多拼音方案,只要政府不批准,全是白搭。
  • 「文字文明」金岷彬:從說文的「左」「右」字,說到動物有無左利...
    解讀《說文》裡的「右」字與「左」字「右」字在《說文》裡歸入「口」部。筆者所使用的《說文》版本,是中華書局1963年對番禺陳昌治刻本的影印版本。在P32下,載「右,助也;從口從又。(徐鍇曰:言不足以左,復手助之。於救切。)」此外,在P64上,還有一個「右」字:「右,手口相助也。從又從口。
  • 2020臺灣說文解字:亂
    ▲釋字:「亂」,字義為罔失法度,若合成語詞,其意也多屬負面,如亂政、亂鬨鬨、亂七八糟。 臺海網12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文 網絡圖)再過數天,2020年就將過去。回顧盤點臺灣島內這一年來,連任的民進黨當局陷入執政亂象,人事爭議不斷,弊案爆發,從頭亂到尾。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民進黨卻政治掛帥,大搞「雙標防疫」,導致防疫錯漏百出,害苦百姓,累及民生百業。
  • 說文解字:漢字「母」「毋」「毌」什麼意思?什麼區別?
    第一個字很熟悉,母親的母,第二個念毋wu(二聲),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字讀二聲,毋庸置疑。第三個念毌guan(四聲)「母」字如何解釋?大家仔細看一下「母」字的甲骨文,就好像一個女子,微微側身,膝蓋彎曲,雙手像捧著自己的孩子。
  • 《說文解字》第375課:「古」字,到底是會意字,還是指事字?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說文解字》「古」部漢字的兩個漢字,包括其部首漢字書「古」,「古」是現代漢語常用漢字,也是本課的重點漢字,兩個字的詳情如下: 1、古。現代漢語部首檢字法已沒有「古」部,「古」字歸「口」部,檢字時要注意。
  • 一個「牛」字,藏著中國古代的農業文化和農耕崇拜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作者許慎。《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說文解字》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體來源。關於作品名稱的來源,許慎的解釋是:倉頡開始造文字時,大概是按照萬物的形狀臨摹,,所以這種圖畫似的符號叫「文」,從這以後,形與形,形與聲結合的符號便叫「字」。「文」就是描繪事物本來的形狀,「字」的含義是滋生,繁衍。因此可以從文字的構造推斷出從古至今文字的流變以及其中賦予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