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有感染力的方言,不是北京話,幾個月就能跟著跑「偏」!

2020-12-18 小丸子旅遊記

中國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方言。南方的方言和北方的差異很大,南方的方言更為多樣,南方的一些方言,可能連隔壁小城鎮的人都聽不懂。即使是同一個方言也能製造出不同的口音,而北方的方言更傾向於普通話,除了語調粗糙,其他地方的口音都有些類似普通話,很多人誤以為這種略帶口音的方言就是普通話。事實上,這不是普通話,就是一種專屬他們地區的方言,明明是方言,卻連外國人都能聽懂,堪稱是中國最尷尬的普通話。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一些北京話,老北京人有一種北京四合院老胡同的味道,很多人一說就誤以為是普通話,其實他們說的是方言。要是他們說別人一句壞話,可能很快就會讓當事人給聽懂,這就很尷尬了,北京人想要抱怨也無法抱怨,還有一種口音類似普通話的方言,就算一些會說漢語的外國人聽得懂的,何況我們的母語是漢語。

那就是東北話,為什麼最尷尬?東北三省遍布全國,當地人只要開口說話,就能很快認出自己是東北人,到了外省,可以直接說東北話,有些語氣詞可能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但基本意思還是可以被一些人理解的。東北方言給人一種喜感,感染力很強,外省的朋友都能被他們帶入東北話,滿嘴都是大茬子的味道。

東北方言容易學,容易模仿,甚至很多外國人都有東北口音。春晚的小品大部分也是東北口音,很多南方人都被東北人帶「偏」了。一個東北人可以帶來大量南方人的口音走調,南方人去東北幾個月,回南方後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東北人,這是顯而易見的。

現在中國有1.4億人使用東北話。雖然很有感染力,但是很多人聽得懂東北人說的方言還是很尷尬的。如果他們說別人壞話,可能很快就會被發現,畢竟東北話好認,不過南方口音不一樣,在一些偏遠的南方地區,有些詞更像外語,比如閩南語。如果不是當地人,很少有人能聽懂,即使被廣泛使用的粵語,粵語口音和普通話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很多人說他們學不會粵語。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身邊有沒有東北朋友,你們的口音被他們帶偏了嗎?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具有感染力」的方言,感染力這麼強的方言,逐漸成為潮流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所以文化也是多元化方言這一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啊!中國方言形式眾多,只有本地人聽得懂的潮汕話,自帶年代感的粵語,讓人聽了捧腹大笑的四川話,但是最具感染力的地方方言,小編還是覺得那必然屬於俺們大東北的東北嗑啊!不管你是來東北是旅遊,還是來東北上大學,還是來東北打工你回去的時候肯定帶著一股東北大碴子味!
  • 我國極具感染力的方言,聽過的人都忍不住模仿,網友直呼上頭!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幾百種方言,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有些方言很好懂,有些方言聽起來像聽火星語,聽半天一個字也聽不懂;為了方便交流,大家都講普通話。除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詞,東北方言基本上和普通話差不多,很容易被外地人聽懂,由於其強烈的「大碴子味」,人們總想模仿,所以東北方言也被網友稱為中國最具感染力的方言。曾經有網友調侃說,如果一個辦公室裡有一個東北人,估計整個辦公室的人說話或多或少都會帶點東北方言的味道。因為容易學,很多外國人甚至可以很快學會東北話。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 廣東話並非最難
    (原標題: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一份來自微博網友總結的《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排名前三位。據稱抗戰期間八路軍聯絡就是溫州話,讓翻譯官很想死。廣東話排第2位;閩南話和蘇州話並列第3。第4至10依次為: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
  • 「最沒難度」的方言,中國人都聽得懂,連有些老外都會講
    我國有56個民族,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到處都有自己的方言,有些方言和普通話沒什麼區別,很多人能理解,但有些不像普通話,甚至鄰村也不能理解, 我們今天說最容易聽的方言, 為什麼呢?因為除了在全中國聽,連外國人都可以學習。
  • 我們整理了全國的方言表情包,北京腔拽、四川話莽,最狠還是廣東話…
    我們整理了全國的方言表情包,北京腔拽、四川話莽,最狠還是廣東話…甚至以為這些都是全國通用普通話/不要反過來拉屎,注意衛生/但也不是一點辦法沒有方言表情包在網絡社交中發揮的作用是可以彌補字面的不足那些精準匹配的圖片讓我們可以從表情姿態等細枝末節中品出詞句的大概意思如果是四川話初學者可以試試在鬥圖中
  • 作為方言界的兩大巨頭,為什麼北京話可以贏過四川話成為標準版?
    所以四川話喜提「最難懂的方言之一」。川普也喜提「最難懂的普通話」。儘管如此,成都這座城市依舊吸引著許許多多的遊客,其中鹹辣又萌萌的「椒鹽普通話」也是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原因之一。川普有多難懂?四川話是怎麼形成的?萌萌的四川話形成卻不是那麼美好,現在的四川話是以古巴蜀語為基地,再加上全國各地的方言形成的,所以有人會說:「雲貴川是一家」,有人會覺得四川話和自己家鄉的某些方言詞接近,比如湖南方言。
  • 全國方言表情包大賞:北京腔拽、四川話莽,最狠還是廣東話…
    /劇中有個關鍵熱詞「豪橫」豪橫這個詞在北京話裡既可以指為人豪放爽朗也可以指對方蠻橫不講理是一個貶中有褒褒中帶貶的江湖詞因此豪橫表情包也帶有著強烈的老北京胡同裡的江湖味兒 北京話的特色在於兒化音但你若在不恰當的詞兒後面加了本不該它們承受的兒化音絕對能逼瘋你的北京好友比如是「
  • 中國流行的方言,不是東北話和浙江話,而格外風靡粵語!
    眾所周知我國土地面積極其廣闊,在我國這片土地上有許多著名的民族,我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多民族國家,從一首歌就可以知道,56個民族56朵花,除了漢族我還有多達55個少數民族,此外我國還有許多省、直轄市,正因為如此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
  • 我國方言文化中,東北話「殺傷力」最大,為何東北話這麼「洗腦」
    方言又稱為「土話」或「土音」,指的是區別於標準語的某一地區的語言,這種叫法不考慮語言間的親屬關係。如今隨著我國的發展變遷,我國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科技發展也是日新月異的,不過方言文化卻並沒有隨著發展而被人們遺忘,方言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它傳承千年,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我國幾乎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其中當屬東北話最為洗腦了,為什麼有人說東北話是我國殺傷力最大的語言武器呢?
  • 中國所有方言最全版,快來看看你的家鄉屬於哪種方言吧!
    在這麼多的省市裡,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和文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地域差異,而方言,就是這其中的地域差異之一,每個地方的方言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甚至有的一個省裡的不同地方方言都不同,都有好幾種方言,能做到所謂的十裡不同音。平時我們說一個地方的方言,經常會以這個地方的省份或整體區域命名,比如我們說河南話,說山東話,稱東北地區說的方言叫東北話,把四川人說的話叫四川話。
  • 中國哪裡的方言罵人最狠?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為研究現代中國語言中的髒話樹立了理論依據——「他媽的」已然成為「國罵」一般的存在,甚至有時不僅是問候對方的母親,而是「上溯祖宗,旁連姊妹,下遞子孫,普及同性」。比如陝北方言「透你媽」,潮汕方言「拊恁母」,廣東方言「叼雷老母」,南昌話「戳打母娘」,新疆話「啊囊死給」……可以說問候母親,是罵人茬架全國通用的一招。在罵娘方面,不能不提北京話。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外國人學不會,外地人聽不懂,特工也無能為力
    漢語方言就複雜了,稱得上是天南地北,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湖南人跟一個北京人說方言,他沒學過是聽不懂的。大的來分,方言分為十三種,細的來分就無法具體得知有多少種了。
  • 觀瀾|齊魯醫院醫療隊編方言手冊:湖北方言是個什麼「梗」,和山東話...
    官話是漢語一級方言,也俗稱作北方方言,是最接近普通話的方言,官話是八種次方言「東北官話、膠遼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的合稱,我們平常所說的普通話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形成的。官話使用最廣,分布最廣,官話和南方方言的分界線,其東線在南京-鎮江,西線則越過長江,到達雲貴一帶。
  • 粵語和陝西話沒有差1票,最終河北一縣城勝出
    上學的時候,我們在校園裡看到的大多是這樣的標語:"請講普通話,歡迎講英語",普通話的特點是音節結構簡單,發音洪亮,有節奏感,抑揚頓挫,感染力強,但你一定聽過這樣一段話:當初參加普通話比賽的是幾種方言。而這些方言只差一票就能打敗今天的普通話。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與普通話不是同一個體系,全國僅有58萬人會說
    大家知道我國地域遼闊,這些客觀條件直接導致了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總的來說,這些方言分為一定的地域,有自己的規律性。也不可能因此學習幾十、幾百種方言,很多人認為,雖然南北方言有各種各樣的差異,但一個人待久了,自然就能學會,和普通話的差別並不大,只要理解幾個關鍵詞就可以了。
  • 中國是容易學的方言,1.人在使用他,一個人可以和全家人說話
    雖然普通話是中國的通用語言,但普通話在中國的普及已經很長時間了。中國擁有廣闊的疆域,幾千年沉澱下來的文化並不意味著改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語言,當然,學習普通話時,你不會忘記你從小就開始說的方言。
  • 我國方言「最接近」普通話的省份,第一毫無爭議,有你家鄉嗎
    在當初的閉關鎖國中,把中國與外界的交流全部給關閉了,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外界長啥樣,後來沒有閉關鎖國的中國,逐漸開始和外界有了交流,甚至還和一些國家達成了合作的協議,兩國也是會有許多交流的名額。外國人來我們中國學習和工作必須學習普通話,以後定居中國就學習普通話,但外國人在哪裡學習中文,是非常大的學問, 今天介紹方言中最接近普通話的省份,讓外國人聽。
  • 各省方言中最常說的字是哪一個?陝西認真的嗎?
    方言地圖多種歷史種族文化的遷徙聚集,使得方言不斷根據社會環境做出調整,因此在種類上越發顯得多樣性。想全部學會中國方言的難度遠比學會主流外國語言要難得多。雖說精通各地方言比較難,但語言類學習都有一個訣竅,那就是掌握各種方言中常用的語氣字或者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就能窺一斑而知全豹。就比如下面的幾個省份方言,了解他們常用的語氣詞,就能很輕鬆辨別方言歸屬地。東北——啥如何快速激怒熱情大方的東北人?只用三個字足矣!
  • 最有特點的幾個地方方言,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北京的京話中帶日子的都帶個兒化音。比如:喲,這位爺今兒您來晚了,趕明兒來早點兒。這個在北京方言中常常能聽到的兒化音。河北口音也很特別像唐山的:幹嘛呢,幹嘛呢,要不是我躲得快,我就破了相了。這句話中那個嘛字在河北方言讀ma\四聲。
  • 茲要您是北京人,就不能忘記北京話!
    發表意見的人也常常毫不猶豫地說:「我們北京人……」穿著打扮和做派全然不像北京人,而且語音語調也全然不是北京話▼▼北京人說北京話要從他們的敘事方式上才能領略出真正的風採,北京人說事兒,講究要「有根,有枝,有葉,有蔓兒」,分析問題要講究「掰開了,揉碎了。」所以北京人愛聊,愛侃。沒事兒,就愛綜在一塊,什麼主題也沒有,天馬行空的神吹瞎侃。